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运用世界粮农组织推荐的Penman-Monteith方程和1980-2008年黄土高原不同经纬度18个气象站气象要素观测数据,研究了黄土高原地区不同气象站点参照腾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0~2008年黄土高原参照腾量年平均值为874.74~1129.79mm,并随着纬度从北到南和经度从东到西有逐渐增加的趋势;20多年间绝大部分研究点的E瓦呈逐年增加趋势,其变化倾向率为4.04~48.25mm/10a,无论包头、横山、绥德、延安、洛川、固原、环县和临汾等地降雨量逐年减少,还是东胜、榆林、民和、靖远、海原和长治等地降雨量逐年增加,可见黄土高原的干旱化正在加剧。黄土高原各气象站点的参照腾量年内最大值均出现在6、7月;5~8月的ET0占全年的比重为52.9%~59.2%,比重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

  • 标签: 黄土高原 Penman-Monteith模型 潜在腾发量 模拟
  • 简介:物候是良种沙棘引进后需要首先观测的重要项目,是分析引种成败的关键因素,也是据以组织配套生产措施的主要参考依据。沙棘良种扦插苗在我国“三北”不同区域引种栽植后,物候观测的主要项目包括萌动、展叶、新梢生长期、开花期、果实成熟、叶变色和落叶。物候观测要细致、耐心,特别是记准物候始

  • 标签: 沙棘 引种 试验 物候期 观测
  • 简介:在黄土高原高塬沟壑区用中国沙棘、多年生香豌豆与从国外引进的刺槐、绒毛白蜡和黑核桃等乔木树种进行不同类型的复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幼龄期(1-4a)各种复合类型由于植物之间的有益共生,特别是中国沙棘、多年生香豌豆的固氮作用,可以很好地促进主栽乔木树种的高、径生长及生物量的积累;同时用于混交的中国沙棘,自身生长量也较其纯林有所增加.适宜的乔灌混交,可以实现"双赢"的目标.

  • 标签: 中国沙棘 复合方式 生长量 黄土高塬沟壑区
  • 简介:1育种现状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第一阶段沙棘育种工作,经过有关主管部门领导和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在国外良种沙棘引进、沙棘优良品系选择、沙棘杂交育种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选育出了一批果实较大、产量较高、棘刺较少、营养品质较好的优良品种和杂交品系(表1,图1)。

  • 标签: 育种工作 沙棘 二阶 科技工作者 育种现状 主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