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马拉菌是人类及温血动物皮肤上的正常菌群之一,其与花斑癣、马拉菌毛囊炎、脂溢性皮炎、银屑病等多种疾病的相关性日益受到关注,作者对马拉菌的分类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作一综述。

  • 标签: 马拉色菌 脂溢性皮炎及头皮屑 特应性皮炎 银屑病
  • 简介:目的了解江西地区花斑癣患者马拉菌菌种分布情况。比较传统吐温试验和改良吐温试验。方法对141例临床典型、真菌镜检阳性的花斑癣患者,采用Leeming和Notman培养基培养皮屑。以标准菌株为对照,按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点进行分类,分析马拉菌菌种构成情况。同时比较传统吐温试验和改良吐温试验优缺点。结果培养到95株马拉菌,分离出5个菌种:合轴马拉菌62株,糠秕马拉菌17株,球形马拉菌9株,钝形马拉菌6株,限制马拉菌1株。结论合轴马拉菌占有明显优势(65.26%)。改良吐温试验易于操作、费时短,尤其适合多标本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值得推广。

  • 标签: 马拉色菌 花斑癣 吐温试验
  • 简介:[目的]2016年7月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泰国进境商品山竹果中检出双多刺蚁,经查询,该种为我国进出境检疫部门首次检出。了解多刺蚁属情况可为该类昆虫的检疫鉴定提供依据。[方法]笔者通过对双多刺蚁及多刺蚁属相关文献进行翻译和整理,详细介绍了双多刺蚁的分类地位、分布、形态特征及近似种,以及多刺蚁属在中国的种类,并简要分析了我国检疫系统对多刺蚁属的截获情况。[结果]双多刺蚁(膜翅目:蚁科)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地区,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省。多刺蚁属在我国已知45种1亚种。2003-2016年7月我国检疫系统共检出多刺蚁属2097批次。[结论]多刺蚁属随货物包装携带入境的概率较高,各进出境检疫部门应加强对该类昆虫的检疫工作。

  • 标签: 双色多刺蚁 多刺蚁属 山竹 形态特征 检疫
  • 简介:患者男,18岁,以双侧面颊污秽样皮损3个月就诊。患者3个月前因经常不洗脸双侧面颊起较多粟粒至绿豆大黄褐色结痂,皮损发生后患者因害怕,拒绝擦洗面部,痂皮逐渐增厚,融合扩大成不规则斑块。患者自发病以来,除面部有绷紧感外,无其他不适。家庭其他成员未发现类似情况。既往体健,无慢性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 标签: 皮肤垢着病 脂溢性皮炎 马拉色菌
  • 简介:根据多年的野外调查和相关的研究资料,对小孢属(BryoriaBrodo&Hawksw.)地衣进行了分类学研究,报道新疆小孢属地衣10种。其中Bryoriachalybeiformis,Bryoriafuscescens,Bryorianadvornikiana和Bryoriasimplicior为中国新记录种,Bryorialanestris,Bryorianitidula,Bryoriatrichodesssp.trichodes,Bryoriapseudofuscescens为新疆新记录种。

  • 标签: 小孢发属 分类 新记录种 新疆
  • 简介:【背景】福寿螺因其食性杂、抗逆性和繁殖力强以及自然天敌少等不断扩散,侵害农作物,被列为我国首批外来人侵物种。国内外学者一直致力于研究对其的防治与监控。自然界中福寿螺存在2种壳——黄色和黑色,壳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广东省福寿螺多以黑色为主,福寿螺倾向于与不同壳的螺交配。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交配的选择性,但2种壳的福寿螺繁殖力指标差异不显著。而关于这2种壳的螺在形态学上的差异鲜有报道。【方法】利用生物统计软件和分析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计算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研究2种壳福寿螺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关系。【结果】2种壳福寿螺的体质量、层高的变异系数较大,且黄色比黑色变异系数大。对黄色福寿螺体质量影响较大的依次为壳高、口宽;对黑色福寿螺体质量影响较大的依次为口宽、层高。【结论与意义】2种壳福寿螺在形态性状方面差异显著,可以将壳作为特征标记,为福寿螺的监测与灾害评估提供参考。

  • 标签: 形态参数 通径系数 决定系数 体质量
  • 简介: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第六版本科生理学教材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本科生理学教材对窦房结细胞的起搏原理中最重要的离子基础外向钾流的衰减认为是Ikr,通道的“去激活”,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生理学》专升本教材、第五版本科教材和七年

  • 标签: 窦房结细胞 起搏原理 教材 《生理学》 医学院校
  • 简介:利用微卫星(SSR)标记技术,从600对SSR引物中筛选86对扩增条带清晰的引物,检测了来自我国不同地区37个肉质不同颜色萝卜品种的遗传多样性。86对引物共扩增到976个条带,每对引物扩增出2~17个条带,平均为10.7个,其中多态性条带892个,多态性条带比例为91.39%;共检测出753个基因型,每对引物检测2—20个基因型,平均8.7个,其中有效基因型443.99,有效基因型比例为58.96%;Shannon多态性指数变幅为0.44~2.77,平均1.76。当相似系数为0.81时,可将供试萝卜分成3类,第1类包括6份白色肉质萝卜,第11类包括3份红色肉质萝卜和6份白色肉质萝卜,第1II类包括22份红色肉质萝卜。各红色肉质萝卜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有97%大于0.80,而各白色肉质萝β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有91%大于0.80。红色肉质萝卜遗传多样性略低于白色肉质萝卜,红色肉质萝p与白色肉质萝P间平均相似系数为O.83,说明不同肉色的萝卜间亲缘关系较密切,在分类上红色肉质萝卜可能是白色萝卜的一个变种。

  • 标签: 萝卜 红色肉质 白色肉质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 简介:目的研究脊髓损伤后继骨质疏松的骨组织超微结构、血液生化改变情况,以及损伤平面上下骨质是否均受累,程度是否相同.方法实验动物为体重300~320g,4~5月龄Wistar大鼠110只,均为雄性.对照组仅行胸10椎板切除不破坏硬膜,不损伤脊髓,实验组大鼠于胸10椎体水平切除椎板,行Allen's(60gcm)法损伤脊髓,术后两周脊髓损伤按BBB(Basso,BeattieandBresnahan)法评分为0分或1分,观察各对照组实验组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改变情况,观察了肱骨外科颈、胫骨平台部以骨细胞为主的超微结构改变情况.结果与结论大鼠骨髓损伤平面上下骨质均受累,但不同部位的骨骼继骨质疏松的程度不同,骨质疏松后骨细胞超微结构改变显著.

  • 标签: 大鼠 脊髓损伤 骨质疏松 显微镜检查 骨密度
  • 简介:目的:研究部分东南亚国家青年人群中马拉菌菌种构成。方法采集285名青年人(分别来源于中国、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面部正常皮肤及皮损区标本,接种于Leeming&Notman培养基后进行培养分离,生化及形态学方法鉴定到种。结果共分离出8个菌种,共计501株马拉菌,以球形马拉菌为主,占40.5℅(203/501),其次为合轴马拉菌19.0℅(95/501)、糠秕马拉菌16.0℅(80/501)、限制马拉菌11.0℅(55/501)、斯洛菲马拉菌6.2℅(31/501)等。各国家间未见明显的地理学差异。结论东南亚地区青年正常人群及马拉菌相关疾病患者中的主要菌种为球形马拉菌。

  • 标签: 马拉色菌属 微生物群
  • 简介:分别在19℃,22℃,25℃,28't2,31℃下饲养橘小实蝇蛹伴性遗传品系,统计各温度下卵到蛹的的获得率、蛹重、羽化率、存活率及飞出率。结果表明卵到蛹的获得率28℃最大,为62.12%,19℃最小,为43.12%;蛹重25℃最重为1.3854g/100粒,19℃最轻,为1.2610g/100粒;羽化率25℃最高,为93%,31℃最低,仅82.67%;存活率31℃最高,为66%,19℃最低,仅为4.67%;飞出率25℃最高,为65%,31℃最低,为16%。综合不同温度下的卵到蛹的的获得率、蛹重、羽化率、存活率及飞出率得出25℃-28℃是大量饲养橘小实蝇蛹伴性遗传品系的最佳温度。

  • 标签: 橘小实蝇 伴性遗传品系 蛹色
  • 简介: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AIDS、糖尿病等疾病的不断增加及器官移植和介入技术的普遍开展,深部真菌感染急剧增多。而我国人口日趋老龄化,老年患者住院感染日渐突出,尤其是真菌感染在近年来不断增加,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和预后。为进一步了解延安市老年患者深部真菌感染情况,分析感染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真菌感染,笔者比较研究了89例临床继深部真菌感染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老年患者 院内感染 真菌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明确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fungalinfections,IFI)在慢性重型乙肝患者中发病情况及主要病因。方法依据IFI和乙肝诊断标准,筛选上海长征医院感染科慢性重症乙肝患者,60例IFI者为病例组,66例未发生IFI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FI患病率47.62%,病死率40%。乙肝病毒DNA水平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当DNA高于3.16×10^3copies/mL,IFI发病可能性增大。结论慢重肝患者IFI的患病率和病死率超出临床预期,降低DNA拷贝可延缓乙肝进展,在预防及治疗IFI中亦具积极意义。

  • 标签: 慢性重型乙肝 侵袭性真菌感染 DNA 危险因素 白念珠菌
  • 简介:按照教育部的统一规划和要求,全国各地高校积极开展了精品课的申报和建设。2005年,首都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开展申报和建设北京市市级精品课的工作,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高质高量的完成了精品课的建设,经专家评审,荣获北京市市级精品课,现将我们建设精品课的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精品课程 建设 学科 医科大学 专家评审 北京市
  • 简介:美国研究人员新发现一种能从猴子传染给人的腺病毒。并且在跨物种传染后还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这是首次发现能由动物传染给人的腺病毒。研究人员认为目前它在人群中的传播能力不强,不必担心会引发大规模传染病疫情。

  • 标签: 传染病 腺病毒 猴子 病原体 研究人员
  • 简介:分析原有食用菌实验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食用菌科学试验课程的任务,陈述在食用菌实验教学中进行科学试验的具体内容和方法,讨论实验教学中进行科学试验的目的意义。

  • 标签: 试验设计 统计学方法 回归分析 创新人才培养
  • 简介:【目的】为探究转Cry1Ac/1Ab基因棉花对异瓢虫生长发育及其捕食功能的影响。【方法】以转Cry1Ac/1Ab基因棉与其亲本常规棉为实验材料,利用取食不同棉花品种叶片的棉铃虫饲喂异瓢虫幼虫。【结果】与常规亲本棉相比,取食饲喂转基因棉花叶片的初孵棉铃虫幼虫的异瓢虫幼虫从1龄发育至化蛹期时间延长0.77d,但差异不显著;除1龄幼虫体重增加(0.0773mg)外,其余各龄期幼虫体重均有所下降,但差异均不显著;异瓢虫1、2、3、4龄幼虫对初孵棉铃虫捕食量均随棉铃虫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圆盘方程。【结论】转Cry1Ac/1Ab基因棉花对异瓢虫生长发育无显著影响,饲喂取食转Cry1Ac/1Ab基因棉花的棉铃虫对异瓢虫捕食功能无显著差异。

  • 标签: 转Cry1Ac/1Ab棉花 异色瓢虫 棉铃虫 捕食功能反应
  • 简介:患者,女,57岁。既往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18a。躯干出现片状红斑、鳞屑瘙痒3a。经口服伊曲康唑,硝酸舍他康唑乳膏外用治疗体癣,以及点阵激光联合硝酸舍他康唑乳膏封包治疗甲癣9周后痊愈,复查真菌阴性。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体癣 甲真菌病 红色毛癣菌
  • 简介:2006年6月~12月我科应用盐酸布替萘芬乳膏(商品名:嘉瑞,山东正大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和1%环吡酮胺软膏(商品名:爽肤王,桂林华信制药有限公司)治疗马拉菌毛囊炎,对其I临床疗效进行了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马拉色菌毛囊炎 布替萘芬 环吡酮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