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把能愿动词分为可能A、必要、可能B、愿望、估价、许可等六个小类,考察各小类能愿动词连用形成的各种格式:从线性序列上看,挨在一起形成一个复杂能愿结构的称为连续连用;被其他成分隔开而形成两个或更多能愿结构的称为间隔连用。证明根据语义场理论和分布特征给能愿动词分出的小类的有序性,还说明各类组合对连用的能愿动词的影响,制约能愿动词的质(肯定、否定)的条件。

  • 标签: 能愿动词 邓小平 愿望动词 可能 有序性 动词连用形
  • 简介:也许是受西方情态研究的影响,汉语学界有人认为汉语的同类情态词也都有“可能性”“必然性”梯度上的差别,这种认识无法解释为何汉语同类情态词存在大量的连用现象,而且它们既不是语义上的重复,也没有梯度上的矛盾。本文从维向的角度解释认识情态动词连用现象。认识情态可细分为四个维向:“单纯标示对命题真值的确信度(一定、应该、可能)”、“凸显命题的程度性结果(得)”、“根据经验判断命题(会)”、“根据变化趋势判断命题(要)”。文章提出“只有维向差异的情态动词才能连用”的假设,根据这条假设,我们预测认识情态动词连用的可能组合。语料库中的连用实际情况,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测。

  • 标签: 认识情态动词 连用 维向 梯度
  • 简介:在满语中,动词是最为活跃的一种词类。按其形态划分,可分为有形态变化的动词和无形态变化动词。有形态变化的动词,变化形态极为丰富。其形态之变化,体现在词干上可以缀接多种多样的附加成份。依赖不同的附加成份,有形态变化的动词具备时、态、式的语法范畴;依赖相同或不同的附加成份,有形态变化的动词又有连用、副动形式。本文就其连用形式、副动形式稍作阐述,并就两者之异同,略加比较,期于利用满文资料从事历史、语言研究者有所裨益。不当之处,诚望读者批评指正。为行文之方便,凡有形态变化的动词,下文均省称动词

  • 标签: 满语动词 连用形式 副动形式
  • 简介:一、在现代俄语中,形容词词类不断地由其他词类,主要是由动词来补充。动词的形容词化是由于它兼有动词和形容词的的特征。我们常常可以发现,有一些动词失去了原有动词的语法特征(体、态和时间意义),而转化为普通的形容词,即形容词化,表示事物的性质、特征。另一方面,有一些动词既作动词又作形容词用。试比较下列词组:

  • 标签: 动词形式 语法特征 不及物动词 类词 完成体 程度副词
  • 简介:在山西方言“的”的复杂用法中,晋中方言的“的的”“地的”连用比较特别。从语法功能来看,“的的”连用分为“动宾+的+的”和“动词+的+的”两大类,后一种情况比较复杂,大体可分为六类;“地的”连用中,“地”是形容词性成分的标记,“的”是名词性成分的标记,“的”用在带”地”的状态形容词后面,起使状态形容词名词化的作用。名词化的方式是“加和”。

  • 标签: 晋中方言 “的的” “地的” 连用
  • 简介:独语句是指由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的句子①。由于它表意简炼,符合人们传递信息的需要,当前它愈来愈多地被人们运用,其连用形式更是常见②。独语句式连用的情况可分为两大类:接连类和间隔类。接连类足指若干独语句式接连运用,中间没有其他的词语间隔;有其他词语存在的,属于间隔类。例如:

  • 标签: 独语句 连用 修辞功能 句式 名词性词组 传递信息
  • 简介:同义连用是古汉语中一种重要语言现象,了解同义连用的用词规律,对注释、阅读古书,研究古汉语词义及并列复合词的产生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史记》为语料,对其中的同义连用从共时角度进行研究.经研究,发现《史记》同义连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数量的不均衡性;结构的松散性;意义的完整定型性;组合的灵活性;词性的基本稳定性;语法功能的统一性;语义构合的复杂性.

  • 标签: 《史记》 同义连用
  • 简介:在日语中,关于某个动作或状态,在过去、现在、未来等不同的时间,该怎么表示呢?一般能够以动词的词形变化为重点来观察。针对日语动词的时态,以“る”和“た”为中心,来考虑中文相应的表达方式。

  • 标签: 动词 时态 る形 た形
  • 简介:<正>小说《金瓶梅》成书于十六世纪,是用当时的口语写成的。书中运用了大量流传于民间的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我们把这些通俗生动、简洁凝练、结构又相对固定的语句统称为俗语。由于表情达意的需要,书中常常连续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俗语,无论是人物的语言中,还是作者的叙述议论里,都有这种用法。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相对的俗语一经连用,便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整体所表达的意义不仅仅是它的各个组成部分语义的总和,还显示出其他的色彩和作用,这是连用形式使它获得的。本文试举例分析《金瓶梅》中俗语连用形式的修辞手法和作用。

  • 标签: 西门庆 俗语 潘金莲 歇后语 连用形式 修辞手法
  • 简介:[问][359]高二英语(下)(S.B.2B)第127页练习一的第7句如下:老师应教学生知识还是教学习方法isstillunderdiscussion.教师参考书中的答案为:Whethertheteachershouldteachthestudentsknowledgeorlearningmethods...请问teachsb.knowledge这一用法对吗?[答]teach后面需接一个具体的科目(particularsubject。而knowledge是一个概括性的词。应与passon(传授)连用,就好像英语里通常不用learn

  • 标签: TEACH KNOWLEDGE DISCUSSION 教师参考书 学习方法 吸收知识
  • 简介:本文采用了鄂温克语和达斡尔语、蒙古语形动词的比较方法来分析研究了这几种语言的内部联系.蒙古语和达斡尔语是蒙古语族的主要语言,鄂温克语是满-通古斯语族主要语言之一,这几种语言都属于阿尔泰语系,所以有同源关系.本文以鄂温克语为主,根据蒙古书面语、达斡尔巴特汗方言和鄂温克辉方言的资料比较这三种语言的动词.动词具有动词和形容词的双重性特点.由于动词有时间范畴,就可以把它分成为过去时、继续时和未来时动词等三种.本文在这三个方面对鄂温克语和蒙古、达斡尔语的动词进行了比较研究,并阐述了这三种语言动词的关系和鄂温克语形动词的特点.

  • 标签: 鄂温克语 达斡尔语 蒙古语 形动词 过去时 继续时
  • 简介:<正>《比喻词的连用》一文(《修辞学习》1984年第2期),提出明喻词连用和明喻词同暗喻词连用两种现象,初读颇觉新鲜,细思则疑窦丛生。现献疑于作者和读者之前,希望得到指教。第一,这是不是明喻词连用?

  • 标签: 存在比喻 是否存在 比喻词
  • 简介:<正>助动词、能愿动词和谓宾动词,虽然是三个不同的名称,但是它们所指的是同一批动词:能能够可可以会可能得(d)敢肯愿意情愿乐意想要应应该应当该必须许准好(吃饱了好干活)一般的汉语语法书,都承认这一批动词至少有三个共同点:①它们的后面都只能带谓词宾语,不能带体词宾语。②它们都不能带后加成分“着”“了”“过”。③它们都不能重叠。这三条,说明这一批动词只具备有限的动词功能,不具备动词的全部功能。因此,人们把这一批动词看作动词这一大类之下的小类,或者称为动词的附类,而且从不同的角度

  • 标签: 谓宾动词 能愿动词 辅助动词 宾语 副词 谓词
  • 简介:<正>称呼语是可以表达感情的。尤其是在口语交际中,称呼语很多时候“已不再是简单的无生命的符号,而是社会文化、主体的思想感情的载体,是充满了色彩和激情的。”(何伟棠编《语言随笔精品》,P80,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例如巴金的《家》中丫头鸣风临死前的那声呼唤:

  • 标签: 称呼语 感情色彩 《家》 巴金 《红豆》 司令
  • 简介: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专门考查谓语动词(时态、语态、语义、用法辨析)的试题很多,专门考查非谓语动词(时态、语态、功能等)的试题也不少。但还有一些试题,为了考查谓语动词的用法,同时设置了非谓语形式,或为了考查非谓语动词的用法,设置了谓语动词形式作干扰项,从而使试题难度大大增加。是此?是彼?令众多考生困惑。如何选择?下面介绍几种方法。一、仔细观察,抓关键词,判断句子结构

  • 标签: 谓语动词 子结构 动名词短语 试题难度 WRITING 干扰项
  • 简介:《英语知识》1994年第7期登载了《何谓“半助动词”?》一文,作者在文章中所说的半助动词其实现在都不阿称作半助动词,而应该称作链接动词(catenativeverbs)。半助动词和链接动词都是夸克等人提出来的。确实,在他们著的AGrammarofContemporaryEnglish(1972)中tendto,seemto,getto等等是

  • 标签: 情态意义 被动语态 先行词 阿称 中所 ENJOY
  • 简介:先秦并列式连用词序的制约机制张博宁夏大学汉语复合词的结构类型主要有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和动补式五种。其中后四种复合词中词素的先后顺序受句法关系的制约,与语法性质枪应的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相一致;而并列式复合词中哪个词素在前、哪个词素在后,并不...

  • 标签: 并列式 词素序 词序 序排列 制约机制 制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