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父亲罗运来离开我们已二十多年了,他去世时才七十出头。如今,我们这些做子女的也大多是六十左右的人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伴随着深深的思念,我们对父亲在世时的言行,也由不太理解到越来越理解、越来越崇敬。原来,我们尽管也知道,他在革命战争年代曾叱咤风云,在建国后的领导岗位上业绩非凡,但在生活中,总觉得他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就拿对我们子女的教育来说,也很平常,很难说有什么过人之处,甚至还有些疏漏、简单。

  • 标签: 过人之处 “苏南模式” 政协工作 我们小时候 出身贫寒 华西村
  • 简介:我初认识陈省身教授,是在1984年9月9日在浙江嘉兴市政府侨务办公室。这位国际著名数学大师、美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数学研究所首任所长、数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外国籍院士,曾先后8次回乡探亲、讲学,每次我都参予接待,因而与陈省身教授、夫人郑士宁已十分熟悉,我们同姓,他们把我当小弟弟看待,无话不说。

  • 标签: 陈省身 人物传记 数学家 中国
  • 简介:徐良泉,男,1917年11月生,江苏省如皋人,系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离休教师,如皋县第五届政协委员。今年正值老人百岁寿诞。他抗日战争前参加革命,投身教育事业,开展地下斗争。由于抗战有功,

  • 标签: 献身教育 办学 抗日战争前 离休教师 高级中学 政协委员
  • 简介: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读大学时就从收音机里、报刊上知道了钱学森克服重重困难,毅然回国,报效祖国的事迹。后来,他参与主持领导了国防重要科研项目的制定和研制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 标签: 钱学森 言传身教 交往 通信 50年代 20世纪
  • 简介:一、终身教育思想的兴起及意义回族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回族教育观深深扎根于伊斯兰社会的深厚积淀之中,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宗教色彩。回族教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具有鲜明伊斯兰特色的教育观,其中蕴含着终身教育思想。本文试从终身教育思想的兴起及意义、回族的教育观及其特点、回族教育观中的终身教育思想三个方面着力,阐述伊斯兰宗教教育思想理念。当今,终身教育思想不仅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而且成为回族教育发展的原始动力。

  • 标签: 终身教育思想 回族教育 教育观 思想述评 伊斯兰社会 民族教育
  • 简介:80岁以后是王承绪的丰产期,出版有《比较教育学史》、《中外教育比较史纲》、独自翻译了《研究生教育的科研基础》、《探究的场所》、《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等。90岁以后,王承绪仍然到图书馆亲自查阅资料,了解国内外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为研究生论文选题做好前期掌握动态的工作;批阅作业认真仔细,上课一丝不苟,乐在其中。

  • 标签: 比较教育研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浙江大学 比较教育学 教育比较 教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