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卡维地洛组(n=30)。对照组给予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卡维地洛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从小剂量(3.125mg,1次/天)逐渐加至靶剂量(12.5mg,2次/天或3次/天)治疗6个月。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内皮素-1(ET-1)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AngⅡ及ET—1水平显著降低,卡维地洛组改善更明显(P〈0.01);两组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明显缩短(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增高(P〈0.01)。结论:卡维地洛抑制心衰患者的神经内分激活,逆转心室重塑、改善心功能。

  • 标签: 卡维地洛 神经内分泌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 简介:目的研究PM(2.5)对雌性大鼠生殖内分激素水平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30只雌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低剂量PM(2.5)组(1.5mg/kg)和高剂量PM(2.5)组(37.5mg/kg)。PM(2.5)暴露10d,采集孕前血液后合笼,妊娠第19天时,处死大鼠,采集并分离血清,用ELISA试剂盒测定妊娠前后血清中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RO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chorionicgonadotropin,CG)、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hormone,LH)和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stimulatinghormone,FSH)激素水平;剖宫观察胎鼠情况。结果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活胎率分别为90.77%、59.49%和60.27%。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胎鼠的活胎率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PM(2.5)能够明显降低各暴露组雌鼠妊娠前后血中E2、PROG、CG和LH水平(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PM(2.5)暴露组雌鼠妊娠前血中FSH变化不明显(P〉0.05),但高剂量组血中FSH明显降低(P〈0.05)。结论PM(2.5)可能通过影响内分激素分泌水平而影响妊娠结局。

  • 标签: PM2.5 激素 妊娠结局 大鼠
  • 简介:中国生理学会2012年消化内分生殖代谢生理学术会议暨第八届比较生理学学术会议联合会议于2012年7月23日至7月26日在辽宁丹东胜利召开。这是两个专业委员会第一次组织联合学术会议,旨在加强学科之间学术交流,促进共同发展。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来自我国25所大学(含香港中文大学)、医学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中科院等单位,共90名代表参加会议。大会开幕式和闭幕式同时由消化内分生殖代谢生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裴建明教授和比较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学群教授主持并致辞,《生理学报》主编赵志奇教授到会介绍了《生理学报》的发展和目标。大会特别邀请国家基金委生命科学部冯雪莲副主任出席会议并讲话,冯主任还参加了比较生理学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的工作会议,做了重要指导。

  • 标签: 比较生理学 中国生理学会 学术会议 代谢生理 内分泌 会议报道
  • 简介:目的:探索体外嗅鞘细胞神经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纯化及鉴定神经细胞和嗅鞘细胞.实验组采用嗅鞘细胞神经细胞采用共培养液培养;对照组采用神经细胞单独培养。观察嗅鞘细胞神经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共培养液培养4d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分化情况没有差异。7d后,对照组神经细胞分化为GFAP阳性细胞绝对数和百分比明显高于4d时(P〈0.05):实验组GFAP和CNPase的阳性细胞绝对数以及CNPase的百分比较4d时显著增加(P〈0.05),并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共培养液培养促进神经细胞向少突胶质细胞分化。

  • 标签: 神经干细胞 嗅鞘细胞 共培养液培养 细胞分化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日本研究人员日前在成熟大白鼠的大脑新皮质中发现了新的神经细胞,并确认这些祖细胞生成了新的神经细胞。这一发现表明,大脑新皮质可再生新神经细胞。这项新成果已发表在英国《自然一神经学》(NatureNeuroscience)杂志网络版上。

  • 标签: 神经细胞 可再生 神经学 皮质 大脑 自然
  • 简介:目的分析连翘酯苷(FS)对小鼠脾脏T和B淋巴细胞增殖、分泌NO和TNF-α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无菌操作分离小鼠脾脏,制备脾脏细胞并用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刺激剂刀豆蛋白(ConA)和脂多糖(LPS)以及不同浓度40、80、160μg/mL的FS共培养不同时间,采用MTT法检测T和B淋巴细胞的吸光度变化,ELISA和Griess法分别检测细胞分泌TNF-α和NO的水平。结果低浓度和中浓度FS对ConA诱导T淋巴细胞24h和48h后细胞增殖和存活率明显提高,诱导时间延长至72h后FS明显抑制细胞转化;低浓度FS对LPS诱导脾脏B淋巴细胞24h后细胞增殖和生存率显著提高;FS促进小鼠脾脏T和B淋巴细胞分泌NO;FS促进B淋巴细胞分泌TNF-α,中浓度FS促进T淋巴细胞分泌TNF-α而高浓度反而抑制其分泌。此外,FS对环磷酰胺(CY)处理小鼠的脾脏淋巴细胞体外增殖有明显影响,对细胞NO分泌影响不显著。结论结果提示FS可能通过影响小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分泌而调节免疫细胞功能。

  • 标签: 连翘酯苷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增殖 分泌功能
  • 简介:免疫细胞在机体各部位之间不停地迁徙,对于抗原识别和启动快速有效的免疫应答至关重要。大量研究表明:心理和身体应激可引起外周血免疫细胞亚群分布改变,而交感神经在调节应激引起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再分布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神经和免疫相互调节机制研究表明,交感神经活化时通过释放儿茶酚氨类神经介质,一方面通过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对免疫细胞表面黏附分子表达的调节,引起外周血白细胞分布改变;另一方面通过诱导淋巴细胞凋亡参与调节慢性应激时淋巴细胞数目下降。

  • 标签: 交感神经 淋巴细胞 分布
  • 简介: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对于纯化培养条件下视网膜神经细胞(retinalganglioncells,RGCs)生存率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自身免疫调节紊乱与视网膜神经细胞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抗小鼠Thy1.2抗体粘附两步纯化法,得到纯化的小鼠视网膜神经细胞。Thy1.2单克隆抗体联合神经微管蛋白-2多克隆抗体对RGCs进行免疫细胞化学双标记法鉴定RGCs纯度。TUNEL染色法检测凋亡细胞、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计数细胞。实验分为两个阶段,首先观察IL-4和IL-12对RGCs的直接影响;然后观察在NMDA兴奋性毒性作用下IL-4和IL-12对于RGCs的影响。结果正常培养条件下,除10U/mLIL-4外,IL-4和IL-12其余浓度组的RGC存活率均较对照组降低(P〈0.0083);当有NMDA存在时,1、10、100U/mL的IL-4和IL-12浓度组的RGCs存活率分别为79.2%、87.2%、69.5%及77.5%、76.4%和73.7%,均较单纯NMDA处理组的RGCs存活率62.25%明显提高(P〈0.0083)。结论纯化的RGCs培养条件下,IL-4和IL-12不具有直接的神经保护作用,但具有增强细胞对抗NMDA兴奋性毒性损伤的作用,提示自身免疫调节紊乱可能损伤RGCs,与青光眼等发病有关。

  • 标签: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白介素 神经保护
  • 简介:目的观察转人APP基因AD模型小鼠视网膜各层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实验采用C57BL/6J转人APP基因小鼠6只,采用同背景10个月龄的C57BL/6J正常小鼠6只做为对照。灌注处死小鼠,完整取出右眼球分离视网膜,制作电镜标本观察视网膜各层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视网膜各层细胞异常明显:膜盘排列结构模糊,局部间隙溶解、甚至消失;外核层细胞体干枯变形,染色质聚集浓缩;内核层可见固缩细胞;神经细胞胞膜不完整,线粒体水肿,并可见染色质聚集。结论转人APP基因AD模型小鼠视网膜各层神经细胞超微结构存在明显病理改变。

  • 标签: APP转基因小鼠 阿尔兹海默病 电镜 视网膜神经细胞
  • 简介:目的体外培养和鉴定心脏神经细胞,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取8.5d小鼠胚胎枕中部至第3体节神经管,组织块法无血清条件培养获心脏神经细胞,采用转录激活因子2α(AP-2α)作为其生物学标记物,观察其迁移、分化等生物学特性。结果从胎鼠神经管中分离培养的细胞AP-2α表达阳性,具有迁移特性,传代后以含血清培养基培养后能自然分化成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结论体外培养可成功获得心脏神经细胞,且具有迁移特性和多向潜能分化能力。

  • 标签: 心脏 神经嵴 生物学 细胞分化
  • 简介:目的:经改良和优化,建立高纯度BALB/c小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培养的方法。方法:采用L-多聚赖氨酸包被细胞培养板,取新生BALB/c小鼠(出生24h内)大脑皮质组织,经0.25%胰酶消化后吹打成单个细胞,按1×10^6/孔接种于35mm的六孔板中,用神经细胞培养种植液培养6h后换神经细胞培养饲养液,培养40h时加入阿糖胞苷抑制神经胶质细胞的生长,随时观察神经元培养情况。结果:培养5d的神经细胞形态最为典型;经免疫荧光方法鉴定,神经细胞纯度为93%。结论:经方法改良与优化,获得了高纯度的原代培养小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

  • 标签: 大脑皮质 神经元细胞 培养 BALB/C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