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7 个结果
  • 简介:O482.3195021317P-GaP中离子注入缺陷的形成=Formationoftheion-implantationdefectinP—typeGaP[刊,中]/李宝军,张旭(甘肃教育学院物理系.甘肃,兰州(730000))//半导体光电.—1994,15(4).—369—371研究了Zn+离子注入P—GaP半导体所引起的缺陷.在电流密度为0.03μA/Cm2下,将注入Zn+离子剂量为1×1014离子/厘米2的GaP样品腐蚀出蚀

  • 标签: 离子注入 半导体 光致发光光谱 电流密度 教育学院 锗酸盐石榴石
  • 简介:O482.3196021361电化学引起Si:Er3+材料1.54μm发光增强=Theanodizationinduced1.54μmluminescentintensificationoftheSi:Er3+material[刊,中]/周咏东(中科院上海技物所),金亿鑫,李仪,蒋红,李菊生(中科院长春物理所)∥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95,14(4)。—317—320利用77K红外光致发光实验研究了电化学过程对离子注入Si:Er3+样品的光致发光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化学过程除在Si:Er3+样品硅基质晶体中引入大量的深能级局域态外,还使Si:Er3+样品中Er3+的1.54μm光致发光效率明显提高,且Er3+发光峰增

  • 标签: 光致发光 毫米波 电化学过程 发光膜 离子注入 光激励发光
  • 简介:采用液相外延工艺成功制备了Tb3+,YAGG单晶荧光层,研究了Tb,+激活YAG主晶格外延层中Ga3+掺杂的荧光敏化效应,可以看到在Tb"十荧光得到显著增强的同时,外延荧光层发光的饱和特性也有所改善。实验中观察到了Ga"十掺杂后基质晶体吸收边缘向长波方向展宽,并与Tb3+的’F。一,E、7E典型吸收峰发生交叠的现象,用

  • 标签: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外延荧光层 主晶格 掺杂 外延层 敏化效应
  • 简介:O482.312002032290稀土铽配合物的升频转换荧光=Up-conversionfluorescencespectraofTb3+complexes[刊,中]/陈慰宗,杨一心,宋应谦,忽满得,高平安(西北大学物理系.陕西,西安(710068))//光子学报.-2001,30(8).-970-972以波长为532nm的激光作为激发光,观测了铽(Tb)三种不同配合物的荧光光谱,讨论和分析了铽配合物的升频转换荧光的特性、发光机制及配体的影响。图

  • 标签: 升频转换荧光 稀土铽配合物 荧光光谱 西北大学 发光机制 光子学
  • 简介:基于图G的Mycielski图M(G),研究xb(G,TG)与xb(M(G),T’)之间的关系以及xb(G,TG)与xb(M(G),T")之间的关系,其中Tc为G的生成树,T’,T"分别为M(G)的两类特殊生成树.并给出当G为二部图,完全图以及Halin图时,Xb(M(G),T")的值.

  • 标签: BBC染色 MYCIELSKI图 HALIN图 生成树
  • 简介:建立了分子荧光光谱法对荧光增白剂的定性和定量测定方法。对14种荧光增白剂通过进行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的扫描确定了其最大激发波长和最大发射波长,可结合进行荧光增白剂定性判断,并以三种常用的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VBL、BA、CXT为例,通过其迁移建立了定量测定荧光增白剂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三种荧光增白剂在0-1.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检出限均为2.3μg/g,加标回收率均为92.9%-106%,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方法能有效满足食品接触材料样品中荧光增白剂的测定。

  • 标签: 食品接触材料 荧光增白剂 分子荧光光谱法
  • 简介:对一个正常的全染色满足各种颜色所染元素数(点或边)相差不超过1时,称为均匀全染色,其所用最少染色数称为均匀全色数.就轮Wm与星Sn的联图Wm∨Sn,得到了在m,n不同取值情况下的均匀全色数.

  • 标签: 联图 均匀全色数
  • 简介:研究了若干科类的邻强边染色。利用在图中添加辅助点和边的方法,2构造性的证明于对于完全图Kn和路Lm的笛卡尔积图Kn×Lm,有xas'(KR×KTR)=△(Kn×Lm)+1,其中△(K×Lm)和X'as(Kn×Lm)分别表示图Kr×Lm的最大度和邻强边色数。同理验证了n阶完全图Ks的广义图K(n,m)满足邻强边染色猜想。

  • 标签: 完全图 广义图 笛卡尔积图 邻强边染色 邻强边色数
  • 简介:如果图G的一个正常全染色满足任意两种颜色所染元素(点或边)数目相差不超过1,则称为G的均匀全染色,其所用最少染色数称为均匀全色数.本文得到了星、扇和轮的倍图的均匀全色数.

  • 标签: 倍图 均匀全染色 均匀全色数
  • 简介:由5-溴-2′-脱氧尿苷通过1,2,4-三唑和硫代乙酸在温和的条件下合成4-硫-5-溴-2′-脱氧尿苷,再通过单溴二胺(monobromobimanes,mBBR)对5-溴-4-硫-2′-脱氧尿苷4位硫的亲电反应,合成了用单溴二胺(monobromobimanes,mBBR)标记的5-溴-4-硫-2′-脱氧尿苷,并利用1HNMR核磁共振、质谱和紫外光谱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它的荧光光谱进行分析和研究.此化合物可以产生极高的荧光特性,由此提供了一条对人体中5-4-硫-2′-脱氧尿苷的检测途径.

  • 标签: 5-溴-2′-脱氧尿苷 单溴二胺(mBBR) 荧光标记 合成
  • 简介:通过研究BaF2晶体经中子辐照后的荧光发射谱,对它们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解释。探讨了BaF2晶体经中子辐照后出现的现象和机理。

  • 标签: BaF2晶体 中子辐照 荧光谱
  • 简介:针对重金属污染现场快速检测领域的发展需求,成功开发首台便携式原子荧光光谱仪.实现了高度集成低功耗进样系统、微型低功耗原子化系统、数字化对光技术、微型光电检测系统以及无线通讯技术等十余项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整机功率仅为12W,重量仅为10kg,锂电池供电状态下工作时间不小于8h,具备与实验室常规原子荧光光谱仪相同的性能指标,可直接用于砷、汞、铅、镉等重金属的野外现场快速检测.

  • 标签: 便携 原子荧光光谱 研制 现场快速检测
  • 简介:从小体鲟线粒体基因筛选出位于COI(细胞色素氧化酶)基因中的一段保守序列,针对其设计引物,优化SYBRGreen实时荧光PCR反应体系,建立了一种鉴定小体鲟的实时荧光PCR定性检测方法.该方法检测小体鲟DNA灵敏度为0.04mg/L.通过对采集和市售小体鲟鱼样品检测,该方法可检测出样品中的小体鲟成分.实验证明该方法可对血液样品和组织样品中的小体鲟进行种源鉴别.

  • 标签: 小体鲟 SYBR Green 物种鉴定 COI
  • 简介:如果图G的一个正常染色满足染任意两种颜色的顶点集合导出的子图是一些点不交的路的并,则称这个正常染色为图G的线性染色.图G的线性色数用1c(G)表示,是指G的所有线性染色中所用的最少颜色的个数.本文证明了对于每一个最大度为△(G)且围长至少为5的平面图G有1c(G)≤[△(G)/2]+5,并且当△(G){7,8,…,14}时,1c(G)≤[△(G)/2]+4.

  • 标签: 平面图 线性染色 围长 最大度
  • 简介:以镍离子为中心离子,4-[(8-羟基-5-喹啉)偶氮]-苯磺酸(H2L)为配体,通过溶剂热合成反应成功合成配合物Ni2{4-[(8-羟基-5-喹啉)偶氮]-苯磺酸}2(乙二胺)4.通过红外光谱(IR)、元素分析、单晶X-射线衍射(XRD)、粉末X-射线衍射(PXRD)和热重分析(TGA)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结构分析确定配合物是由2个H2L配体与2个镍离子分别配位形成的离散结构,并且离散结构之间通过多种N—H…O氢键连接形成二维超分子层状结构.荧光测试和理论计算表明,配合物的荧光性能主要来自于配体.

  • 标签: 镍配合物 氢键 超分子配合物
  • 简介:综述了1995-2010年苯基荧光酮类试剂在分光光度法测定金属离子方面的进展。分别评述了苯基荧光酮(PF)、4,5-二溴苯基荧光酮、9-取代苯基荧光酮和2,3,7-三羟基-9-[(取代基)偶氮]苯基荧光酮在光度分析中的应用,并从反应体系、最大吸收波长、灵敏度、线性范围等方面归纳了苯基荧光酮类试剂在实际样品中的应用情况,引用文献108篇。

  • 标签: 苯基荧光酮 光度分析 应用进展
  • 简介:基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以浊点萃取结合荧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苯酚,考察影响浊点萃取的各种因素。在pH=3.0的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中,采用2.0mLTritonX-100(5%)、82℃平衡温度、8min平衡时间的条件下,苯酚被萃取到TritonX-100表面活性剂相与水相分开,用于环境水样中苯酚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 标签: 苯酚 浊点萃取 荧光光度法 环境水样
  • 简介:总结比较了国内外利用高亮度γ源进行核共振荧光(nuclearresonancefluorescence,NRF)研究的最新成果,从理论上分析了NRF的反应截面,介绍了利用Geant4对NRF过程的蒙特卡罗模拟,通过比较不同激发光源下得到的NRF实验结果,说明了激光康普顿散射源在NRF研究中的优势。介绍了NRF实验中常用的背散射探测方法和透射探测方法,分析比较了不同探测器的性能。最后,展望了未来NRF的研究方向。

  • 标签: 核共振荧光 激光康普顿散射源 蒙特卡罗模拟
  • 简介:建立了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锡精矿中汞的分析方法。试样经王水(1+1)溶解,以盐酸(5%)为载流,氯化亚锡(200g/L)溶液为还原剂,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样品中的汞。考察了测定的最佳条件、锡及共存元素对测定的影响。方法相对标准偏差为5.9%-6.3%,与冷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比结果令人满意。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能满足分析需要,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 标签: 锡精矿 原子荧光光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