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E.coli,EHEC)是指能引起人的出血性肠炎的一群大肠埃希氏菌,以O157:H7血清型菌株为主,还包括O157:NM,O26:H11,O111:H8,O125:NM,O121:H19,O4:N...

  • 标签: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流行趋势 大肠埃希氏菌 暴发流行 食品卫生 流行病学
  • 简介:为探究荧光素酶编码基因表达产物发光特性,以青海弧菌基因组为模版扩增得到luxCDABE基因,构建表达载体pHSG396-luxCDABE。将载体导入大肠杆菌Top10,成功获得表达菌株Top10/pHSG396-luxCDABE(T-pluxCDABE),测定重组菌株的表达活性,与实验室构建的菌株Top10/pHSG396-luxAB(T-pluxAB)发光情况进行比较。

  • 标签: 青海弧菌 LUXCDABE 克隆 表达
  • 简介:目的:测定大肠杆菌β-葡萄糖醛酸酶在不同培养基配方及不同培养时间的酶活.方法:利用对硝基酚-β-D-葡萄糖醛酸苷作为酶反应底物,在波长为405nm下比色,检测酶反应所释放的对硝基酚的量,以测定液体培养基中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配方2酶活性较高,对pH缓冲能力强,适合于产β-葡萄糖醛酸酶.

  • 标签: 大肠杆菌 Β-葡萄糖醛酸酶 酶活性 测定 底物 对硝基酚-β-D-葡萄糖醛酸苷
  • 简介:目的了解山东地区肉鸡养殖环节大肠杆菌的分布情况,初步揭示山东地区大肠杆菌分离株的耐药性及分子流行规律和特征,为该菌的分子溯源及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山东地区2000—2012年肉鸡养殖场分离的42株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用13种抗菌药物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选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两种分型方法对菌株进行分析。结果PFGE方法可分为34个带型,菌株之间的相似系数为60%~100%,带型比较分散,未发现绝对优势的带型;MLST方法得到18个序列型(ST),菌株的7个管家基因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异;耐药性结果显示,42株菌均为多重耐药,对氨苄西林(AM)、复方新诺明(SXT)和氧氟沙星(NOR)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7.62%、92.86%和90.48%。结论山东省部分地区肉鸡养殖场中大肠杆菌耐药谱较广,耐药现象比较严重,菌株基因呈多态性,菌株分布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和地区性。

  • 标签: 大肠杆菌 耐药性 脉冲场凝胶电泳 多位点序列分型 食源性致病菌
  • 简介:采用广东省深圳国际生物工程应用研究所的大肠菌群纸片法(以下称纸片法)与我省以往使用的常规法对餐具消毒效果进行检测比较。实验方法:纸片法按使用说明进行。常规法按江苏省饮食行业卫生管理暂行办法中餐具消毒效果考核方法进行。随机抽样大碗6份,中碗10份,小碗5份,匙5份,筷子5份,盆9份,杯10份共计50份餐具。

  • 标签: 餐具消毒效果 大肠菌群纸片 纸片法 饮食行业 卫生管理 菌落总数超标
  • 简介:对食品表面消毒可能并不能完全清除病原体。根据普渡大学的一项研究,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能够在植物组织内生长。用病原体感染绿豆和花生的种子后,在绿豆芽中发现大肠杆菌(E.coli0157:H7),并在花生幼苗中发现沙门氏菌。

  • 标签: 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植物组织 病原体感染 花生幼苗 表面消毒
  • 简介:为探讨Hygicult裁片培养法快速检测食品生产加工单位和餐饮单位环节表面大肠菌群的效果,对代表3种不同清洁程度的保健品生产单位、裱花蛋糕生产单位和餐饮单位的636件环节样品,以及实验室人工污染标准大肠杆菌的样品分别用栽片培养法和常规发酵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在现场样品中,两种检测方法的总体符合率为97.6%,其中,按食品行业分类,保健品生产单位、裱花蛋糕生产单位和餐饮单位样品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98.0%。96.2%和93.8%;按样品种类分类:容器、工具、操作台、手、裱带、碗碟、砧板和刀具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100%、100%、100%、100%、96.5%、96.4%、93.2%和89.2%;按样品材质分类:不锈钢、瓷器、手、塑料、木质和布质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100%、100%、96.5%、95.0%、91.8%和89.2%;上述两法检测结果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实验室人工污染样品中,两种检测结果一致。Hygicult载片培养法可以代替常规发酵法作为食品行业环节表面大肠菌群污染的快速检测方法。

  • 标签: 微生物学技术 细菌 大肠杆菌 危险性评估
  • 简介:目的建立-种灵敏、可靠、快速对水中大肠埃希菌富集和DNA提取的最佳方法组合,以便应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技术进行定量检测。方法膜过滤洗脱环节,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富集洗脱,通过平板计数法比较各方法富集洗脱效果;DNA提取环节,采用4种方法进行DNA提取。所得DNA进行实时荧光PCR扩增,定量检测DNA拷贝数,比较各方法的DNA提取效率;并采用最优的方法组合,对模拟水样进行膜过滤和DNA提取,考察全过程的回收率和灵敏度。结果采用加表皮葡萄球菌过滤+漩涡混合器+玻璃棒刮擦洗脱方法(C法),洗脱效率能达到75%-93%;TritonX-100法和磁珠法的线性范围达到6个数量级稀释度(10^0-10^-5),r2分别为0.998和0.999,然而,TritonX—100法更省时,更简便,经济性更好。采用该最优的方法组合,其全过程的回收率为79.7%~104.0%且灵敏度达到1cfu/ml。结论c法+Triton-100法组合可以快速、准确、经济地对饮用水中大肠埃希菌进行富集和DNA提取。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细菌富集 DNA提取 饮用水 食品安全 食源性致病菌
  • 简介: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纸片法在食具卫生监测上的应用研究陈卫东,戴昌芳,文彦,刘敏,黄吉城,宋曼丹广东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510300)常规法检验大肠杆菌和细菌总数的操作手段复杂,所需时间长、工作量大,不便于基层单位使用。根据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纸片的作用原理...

  • 标签: 大肠菌群 纸片法 快速检测 食具卫生 食品卫生 细菌总数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食品中分离的110株大肠埃希菌O157的耐药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特征,完善我国食品中大肠埃希菌O157菌株特征的基础信息,为该菌的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琼脂稀释法对确认的110株大肠埃希菌O157进行药敏试验,完成耐药特征的分析。参照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PulseNet试验方法,对110株大肠埃希菌O157,运用XbaⅠ酶进行酶切并完成PFGE分析,利用BioNumerics软件对分离株的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110株菌中,43株菌至少对一种抗生素有抗性。耐药率最多的前三种抗生素依次是四环素(30.0%,33/110),磺胺甲恶唑(29.1%,32/110),萘啶酸(26.4%,29/110);2一共有24个耐药谱,耐两种以上抗生素的菌株有34株,耐3种以上抗生素的多重耐药菌株有32株。最常见的三种耐药谱依次是SMX(6),AMP-NAL-SMX-SXT-TET(6),AMP-CHL-NAL-SMX-SXT-TET(4)/AMP-SMX-SXT-TET(4)/TET(4);3大肠埃希菌O157非H7(O157∶hund)对所测试的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大肠埃希菌O157∶H7(χ2=72.010P〈0.05)。其中37株携带了志贺毒素基因的大肠埃希菌O157∶H7仅对磺胺甲恶唑(2.7%,1/37)、萘碇酸(2.7%,1/37)有耐药,没有多重耐药菌株;4通过不同种类食品中大肠埃希菌O157菌株耐药率比较发现,从生猪肉、生禽肉中分离的菌株耐药率相对高于其他食品种类;5PFGE分子分型研究显示菌株具有基因多态性,且可以很好将大肠埃希菌O157非H7和大肠埃希菌O157∶H7菌株区分开。结论我国食品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O157耐药现象严重。我们应加强养殖环节和零售环节食源性致病菌,特别是大肠埃希菌O157(包括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O157)菌株药敏特征的监测,探明食品与养殖环节菌株耐药的传播关系,并为国家制定科学的养殖业抗生素用药提供依据。

  • 标签: 大肠埃希菌O157 药敏试验 脉冲场凝胶电泳 耐药 分子分型
  • 简介:美国研究人员近日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不,姜中所含的具有独特气味的6—姜醇可抑制试验鼠体内人类结肠癌细胞的生长。明尼苏达大学研究人员在美国癌症研究协会的一个学术会议上报告说,他们在研究中将40只试验鼠分成两组,并为全部试验鼠注射人类结肠癌细胞。但是,其中20只试验鼠在注射癌细胞前后摄人了6—姜醇,剂量是每周3次,每次0.5毫克。另外20只试验鼠用

  • 标签: 癌细胞生长 结肠癌细胞 注射 6-姜醇 体内 抑制试验
  • 简介: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经常食用紫薯可能有助降低罹患结肠癌的风险。研究结果刊载于最新一期美国《营养生物化学杂志》月刊。研究人员以消化系统高度类似于人的猪作为实验对象,给第一群猪投喂高热量饮食,第二群猪投喂添加有或生或熟紫薯的高热量饮食,第三群猪正常饮食作为对照组。连续干预13周后,研究人员检查猪的结肠组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高热量饮食组白细胞介素-6水平显著较高,意味着罹患结肠癌和其它疾病的风险较高;而高热量饮食加紫薯组的白细胞介素一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仅为对照组的六分之一。

  • 标签: 结肠癌 高热量饮食 生物化学杂志 结肠组织 消化系统 白细胞介素
  • 简介:《英国医学学报》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全谷物有助于预防直(结)肠癌。为明确膳食纤维、全谷物食品与直(结)肠癌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及汇总分析,并发表了25篇前瞻性研究报告。

  • 标签: 谷物食品 膳食纤维 肠癌 预防 汇总分析 研究人员
  • 简介:采用含有亚抑菌浓度(1/2×MIC)山梨酸钾的LB琼脂平板连续传代的方法,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进行诱导,获得具有一定耐受性的大肠杆菌菌株;通过定量竞争性RT—PCR检测诱导后的各个菌株与未经诱导的各个菌株的acrA—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各个菌株经过含有亚抑菌浓度山梨酸钾的LB琼脂连续培养10代后获得的诱导菌株,与普通LB琼脂平板连续培养10代后获得的菌株相比可以耐受更高浓度的山梨酸钾,并且acrA-mRNA表达水平在诱导后的各个菌株中比未经诱导的各个菌株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说明大肠杆菌主动外排系统AcrAB-TolC中acrA基因的表达水平提高可能与大肠杆菌对山梨酸钾的耐受程度增加有一定相关性。

  • 标签: 定量竞争性RT—PCR 亚抑菌浓度 山梨酸钾 耐受性 acrA—mRNA
  • 简介:通过常见不同种(属)大肠菌群分别观察了餐具大肠菌群快速纸片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表明纸片法对非大肠菌群均呈阴性,对大肠埃希氏菌、产气和阴沟肠杆菌、克雷伯氏菌属及无H2S形成的枸橡酸杆菌均有良好的特异性。纸片法每片检出临界菌数约为5个

  • 标签: 大肠菌群 纸片法 敏感性实验 阴沟肠杆菌 大肠埃希氏菌 酸杆菌
  • 简介:采用高密度二氧化碳(DPCD)在8~16MPa范围,以2MPa的梯度逐步加压,每梯度压强下胁迫驯化8~10轮,筛选到1株残存率提高5.83个数量级的耐DPCD大肠杆菌突变菌株M8_5。采用气相色谱分析突变菌株与原始菌株细胞中脂肪酸的差异,发现突变菌株的棕榈一烯酸(C16:1)、十七烷酸(C17:0)、油酸(C18:1)和亚麻酸(C18:3)含量显著增加,其总脂肪酸含量也显著升高。通过双向电泳比较发现,突变菌株蛋白质组中含量差异3.5倍以上的蛋白质点有6个,其中DNA结合蛋白H-NS、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外膜蛋白F(OmpF)、30S核糖体蛋白S2、琥珀酰辅酶A合成酶含量上调,延胡索酸还原酶铁-硫蛋白簇含量下调。突变菌株十七烷酸含量增加与其DPCD耐受性提高有关,H-NS,MnSOD和OmpF蛋白含量上调有利于突变菌株DPCD耐受性的提高。

  • 标签: 高密度二氧化碳 大肠杆菌 脂肪酸 蛋白质组
  • 简介:据外媒报道,《消化道》(Gut)杂志刊登一项最新研究19日指出,肠癌患者若每周食用足量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高油脂鱼类,存活率可大大提高。据报导,沙丁鱼、鲑鱼等鱼类体内的Omega-3脂肪酸,可以抑制肿瘤生长,并阻碍血液供给癌细胞。美国专家研究发现,肠癌患者每周定期食用少量这些鱼类可使得癌症的死亡率降低高达70%。

  • 标签: Omega-3 肠癌患者 血液供给 摄取量 风险降低 消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