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在分析导弹惯性平台贮存试验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可靠性物理技术,研究探索了惯性平台贮存失效机理,建立了惯性平台贮存寿命可靠性物理模型,提出了预测惯性平台贮存寿命的计算方法。

  • 标签: 可靠性物理 平台静态漂移 平台贮存寿命
  • 简介:对应用于近距空空导弹捷联惯导系统的"长时"传递对准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了机载火控系统中建立"长时"惯性坐标系的原理和方法,并进行了长时传递对准卡尔曼滤波器的设计,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初步的数学仿真.

  • 标签: 捷联惯导系统 长时传递对准技术 卡尔曼滤波 近距空空导弹
  • 简介:针对车载导弹在低机动条件下的传递对准问题,根据车辆不能沿纵轴和横轴作大的角机动的特点,提出了充分利用导弹发射前的刹车,起竖发射架这一系列的过程来进行传递对准的机动方案;针对主惯导、发射架和子惯导之间的连接为多刚体柔性联接,主子惯导之间的挠曲变形建模复杂的问题,提出了将挠曲变形视为不确定性干扰,利用H∞滤波来实现传递对准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对挠曲变形进行建模和车载导弹只做射前准备机动而不做其它机动的情况下,导弹可在起竖完成前完成对准,且对准精度可达4′。

  • 标签: 传递对准 车载导弹 低机动 H∞滤波
  • 简介:从机载导弹惯性制导装置的工厂生产测试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使用自由方位惯性坐标系作为静止导航测试中的导航参考坐标系,证明了它和以发射点地理坐标系为基础的惯性坐标系的等效性,论证了测试平台所需的调平精度,给出了确定测试指标的算法.这种方法的应用,可节省测试场地的建设经费,提高生产效率.

  • 标签: 机载导弹 惯性制导装置 生产测试 工艺 自由方位惯性坐标系 静止导航试验
  • 简介:针对带有攻击角约束的多导弹同时攻击机动目标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有攻击角约束的协同制导律。首先基于平面内的导弹-目标相对运动方程,建立了带有攻击角约束的协同制导模型;其次,把协同制导律的设计过程分离为两个部分:一是基于图论的有关内容,运用有限时间一致性理论设计沿着视线方向上的加速度指令来保证所有导弹与目标的相对距离在有限时间内到达一致,进而保证所有的导弹同时击中机动目标;二是利用非齐次干扰观测器对机动目标的加速度进行估计,并运用滑模控制设计视线法向上的加速度指令来保证每枚导弹与目标间的视线角速率收敛到零和视线角收敛到期望的终端视线角,即每枚导弹以期望的终端视线角成功击中目标;最后,对三枚导弹同时打击同一机动目标的情况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带有攻击角约束的协同制导律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 标签: 协同制导律 攻击角约束 非齐次干扰观测器 滑模控制 通信拓扑 有限时间一致性
  • 简介:──本文通过对液浮陀螺及石英加速度计的误差分析,建立一种机载导弹动基座对准及校正的新数学模型,即利用大维数卡尔曼滤波器完成捷联惯性导航系统调平、对准及陀螺加速度计误差参数估计。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状态与偏差联合的卡尔曼滤波器,在满足一定条件情况下,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和稳定性。

  • 标签: 加速度计 卡尔曼滤波器 机载导弹 液浮陀螺 捷联惯导系统 动基座对准
  • 简介:为提高攻击导弹同时面对目标飞机及其防御导弹情况下的命中概率,基于微分对策理论,对攻击导弹的制导律进行了设计。应对独立控制的多对象博弈问题,微分对策理论具有天然的优势,且相比于最优制导律,微分对策制导律对于目标机动估计误差和机动策略具有更强的鲁棒性。所推导的微分对策制导律进一步考虑了攻击导弹的控制有界性,且适用于攻击导弹、目标飞机和防御导弹具有高阶线性控制系统动态的情形。为验证制导律性能,进行了非线性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制导律在成功归避防御导弹的同时可实现趋于零脱靶量的目标拦截。攻击导弹为实现规避和攻击的双重任务,仅需要保持相比于防御导弹两倍左右的机动优势。

  • 标签: 制导律 微分对策制导 有界控制导弹 目标拦截
  • 简介:为实现多枚导弹协同攻击机动目标,基于具有推力可控能力的导弹,提出了一种带落角约束的多导弹分布式协同制导律。将制导律的设计分离为视线方向和视线法向上两个部分:视线方向上基于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理论和超螺旋控制算法,设计制导律控制导弹剩余时间在有限时间内趋于一致;视线法向上运用零化视线角速率思想和有限时间滑模控制理论,设计制导律控制导弹击中目标的同时满足落角约束。并针对两部分制导律中存在的目标机动信息,分别设计非齐次干扰观测器进行估计。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制导律能够有效完成协同攻击任务,脱靶量和落角误差分别控制在0.13m和0.02°以内,并且有效抑制了抖振现象,有利于提高导弹自动驾驶仪的跟踪精度。

  • 标签: 协同制导 落角约束 机动目标 分布式通信拓扑 滑模控制 抖振
  • 简介:主要研究导弹高超声速飞行时弹头流场对自身红外导引头的辐射照度影响问题.建立导弹弹头及气动流场模型,划分计算流场网格、红外导引头镜面网格和辐射场计算网格.从辐射照度和亮度的理论公式开始,推导出适用于辐射网格的气体辐射积分式,并将流场网格数值插值到辐射场网格,求出各节点辐射值得到由导弹飞行状态确定的导弹头部流场气体辐射,积分到红外导引头的光学系统镜面处,求出对其红外导引头的光学系统镜面处的辐射照度.得出流场气体对导引头主镜面的辐射照度值的分布规律:主镜面中心最大,围绕主镜面中心成环形分布,沿着半径方向逐渐减小,随着Math数增大影响增加.

  • 标签: 数值计算 红外辐射 网格 辐射照度 高温气体
  • 简介:TN2132005042956恒定辐照下一维HgCdTe环孔PN结光生载流子浓度的计算=Calculationofphotocarrierconcentrationofa1-DloopholeHgCdTePNjunctionundersteady-stateincidence[刊,中]/王忆锋(昆明物理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23)),蔡毅//红外技术,-2004,26(6),-41-44,47通过求解一维HgCdTe环孔PN结连续性方程,得到了恒定辐照下光生载流子浓度的一般表达式,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图1参9(严寒)

  • 标签: 红外技术 毫米波 红外热诊断 红外热像仪 红外探测器 红外焦平面阵列
  • 简介:跟踪系统采用光电经纬仪工作模式,采用Kalman预测滤波技术对计算机接受到的传感器数据(包括电机编码器反馈信号、电视脱靶量信号)进行滤波预测,提供准确的位置、速度信息,进行有效预测外推,可以有效提高跟踪系统对机动目标的跟踪性能,实现对目标的稳定跟踪。

  • 标签: KALMAN滤波 预测技术 跟踪系统 控制技术 应用 反馈信号
  • 简介:TB853.196031855镜头快门及其技术发展=Thelensshutteranditstechnicaldevelopment[刊,中]/范建伟(国营华东光学仪器厂.浙江,嘉兴(314001))//光学仪器.-1995,17(4/5).-75根据不同时期镜头快门曝光控制方式,动力源的

  • 标签: 镜头快门 光子学 光学仪器 控制方式 射线系统 条纹相机
  • 简介:扫描光刻技术是目前实现大口径压缩光栅等位相元件制作的一种有效方案,该技术考虑到大尺寸加工的困难,采用先小尺寸加工,然后连续扫描扩大加工区域的方法,既能保证大尺寸加工和较高精度,又能降低设备制作成本和难度,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扫描光刻技术中需要发展超精密检测和超精密定位装置以保证移动光刻过程能够得到精密的控制,特别是10^-6级的相对精度的控制。图1显示了XY超精密平台的测量定位系统。

  • 标签: 光刻技术 连续扫描 加工区域 制作成本 定位装置 精密检测
  • 简介:TB853.2199042625空间相机光学窗口的热光学评价=Thermal—opticalevaluationtoopticalwindowsofspacecam-era[刊,中]/赵立新(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北京(100080))//光学学报.—1998,18(10).—1440—1444结合工程实际,以光学波像差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对空间相机光学窗口的非轴对称温度场进行了热光学评价,编程计算了空间相机光学窗口在一个轨道周期内各典型位置处的均方根波像差,并把计算结果与美国"天空实验室"光学窗口的相应数据进行比较,以验证热光学分析的合理性、正确性。图2表2参3(严寒)TB87299042626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的应用=Applicationof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刊,中]/胡晓云,刘琳,陆治国(西北大学物理系.陕西,西安(710069))//激光技术.—1998,22(6).—339—342介绍了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预言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图2参13(赵桂云)TB87999042627时间分辨投影成像术的成像分辩率的理论研究=Imagingresolutionoftimeresolvedtomographyintissues[刊,中]/陈敏,陈建文,徐至展(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上海(201800))//光学学报.—1998,18(10).—1390—1394从漫射近似理论出发,详细讨论了漫射投影系统的透射光斑的点扩散函数与时间门的时间分辩率、探测器的有限大小、生物组织的厚度以及积分时间的关系。图5参14(严寒)

  • 标签: 光学窗口 空间相机 层析成像技术 波像差 热光学 光学相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