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这个标题,是郭子章诗《播平过慈姥石》中的一句。那慈姥石,在平越北路。明代郭子章时的平越,属四川省播州宣慰司管辖,在今天贵州福泉市的地域内。只是不知,慈姥石于今安在?

  • 标签: 郭子章 四川省 福泉市 明代
  • 简介:中华书局点校本《太平寰宇记》(乐史著,王文楚等点校,2007年,第664-665页)卷三十一《关西道七》耀州云阳县下曰:武后垂拱二年改为永安县。天授二年以云阳置鼎州,以三原、泾阳、礼泉等四县属焉。久视元年废州,县仍隶府焉。神龙初复旧为云阳县。今案:"武后垂拱二年改为永安县"和"神龙初复旧为云阳县"疑为误植之衍文。

  • 标签: 《太平寰宇记》 永安县 武后 久视元年 三原 点校本
  • 简介:本文调查了太平天国英王府金龙屏门的保存环境、病害特征,并利用体式显微镜、扫描电镜(SEM)观察了该门的剖面结构、显微形态,得出该门地仗工艺采用的是典型的一麻五灰工艺;颜料层有两层颜色,主要为红色和金色。通过X射线衍射(XRD)、能谱分析(EDX)、拉曼光谱(Raman)分析得知红色颜料为朱砂,黄色颜料为雌黄,颜料层下有一层白色的石灰石作为打底层。通过上述研究,为该门设计了合理的保护修复方法,并取得了理想的保护修复效果。

  • 标签: 金龙屏门 一麻五灰 雌黄 清理 加固
  • 简介:16世纪晚期开始,西班牙航海家以美洲殖民地“新西班牙”(今墨西哥及美国西南部等地)为基地,沿着麦哲伦(FerdinandMagellan)开辟的跨太平洋航海基础,踏上了菲律宾群岛,1571年征服了菲律宾土著并建立起他们在远东贸易、航运的新基地,

  • 标签: 航海家 太平洋 贸易 东亚 考古 早期
  • 简介:上党战役胜利后,被俘的29名国民党高级军官被编入"解放军官教导团",先是关押在山西潞城马厂、石梁、南马和黎城东西长垣、东西黄须、霞庄、庄头、靳家街等村,后来转移到河北省武安县、涉县等地。经过改造教育,愿意弃暗投明的在太行解放区参加工作,顽固到底的发放路费放回太原。其中两个阎军长,一个晚景凄凉,一个死不见尸。

  • 标签: 上党战役 阎军 阎锡山 平汉战役 胡三 河北省武安
  • 简介:1936年11月初,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组建西路,批准成立以陈昌浩为主席的西路军政委员会。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领导下,陈昌浩和总指挥徐向前率领指战员英勇奋战数月,由于种种原因于1937年3月全军覆没。对于失败的主要原因,当时定论为由于没有克服“张国焘路线”。这一定论使长期与张国焘共事的陈昌浩处于尴尬地位。无奈,随着时间流逝,这件事渐渐地被历史湮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两个凡是”被否定,勇于触及禁区者对过去对于西路的定性、定位提出质疑。邓小平、陈云、李先念等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在他们关注下,经过调查研究,党中央为西路作出实事求是的历史结论。历史恢复了它本来的面目,也为陈昌浩革命的一生画上了完整的句号。

  • 标签: 历史结论 西路军 陈昌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两个凡是” 中央军委
  • 简介:何维忠(1905-1981),湖南平江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十八经理处会计、供给部出纳科科长,红六军团供给部副部长、部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一二0师三五九旅供给部部长,参与领导了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在1942年召开的西北局高干会议上,受到表彰和奖励,毛主席亲笔为其题词“切实朴素大公无私”。后调任八路南下支队供给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

  • 标签: 红四方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中国工农红军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
  • 简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是长征中人数最多力量最强的一支红军队伍。1935年3月,红四方面近10万大西渡嘉陵江开始长征,1936年10月到达甘肃会宁结束长征时全军33000多人。同时,红四方面也是长征中经历最为曲折复杂的一支红军队伍。在党中央北上战略方针确定、北上道路打通之时,红四方面主要领导人张国焘擅自率南下。

  • 标签: 红四方面军 长征 中国工农红军 嘉陵江 党中央 张国焘
  • 简介:秦俑一号坑新出土一件高级吏俑(俗称"将军俑"),发现该俑彩绘病害复杂。彩绘脱落严重、泥土附着物面积过大、部分彩绘层已剥离陶俑本体并附着于背部土层上、土层厚重且严重开裂、移位,必须进行保护修复。针对这种复杂的彩绘病害情况,先期进行彩绘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进行局部回贴试验。在小面积彩绘回贴技术成功的基础上,通过准确定位将残存于土块上的彩绘花纹图案回贴于原位,进行大面积彩绘回贴保护,效果良好。本研究结果可为以后出土的陶质彩绘文物回贴技术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秦俑 彩绘 回贴技术
  • 简介:我们是年轻的对敌工作者,我们是反攻的先锋队,要高举国际主义的旗帜,向日本军阀作决死的斗争。抗战时期,这歌声带着童音,清脆嘹亮,响彻大悟山四周的峡谷河川。歌词有时用中文,有时却是用许多人听不懂的日文唱出来的。唱歌人是一支百来人的队伍,他们大多数是刚脱稚气的十多岁的新四“小鬼”,最大的也只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人。他们是新四五师对敌工作干部训练班(简称敌工训练班)的学员。这支歌是敌工训练班班歌,歌词讲明了这个训练班的性质。

  • 标签: 训练班 新四军 工作队 国际主义 抗战时期 工作者
  • 简介:1953年7月15日,朝鲜停战前夕,美军8架“油挑子”(F84喷气战斗轰炸机)疯狂轰炸上甘岭中国志愿阵地,炸弹炸塌了第六十八第二0二师第六0六团指挥部,

  • 标签: 志愿军 战斗轰炸机 烽火 革命 日记 指挥部
  • 简介:今年是我的爷爷朱德总司令诞辰130周年,在八一建军节之际,再次回顾爷爷对创建人民军队所作的贡献,对于我们共产党人不忘初心,永远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永远保持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永远传承我军不变的军魂,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人民军队 初创时期 朱德 八一建军节 共产党人 理想信念
  • 简介:军纪问题事关一支军队的成败,而蒋介石历来重视军纪,但围追堵截红军长征的国民党"剿赤"军纪仍差且剿共失败。究其原因何在?文章检视了川西北土司头人苏永和、王生秀等对国民党中央军纪问题的控状档案及蒋介石的处置电报,指出蒋介石治军虽"严以军纪",但重"人治"轻"法治",过分信任部下嫡系将领,轻信涉事者主官的"调查"结论,不严格走司法程序,有法必依,故不仅让原本对国民党军及蒋介石寄予厚望的川西北土司头人大失所望且使军纪问题成为国民党"剿赤"最终败绩的原因之一。

  • 标签: 蒋介石治军 川西北土司头人 控状档案 军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