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之来之”语见于《孟子·滕文公上》:“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其中的“”和“来”在一些大学教材中有不同的解释。如朱星主编的《古代汉语》释为“慰劳安抚”。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释“”为“慰劳”、“来”为“使来归顺”。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释为“使民,使民来”。杨伯峻《孟子译注》译“之来之”为“督促他们”。

  • 标签: “来” “劳” 《古代汉语》 《孟子译注》 大学教材 主编
  • 简介:<正>罗伯特·米尔斯·加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和教学设计理论家,被公认为行为主义心理学派与认知主义心理学派的折中主义者。他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较好地结合在一起,并融合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以及格式塔学派的相关理论,形成自己的学习理论。他的研究

  • 标签: 加涅 分类理论 智慧技能 学习过程 认知主义 态度学习
  • 简介: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尤利西斯》中的女主人公莫莉及其在荷马史诗中的对应人物帕罗佩之间的关系及其本身的意义,从而加入到莫衷一是的乔伊斯女性主义争论中来,提出乔伊斯并非意在推出一个一丝不挂的"荡妇",而是在于呼吁社会设身处地为女性的生理欲求着想,给予她们更多的"人性化"理解、同情和宽容。

  • 标签: 《尤利西斯》 女性主义 传统性 叛逆性 人性
  • 简介:亚历山大·亚历山大洛维奇·杰伊卡1899--1969,左图居中者出身铁路工人家庭,1915-917年在哈里科夫美术学校接受绘画启蒙教育,1919年参加工农红军,1920-925年在莫斯科的高等艺术与技术创作工作室(苏里科夫美术学院前身)印刷部深造。

  • 标签: 保卫战 波尔 瓦斯 亚历山大 艺术与技术 铁路工人
  • 简介:特利奇二语习得手册》(TheRoutledgeHandbookof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于2012年由Routledge出版,SusanM.Gass和AlisonMackey主编。全书除两位编者撰写的“导论”外,共35章,分为7个部分。该手册具有多视角、跨学科研究的特征,是研究相关议题不可多得的一部参考书。

  • 标签: 手册 二语习得 评介
  • 简介:即将卸任的德国联邦总统约翰内斯·在“网格式调查研究”年度聚会上向新闻记者们回忆起他们当年的社会政治责任心。在汉堡对约300名记者说:“谁要是老在私人生活中挖掘暴料,他就不能承担起引导公众利益的责任”。在“热带丛林野营”节目中说:“如果将一个生活在热带丛林的人展示出来,是令人厌恶的”。媒体不得侵犯

  • 标签: 德国 约翰内斯·劳 新闻媒体 新闻报道
  • 简介:季克特·叶罗费耶夫是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他的代表作《莫斯科——别图什基》在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不可估量的特殊价值和恒久不衰的魅力得到越来越多读者和学者的发现与重视。小说《莫斯科——别图什基》具有开创性意义,堪称俄罗斯后现代主义的开山之作。作者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在那个时代背负着“十字架“苦苦寻求心中天堂的基督耶稣——维奇卡。

  • 标签: 后现代主义 《莫斯科——别图什基》 十字架 基督耶稣
  • 简介:20世纪上半叶,清华大学的学生运动特别活跃,学生们经常干的一个活就是驱赶校长,清华大学的校长因此当得很狼狈。然而,贻琦在清华做了17年校长(1931—1948)。任何时期,清华学生喊出的口号都是“拥护校长”。1962年,贻琦在台湾去世,大家把他安葬在他亲自创办的清华原子能研究所(后改称新竹清华大学),他的墓地被称为梅园,一年一度,新竹清华人都会举行盛大的祭“”活动,以纪念这位杰出的教育家。

  • 标签: 梅贻琦 清华大学 操守 学生运动 校长 上半叶
  • 简介: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诸多通古斯语言中基达尔语、埃文语、埃文基语之间的关系相当密切。本文对以上三种语言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科学概述,指出了使用人口及语言分布情况,阐明了有史以来的有关研究成果及产生的学术价值。

  • 标签: 涅基达尔语 埃文语 埃文基语 概述研究
  • 简介:这幅画名为《以密瓦为造型的安娜·奥芙思特利》(约1643年作,布面油画,202厘米×172厘米),是法国巴洛克画家西蒙·乌埃(1590~1649)的作品。

  • 标签: 安娜 造型 西蒙 巴洛克
  • 简介:莫斯科大学教授波兹耶娃在中国文学研究上成就杰出,是享有世界声誉的汉学家。今年为她诞辰100周年,我们仅以此文回忆她的杰出成就。

  • 标签: 波兹涅耶娃 100周年 中国文学研究
  • 简介:评论界非常关注美国黑人女作家、1983年普利策奖获得者爱丽丝.沃克的代表作《紫色》,但对与沃克本人经历密切相关的《丽迪亚》却研究甚少。笔者认为该小说以民权运动为背景,通过丽迪亚、杜鲁门和白人姑娘莉妮的三角关系,探索了两性关系、民族关系和种族主义思想的复杂性;同时也通过丽迪亚和莉妮之间的关系,探索了白人妇女和黑人妇女之间建立友谊的可能性。本文指出该小说在探索民族融合及其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障碍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值得深入研究。

  • 标签: 融合 种族主义 探索
  • 简介:论文摘要

  • 标签:
  • 简介:学人谈治学──祖麟教授访谈录访问人:石锋问:先生一开始学的不是语言学,现在成为著名的语言学家,能不能给我们讲一讲您是怎么走上语言学道路的?答:我在大学念的是数学,研究院硕士也是数学,主要兴趣在数理逻辑。这类问题牵涉到哲学问题,而且在哈佛念数学念得...

  • 标签: 乔姆斯基 汉语音韵史 中国语言学 梅祖麟 变换语法 汉语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