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7 个结果
  • 简介:游历风景让朱有了良好的色彩感觉,使他在绘画的时候对颜色的把握游刃有余。他的油画既有厚实凝重的色调,又不失鲜亮明快,严谨细腻的刻画和轻快自如的挥洒得心应手,皖南民居的沧桑、江南小镇的婉约,以及乡村田野和树林山川的自如之美,都在他的画布上得到了很好的表现。

  • 标签:
  • 简介:英国国家档案馆庋藏的清代咸丰年间广东洪兵围攻广州中文传统舆图,是蕴含着丰富历史信息的实录档案,尤其在相关文献记载未能存留或叙述不尽详细的情况下,更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本文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档案及其他文献记载,对编号为F.O.931/1897的舆图及相关文字档案,做了较为具体的考释。

  • 标签: 平洲 广东洪兵 传统舆图 考释
  • 简介:武汉有不少闻名遐迩的上特产品,产自洪山地区的就有洪山菜苔与天兴西瓜.地处长江武汉段以东的天兴,据《湖北地图记载:“大江的滠西河北,又东流六里,经稀泥滩,江中有横亘,曰天兴.”该系长江上游泥沙冲积而成,四面环水,是武汉火炉中的一个

  • 标签: 天兴洲 西瓜品种 洪山菜苔 西河北 西瓜种植面积 泥滩
  • 简介:最早著录于徐陵所编《玉台新嘞的《西曲》,历来被视为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沈德潜称其“续续相生,连跗接萼,摇曳无穷,情味愈出”^1,陈祚明则谓之“言情之绝唱”^2,其艺术魅力自不容置疑。但与一般南朝乐府民歌不同的是,《西曲》极为难解,有的研究者甚至称之为南朝文学研究的“歌德巴赫猜想”。其实,

  • 标签: 《西洲曲》 歌德巴赫猜想 乐府民歌 艺术魅力 文学研究 代表作
  • 简介:释题南朝徐陵(507~583)编辑的《玉台新咏》卷五,有一首挂在江淹名下的《西曲》,实际上是那是民间流传的情歌。按《诗经》的体例,《西曲》共有8章,每章4句,一共32句——1章:忆梅下西,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 标签: 《西洲曲》 《玉台新咏》 《诗经》 徐陵 江淹 情歌
  • 简介: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出现了很多商业大佬,人们尊称他们为大王。我们无锡人熟悉的是荣德生,公认的“面粉、棉纱大王”,其实还有许多全国知名的“大王”,如“桐油大王”沈瑞,他也是地地道道的无锡人,但大家对他知之甚少。时光飞驰,今年是沈瑞诞生120周年,笔者根据他亲朋好友的回忆文章及有关资料,整理此文,共同缅怀先辈,传承和宏扬他们的创业精神。

  • 标签: 桐油 三四十年代 回忆文章 创业精神 荣德生 无锡
  • 简介:60年来,中央民族歌舞团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把绚丽多彩的民族歌舞艺术奉献给各国人民.受到各国观众的高度赞扬和普遍喜爱,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弘扬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标签: 中央民族歌舞团 艺术工作者 文化艺术 少数民族
  • 简介:西岛,全称西茂岛,地处美丽的海南省三亚市东南约10海里处,与三亚、天涯海角呈三角位置,总面积1.75平方公里,与东茂岛相距约5海里。上世纪60-80年代,东、西茂两岛极负盛名,俗称“南海前哨的两只眼睛”,在当年“反帝反修”两条战线上,在当时西沙、南沙群岛仍为南越傀儡占据的情况下,“东西岛”是反帝前哨。美国等反华势力视“东西岛”为眼中钉、肉中刺,美第七舰队舰船常在这一海区游弋。国际形势如此。东、西茂两岛,凸显了独特的战略地位。

  • 标签: 80年代 南沙群岛 反华势力 第七舰队 国际形势 三亚市
  • 简介:唐代的崔颢写了一首颇为沉厚的《题武昌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才子传》卷一记大诗人李白登黄鹤楼读过此诗后曾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竟不肯再题诗,袖手而去。

  • 标签: 崔颢 李白 诗歌 《黄鹤楼》 《鹦鹉洲》
  • 简介:目前,我们完成了九清晏景区“乾隆初期(乾隆四年、十年)——乾隆中期——道光中前期(道光十六年十七年)——咸丰年间(咸丰五年、十年)”共7个时空单元的复原设计和三维再现。

  • 标签: 咸丰年间 乾隆 道光
  • 简介:天启、崇祯之间,柳词人军始以词派的身份出现,后一直活跃于清初词坛,历时半个多世纪。大致前期以王屋为盟主,后期以曹尔堪为领袖。崇祯九年(1636),随着王屋、钱继章、吴熙、曹尔堪四人《词笺》系列的刊刻问世,该派确立了惟“性情”是从,以“可骚可赋”、“可零可怨”为价值取向的词学主张,拥有了共同宣言,在崇祯词坛与云间词派双峯并峙,各具风采。在王屋、曹尔堪先后主盟下,柳词派不仅形成了以“清”为特徵的闲澹秀脱的主导风格,而且率先开启了始于苏轼、盛于南宋的“非本色”的“变调”之风,与陈子龙至清初“本色论”者远绍唐五代北宋的“正体”相并而行,交相推进了明清之际的词坛中兴。

  • 标签: 柳洲词派 词学主张 创作风格 词坛中兴
  • 简介:清末民国时期,长江中下游的武汉、芜湖、南京、镇江、上海等地木材商业相当发达.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竹木市场,首推汉阳鹦鹉.汉阳鹦鹉在汉阳拦江堤外,南抵老关横堤内,北至汉阳南门桥外,长约6公里(一说20华里),平均宽约1公里.据史料记载,古鹦鹉有1400年的历史,但在1628——1644年间就完全沉没江中.发展成为竹木市场的鹦鹉是从1769年(清乾隆三十四年)后逐渐淤积成的.由于鹦鹉岸线较长,水深适宜,又有着辽阔的滩地,便于停靠竹排和木排,所以迅速取代拦江堤、玉带河,成为两湖竹木集散码头.最早来上经营的是江西商人形成的江西帮,其次是武昌、汉阳商人形成的汉帮(亦称北帮),第三是湖南的东西湖帮(亦称南帮),还有大冶花帮,无

  • 标签: 鹦鹉 竹木 木材防腐厂 清末民国时期 长江中下游 黄金
  • 简介:琉璃工艺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之一.琉璃制品以陶为胎,施以琉璃釉(主要成分是氧化铝)后,人窑烧制而成。北京的古建筑中琉璃制件随处可见,北京故宫的黄色琉璃大屋顶金光灿烂.恭王府的绿色琉璃瓦青翠欲滴,天坛的蓝色琉璃瓦晶莹透光,智化寺的黑色琉璃瓦庄严肃穆,颐和园智慧海的琉璃佛像栩栩如生,

  • 标签: 琉璃工艺 中国 琉璃制品 民间工艺
  • 简介:芜湖濒江临河,地处长江和青弋江(长河)汇合的地带,其地理位置优越,文化底蕴深厚。是一座具有2500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光绪二年(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芜湖被开辟为商埠。因此,芜湖是安徽最早的,也是皖省最大的通商口岸。

  • 标签: 芜湖 南明 《烟台条约》 地理位置 文化底蕴 通商口岸
  • 简介:<正>第一部分(一)清代浙东史学学派的开创者黄梨,是当时学术宗匠。他与顾炎武、王夫之齐名,而在史学方面的成就则超过了顾、王二氏。他撰写了多种明季史书,如《宏光实录钞》、《行朝录》、《海外恸哭记》等,记录了明清易代之际的历史变迁。又撰著了两部不朽的学术史著作,

  • 标签: 明夷待访录 黄梨 顾炎武 全祖望 封建社会 历史变迁
  • 简介:2011年的春节,我和几个朋友一起横跨了非洲、欧洲和亚洲,先到了肯尼亚,随后辗转土耳其,最后从迪拜返回。这三个地方完全不同的文明形态带给我的冲击,犹如一场交响乐,不同质地的音色撞击出恢宏的轰鸣。旅行的第一站是肯尼亚。我们从首都内罗毕出发,坐飞机前往马赛马拉大草原。到达马赛马拉机场时,眼前的景象让我错愕不已:这是我见过的唯一一个没有航站楼的机场!

  • 标签: 达马 仰望星空 冥冥之中 天高地远 一段段 罗马柱
  • 简介:江西省新干县大洋大墓是我国近年来的重大考古发现,引起了国内外考古研究者的普遍关注。还在该墓发掘之时,有关部门就组织邀请了部分专家到现场参观指导;该墓发掘完毕后,《中国文物报》开设了“专家笔谈新干重大考古发现”的专栏,连续刊载了七位专家学者对大洋大墓及其相关问题的看法。这种做法是值得称道和大力推广的。因为它一开始就集思广益,从而推进了新干大墓研究的顺利进行。也正由于这个缘故,后来刊布的新干大洋大墓的发掘简报,就能够参考各种不同的意见,得出了

  • 标签: 重大考古发现 发掘简报 吴城文化 青铜文化 专家笔谈 中国文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