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冷战结束以来,东盟一直在推行大国平衡战略,尤其是维持中、日、美三国在东亚地区影响力的平衡。东亚峰会的召开使东盟的这种战略扩展到了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然而同时,东盟的地区主导作用又受到新的威胁和挑战,无疑这又会影响它实施这一战略。另外,美国的无暇东顾又使得东盟倍加担忧,从而迫使东盟召唤美国关注东南亚,以恢复大国平衡

  • 标签: 东盟 大国平衡战略 地区主导角色 美国
  • 简介: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从未有过现代意义的大国战略。从全球范围看,中国对外战略触及范围十分有限。近现代的中国是弱国,居于主流体系之外,因而在国际体系中不是大国。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曾长期是一个弱国。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各种内外部原因,中国采取一边倒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自主性,无法提出自己的大国战略

  • 标签: 中国对外战略 和平战略 两次世界大战 大国战略 新中国成立 改革开放
  • 简介:2014年莫迪就任印度总理以来,印度大国崛起战略推进步伐明显加快。尽管印度政府未出台相关文件,也未有系统官方表述,但从莫迪内外政策看,其大国崛起战略的轮廓日渐清晰,不仅有时间表,崛起的路径选择也呈现许多新特点。虽然印度大国崛起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但其可能引发的地缘政治影响不容忽视。综合看,在莫迪政府领导下,印度的大国崛起战略出现如下几个新动向:

  • 标签: 印度政府 大国崛起 内外政策 政治影响 政府领导 时间表
  • 简介:[编者按]美国对阿富汗塔利班采取军事打击行动,使被称为欧亚大陆"心脏"和21世纪"世界能源供应地"的中亚地缘格局受到巨大冲击.最近,"上海合作组织"深化合作和美国在中亚国家建立军事基地,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两件重大事件会对中亚地缘形势、国际战略格局及相关国家利益产生什么影响?主要国家将如何调整其中亚政策?"上海合作组织"将如何发挥其特有的作用?带着这些问题,本刊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七位专家就此进行深入探讨.

  • 标签: 上海合作组织 大国战略 中亚政策 国际关系研究 国际战略格局 军事打击
  • 简介:普京上台后,秉承灵活、务实的外交原则,对俄罗斯的外交战略进行了调整。普京的大国外交战略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增强国家实力,以此为基点和归宿积极推进大国外交战略;改善地缘环境,做地区强国;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做世界大国

  • 标签: 普京 大国外交 战略
  • 简介:当下的世界,正在经历复杂而深刻的历史性变化。究竟如何看待和定义这种“大变局”,它是否意味着新的国际战略格局和世界秩序已经形成,国际社会还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判断国际战略格局变迁主要有两个指标,那就是国际主要行为体之间的力量对比和维系国际秩序运转的规制是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这两个层面考察,我们可以看到,

  • 标签: 战略竞争 国际战略格局 世界秩序 历史性变化 国际社会 国际秩序
  • 简介:东盟的政治安全战略大国关系曹霞冷战后东盟已经初步形成了包括两个部份的东亚政治安全战略:以大东盟为中心的亚太安全战略大国关系战略。在今年7月雅加达召开的东盟外长会议、东盟地区论坛及对话国会议上,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东盟表现出强烈的“亚洲意识”,即突...

  • 标签: 东盟地区论坛 大国关系 安全战略 中美日三角 政治安全 中美关系
  • 简介:本文首先选择衡量财政收支平衡程度的不同指标,通过对美国、中国、日本和德国这四个世界最大经济体20余年的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分析,对比了测定财政平衡程度各指标间的优点和缺陷,从理论和实证都得出财政平衡度(率)(财政收入÷财政支出)是度量财政平衡程度的相对有效指标。文章对比了四国财政平衡度1991年以来的均值和离散程度,其中,德国财政平衡度的均值最高、日本最低,平衡度波动范围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美、日、中、德,同时四国财政平衡度表现出相似的波动趋势和周期性。最后对财政平衡度的应用,即经济安全指标应用、横向比较应用和纵向比较应用等三方面做了探讨。

  • 标签: 财政赤字 财政平衡度(率) 指标分析 经济安全
  • 简介:当今网络空间已成为人类生存的新空间、发展的新驱动和安全的新领域以及大国拓展国家利益、输出意识形态和建立战略优势的新载体,因此也成为大国竞争的新高地.大国网络竞争体现了新时代的新特点,中国作为重要的竞争方,既介于竞争之中,又深受竞争影响.大国网络竞争涉及多领域、多层面和多维度,主要围绕网络话语权和网络治理权展开,话语权是外在表现,核心是治理权以及由此延伸的主导权.大国网络竞争对中国网络安全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技术、战术层面上升到政治、战略层面,对中国网络安全以及整体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急剧上升.对中国来说,在网络空间领域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利用好机遇、应对好挑战是筹划网络安全战略的重中之重.未来中国网络安全战略选择聚焦于破解以下四个问题,即树立什么样的网络安全理念、选择什么样的网络安全应对手段、提升什么样的网络安全能力、如何进行网络安全治理.在很大程度上,解答了这四个重要问题,等于找到了有效维护中国网络安全的正确路径.

  • 标签: 大国网络竞争 网络安全 战略选择 网络治理权
  • 简介:地缘政治因素是二战期间制约各参战国家战略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l)二战前夕和初期,德意日和美英苏之所以能分别组成轴心国和同盟国两大战略同盟,除了国家利益一致、意识形态接近等原因外,使对手处于两面作战的不利境地这一地缘政治的考虑也是重要因素之一。(2)地缘政治因素对参加二战的各大国军事战略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希特勒发动侵略战争,日本“南下”向英美开战,美国坚持“欧洲第一”战略,英国拖延开辟第二战场,都与其地缘政治的考虑有关。(3)美苏等大国在战争后期,根据新的力量对比,从地缘政治角度出发,划分了战后世界势力范围。以地缘政治因素考察各大国的外交决策,也是观察当代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视角。

  • 标签: 地缘政治 战略抉择 苏联 法西斯 战后世界 日本
  • 简介: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国际政治生态剧烈变动,世界处于大转折时期。国际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是动态的,随国际力量对比变化而变化。近10年来国际力量对比变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美国的实力与国际影响力相对下降。国际格局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引发各种矛盾与摩擦,特别是大国之问,现有大国和新兴大国之间的政治经济矛盾突出起来。

  • 标签: 国际格局多极化 战略伙伴关系 国际政治生态 国际金融危机 力量对比 经济矛盾
  • 简介:中美关系是国际关系史上迄今最为复杂的双边关系,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个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的关系,因此两国关系的管理对于双方领导人的政治智慧是一个重大考验。2012年2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访美,在华盛顿发表演讲时提出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概念。之后,2012年5月中美在北京举行了第四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把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作为主题。2013年6月7日,习近平主席访美期间,在加州安纳伯格庄园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时再次提出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核心内容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

  • 标签: 大国关系 美国战略 中美关系 国际关系史 国家副主席 双边关系
  • 简介:越南金兰湾是南海地区的重要战略港口。自2002年收回金兰湾以来,越南在金兰湾进行了一定的经济开发,同时将其打造为越南海军的主要基地。2016年3月,金兰国际港建成开港,至10月已有包括中、美、法、俄、印、日、新在内的多国军舰到访。金兰湾已经成为越南推进军事现代化,开展等距离外交的重要支点,凸显了其在南海的“平衡战略。面对越南的南海“平衡战略,我国要采取“再平衡”措施,通过岛礁建设与海军力量削弱金兰湾的战略价值,通过军事政治经济等综合措施抑制越南的民族主义冲动,在坚决维护南海主权的同时避免问题复杂化。

  • 标签: 金兰湾 南海 平衡战略
  • 简介:自2009年7月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曼谷机场宣称"美国回来了"开始,迄今美国实施所谓"亚太再平衡战略"已经超过七年。随着和平与发展正能量向中国的集聚,美国这一以遏制中国崛起为目标,以制造对立紧张、生事生乱为手段的"重要谋划"违背时代潮流的性质日益显露,在其具体实施过程中更是遇到一些始料未及的变数与挫折。

  • 标签: 再平衡 战略合作伙伴 和平与发展 国际社会 经济合作机制 东盟国家
  • 简介:根据汉斯·摩根索的理论,由人口而形成的国家力量。必须包括人口的数量和质量。

  • 标签: 人口大国 国家力量 摩根索
  • 简介: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一个极其重要而科学的战略判断.这个判断是建立在对我国国内情况的科学分析和把握的基础上,也是基于对国际战略形势的充分估量与清醒认识而作出的.本文主要从大国关系形势方面谈谈为什么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 标签: 中国 2000-2020年 中美关系 国际形势 大国关系 战略机遇期
  • 简介:南海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逐步发生问题,但一直维持相对稳定局面,即使中越发生过几次武装冲突也没有影响南海整体稳定的大局。然而进入21世纪后,当美国与中国的结构性矛盾逐步凸显因而开始视中国为主要战略对手进而决定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时,南海问题急剧升温,日本也因与中国的结构性矛盾更甚于美国与中国的结构性矛盾而不断加大介入南海的力度.中菲南海仲裁案就是在美日等域外大国在其地区战略和全球战略的指导下不断挖掘南海战略利用价值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一个内外交织互动的产物。

  • 标签: 南海问题 仲裁案 战略意图 结构性矛盾 相对稳定 70年代
  • 简介:在全球经济下滑的形势下,2010年东盟积极推进东盟共同体建设,扩大与对话伙伴的合作,凸显大国平衡外交,并取得明显成效,但是东盟也面临内外因素的挑战。2011年东盟将继续推进东盟一体化建设,缩小成员国间的发展差距,在坚持东盟核心主导地位的基础上扩大区域合作。

  • 标签: 东盟 共同体建设 大国平衡外交
  • 简介:出于对自身优势的过分自信和未来前景的焦虑,奥巴马政府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正在成为一种过度反应,这种过度反应有着夸大中美权力转移所带来危险的倾向。美国不肯承认中国在亚太地区应有的安全需求和影响力,直接或间接地鼓动其亚太盟友挑战中国,试探中国捍卫自身利益的决心。中美要走向新型大国关系的轨道,双方首先需要防止中美关系因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而溢出'非敌非友'的框架。

  • 标签: 亚太“再平衡”战略 中美关系 新型大国关系 防御性现实主义
  • 简介:美国汽车市场三大零部件生产供应商之一的美国舍勒公司没有想到,一家中国乡镇农民办的企业,后来竟然成为自己的东家。回想当年曾向这家中国企业提出独家代理垄断性要求的往事,舍勒公司的老板既觉得不可思议,又感到由衷佩服。

  • 标签: 中国 对外经济战略 思想政治课 中学 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