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河南金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一大型啤酒饮料生产企业和河南省74户重点企业之一,创建于1982年。集团下属河南金星啤酒公司、河南蓝马啤酒有限公司、贵州金星啤酒有限公司、河南金星啤酒集团郸城分公司、山西洪洞金星啤酒有限公司和陕西蓝马啤酒有限公司等6个啤酒公司和原料、玻璃、动力、化工、印刷等10余个配套分公司。集团公司总资产6.5亿元,年生产能力60万吨,资金信誉达AAA级,生产占地47万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拥有15条现代的瓶装生产线和一条易拉罐生产线,主要设备均从国外引进,糖化、发酵系统全部采用微机自动控制。金星集团以“勤勉奋发、雷厉风行、开拓进取、敢争第一”为企业精神,坚持“以质量求生存、创名牌求发展、靠信誉赢市场”的质量方针不断开拓进取,多年来始终如一地积极发展名牌战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 标签: 名牌战略 金星啤酒 企业发展 河南省 啤酒集团 开拓进取
  • 简介:中国加入WTO已进入第三年,各项规则向中国签署的WTO文件方向转轨.产业并购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国内产业通过资本纽带吸收合并中小企业,使其迅速成长;或者规模以上的民营企业通过资本纽带不断进行相关产业的国有资本并购,加快发展以与国外产业资本抗衡.

  • 标签: WTO 中国 产业资本 并购 签署 转轨
  • 简介:溶菌酶是一种抗微生物酶,能使微生物新陈代谢活动异常,可用于对抗啤酒变质微生物。我们用实验对溶菌酶抑制啤酒变质微生物生长的潜力进行了测量,验证了溶菌酶对未经巴灭菌啤酒的微生物稳定性及感官特性的影响。做了8个平行样,溶菌酶处理剂量为100mg/L。进行了两月一次的微生物分析,检测是否存在腐败菌;进行了感官分析,确定与未经溶茵酶处理的啤酒是否存在明显差异。溶菌酶对啤酒中的乳酸菌(LAB)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啤酒在整个货架期很稳定。感官评定表明,溶茼酶对啤酒风味没有任何不良影响。添加溶菌酶能延长啤酒货架期,甚至超过保质期1个月以后,风味仍能得到感官评定专家的赞许。溶菌酶可作为有效添加剂,用于抑制未经巴灭菌啤酒微生物的活动,提高啤酒的稳定性。

  • 标签: 乳酸菌(LAB) 溶菌酶 货架期 未经巴氏灭菌啤酒
  • 简介: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岁月的年轮已碾过火红的2007年,充满希望的2008年已经到来,在这难忘的时刻,回首走过的2007年,精彩纷呈,可圈可点。笔者认为,2007年我国啤酒产业的发展在以下方面表现突出,引人注目。

  • 标签: 啤酒产业 发展历史 品牌 雪花
  • 简介: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现代啤酒企业及集团下属子公司品评工作的管理已显得尤为重要。1组织品评培训和考试集团总部每年利用生产淡季在全公司范围内组织品评培训,通过综合考试,选拔出责任心强、成绩优秀的人员作为厂级品酒员或品酒师.并按规定享有相应的专业技术津贴。

  • 标签: 啤酒集团 子公司 品评 管理 综合考试 消费水平
  • 简介: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不仅自身得到了成功,而且成为世界企业界效仿的榜样。中国的一些啤酒企业在精益管理方面通过理论与实践,也取得了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的双丰收。本文介绍了中国啤酒企业精益管理的一些做法,供大家参考。

  • 标签: 啤酒企业 化管理 精益生产方式 成本控制 质量管理 中国
  • 简介:玉米产品做辅料生产啤酒在日本、美国应用非常普遍,目前我国许多啤酒厂也已经开始使用,一些工厂的玉米淀粉使用比例达到50%~100%代替大米.

  • 标签: 玉米淀粉 上料 糊化 使用比例 啤酒厂 辅料
  • 简介:本文阐述了糖化过程中使用玉米淀粉为辅料的糊质量控制及常见问题的处理,以供参考。

  • 标签: 玉米淀粉 糊化
  • 简介:基于我国啤酒企业标准管理的现状,提出并分析了啤酒企业标准管理组成要素;探讨了加强啤酒企业标准管理的基本思路.

  • 标签: 企业 标准化 管理
  • 简介:本文研究了协定麦汁的极限发酵度(AAL)与麦芽中淀粉的糊特性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AAL的变化与淀粉糊的初始温度有关。为了解释大麦淀粉糊特性的差别,我们分析了淀粉中大/小淀粉粒的相对数量以及麦芽淀粉中预糊的淀粉含量。大麦中大/小淀粉粒的含量并不能解释其糊化性能的差异。相反,糊的初始温度与预糊的淀粉含量存在负相关性。AAL与淀粉的预糊度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因此得出结论,AAL与大麦麦芽淀粉的糊特性有关。

  • 标签: 发酵度 糊化特性 麦芽分析 淀粉
  • 简介:在食品中,霉菌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常与其共轭物3-B—D-葡萄糖苷(D3G)共存在植物酵素催化作用下,DON通过糖基化作用转化为D3G,但其具体的过程尚不清楚为研究发芽谷物中的酶促糖基化作用,本研究在实验条件下将DON处理过的谷粒进行浸泡和发芽试验,并分析该过程中受污染的大麦中DON含量的变化。整个实验过程中,DON与其衍生物的含量均通过HPLC—MS/MS来测定.在六种被测谷物中,小麦、黑麦、大麦、斯佩耳特小麦和小米可在发芽过程中将DON转化为D3G,而燕麦无这一作用。其中小麦,大麦和斯佩耳特小麦的初始DON含量的50%均转化为D3G、由于D3G消化时可能会被裂解,导致D3G浓度升高,进而影响食品和啤酒加工过程DON含量的测定,发芽过程对“隐性”DON的产生有很大影响,可促使DON生成大量D3G,且在常规毒素分析中无法被检测出。

  • 标签: 霉菌毒素 隐性霉菌毒 素脱氧雪腐镰刀菌醇(DON) DON-3-葡萄糖苷Ac—DON发芽 制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