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为全面了解国内外烟草科技论文的数量与分布状况,分析研究国内外的烟草科学技术研究动态,对2002~2006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共计2599篇烟草科技论文进行了统计,并采用改进后的分类方法和文献计量学等情报分析研究手段对科技论文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烟草农业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重点与国外有一定差异,主要体现在国外对遗传、农药、品种、育种等基础性的研究更为关注,而我国则更为关注实用技术;(2)我国烟草工业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重点与国外有差异,主要体现在国外对作为我国研究热点和重点的烟草工艺、设备与仪器、计算机应用等技术相对成熟的实用性技术研究较少,而对烟气化学、吸烟与健康、烟草物理学、滤嘴与过滤技术以及卷烟包装材料等相对更为基础性的学科领域研究较多,发表了大量的科技论文;(3)在国际层面上,我国虽然有了明显进步,但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也远低于美国;(4)国内烟草科研机构和相关大学在国内发表的科技论文数量高于其它单位。

  • 标签: 烟草科技论文 统计分析 研究热点 研究方向
  • 简介:以来自14个省份的2000~2005年度川渝中烟工业公司库存的烤烟为材料,研究了烤烟还原糖含量与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及感官质量的统计学关系。结果表明:烤烟还原糖含量平均值为(21.30±4.40)%,有41.30%的样品还原糖含量落在16.00%~22.00%之间,与巴西优质烤烟还原糖含量(10.04%~22.50%)的符合程度为57.72%;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烤烟还原糖含量与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低糖类烟叶样品的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类西柏烷降解产物、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和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明显高于中糖类和高糖类烟叶样品,而类西柏烷降解产物在类群间的差异不显著;当烤烟还原糖含量在12.00%~32.00%的范围内,还原糖含量与香气质、香气量、余味、杂气、刺激性、浓度、灰色和评吸总分均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但是还原糖含量与劲头和燃烧性的回归关系未达到显著水平。

  • 标签: 烤烟 还原糖 挥发性香气物质 感官质量 关系分析
  • 简介:为建立基于烟叶麦角甾醇含量结合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初烤烟叶霉变预警模型,以2015年和2016年云南5个地区2个等级(B2F和C3F)初烤烟叶为研究对象,调节烟叶含水率为18%,在28℃,RH80%条件下以30天为实验周期,进行烟叶霉变实验。每3天取一次样,采集近红外光谱数据并检测样品麦角甾醇含量。建立第0d初烤烟叶样品近红外光谱主成分监测模型并提取HotellingT-2统计,预测第3天至30天初烤烟叶样品近红外光谱数据的HotellingT-2统计,对比分析肉眼观察和近红外类模型对烟叶霉变的预警效果。结果表明:1)烟叶霉变过程中,麦角甾醇含量逐渐增加后逐渐降低,当肉眼可见时,麦角甾醇含量较初始值增加4.66-23.38倍;2)基于上述监测模型,13个霉变烟叶样品中,提前预警天数为6天的样品2个,提前预警天数3天的样品7个,当天预警的样品4个,7个未发生霉变烟叶在30天的监测周期内均未出现预警,预测准确率100%。以上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方便快速地实现对初烤烟叶霉变的预警,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 标签: 初烤烟叶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麦角甾醇 霉变 HOTELLING 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