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围绕钓鱼主权争论中,日方宣扬:日本是根据国际法中的"先占权"原则将其编入日本领土;《马关条约》所割据领土中并未明列钓鱼名,故该岛非中国所有。此论不符合史实,事实上日本"发现"钓鱼并企图占领时,已经知晓钓鱼与中国的关系,故而迟疑不决,等待时机;日本利用甲午战争之机窃取了钓鱼,又在《马关条约》谈判中暗藏玄机。这些都不能改变日本窃据钓鱼的非法性。日本因冷战以及美国对日政策的改变,借助美国之力获得琉球,法理上存在缺失。日本在钓鱼问题上的主张则是得寸进尺。

  • 标签: 钓鱼岛 马关条约 台湾附属岛屿 琉球问题
  • 简介:竺可桢(1891-1974年),著名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曾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校长,1949年后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文革"初期,竺可桢遭到严重冲击。但他不顾年高体弱,坚持工作,关注地理学的新动向。1969年1月4日,北京《参考资料》第43页刊出"日修机关报公然把尖阁(钓鱼

  • 标签: 气象研究所 中国地理学会 气象学家 中国气象学会 参考资料 浙江大学校长
  • 简介:本文分为三个阶段对美日私相授受钓鱼及其附属岛屿的过程进行考察:①非法将钓鱼列入“托管”范围;②非法“托管”并纵容日本的非法活动;③非法“归还”琉球并私授“钓鱼”施政权.笔者认为,美日私相授受钓鱼,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合法权益,并对中日关系正常发展产生了影响.此外,钓鱼问题不仅助长了日本挑战战后国际秩序的气焰,而且成为美国牵制中日两国的手段.

  • 标签: 美日关系 钓鱼岛 琉球 私相授受 历史考察
  • 简介:一、本文驳斥了日本政府有关钓鱼与《马关条约》无关的说辞,指出日本"窃占"钓鱼是甲午战争中日本侵华战略的一环。正是基于侵华战争胜券在握,日本内阁才抢先窃据钓鱼,接着才有了《马关条约》;通过《马关条约》,日本力图以所谓条约形式,实现其对钓鱼"窃占"行为的"合法化"。二、本文引证大量史料,论证钓鱼是中国台湾附属岛屿。三、虽然日本在1879年吞并琉球,但史料证明清政府立即提出了抗议,此后形成所谓琉球交涉,根据1880年中日琉球交涉,日本政府同意宫古、八重山诸划归中国。直到1887年总理衙门大臣曾纪泽还在声明,琉球问题并未了结。只是因为甲午战败,琉球问题淹没在甲午战败的阴云之中。中国政府宣布废除《马关条约》后,以及根据《开罗宣言》,琉球问题应该再议。

  • 标签: 马关条约 钓鱼岛 琉球再议
  • 简介:珠海市博物馆于2011年4月至8月对珠海市东澳海关遗址进行了实地调查与勘探,发现了该海关遗址七处遗迹,推断为报关船泊船处、水手房遗迹、海关古道遗迹、办公区遗迹、水井遗迹、生活区遗迹、烽火台遗迹,纠正了长期以来关于该海关遗址位置及分布情况的错误认识,为文物保护和当地旅游开发提供了可靠依据。

  • 标签: 东澳岛 海关 遗址 调查 勘探
  • 简介:为了配合城市建设而对广州大学城规划范围内的历史建筑进行全面的调查、登记,再依据其文物价值和保存现状进行分类,确定每一类历史建筑的保护方式,最后把文物保护工作的成果纳入其整体规划中。遵循这一工作思路,使得文物保护和城市建设规划相互融合,最大限度地保护这些不可再生的历史资源。

  • 标签: 历史建筑 保护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