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共制定的党纲在理论上直接吸收了当时可能接触到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著作中的思想,是以《共产党宣言》、共产国际纲领、俄共(布)党纲为参考的。在制定的过程中形成了多种稿本,集中了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意见。在讨论党纲时充分发扬了民主,显示了建党初期党内的民主作风。党纲既是党的纲领,又是党的章程,内容十分丰富,形式则简明扼要。党纲的形成和内容还有考证和研究的必要。

  • 标签: 中共一大 党纲 理论渊源 形成过程 问题考证
  • 简介:1921年7月,13位年轻人,肩负着全国50多名党员的重托,在上海秘密集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大浪淘沙!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以不同姿态先后走完了人生之旅。王尽美中共”之后,王尽美出任中共山东区支部书记。中共后,出任中

  • 标签: 中共“一大” 毛泽东 国民党军事委员会 中共中央 李汉俊 蒋介石
  • 简介:刘仁静(字养初)出席中共时才19岁,是年龄最小的代表。1902年4月,他出生于湖北省应城县新集街,1916年秋考入武昌私立中华大学中学部。中华大学哲学门(现称系)本科二年级,其时有位在中国思想界崭露头角的新星。他品学兼优,坦诚真挚,严于律己,乐于助人,文章写得漂亮,又擅长演说,每次考试,成绩总是名列榜首。他在《东方杂志》、《光华学报》上发表的《义务论》、《新无神论》、《怀疑

  • 标签: 代表 马克思主义 无神论 李汉俊 中国思想界 俄国
  • 简介:纪念李大钊同志诞辰120周年时,李大钊之孙李宏塔、党史专家刘宋斌在访谈中指出,作为党的主要创始人,李大钊并没有参加党的"",这直是人们比较好奇的个问题。刘宋斌在访谈中解释了李大钊没有参加""的主要原因:第,李大钊当时作为北大教授,担任很重的教学工作。中国共产党""会议召开时间是1921年7月份,正好是暑假时期。

  • 标签: 李大钊 中共 1921年 中国共产党 北大教授 教学工作
  • 简介:李汉俊(1890—1927),湖北潜江人。1921年7月出席中共""会议。1924年因与陈独秀、张国焘政见不合,自动脱党。1927年12月在武汉被桂系军阀逮捕杀害。1918年至1922年李汉俊在上海积极从事革命活动,为创建中国共产党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也是他生中在政治上最辉煌的时期。1921年6月李汉俊巧妙地安排中共""会场,对""的顺利召开功不可没。李汉俊牺牲后,他的后人均能继承先辈的遗志,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贡献。今年是李汉俊同志诞辰115周年,本刊特发表陆米强先生撰写的《李汉俊巧设中共""会场》和陈绍康先生的《李汉俊的后代们》两文,以志纪念。

  • 标签: 李汉俊 中国共产党 新时代 陈独秀 宣传马克思主义 中共
  • 简介:“所有记载都丢失了”中共”之后30年,费尽周折,在历史的长河中,终于找到了“”会址,恢复了当年的原貌。然而,会址只是表明中国共产党第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什么地方召开,会议的内核——“”文件——却不知所终。

  • 标签: 中共“一大”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海外 文献 中国共产党 会址
  • 简介:中学教材在讲述中共”召开时,都会提到13名代表参加了大会,但中共”召开时到底有多少党员.学生般不太清楚。

  • 标签: 中共一大 党员 中共“一大” 中学教材
  • 简介:  背信弃义反党叛变  --搜查""会址让陈公博成为逃兵;"共纾国难"起初表现不凡;汪伪政权"第二号人物",最后暴尸苏州街头  据党史资料记载,广州代表陈公博是13位""出席者中最先脱党的个.  1921年夏天,在广州的陈公博接到""会议通知并被选为代表后,携新婚妻子到沪赴会.会议期间,他同娇妻未住博文女校,而是住在法租界大东旅社里.  ……

  • 标签: 中共一大代表 代表人生
  • 简介:1921年4月初,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动身来华,参加中国共产党会议。他没有走欧洲国家共产党人士通常往来的远东秘密路线,而是绕道欧洲来上海。马林是荷兰人,1883年出生,原名亨德里克·斯内夫利特。他于1900参加荷兰铁路工人运动,1902年加入荷兰社会民主党(即共产党),1914年前往荷兰殖民地印尼创建印尼共产党,1918年被驱逐出境。1920年7月,马林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和民族殖民地问题委员会书记,同年8月被委任为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

  • 标签: 中共一大会场 会场搜查 搜查纪实
  • 简介:在13名中共代表中.何叔衡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来诠释所信仰的主义者。

  • 标签: 中共一大 何叔衡 信仰
  • 简介:摘 要:中共”召开之时名称为中国共产党第次代表大会,而中国共产党第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称谓较早来源于改革开放之后。中共”会议名称的演变,是为了统历届党代会的名称,便于研究中共党史;为了总结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需要;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需要;是增强全党团结和凝聚力,坚定党员共产主义信念的需要。

  • 标签: 中共 一大 名称 演变 原因
  • 简介:1979年7月2日,“”的亲历者包惠僧去世了。由于悼词迟迟没有写好,追悼会到7月22日才召开。盖棺方可定论,为何包惠僧的悼词这么难写?死者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包惠僧,原名包道亭,湖北省黄冈县人,1894年生于个农民家庭。1917年,包惠僧毕业于湖北省第师范学校。个偶然的机会,他作了新闻记者,先后在《大汉报》、《汉口新闻报》等报社做过记者。由于他敢于揭露社会的黑暗面,加之文笔又好,因此在武汉青年学生中小有名气。这时,对他的人生道路产生重大影响的是陈独秀。包惠僧曾两次采访了到武汉文华大学做报告的陈独秀,陈独秀这时已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0年8月,在共产国际代表的帮助下,陈独秀等

  • 标签: 包惠僧 中共“一大” 陈独秀 共产主义小组 蒋介石 国共合作
  • 简介:作为代伟人,关于毛泽东生平的史实已经受到了研究者们的详尽挖掘,关于毛泽东的传记著作和文章也可谓是汗牛充栋。可是,关于毛泽东在1921年夏参加中共期间到过杭州和南京的史实却鲜为人知,即便是相关专著也语焉不详。个别论著偶有提及,也不够致和确切。例如,

  • 标签: 中共一大 毛泽东 1921年 研究者 史实
  • 简介:1980年初,《中国社会科学》创刊号刊登了邵维正关于中共召开日期和出席人数的考证文章。该成果立即引起轰动效应,被全国几十种报刊杂志报道或转载,并被译成英、日、俄、法文等在国外多种刊物发表,国外学者将其视作中共党史研究走向思想解放的新开端。将近40年过去了,邵维正早已成为著作等身的党史研究大家,其对党的“悬案”的考证也成为党史研究的经典范本。回顾考证过程,邵老感慨万千:“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没有改革开放,也就没有党的考证成果。”本刊特约曾任邵维正学术秘书的李步前撰写此文,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建党97周年。

  • 标签: 历史考证 中共一大 中共党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 正对 国外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