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所谓对历史的偏离即对确定无疑的历史“本事”加以艺术转换,创造出富于感染力,迷离神秘的审美情境,以“更新人类的记忆”。质言之,这种以“打乱”,“戏拟”与“假定”的陌生程度对历史本身的偏离,其目的正在于“重构历史”。这所重构的历史是以假定的时间,脱离常态的人物而构建的审美时空,因而,它具有‘诗的现实性”。而这“诗的现实性”与摹仿论,反映论意义上的逼真的“现实”,概括的“典型”和形象的“思维”论是相反对的。

  • 标签: 偏离 陌生化 重构历史 问题反思
  • 简介:<正>有人以“魔方”来比喻文学的丰富性和多变性,而单就文学的功能结构来说,它也是个“魔方”,其构成是复杂的,流动变化的。当然,决定文学功能结构的因素是多元的。本文则仅仅从陌生与文学功能结构的关系这一角度加以探讨。

  • 标签: 文学功能 丰富性 功能结构 比喻 多变性 什克洛夫斯基
  • 简介:布莱希特陌生理论除了包含戏剧本身的层面之外,还有其政治的层面。布莱希特的巨大影响正是来自于该理论鲜明的激进政治色彩。本文认为,布莱希特陌生理论建立在阶级功利主义艺术观之上。他将共鸣戏剧看成是资产阶级戏剧,而将陌生戏剧看成是无产阶级戏剧。其焦点是将共鸣与永恒化、将陌生与历史化联系起来,从而将陌生戏剧的开放性、可修改性看成是它具有社会批判功能的表现。因此,布莱希特的戏剧观最终属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第二自然”意识形态的批判,乃是对现代艺术的一种非常具有典型性的政治辩护。

  • 标签: 陌生化戏剧 共鸣戏剧 永恒化 历史化 “第二自然” 意识形态
  • 简介:一、舞蹈语言中的明喻和隐喻1.舞蹈语言中的明喻艺术语言对生活实际的反映在吻合程度上有所不同,这就造成了艺术语言因素的抽象性、浓缩性和多义性的不同。在音乐表现中,一段由竖琴弹奏的流畅、清丽的琶音几乎总是立即使人回想起大自然中的潺潺流水;在舞蹈表现中,勇士受伤倒下,动作经

  • 标签: 陌生化 舞蹈语言 电影蒙太奇 舞蹈艺术 蒙太奇手法 舞蹈编导
  • 简介:生于1971年的张卫,无论在生活方式上还足艺术观念上都属于新生代.他们生活在一个开放的年年代,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认识西方文化,甚至直接接触西方文化,异质文化的参照不能不激起他们创作心理上的新奇感与仿效之风.

  • 标签: 艺术观念 超现实 游移 作品 审美 图式
  • 简介:《太阳·雪·人》和观众见面了,而且就我观看的几场,观众没有中途退席的,演出过程中有笑声、有掌声,就我听到的十几位观众自述,鼻子还酸酸的,竟也有泪水盈盈——我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近几年来,我虽在北京和外省排了一些戏,但面对上海观众、上海人艺,面对第一次合作的作者及其新剧本,对我又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 标签: 太阳 札记 导演 创作 熟悉 上海人
  • 简介:中国画从来只画“活的”不画“死的”,所以,“花鸟画”从不称“静物画”,中国画家也不会像西画家那样去画静止中的死鱼、死鸟或杯子、盘子、瓶子。但张卫偏偏用中国画去画西洋的静物画,去画那些静置的反叛文人画情调的瓶瓶罐罐。

  • 标签: 张卫 中国画 图式 《水墨静物》 绘画技法 艺术精神
  • 简介:是的,我恨“真实电影”(Cinemaverite)并且想有朝一日也成为它的一个掘墓人,因它不过是普通的真实的原始局面,据此,电影,观赏方法和视觉是绝对不会取得特别进展的。因此我宁愿平静地走至非真实的边缘,以便剥露出真实的强有力的形式。

  • 标签: 赫尔措格 电影史 维尔纳 电影语言 维姆·文德斯 超现实
  • 简介:《午夜的陌生人》是一台融哑剧艺术、电影技巧、现代舞蹈与古典音乐于一体的美国精品哑剧,既是美国阿里西亚哑剧团(TheAlitheaMimeTheatre)带给上海的一个惊喜,也是第六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为数不多的老少成宜、雅俗共赏的节目之一。

  • 标签: 中国 上海国际艺术节 美国 哑剧 《午夜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