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结合全抛釉瓷砖的实际生产经验,从配方和烧成工艺对全抛釉瓷砖烧成变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对陶瓷企业有一定的帮助。

  • 标签: 抛釉砖 变形 膨胀系数 配方 烧成
  • 简介:本文以85均质矾土为自流浇注料的主要原料,纯铝酸钙水泥为结合剂,研究了不同减水剂对自流浇注料施工性能的影响;不同促硬剂对自流浇注料脱模强度的影响;不同热处理温度对自流浇注料体积密度和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减水剂B的加入能够使喷煤管用浇注料实现自流,而减水剂A的加入虽然可以改善喷煤管用浇注料的流动值,但不能使浇注料实现自流。促硬剂B能够明显提高自流浇注料的脱模强度,而促硬剂A对自流浇注料的脱模强度没有明显影响。因此,减水剂B与促硬剂B适宜做为自流浇注料的外加剂,掺量选为0.2%和0.003%较为合理。

  • 标签: 自流浇注料 减水剂 促硬剂 流动值 强度
  • 简介:针对目前建陶行业全抛釉气泡存在的难题,本文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研究了全抛釉气泡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规律,揭示了坯体、底釉以及全抛釉的相关性能与气泡的关系。结果表明:全抛釉始熔点应与坯体的烧结性能以及底釉的融熔特性相匹配,严格控制全抛釉的高温黏度及表面张力有利于控制抛釉层中的气泡的数量和尺寸。全抛釉中形成一定量的晶体对气泡的控制和稳定有促进作用。

  • 标签: 全抛釉 气泡 影响因素
  • 简介:喷雾塔利用热风将浆料干燥成粉料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判定其污染物排放浓度是否达标不仅与治理设施有关,还与烟气中氧含量有关。本文主要探讨在实际生产中喷雾塔废气含氧量的变化情况及其对颗粒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影响,并提出了控制含氧量的措施。

  • 标签: 喷雾塔 含氧量 空气过剩系数 废气
  • 简介:本文通过在不同固相含量的氧化锆水基浆料中添加三乙醇胺,经过球磨混合均匀,采用旋转黏度计和pH计测试了浆料的黏度、pH值,并测量浆料摆放一段时间后浆料沉降高度及沉降结底层的厚度。实践证明,不同含量的三乙醇胺对浆料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为获得高固相含量的氧化锆稳定水基浆料提供了帮助。

  • 标签: 三乙醇胺 氧化锆 水基浆料 稳定性 影响
  • 简介:采用水系流延成型工艺,研究了阳极支撑型中温SOFC阳极功能层厚度对中温SOFC电性能的影响,运用电化学工作站对单电池的电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运行温度下,单电池的功率密度随着功能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小,而极化阻抗则相应增加;单电池的功率密度随着运行温度的提高而增大,对应的极化阻抗则减小。以H2+3%水蒸气为燃料气,空气为氧化气,在750℃运行条件下,功能层厚度为25μm、30μm和35μm的单电池的功率密度分别为0.31W/cm^2、0.10W/cm^2和0.07W/cm^2,相应的极化阻抗则分别为1.05Ωcm^2、2.41Ωcm^2和3.08Ωcm^2;阳极功能层厚度为25μm的单电池的测试温度在700℃、750℃和800℃,其功率密度分别为0.22W/cm^2、0.31W/cm^2和0.45W/cm^2,对应极化阻抗分别为1.90Ωcm^2、1.05Ωcm^2和0.67Ω/cm^2。

  • 标签: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功能层 电性能
  • 简介:目前.我国建陶墙地砖的单窑日均产量仍然在不断的提升,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很多新建或改造的窑炉日均产量达到25000-30000m^2,压机的配置也多达8~10台供入一条窑的宏大规模.由于一些设计人员或生产管理人员欠缺前瞻性及多机台大产量的生产实操经验,

  • 标签: 生产 产量 规划布局 抛光砖 管理人员 设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