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一方面电邀孙中山先生北上"主持国事",另一方面却拥护段祺瑞出山,幻想由孙主政、段主军,以稳定北方局势。孙中山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关于乘机北上宣传革命的建议,决定北上。段祺瑞组成"执政府"后,表面上在奉张与冯之间处于中间地位,但实则与张站在一起,视迎孙北上的冯部为"赤化势力"。不久,奉张与重整旗鼓的直系吴佩孚勾结起来,又纠集了直鲁联军的张宗昌等,组成"反赤化大同盟",在日本和英美列强共同支持下,围攻冯玉祥部"国民军"。就这样,一步步把冯逼上梁山,逼进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阵营。

  • 标签: 冯玉祥 张作霖 孙中山 国民军 北京政变 段祺瑞
  • 简介:晚清官场上,有"江西父子"一说,似乎是王闿运起的话头。他这话,是冲着陈宝箴父子主政湖南说的,因为历史上还有王安石父子、严嵩父子,所以,总而言之,有此一说。"江西父子",并非只有江西人如此,民国初期,那袁氏父子,就有过之,可袁氏不是江西人。父子政治,是一种文化,来自内圣外王——"修身

  • 标签: 袁世凯 冯国璋 国体 兵变 梁启超 北洋军
  • 简介:陈独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党的早期领导人。其长子陈延年、次子陈乔年在中共五大上也都被选为中央委员,遗憾的是,陈延年与陈乔年在中共五大后先后被捕,英勇就义。

  • 标签: 中央委员 父子 中共五大 中国共产党 陈延年 创始人
  • 简介:宋代从中央到地方正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刻书系统,即官刻、坊刻、私刻三大系统。陈起父子作为南宋最有声望的刻书家,作为坊刻系统的代表人物,他们通过对稿件的精心收集和积累,对稿件质量严格和严肃的把关态度,对编著作者的亲密交往,对编刻书籍精于校勘的实事求是精神,出版了一系列的唐人文集、时人文集及宋王明清《挥麈录》等类的其他文集。可以肯定地讲,陈起父子对宋代以前中华基本典籍的保藏及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标签: 宋代 刻书 陈起
  • 简介:在蒋介石众多盟兄弟中,有一位著名的会党领袖,被人称为“浙东好汉”,他的名字叫竺绍康。辛亥革命前,竺绍康曾追随徐锡麟、秋瑾、陈其美等人,积极参加反清革命。1910年,竺绍康在上海病逝之后,蒋介石又与其子竺鸣涛过从甚密。蒋氏发迹后,竺鸣涛也得到了蒋的包庇和重用,成为其亲信人物之一。

  • 标签: 竺绍康 蒋氏 陈其美 辛亥革命前 反清革命 徐锡麟
  • 简介:共治是古代埃及时常出现的政治现象,即至少两人同时居于君位共同进行统治。在古埃及漫长的历史中,父子共治是最主要的共治方式,但其并非对一人独治传统方式的颠覆。父子共治多见于王朝更替之初,君主以此为手段确保顺利传位,既维护了其家族的统治,又间接维护了社会安定。托勒密王朝中后期的君主却出于种种原因改行其他形式的共治,进而数次爆发内斗,加速了其王朝的灭亡。

  • 标签: 古埃及 共治 政治 托勒密王朝
  • 简介:《刘向歆父子年谱》(下称《年谱》)是钱穆先生批判晚清康有为《新学伪经考》的一部名著。康氏信今文经而疑古文经,以为古文经全系刘歆伪造。钱氏“深疾其抵牾”,乃编此《年谱》,“著其实事”。《年谱》发表之后,影响很大,然其中所著“实事”,偶尔也有失实之处,在此略陈六则:

  • 标签: 《刘向歆父子年谱》 《新学伪经考》 勘误 《年谱》 古文经 康有为
  • 简介:从白云山风景区正门进入,沿着大路旁的行人登山径——“千尺嶝”拾级而上,从云壑初探到白云晚望的路上.最先入眼的景点就是将军坟。坟前比较开阔.白云山风景管理区对将军坟作了简单的介绍,大意是说此地人称“将军岭”,这是清代将军刘绍基与其妻、妾及次子刘世安夫妻的墓地。过往游人无不认为其介绍无实质内容。其实刘绍基及刘世安的史料并未完全湮没。

  • 标签: 将军坟 风景区 白云山 将军岭 景点 清代
  • 简介:班氏父子与《史记》的学术命运张子侠谈及班彪、班团与司马迁的关系,自古以来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多集中在班氏对《史记》提出的三点批评上,而且大都持否定态度。有的甚至视班氏为司马氏的罪臣,认为他们的批评妨碍了《史记》的传播,也给后来的《史记》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局...

  • 标签: 《史记》 司马迁 《汉书》 司马氏 《报任安书》 班固
  • 简介:'父子兵'亲历奥运'回归'之旅2008年8月8日晚,举世瞩目的北京第29届奥运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举行。坐在嘉宾席上的霍震霆感受到浓浓的喜庆狂欢的热度,似乎在品尝一席精美的文化盛宴。作为霍氏家族的传人霍震霆自然十分激动,毕竟这一夜的到来承载着一个家族的梦想。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可以说自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诞生之日起,就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1894年国际奥委会在筹备第一届奥运会

  • 标签: 体育情怀 父子体育 霍氏父子
  • 简介:清季的严复可谓新学界的一面旗帜,在他的周围积聚了不少趋新者,特别是在清末新政后,严复及其友人、门徒共同研究新学,参与兴学、新政等活动,为严复生平行迹的重要方面。在严复弟子中,江西熊季廉与其关系最为密切。本文根据新发现的一则严复佚文,结合其他有关史料,比较详细地钩沉了严复和熊季廉的“父子”之交。

  • 标签: 严复 熊季廉 复旦公学
  • 简介:洪遵(1120-1174),字景岩,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其父洪皓(1088~1155年)字光弼,宋政和五年(1115年)进士,宣和中为秀州司录。建炎三年(1129年),任大金通问使赴金国。金天会八年(1130年)即宋建炎四年,太宗逼他仕刘豫,不从,流放冷山。以后金又屡委官职而不从。其间洪皓多次派人向宋密奏金国政情。

  • 标签: 洪遵 《泉志》 中国 钱币研究 资料价值
  • 简介:蒋介石主张中国统一,长期坚持反对台湾独立运动。早在抗Et战争胜利之初,日军原参谋少佐中宫悟郎与牧泽义夫不甘心失败,即串联少数台湾人士,谋划台湾独立。

  • 标签: 蒋介石 廖文毅 招抚 父子 中国统一 独立运动
  • 简介:我是在“文革”后期听说香港企业家霍英东的名字的。熟悉霍先生的朋友告诉我,霍英东是个传奇式的人物,他出身贫苦,现在已是香港巨富之一。他爱国,对祖国体育特别关心。他讲义气,对朋友一片忠诚。在国际上许多体育组织限制其会员与中国运动员比赛期间,霍先生身为香港足球总会会长,不顾国际足球联合会的限制,亲自率队回内地比赛。港英当局视这位“亲共分子”若眼中钉,处处刁难压制,这更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

  • 标签: 中华体育 体育霍英东 情系
  • 简介:闻关东大潮已经留在历史和人们的记忆里,但鲜为人知的是,在闯关东浪潮中,身居东北的张作霖和张学良父子对此起到了巨大的推波助澜作用,吸引得关里流民纷至沓来。从而将闯关东浪潮推向顶峰。据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的调查,流民中,1878年至1911年来东北的只占百分之十.

  • 标签: 闯关东 张作霖 张学良 父子 经济学院 南开大学
  • 简介:米芾父子写在苏州的两块碑朱薇君米芾(元章)及其子友仁(元晖),是宋代著名书画家,有“大米”、“小米”之称。书艺尤高,前人曾有“宋之有元章、元晖,犹晋之有羲之、献之”的说法,可见他们在书坛的地位和影响。米氏父子的墨迹见于刻石者甚多,苏州各园林碑廊中多有...

  • 标签: 朱长文 米芾 米友仁 大成殿 书法艺术 苏州碑刻
  • 简介: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之沈氏。在我国历史上曾显耀一时,以武将望族和文化大族彪炳史册。自汉以来,沈氏代有将才、帅才。军功显赫,封侯拜爵。为王朝、为民族立下了汗马功劳。自南朝以後,沈氏更以经世饱学和文史名世,沈璘士(4167—5017)、沈约(441-513)、沈不害(518—580)、

  • 标签: 沈既济 籍贯 沈氏 南朝 沈约
  • 简介:<正>杨琏真加和杨暗普父子,是元代佛教界显赫一时的人物。杨琏真加的活动,尤为人们所注目。本文拟对其父子生平活动略加考述,不当之处,希望得到指正。杨琏真加,琏又作辇,加又作伽、佳,都是一音异译。在元代文献中,他被称为“西僧”、“番僧”或“胡僧”,他的族属因而也就引起人们的讨论。福兰克教授(HerbentFranke)在《元代吐蕃人》(《TibefansinYuanChina》,《ChinaunderMongolrule》Pp.296—328,1981)一文中说:“杨氏为吐蕃人抑或唐兀人,仍是不很清楚的问

  • 标签: 真加 江南 杨氏 元史 桑哥 喇嘛教
  • 简介:马佳氏升寅父子因长年在京外各地任职,又爱好吟咏,故诗集中留下了大量的纪程诗。这些诗集中纪录了辽沈、塞外、川蜀及豫陇宁夏等地的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天气症候等人文和自然景象,为人们了解清代中晚期中国边疆地区的社会自然风貌提供了可资参考的图景,并具有审美意义。风格真挚淳朴,纪程线索明晰且地点相对一致,基本属于审美观照型。

  • 标签: 升寅 宝琳 宝粦 纪程诗 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