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丝氨酸蛋白抑制E2(SERPINE2)在食管鳞癌细胞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运用TCGA(http://gepia.cancer-pku.cn/detail.php和http://ualcan.path.uab.edu/index.html)数据库对SERPINE2在食管癌中的表达进行分析。采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链反应(qRT-PCR)法检测正常食管上皮细胞NE2、食管鳞癌细胞KYSE30和KYSE150中SERPINE2 mRNA的表达。在KYSE30细胞中转染SERPINE2敲降或过表达质粒,以qRT-PCR法检测表达效果。采用体外迁移侵袭实验分析SERPINE2与食管鳞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关系。采用免疫荧光、qRT-PCR和Western blot等实验检测SERPINE2与β-catenin和靶基因c-Myc、cyclin D1和CD44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数据库中182例和95例食管癌和食管鳞癌组织样本中,SERPINE2 mRNA在食管癌和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均增高(P<0.05);SERPINE2在食管鳞癌KYSE30和KYSE150细胞中均呈高水平表达(P<0.01)。对照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数分别为(212.66±24.11)个/视野和(136.00±14.42)个/视野,SERPINE2敲降组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数分别为(88.33±9.71)个/视野和(77.00±9.53)个/视野,SERPINE2敲降组2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数分别为(66.00±8.00)个/视野和(45.66±3.78)个/视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数分别为(250.00±30.00)个/视野和(203.33±15.27)个/视野,SERPINE2过表达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数分别为(383.33±35.11)个/视野和(246.66±25.16)个/视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ERPINE2过表达组细胞中β-catenin表达上调,p-β-catenin表达下调,β-catenin转录活性增强,c-Myc、cyclin D1和CD44 mRNA表达上调。在对照组和SERPINE2过表达组细胞培养基中分别加入iCRT14后,对照组和SERPINE2过表达组细胞的迁移数分别为(200.00±36.05)个/视野和(258.33±22.54)个/视野,侵袭数分别为(160.00±17.32)个/视野和(188.33±25.65)个/视野,与未加入iCRT14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SERPINE2在食管鳞癌细胞中表达增高,通过激活β-catenin在促进食管鳞癌细胞迁移和侵袭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食管鳞癌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E2 β-catenin 迁移 侵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丝氨酸蛋白抑制E2(SERPINE2)在食管鳞癌细胞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运用TCGA(http://gepia.cancer-pku.cn/detail.php和http://ualcan.path.uab.edu/index.html)数据库对SERPINE2在食管癌中的表达进行分析。采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链反应(qRT-PCR)法检测正常食管上皮细胞NE2、食管鳞癌细胞KYSE30和KYSE150中SERPINE2 mRNA的表达。在KYSE30细胞中转染SERPINE2敲降或过表达质粒,以qRT-PCR法检测表达效果。采用体外迁移侵袭实验分析SERPINE2与食管鳞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关系。采用免疫荧光、qRT-PCR和Western blot等实验检测SERPINE2与β-catenin和靶基因c-Myc、cyclin D1和CD44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数据库中182例和95例食管癌和食管鳞癌组织样本中,SERPINE2 mRNA在食管癌和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均增高(P<0.05);SERPINE2在食管鳞癌KYSE30和KYSE150细胞中均呈高水平表达(P<0.01)。对照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数分别为(212.66±24.11)个/视野和(136.00±14.42)个/视野,SERPINE2敲降组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数分别为(88.33±9.71)个/视野和(77.00±9.53)个/视野,SERPINE2敲降组2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数分别为(66.00±8.00)个/视野和(45.66±3.78)个/视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数分别为(250.00±30.00)个/视野和(203.33±15.27)个/视野,SERPINE2过表达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数分别为(383.33±35.11)个/视野和(246.66±25.16)个/视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ERPINE2过表达组细胞中β-catenin表达上调,p-β-catenin表达下调,β-catenin转录活性增强,c-Myc、cyclin D1和CD44 mRNA表达上调。在对照组和SERPINE2过表达组细胞培养基中分别加入iCRT14后,对照组和SERPINE2过表达组细胞的迁移数分别为(200.00±36.05)个/视野和(258.33±22.54)个/视野,侵袭数分别为(160.00±17.32)个/视野和(188.33±25.65)个/视野,与未加入iCRT14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SERPINE2在食管鳞癌细胞中表达增高,通过激活β-catenin在促进食管鳞癌细胞迁移和侵袭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食管鳞癌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E2 β-catenin 迁移 侵袭
  • 简介:【摘要】在人体机能中,丝氨酸蛋白抑制能够对炎症、血液凝结、纤溶以及肿瘤等进行抑制,在致病性微生物浸染过程中,主动防御效果显著,同时在丝氨酸蛋白水解平衡调节当中,具有神经保护效果。对于该类型的蛋白超家族成员来说,在遗传性结构与异常分泌中,容易发生许多疾病。因此,在临床治疗当中,必须要加强生物学特性与结构、功能关系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丝氨酸蛋白抑制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提出在小分子质量与高活性新型丝氨酸蛋白抑制的发展,可以更好的了解丝氨酸蛋白以质的作用机理。

  • 标签: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功能 结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家族性神经丝氨酸蛋白抑制包涵体脑病(FENIB)一家系的临床表现和遗传学特征,以增强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先证者因认知障碍、癫痫于2020年6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科。对先证者及其家系亲属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神经系统体检、家系图谱绘制。对先证者完善了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脑电图、脑脊液、全外显子测序等检查,对部分家系内成员行Sanger测序进行验证。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分析该病的特点。结果本家系先证者为23岁青年女性,以认知障碍、癫痫为主要表现,逐渐进展。先证者母亲及兄长在青年时期出现类似临床症状,均在数年后去世。先证者头颅MRI示双侧大脑皮质广泛萎缩。全外显子测序发现编码神经丝氨酸蛋白抑制的SERPINI1基因c.1013A>G(p.H338R)杂合错义突变。该突变位点为既往国外已报道的致病突变。家系内临床表型一致,基因突变与临床表型共分离。结论对痴呆合并癫痫、肌阵挛的青年患者,要考虑SERPINI1基因突变所致FENIB的可能。

  • 标签: 家族性神经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包涵体脑病 痴呆 癫痫 肌阵挛 SERPINI1基因
  • 简介: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危害人类健康,破坏家庭,威胁社会。2004年全世界艾滋病感染人数又创新高,中国目前的形势也不容乐观。HIV(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人免疫缺陷病毒)蛋白抑制能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迅速成为治疗艾滋病的主要药物。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近期关于HIV蛋白抑制的文献资料,对HIV蛋白抑制目前运用的现状和临床评价进行综述。

  • 标签: HIV蛋白酶抑制药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综述
  • 简介:背景:目前关于联合应用Caspase抑制及Cocktail蛋白抑制在胰岛细胞分离纯化过程中对胰岛细胞的影响的研究还较少有报道。目的:比较Caspase抑制及Cocktail蛋白抑制对胰岛细胞在分离纯化及培养过程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取新生猪,体外分离、纯化和培养猪胰岛,培养24h后分为3组:①空白对照组。②消化时加抑制组仅在消化过程中加入Caspase抑制及Cocktail蛋白抑制。③消化及培养时加抑制组在消化及培养的过程中均加入Caspase抑制及Cocktail蛋白抑制。AO-EB染色定性观察细胞形态及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细胞活力及凋亡。结果与结论:空白对照组β细胞所占百分比为66.91%,消化时加抑制组为84.58%,消化及培养时加抑制组为87.15%;空白对照组活细胞、凋亡细胞及死亡细胞的比例分别为56.52%、16.15%、21.25%,消化时加抑制组分别为62.27%、14.66%、14.47%,消化及培养时加抑制组分比为73.09%、6.83%、10.28%。结果表明,在消化以及体外培养的过程中均加入Caspase抑制及Cocktail蛋白抑制可明显减少细胞的损失,并且可以增加胰岛β细胞的百分比。

  • 标签: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胰岛细胞 CASPASE抑制剂 Cocktail蛋白酶抑制剂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抑制C(cystatinC)和同型半胱氨酸(Hey)浓度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共162例.分为对照组(6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50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52例)三组,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cystatinC和Hcy的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冠心病患者血清cystatin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Hcy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二者均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P均〈0.01);②冠心病患者血清cystatinC水平与Hcy呈负相关(r=~0.444,P〈0.01);③冠心病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环收缩期运动峰值速度(Sm)明显降低,且ACS组的降低较SAP组的更为明显(P〈0.01);④冠心病患者血清cystatinC浓度与LVEF、Sm呈正相关(r=0.213~0.280,P〈0.05~〈0.01),反之,Hcy与LVEF、Sm呈负相关(r=-0.347~-0.403,P〈0.01)。结论:CystatinC、Hcy与冠心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可以间接反映冠心病患者的病情程度及心脏功能;CystatinC对冠心病患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高半胱氨酸 冠状动脉疾病
  • 简介:摘要半胱氨酸蛋白抑制C是由有核细胞产生的蛋白抑制,随着医学上对血清半胱氨酸蛋白抑制C的深入研究,发现其不仅在肾脏疾病方面有临床价值,而且在肝脏疾病、糖尿病、肿瘤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旨在研究血清半胱氨酸蛋白抑制C的测定方法及临床应用。

  • 标签: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测定方法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阐明人丝氨酸蛋白抑制因子Hespintor成熟肽的基因克隆过程,获得人丝氨酸蛋白抑制因子Hespintor成熟肽克隆载体,为后续构建Hespintor原核表达载体奠定基础。方法提取pMD19-TSimpleVector-Hespintor克隆质粒后,应用RT-PCR法扩增Hespintor成熟肽基因片段,对Hespintor成熟肽克隆载体进行构建,及双切反应鉴定。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在约230bp处可见1条特异性条带;蓝斑和白斑斑点数量比对大约为11,说明转化效率大约为50%左右;经BamHⅠ和HindⅢ双切鉴定,约230bp处的条带为所克隆的人丝氨酸蛋白抑制因子Hespintor成熟肽基因片段。结论重组克隆质粒pMD19-TSimpleVector-Hespintor成熟肽基因构建成功。

  • 标签: 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Hespintor成熟肽 基因克隆 RT-PCR
  • 简介:摘要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以肺水肿、肺顺应性降低、肺上皮/内皮细胞损伤为病理学特征。目前认为各种病因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ALI/ARDS发生发展的核心。SIRS状态下广泛激活的中性粒细胞可以迁移至肺组织中,并释放大量蛋白,包括:中性粒细胞丝氨酸蛋白(NSPs)、溶菌酶、髓过氧化物酶以及胶原蛋白等,进而诱发严重的肺组织损伤。其中,NSPs如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NE)、组织蛋白G(CG)、蛋白3(PR3)以及中性粒细胞丝氨酸蛋白4(NSP4)等在ALI/ARDS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丝氨酸蛋白抑制(Serpins)可能通过作用于这些活性起到保护肺组织的作用,但具体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现从NSPs在ALI/ARDS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机制、Serpins的结构概述、Serpins在ALI/ARDS中的首要作用(如抑制NSPs活性)、Serpins在ALI/ARDS中的其他作用〔如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调控细胞凋亡、对血管内皮细胞及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的保护作用〕以及外源性Serpins在治疗ALI/ARDS的临床应用方面,探讨Serpins在ALI/ARDS病理机制中的作用,从而为ALI/ARDS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 标签: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中性粒细胞丝氨酸蛋白酶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 简介:目的通过测定转基因食品的胰蛋白抑制活性,为建立转基因食品营养评价标准提供数据。方法首先通过探讨胰蛋白-底物-胰蛋白抑制的剂量反应关系,建立转基因食品胰蛋白抑制荆活性测定的最佳反应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部分转基因玉米、大豆的胰蛋白抑制活性及与亲本食品的差别。结果所检转基因食品胰蛋白抑制活性大多与亲本食品差别不大,尽管个别产品出现胰蛋白抑制活性增高或降低现象,但都在可接受范围。结论在规范检测技术前提下加强对非转基因食品基础数据建设对制定转基因食品营养评价标准十分必要。

  • 标签: 转基因 食品 基因修饰 胰蛋白酶抑制剂 营养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抑制C(Cysc-C)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临床价值。方法对75例正常者和87例糖尿病进行血清半胱氨酸蛋白抑制C测定。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抑制C明显高于健康者,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检测血清半胱氨酸蛋白抑制C是诊断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程度灵敏指标,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可靠依据。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 简介:目的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广谱半胱氨酸蛋白抑制(ZVAD)是否可以保护耳蜗毛细胞免受噪声损害。方法选取三月龄健康小鼠,分为无噪声暴露组(DMSO)、单纯噪声暴露组(DMSO±Noise)及噪音±zVAD(zVAD±N0ise)组。依照动物体重计算,按照1.5mg/kg,噪音±ZVAD动物经腹腔注射ZVAD五次,其余组动物相同时间点腹腔注射DMSO作为对照。动物经噪声暴露后,于噪声暴露后一小时处死取耳蜗基底膜铺片,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照片,检测活性半胱氨酸蛋白8(caspase8)和caspase9的表达,或于噪声暴露后两周行听力检测,观察ZVAD对噪声所致耳聋的影响。结果噪音暴露后耳蜗外毛细胞中活性caspase8和caspase9的表达明显增强,腹腔注射ZVAD可明显抑制两种活性caspase的表达增强。同时对于噪声引起的小鼠听力下降(ABR阈移16KHz:52.5±6.1dB和32KHz:51.8±6.9dB),腹腔注射ZVAD有一定的保护作用(ABR阈移16KHz:37.3±9.8dB和32KHz:39.5±10.5dB),ABR检测注射ZVAD的噪音暴露小鼠18KHz及32KHz听力阈移均较单纯噪音暴露组明显减小(P〈0.05)。结论ZVAD对噪声所致小鼠听力下降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噪声性聋 半胱氨酸蛋白酶 细胞凋亡 毛细胞
  • 简介:目的:评价基质金属蛋白抑制临床应用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查阅国内外近期相关文献,就该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和目前的临床实验作一评述.结果与结论:基质金属蛋白抑制对于多数癌症患者来说是易于耐受的,但需长期给药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长期治疗无耐药现象产生;它可抑制肿瘤的发展,使肿瘤保持稳定,并阻止肿瘤的播散和转移,但不能使肿瘤完全消退;与常规化疗联合应用疗效更佳.随着几种基质金属蛋白抑制药物3期临床实验的开展,其治疗方案将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为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一种更完美的、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基质金属蛋白酶 抑制剂 MMPS 血管新生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Kazal 5型丝氨酸蛋白抑制(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 of Kazal type 5, SPINK5)基因突变致新生儿Netherton综合征(Netherton syndrome, NS)的临床特征及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新生儿NS病例的临床资料,采用高通量测序及Sanger测序对其SPINK5基因进行分析。在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中检索2月龄以内确诊且有SPINK5基因分析结果的NS病例。结合本例患儿和文献报道的病例,总结新生儿NS的临床特点、基因突变情况、治疗及随访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本例患儿生后陆续出现全身皮肤弥漫性红斑及脱屑、毛发稀疏、反复感染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发现血IgE升高(111 IU/ml),光学显微镜下毛发呈"竹节发"。SPINK5基因分析发现患儿存在c.2468dup(p.Lys824Glufs*4)和c.377_378del(p.Tys126*)复合杂合突变,家系分析发现患儿的2个突变分别遗传自其父亲和母亲,确诊为SPINK5基因突变致NS。经抗感染、注射丙种球蛋白、皮肤护理等综合治疗后皮疹好转,但反复感染,后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生后2月龄死于感染。共检索到NS病例报道11例,合并本例共12例NS新生儿。总结12例患儿最常见临床表现发现,有早期皮肤弥漫性红斑及脱屑12例、感染8例、毛发干结7例、高钠血症性脱水7例、高IgE 5例、生长迟缓4例、呼吸衰竭3例、特应性体质2例、腹泻2例及吞咽不协调、低体温、喘息、高血压、肝衰竭、代谢性碱中毒各1例。结论NS由SPINK5基因突变导致,新生儿期NS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生后早期出现全身皮肤弥漫性红斑及脱屑、反复感染、毛发干结,尤其血IgE偏高的患儿,应考虑NS可能,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并为遗传咨询提供依据。

  • 标签: Netherton综合征 丝氨酸肽酶抑制因子Kazal5型 突变 婴儿,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丝氨酸蛋白抑制B1(SerpinB1)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门诊就诊的328‌名孕妇,按GDM诊断标准分为血糖正常组(n=155)和GDM组(n=173)。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孕5~12周、孕13~23周、孕24~28周、孕29~37周血清SerpinB1水平。筛选孕5~12周和孕13~23周时尚未发生GDM,而在孕24周及以后诊断GDM的孕妇作为GDM-A组(n=18)和GDM-B组(n=26)。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孕期影响GDM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预测孕期发生GDM的SerpinB1的最佳阈值。结果在孕5~12周、孕13~23周和孕24~28周时GDM组血清SerpinB1水平高于血糖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24~28周血清SerpinB1水平与OGTT 0 min胰岛素、HOMA-IR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24和-0.680,P<0.05),与LDL-C呈正相关(r=0.786,P<0.05)。校正妊娠年龄、孕前体质指数、黑棘皮征和甘油三酯等混杂因素后,孕13~23周血清SerpinB1水平仍是孕24周及以后发生GDM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95%可信区间)为1.573(1.035~2.228),P<0.05。GDM-B组血清孕13~23周SerpinB1水平对预测孕24周及以后是否发生GDM有较好的预测效能,ROC下面积为0.631。结论孕13~23周血清SerpinB1水平的升高和孕24周及以后发生GDM相关,可能是GDM发生之前的血清学标志物。

  • 标签: 糖尿病,妊娠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B1 胰岛素抵抗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血清半胱氨酸蛋白抑制C(CystatinC)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78例糖尿病患者按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正常蛋白尿组(Ⅰ组)21例,微量蛋白尿组(Ⅱ组)30例和大量蛋白尿组(Ⅲ组)27例,设立对照组(健康体检合格者)。测定各组CystatinC、血清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进而对各指标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比较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糖尿病患者中所测的CystatinC平均值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肌酐在Ⅰ组和Ⅱ组中所测的平均值并无明显差别,且CystatinC与Ccr的相关性较Scr与Ccr的相关性好。结论血CystatinC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较血清肌酐更敏感。

  • 标签: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糖尿病肾病 肌酐 肌酐清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