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60 个结果
  • 简介: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国学就是一国之学问,中国国学就侧重指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我国境内每个民族保留下来的具有固定形态的文化可称之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然而,随着西学东渐尤其是五四运动提倡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较大断层。什么叫新文化?它与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差别?简单来说,新文化侧重指学习西方文化,而传统文化是指我们本来有的东西,这是一个最简单的划分。

  • 标签: 人生观 无限延长 《抱朴子内篇》
  • 简介:我不知道大家听到“神仙”这两个字的时候,会不会想到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七仙女、田螺姑娘等等.如果大家想到了这些传说中的仙人,那我请大家把这些联想先放下.我的演讲会涉及仙传里面的一些故事,但是,即使涉及这些故事,我真正希望讲清楚的还是仙传故事背后所蕴含的理念——它们到底要表达什么.我在读仙传和做神仙研究的时候常常会问自己一个问题:人为什么会想要成仙?

  • 标签: 神仙 理想 道教 玉皇大帝 故事 演讲会
  • 简介:<正>一唐宋王朝是我国古代道教的重要发展时期。在这段时间内,宫观遍布各地,道书风靡全国,最高统治集团中也有大批虔诚的道教信徒,以至唐玄宗开元、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两次诏修《道藏》,开编纂道经全集之先河。与此同时,道教的秘密文字符篆,无论

  • 标签: 篆文 唐宋道教 道书 北方 我国古代 成都
  • 简介:白云山位于陕北佳县城南5公里的黄河之滨,因山上建有古迹白云观,山下黄河峡谷风貌奇异而闻名遐迩。白云观始建于宋代,主建于明清。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万历皇帝朱谕钧给白云山亲颁圣旨一道,亲赐《道藏》4726卷。白云山共占地

  • 标签: 白云山 明代 道教文化 自然风景 历史文化
  • 简介:一、为什么要研究中国道教思想史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和多宗教的国家。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在我国的传播,都有千年以上的历史。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种传统宗教,也有其长期发展的历史。它是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初期产生的,伴随着漫长的封建社会而发展。它以神仙不死

  • 标签: 道教史 世界三大宗教 封建统治阶级 早期道教 玄元皇帝 基本信仰
  • 简介:<正>宫观是道教庙宇之称,是道士修道、祀神和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宫观也是文物的一部分,如山西永乐宫、沈阳太清宫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白云观、陕西楼观台等则是省、市文物保护单位。但目前却只有对具体的、个别的宫观的考察和研究,对宫观从总体上的考察和研究还较少见,本文据现有掌握的资料,试图在这方面做点探索,也只能是做点抛砖引玉的工作而已。

  • 标签: 道教 天尊 道观 道士 琐谈 永乐
  • 简介:崂山,凭借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琢,造就了极为丰富的自然景观,山海相依,气势恢宏,云气岚光,变幻无穷。更因崂山保存着极为丰富的道教文化,成为我国道教一座名山。崂山道教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拥有庞大的道教文化体系,是道教文化的传播基地之一。史书记载,崂山道士受历代皇帝敕封的有14人次,这些人对我国道教的发展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先后建有20宫、12观、57

  • 标签: 道教音乐 道教文化 历史悠久 传播基地 自然景观 名山
  • 简介:<正>瑶族从何而来?他们的宗教信仰及其仪式又怎样?这些问题回答如下。瑶族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中国的学者和大众对民间传说都感兴趣,读过龙犬和皇帝女儿结婚的盘瓠故事。正如五世纪范晔写的《后汉书》中所说,原始的中国皇帝高辛许下诺言,谁除掉抢劫首领吴将军,就跟他的一个女儿结婚。他的宫中有条五色狗名叫盘瓠,完成任务后带回吴将军的头给皇帝。狗和公主结婚,他们的孩子(相互通婚的六男六女)成为瑶族的祖先。

  • 标签: 瑶族 道教仪式 特许证 南方少数民族 地方官员 瑶民
  • 简介:<正>菲律宾华人社会是一个宗教气氛浓厚的社会,不仅有信奉中国传统宗教的,还有崇拜故乡神明的,又有信仰西方宗教的。其中,道教在菲华社会的宗教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宗教作为文化的载体,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道教也不例外。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有着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内涵,华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通过道教的传播得到延续。道教又具有兼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它既善于容纳别的宗教,又善于向别的宗教渗透。道教的这一特点,通过华人对其移居地社会的影响力和适应性得到体现。而正是这种影响力和适应性,使中国传统文化在亚洲最西方化的国家菲律宾争得了立足之地。

  • 标签: 道教 菲律宾人 中国传统文化 菲律宾华人 文化传播 谈话记录
  • 简介:道教发源地新考蔡运生道教是中国固有的土生上长的宗教。千百年来,道教对中国的历史、文化、科技、社会发展、生活习俗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千水溯源,万事寻宗,道教发源地历来众说纷纭,尚未取得共识。笔者查阅众多史籍经典,考察众多文物遗迹,初步认为;道教发源地在四...

  • 标签: 鹤鸣山 发源地 道教造像 《华阳国志》 张道陵 天师道
  • 简介:近年来,中古近代汉语研究硕果累累,在各类文献语料中,道教文献是独具特色的一块内容,但学界对道教文献的利用还远远不够。道教文献的校理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有了这个基础,才能更好地发挥道教文献在汉语史研究中的作用。对那些在汉语史上研究价值较大的道经进行标点、注释、翻译,可为道教文献语言研究提供可靠的文本依据。杜光庭(850—933),唐末五代著名道教学者,其所撰《道教灵验记》记述了宫观灵

  • 标签: 校读 灵验记 记校
  • 简介:道教为中国三大宗教之一,有着悠久历史。早在三国和晋代,道教已活跃于闽、粤、赣边区,至明清时期,道教正一派在梅州盛行。据清乾隆十五年(1750)的《嘉应州志》“寺庙”记载,梅州之程乡、兴宁、长乐、平远、镇平共有道教场所观、宫庙等44所,

  • 标签: 道教信仰 客家民俗 明清时期 正一派 嘉应州 梅州
  • 简介:道教祖庭鹤鸣山考袁庭栋四川大邑鹤鸣山乃东汉末年张陵创五斗米道之所,此地是为道之发源地。无论历史文献与当世学人早已定论,各道教名山富观之道教界人士亦一直奉大邑鹤鸣山为道教祖庭,千余年来,尊礼无改。近年来有人于此提出异说,不得不辩,故作《道教祖庭鹤鸣山考...

  • 标签: 鹤鸣山 中国道教 大邑县 张道陵 五斗米道 《华阳国志》
  • 简介:<正>天台山佛教久闻于世,道教似乎知者甚少.其实,天台道教要比佛教早出,道观宏伟可与佛寺媲美,名道辈出,不亚高僧.不同处是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道教则仅为中国所有,自近代以后,又遭日趋衰落的厄运.

  • 标签: 台山道教 道教史略
  • 简介:<正>自东汉张角创立道教后不久,天台山就成为江南道教圣地.三国时葛元“初在赤城,后入括苍、盖竹等处.”东晋时,孙恩江南五斗米道农民起义,主要活动在浙东台州地区,对天台山道教发展起到重大影响.但是,真正在天台山建树道教教义,使天台山名列中国道教圣地之林的,是南朝著名道教学者陶弘景和唐代司马承祯、宋代张伯端等.

  • 标签: 天台山 内丹 道教教义 陶弘景 张伯端 司马
  • 简介:<正>七十多年前,鲁迅先生在致许寿裳的信中曾经说过:“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作为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影响中国旅游文化也是至深至巨的。清理这一份文化遗产,对于我们今天的旅游资源开发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旅游文化建设,无疑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 标签: 旅游文化 研究提纲 道教的影响 道教徒 张三丰 白玉蟾
  • 简介:道教在敦煌崇佛的环境中的生存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就敦煌遗书中道教典籍的斋醮、符、论道、社会经济等文书及道教文学作品作了有益的考述。

  • 标签: 敦煌 遗书 道教
  • 简介:P.3562V《道教斋醮度亡祈愿文集》是一份道教斋文辑录长卷,本文从所录斋文的形成时间和文书的抄写时间两方面对之进行了断代,认为其中斋文的形成大致从唐玄宗时期一直延续到晚唐和五代初期的归义军时期。这一长时段的形成过程使该文书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本文还对该文书所反映的唐代道教斋事活动进行了一定的考察,分析了这一时期道教斋醮活动的内容及特点。

  • 标签: P 3562V《道教斋醮度亡祈愿文集》 唐代 敦煌 道教 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