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21世纪以来,短短的15,我国草产业经历了三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裂变式振兴。第一次振兴是国家生态保护建设的需求,第二次振兴是国家奶品质量安全的需求,第三次振兴是国家农业结构转型的需求。三次振兴不仅跃现了草产业的战略地位和国家需求,而且迈出了从小农经济附属产业向现代集约化、专业化产业的强健步伐。

  • 标签: 草业发展 附属产业 战略地位 草原建设 生态保护 饲草料
  • 简介:对青南牧区防灾基地建设2000度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了建设成绩与经验,针对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 标签: 青南牧区 防灾基地 草地建设 调查研究
  • 简介:循化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海拔高度在1780-4635m之间,年平均气温3.8℃,年均日照时数为2685.8h,无霜期190-220d,年平均降水量为269mm,多集中在7-9份.全县拥有天然草地面积14.24×104hm2,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13.57×104hm2,占天然草地面积的95.3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4.62%.

  • 标签: 动态监测 县草地 循化县
  • 简介:通过对黄南州、海南州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实地调查,2000完成退耕还林还草任务0.81万hm2,占计划任务的94.95%.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着重进行统一规划与设计,坚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因地制宜的原则,切实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

  • 标签: 退耕 还林还草 试点工作 调查 建议
  • 简介:于2014在苏尼特右旗朱和镇典型草原上进行实地调查和收集20世纪60代至21世纪初各年代的牲畜头数变化与载畜量变化数据,对各年代畜牧头数与载畜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950-2012和镇牲畜头数从70802.2羊单位发展到322894.8羊单位,62中,牲畜头数增加了252092.6羊单位,为1950的3.56倍,每年增加4066羊单位,每年增加速度为5.7%。牲畜头数的不断增加使载畜量下降。1950-2012和镇载畜量从3.5hm2/羊单位下降到1.01hm2/羊单位,62中载畜量减少了2.49hm2/羊单位,达到71.1%。每年减少速度为4%。由此可以看出,从上世纪50代以来朱和镇牲畜头数不断的增加,而载畜量逐渐降低。载畜量过低会造成牧草浪费,牧草利用率降低,载畜量过高则导致牧草利用过度,使草地基况恶化,家畜营养匮乏。因此研究牲畜头数和载畜量变迁对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畜牧头数 载畜量 羊单位
  • 简介:选初产妊娠母猪(长白(♂)与八眉猪(♀)杂交一代母猪)40头,随机分四组进行饲养试验,试验组粮中分别用6%、9%和12%的双低菜籽粕取代粮中的豆粕,并与等能量、等蛋白的豆粕粮作对照。结果表明:用12%双低菜籽粕取代豆粕蛋白饲喂妊娠母猪,对妊娠母猪产仔数和仔猪初生重测定,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并通过对血液中谷丙转氨酶(ATL)、谷草转氨酶(AST);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指标测定,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妊娠母猪粮中用12%双低菜籽粕完全取代豆粕蛋白,对妊娠母猪生产不受影响。

  • 标签: 双低菜籽粕 妊娠母猪 产仔数 仔猪初生重 肝功能 甲状腺功能
  • 简介:为全面反映天然草原牧草返青和长势情况,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监督管理局会同草原勘察规划院组织盟市、旗县草原监督管理机构,布设465个监测样地,1359个监测样方,于426-522进行了实地监测,结果如下:总体情况看,今年内蒙古东部地区进入5以来出现气温骤降现象,且降雨量偏少,牧草返青时间较常年普遍推迟3-15天,中东部地区包括赤峰市、锡林郭勒盟牧草返青期与上年基本持平,个别地区有所提前,西部地区今春气温高,有效降雨较多,牧草长势较好,返青期提前3-15天。

  • 标签: 内蒙古东部地区 有效降雨 返青期 实地监测 长势情况 草群
  • 简介:蒙古国是畜牧业为主国家,并处于全年放牧的粗放型经营模式的状态。然而,近年全球气候变暖、蒙古国家畜头数剧增、天然草场面积逐步减少等约束条件下,选育出产量和营养价值均高的饲料作物是迫在眉睫。所以,于2010、2011在蒙古国开展了4种玉米种植。通过,该试验已证明80天极早熟玉米在蒙古国气候条件下,能够完全成熟,可以用于打籽;90天早熟玉米在蒙古国部分省市能够完全成熟;两种专用高产青贮玉米差异不大,均能用于青贮饲料。

  • 标签: 蒙古国气候条件4种玉米种植 产量和营养价值均高的饲料作物
  • 简介:于2014在苏尼特右旗朱和镇典型草原上进行实地调查和收集20世纪60代、20世纪80代和21世纪初三个年代的气温变化、降水量变化和植被特征变化数据,分析各年代气温、降水量和植被特征的变化规律和植被特征变化对气温与降水量变化的响应。结果显示,从20世纪60代以来气温逐渐上升,20世纪60代、80代、21世纪初和2014的年均气温分别为4.52℃、4.75℃、5.94℃和6.14℃,54间上升1.62℃,平均每年上升0.03℃。随着气温的增加植被特征逐渐下降,各年代植被高度、盖度、产草量和植物种类与气温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达到显著水平(P〈0.05);平均降水量逐年下降,20世纪60代、80代、21世纪初和2014的年均降水量分别为177.08mm、176.93mm、169.27mm和167.8mm,其下降率分别为0.85%、4.4%和5.2%。54间下降9.28mm,平均每年下降0.17mm。随着降水量的下降植被特征也下降,各年代植被高度、盖度、产草量和植物种类与降水量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差异不显著(P〉0.05)。

  • 标签: 气温 降水量 植被特征 影响
  • 简介:本研究以松嫩平原西部人工苜蓿草地为研究对象,利用静态箱法和气相色谱法进行田间CO2通量观测,同时对地表温度和气温进行观察记载。结果表明:松嫩平原西部人工苜蓿草地在每个物候期CO2通量都为负值,说明苜蓿草地从外界吸收CO2,在生长期起到了碳汇的作用;CO2通量与气温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而与地表温度没有明显相关性。

  • 标签: 苜蓿草地 CO2通量
  • 简介:为了培育优良三叶草品种,利用高加索三叶草和白三叶进行人工杂交,得到的F1代植株移植到田间形成了多个株系。本试验选用了4个结实率较高的F。代株系(分别命名为4-1、1-10、2-4和3-7)和父母本,利用常规染色体压片法,对其种子发芽后进行核型研究。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均为2n=6x=48,与母本高加索三叶草的染色体数相同;杂交后代与亲本的核型类型都为1A型,但核型组成存在一定的差异;核型不对称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白三叶〉4-1〉1-10〉2-4〉3-7〉高加索三叶苹。试验结果表明,杂交后代株系形态上的差异,不是由染色体数目决定的,而是由核型的不同造成的。

  • 标签: 高加索三叶草 白三叶 杂交F1代 核型分析
  • 简介:根据县鼠虫害测报站和州鼠虫害测报中心的实地调查,2001尖扎滩乡蝗虫发生面积达2.67×104hm2,危害面积2×104hm2.为此,青海省畜牧厅给尖扎滩乡下达草地蝗虫防治任务1.33×104hm2.该乡从715开始,历时27d,灭蝗面积达13533.33hm2.平均灭效达96%.使用25%辛硫甲氢菊脂乳油4694.2ml,共雇用"手扶"拖拉机11台,其中6台为牵引式喷雾机,5台为拉水专用车,人工背负式超低量喷雾器55台.

  • 标签: 尖扎滩乡灭蝗 灭蝗效果显著
  • 简介:2003冬季省农牧厅下达给都兰县沟里乡3.33×104hm2的高原鼠兔灭治任务,我县积极组织人力、物力于1125进点至1222结束,历时28d,共投入40万元资金,对沟里乡秀毛村一社、二社的四季草场进行了鼠害的防治工作,平均灭治效果达97.3%.

  • 标签: 灭治效果显著 都兰县鼠害 鼠害灭治
  • 简介:为庆祝“七一”建党节,重温党的光辉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精神,激励全体党员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201875,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工作站全体党员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国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革命教育基地集宁战役纪念馆和乌兰察布市草原工作站党支部联合开展了主题党活动。

  • 标签: 内蒙古草原 乌兰察布市 工作站 党支部 内蒙古自治区 教育基地
  • 简介:20061118,青海省农牧厅草原处、计财处、州农牧局、州草原站,县农牧水务局、草原站等有关部门组成联合验收小组,对尖扎县2006畜用暖棚工程建设进行了检查验收。验收组一行深入当顺乡古什当村、才龙村,查看了畜棚建设情况,随机抽查了暖棚建设户,通过听汇报,查资料,现场查看等多种形式进行全面检查验收。

  • 标签: 畜用暖棚 尖扎县 省级 检查验收 草原 青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