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丰子义在5月18日的《北京日报》上撰文指出:民族主义常常是一把双刃剑,积极的、健康的民族主义可以振兴一个民族,消极的、病态的民族主义则会葬送一个民族。因此,在民族精神建设问题上,不能无原则地强调民族主义,应当坚持和发展有利于民族进步和人类进步的民族主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冲破狭隘的民族视野。

  • 标签: 民族主义 健康 中华民族精神 《北京日报》 弘扬和培育 人类进步
  • 简介:20世纪初期,美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诸多社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其国内兴起了以改革为目的的进步主义运动,黑幕揭发作为一场社会批判运动为进步主义改革提供了强大的舆论支持。黑幕揭发运动的主要发动者和参加者是一批新闻记者,他们通过实地调查,大胆揭露了美国社会的各种丑恶现象,使进步主义改革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一系列改革法令的颁布及实施,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和持续性的影响。

  • 标签: 美国 黑幕揭发运动 进步主义改革 历史背景 发展 影响
  • 简介:追求进步是人类历史永恒的主题,人类史就是进步史。人类从原始社会发展到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最大特征就是社会逐渐进步。当前,资本主义正与比其自身进步的社会主义文明平行向前,面对这一历史奇观,我们要在肯定资本主义先进文明的基础上,透过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就是社会主义进步性的集中体现;对旧制度的变革、对生产力的发展、对平等公正的维护、对富足生活的追求、对先进文明的传承都是诠释了社会主义社会的进步性;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和实践就是对进步社会的探索和构建。

  • 标签: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本质 进步 发展
  • 简介:《为历史学辩护》(InDefenseofHistory)①是剑桥大学近代史教授、德国史专家理查德.J.埃文思(RichardJ.Evans)的主要作品之一。埃文思写作此书的目的是要从一种中庸的立场出发,来为历史学辩护。他拒绝偏激的观点,不但批评了保守派史学家如埃尔顿(G.R.Elton),同时也对极端的后现代史学理论进行了批评。此书继卡尔的《什么是历史?》(WhatisHistory?)和埃尔顿的《历史学的实践》(ThePracticeofHistory)这两部20世纪60年代论述历史研究的经典著作之后,成为英国大学历史教学的标准教材。《为历史学辩护》已经被译成多国文字,台湾也出了中文版(《为史学辩护》②),从该书出版到1999年短短两年时间里,就出现了不少于30篇的评论文章,其中不乏批评之声。一些评论者认为埃文思没有公正地对待后现代理论。针对这种批评和指责,埃文思做了回应(http://www.history.ac.uk/discourse/mo-evans.html),他的回应后被纳入到该著作的最新版中。本文将相关批评与回应介绍如下。

  • 标签: 历史学辩护 辩护后现代主义
  • 简介:张其昀是中国现代学术发展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本文探析了张其昀在传统史学向近代史学演进的时代大背景下,是如何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西文化思想的交锋中,走向了非主流史派的新人文主义史学。当时西方文化思想的大量涌入,为张其昀吸纳西学,从而建构出中西合璧的个人学术体系,提供了可能性。而新人文主义学说与儒学精神的契合,则是张其昀最终接纳这一西学的思想基础。

  • 标签: 张其昀 新人文主义 史学 史地结合
  • 简介:论科技进步与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薛晓莉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是开放和发展的理论。其发展的途径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社会主义运动实践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二是科技进步的推动和影响。由于种种原因,后者即科技进步对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影响,往往被人忽视,本...

  • 标签: 社会主义理论 科技进步 新社会主义观 社会化大生产 中国特色 新科技革命
  • 简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是国内现时仍在广泛开设的重要学科,但在学科发展上却面临种种困难。例如,缺少稳定的基本体系、缺少跨学科的分工合作、存在学风问题、研究队伍后继乏人等。我们应针对以上问题,调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科建设的思路,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 标签: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学科发展 现状
  • 简介:国家自主性理论为我们摆脱社会中心主义"左右之争"的窠臼、重新认知美国进步主义运动提供了一个更具解释力的视角。在美国进步主义运动中,国家相对于支配阶级和从属阶级都有明显的自主性。国家一方面通过加强政府经济干预的手段限制作为支配阶级的垄断资产阶级;另一方面通过政治吸纳的方式有选择性地满足作为从属阶级的工人、农民和中产阶级的利益要求并排除任何激进主义的改革倾向,将改革始终保持在渐进、稳妥和可控的范围内,在此过程中以总统为中心的行政机构的权力不断扩大。这启示我们:转型期社会经济危机要求国家超越支配阶级与从属阶级的博弈成为自主型国家;国家自主性的实现需要国家能力的保障;国家自主性具有严格的限度。

  • 标签: 进步主义运动 国家自主性 国家能力 阶级关系
  • 简介:马克思主义不是纯粹的历史现象,它还是当代现象。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多数争论,从根本上讲不是由史料、版本决定的,而是由实践、对历史事实的价值判断决定的,是世界观与方法论这一根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应体现理论本身和学科建设的当代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不能仅局限于历史学的方法,要做到史论结合、以史为据、以论为纲、论从史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要突破长期以来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种三大板块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把握各个历史阶段突出的问题和任务并以此为主题展开,把社会主义实践的生长点以及由此产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点结合起来,探索出一种新的学科定位和研究方向。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要立足于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成果,充实更新其历史内容,从而完整地展现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和理论逻辑。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学科 研究
  • 简介:本文旨在对后殖民主义时代的批判理论如何真正具有批判性进行反思。文章首先指出了当前批判理论对后殖民主义问题的沉默,并认为哈贝马斯与霍耐特对历史进步理念的信守及以此确立的规范性视角阻碍了批判理论的去殖民化进程。通过对阿多诺与福柯的思想进行解读,作者提出了一种作为历史问题化的批判的概念,并进一步指出,批判理论能够在自身的理论传统内部发现资源,进而不仅可以通过摆脱历史的进步主义解读而实现自身的去殖民化,而且可以以一种语境主义的、内在的方式确立自身的规范性视角。

  • 标签: 阿多诺 福柯 后殖民主义 批判理论 进步
  • 简介:刚刚过去的一年,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美国发动对伊拉克战争,震惊世界;大国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大西洋两岸关系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大欧洲”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东局势继续动荡;巴以历经多事之秋;朝鲜核问题举世关注;联合国经受了严峻考验已逐步恢复生机;世界经济步出三年之久的低迷状态,转向复苏。

  • 标签: 国际形势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国际安全 非政府组织 世界和平
  • 简介:时尚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但不能代表进步的真正的、全面的内涵.有时,时尚是从进步的实践中表现较偏颇的部分.

  • 标签: 时尚 生活态度 生活方式 社会风气
  • 简介:不穷天下之势,难应天下之务。纵观古今中外,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团体、一个个人,无论其发展进步的过程多么艰辛、多么复杂,但归根结底都是重视学习、善于学习、不断学习的结果,学习始终是文明传承之途、国家兴盛之要、人生成长之梯。

  • 标签: 善于学习 国家兴盛 文明传承
  • 简介:班固的史学思想主要是:封建正统史观;天人感应神学观;人性“三品”说的唯心史观;历史变化的观点。班固的史学思想在我国史学上有一定的地位。首创纪传体断代史,开拓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严肃认真的写史态度,史学与文学浑然一体,使《汉书》在史传文学上有一定的影响。

  • 标签: 班固 《汉书》 史学
  • 简介:在当今世界上,不论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感情、态度有多大差别。都不得不承认一个基本的事实: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是20世纪最重要的社会现象。当然,资料阶级将社会主义看作是洪水猛兽,始终用最恶毒的语方诅咒它,说什么“社会主义是20世纪的一大灾难”;

  • 标签: 社会主义制度 人类社会 20世纪 社会现象 感情
  • 简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古代除了文人雅士,还有许多政治家、军事家,都非常注重读书。

  • 标签: 读书 政治家 军事家
  • 简介:'厅官为‘续官命’被骗4000万元......'前不久,媒体报道了少数领导干部为买官,不惜砸重金求'高人'疏通,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不仅没升官,反丢了'乌纱帽'的事实。领导干部追求进步,本无可厚非。为民服务中一马当先,干事创业中奋发有为,这样的干部自然更有机会获得提拔。

  • 标签: 买官卖官 选人用人
  • 简介:历史从来没有截然的进步与反进步的运动现象。工业文明发展方式不但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变革和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而且也导致了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思想文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和文明进步,但这种文明进步都是以"问题为导向",都是付出沉重代价后获得的。对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而言,理想主义与悲观主义、现实主义与虚无主义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形而上学,唯有历史辩证法才能超越世俗的迷雾,而达到在代价中开辟进步之路的真理彼岸。人类文明形态进程依次是部落文明、农耕文明,再进入到工业文明。到目前止,虽然工业文明占据主导地位,然而,生态文明的曙光正大踏步向人类走来。

  • 标签: 工业文明 生态文明 历史进步代价观 历史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