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生物统计课程是生命科学研究中以样本推断总体的学科,是许多院校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是现代农业科学研究和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学习过程中需要跟随教师的思路,发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注重加强统计抽象思维和逻辑判断能力的运用。同时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学习,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是学好生物统计课程的必需条件。

  • 标签: 生物统计 学习方法 逻辑思维 实践 兴趣 自主学习
  • 简介:生物统计”课程是农业院校种植专业、养殖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随着本科教学改革及质量工程建设,讲授“生物统计”课程的学时大大缩减,教师在课堂上只能讲授本课程的重点、难点。教材作为课程最基础辅助工具能够有效补充课堂内容,起到技术手册作用。因此,在教学改革及促进课程质量工程建设中不断完善其内容,及时导入本学科领域发展的前沿知识,发挥其潜能是教材建设面临的最大挑战。

  • 标签: 生物统计学 教材 基础课程 质量工程 教学改革 种植专业
  • 简介:从股票中最基础的股票价格指数入手,着重讨论了统计在股票价格指数编制计算过程中的相关应用,详细介绍了股票价格的三种平均数及计算公式;股票价格指数编制过程中的抽样分析和股票价格指数的四种计算方法;先后举出了国际上较有影响的几种股票价格指数在计算过程中统计的相关应用。

  • 标签: 统计学 股票价格 股票价格指数
  • 简介:鼋(Pelochelysbibroni)隶属龟鳖、鳖科,俗称绿头龟、癫头鼋、黄沙鳖、烂团鱼。暖温性淡水爬行动物,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福建等省(自治区),以浙江的瓯江分布数量较多,国外分布于东南亚的缅甸南部和菲律宾等地。

  • 标签: 生物学特征 摄食方式 生污习怪
  • 简介:现代生物入侵现象日益严重,一门新的生物学部门——入侵生物学运用而生。入侵生物生物入侵的定义是某种生物从原来分布的区域扩张到一个新的地区,在新的地区内过度繁殖、扩散并持续下去。入侵种和本地植物竞争空间和食物,破坏栖息地和食物网,降低水质,并且传播疫病和寄生虫,从而使当地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稳定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对入侵地的农、林、牧、渔业造成很大的影响,病原体致病微生物的传播则直接威胁当地居民的健康。入侵生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样的物种才会成为入侵种和什么样的群落才容易被入侵。因为生物入侵现象的复杂性,入侵生物的研究进展较缓慢,尚处在积累经验和资料的初步阶段,还有待进一步的从多学科角度开展综合性的研究。

  • 标签: 生物入侵 入侵生物学 入侵主导因素
  • 简介:该所由1993年批;隹成立的农业部蚕桑重点开放性实验室及2000年成立的重庆市蚕桑重点实验室发展建成,并在2005年组建教育部蚕与基因组重点实验室,2006年组建教育部蚕桑资源与分子改良工程研究中心、商务部西部蚕业科技中心,同年国家外专局、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批;隹建设“家蚕系统生物创新引智基地”。

  • 标签: 系统生物学 研究所 蚕桑学重点实验室 蚕学 大学 西南
  • 简介:以来自14个省份的2000~2005年度川渝中烟工业公司库存的烤烟为材料,研究了烤烟还原糖含量与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及感官质量的统计关系。结果表明:烤烟还原糖含量平均值为(21.30±4.40)%,有41.30%的样品还原糖含量落在16.00%~22.00%之间,与巴西优质烤烟还原糖含量(10.04%~22.50%)的符合程度为57.72%;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烤烟还原糖含量与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低糖类烟叶样品的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类西柏烷降解产物、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和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明显高于中糖类和高糖类烟叶样品,而类西柏烷降解产物在类群间的差异不显著;当烤烟还原糖含量在12.00%~32.00%的范围内,还原糖含量与香气质、香气量、余味、杂气、刺激性、浓度、灰色和评吸总分均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但是还原糖含量与劲头和燃烧性的回归关系未达到显著水平。

  • 标签: 烤烟 还原糖 挥发性香气物质 感官质量 关系分析
  • 简介:以菌丝生物量和胞外多糖为考察内容对大马勃生物特性进行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大马勃菌丝可以多种碳氮源物质进行培养,其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较为广泛,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左右;pH中性时生长较好;在菌丝体生长阶段光线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

  • 标签: 大马勃 菌丝 生物学特性
  • 简介:筇竹(Qiongzhueatumidinoda),属禾本科筇竹属植物,中国特有珍稀保护濒危竹种,具有较高的经济、生态和观赏价值。开展筇竹的开花、结实及其育种繁殖等方面的研究,可以为筇竹的可持续利用及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筇竹 开花 结实 育种 保护
  • 简介:黄鳝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本文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归纳研究,概述黄鳝性逆转、生长与年龄、食性、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毒性试验、内分泌腺、染色体组型等生物的研究进展。

  • 标签: 黄鳝 生物学 研究进展
  • 简介:条鲈moronesaxatilis(Walbaum),又名条纹石鳍、条纹鲈等,隶属于鲈形目(Perclformes)、暖鲈科Percichthyidae),是一种溯河性鱼类,原产于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在美国南部及东部的几个洲的河流和水库中都有其自然分布种群。

  • 标签: 养殖 条纹鲈 自然分布 鱼类 鲈形目 种群
  • 简介:果梅是江苏果树的重要树种,在自然生长情况下,常常是枝条紊乱,外密内空,通风透光不良,生长变弱,易发生病虫害,影响产量和品质。合理整形修剪、培养良好的树体结构,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可使幼树提早结果,成年树丰产稳产。

  • 标签: 整形修剪 生物学特性 果梅 生长情况 通风透光 树体结构
  • 简介:蜀柏毒蛾ParocneriaorientaChao属鳞翅目毒蛾科,为害侧柏、桧柏等,为重要的园林害虫,在赣南树木园主要危害绿干柏、喜马拉雅柏,而对相连的龙柏、香柏、黄叶扁柏,翠柏等均少有危害或完全没有危害,另外在墨西哥柏,中山柏上有少量的危害。

  • 标签: 蜀柏毒蛾 鳞翅目毒蛾科 绿干柏 黄叶 香柏 山柏
  • 简介:《基因组与应用生物》(ISSN1674-568X,CN45—1369/Q)是由广西大学主管和主办,公开发行的月刊科学期刊,创刊于1982年,由北京大学教授朱玉贤院士任主编,广西大学教授陈保善博士和海南省热带农业资源研究所所长方宣钧博士任执行主编。

  • 标签: 《分子植物育种》 编辑部 编辑工作 作者 征稿启事
  • 简介:该所是由1993年批准成立的农业部蚕桑重点实验室以及2000年成立的重庆市首批蚕桑重点实验室发展建成,并在2005年组建教育部蚕与基因组重点实验室,同时进入“211”重点建设学科。目前,研究所已经发展成为我国蚕桑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发和高级专门人才(硕士、博士)培养的重要基地。

  • 标签: 研究所 系统生物学 蚕桑学重点实验室 蚕学 大学 西南
  • 简介:《基因组与应用生物》,期刊曾用名《广西农业大学学报》、《广西农业生物科学》,创刊于1982年。从2009年开始,《广西农业生物科学》更名为《基因组与应用生物》,已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即第六版)之综合性农业科学类的核心期刊,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中国期刊方阵",先后被国际知名检索系统——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美国《化学文摘》(CA:JYYSAZ)、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CSA:NS)、英国《动物记录》(ZR)和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收录。

  • 标签: 应用生物学 基因组学 中国期刊方阵 《动物学记录》 广西农业大学 农业科学类
  • 简介:《基因组与应用生物》,期刊曾用名《广西农业大学学报》、《广西农业生物科学》,创刊于1982年。从2009年开始,《广西农业生物科学》更名为《基因组与应用生物》,已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即第六版)之综合性农业科学类的核心期刊,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中国期刊方阵",先后被国际知名检索系统——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美国《化学文摘》(CA:JYYSAZ)、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CSA:NS)、英国《动物记录》(ZR)和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收录。

  • 标签: 应用生物学 基因组学 中国期刊方阵 《动物学记录》 广西农业大学 农业科学类
  • 简介:2014-2017年,对龙海市浮宫镇蜡彩袋蛾(ChalinlarminatiHevlaerts)的发生为害情况、形态特征、生活史和天敌情况等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蜡彩袋蛾在福建省龙海市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袋囊中越冬。野外调查结果发现,该虫主要危害香樟、洋蒲桃、树葡萄和脆桃等树木,而对荔枝、龙眼和金煌芒果等危害较轻。试验中偶然发现了蜡彩袋蛾寄生天敌——绒茧蜂,该蜂成虫羽化期和蜡彩袋蛾羽化期基本吻合,且对蜡彩袋蛾幼虫的寄生率较高,对抑制害虫大发生,具良好的控制作用。

  • 标签: 蜡彩袋蛾 生物学 生态学 绒茧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