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2 个结果
  • 简介:本文讨论了沙棘嫩枝扦插生产过程,并在理论上分析了沙棘嫩枝扦插环境条件,阐述了嫩枝扦插理论与实践辩证关系以及理论研究对生产实践重要意义。

  • 标签: 沙棘 嫩枝扦插 辩证分析
  • 简介:通过在玻利维亚3年沙棘种植实践,我们认为在玻利维亚高原地区局部范围内推广沙棘是可行.在种植沙棘时,宜选在海拔3000m以上地区,栽植时间宜选在雨季前期,11月到12中旬期间.栽植沙棘在第一个干旱季节应该注意浇水1~2次,以确保其保存率.

  • 标签: 沙棘种植 玻利维亚 安第斯山脉
  • 简介:中国沙棘天然分布区主轴线上,自西南向东北,选择5个有代表性地段,用样地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沙棘主要性状变异及性状间组配情况;比较了不同地段异同;统计了各主要经济性状变异参数;探索了几个主要性状演化趋势.认为中国沙棘乃是多态型种群系统,即存在很大幅度随机变异,也存在着地理种群间差异.种群变异主要特征是各主要性状出现频率随生态--地理条件而递变,但群内变异幅度小,而群间差异显著.

  • 标签: 中国沙棘 性状变异 生态-地理群 性状演化
  • 简介:水资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成为可持续发展限制性因素,研究水资源承载力可以为推动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对目前水资源承载力概念、研究理论、方法和进展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并提出了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中存在问题,指出了今后研究发展方向,为水资源承载力进一步深人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水资源承载力 研究方法 发展方向 综述
  • 简介: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长远大计。“生态文明”理念是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之后提出第五个文明,是顺应人类社会文明进程、实现永续发展、传承马克思主义和弘扬华夏优秀传统必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中不可缺少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高度,列入“五位一体”建设总布局,凸显生态文明建设地位。中国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严峻形势,用不到世界10%耕地和6%淡水养活了超过全球21%的人口,用不到30%世界人均资源占有率创造了约世界10.0%GDP,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要维持中国社会经济快速稳步发展。到2020年实现GDP比2000年翻两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守“一个”目的,实现永续发展;尊重自然规律,推进“两个”转变;坚持“三项”原则,维护公平正义;做好顶层设计,实施“四大”战略;处好“五种”关系,统筹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生态文明繁荣富强美丽中国

  • 标签: 生态文明建设 意义 瓶颈 举措
  • 简介: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海拨2900~3600m区域,分布着1.67万hm2中国沙棘"原始林".其形态特性与国内外异地沙棘不同而独特.研究和掌握它区域特性,对开发和发展沙棘业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四川木里 中国沙棘 形态特性
  • 简介:通过对辽宁大面积中国沙棘人工林调查,依据中国沙棘果实经济性状、形态特征、果实表型性状等划分为24个变异类型,选出了适于经济林和叶用优良类型。摸清了中国沙棘基因资源和选择优良类型,可直接应用于生产,发挥沙棘应有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也为沙棘品种遗传改良,选育区域化栽培良种提供良好种质资源。

  • 标签: 中国沙棘 良种选择 优良类型
  • 简介:目前,世界沙棘育种研究,仍是常规育种法,方法与理论都比较滞后,需要改进与提高。作者介绍"生态经济育种"体系,虽也是常规育种,但有其众多新概念。它是以远缘杂交为途径,以表型和生理结合,以产量形成诸因子为指标,以生长势判断为标准,以遗传-生化-生理-生态为理论,指导选育出适应不同生境和地区高产、优质、生活力旺、抗逆力较强生态经济型新品种,同时这一育种体系可与"基因工程育种"法相接轨,在沙棘资源最丰富中国,沙棘育种有条件做更好。

  • 标签: 沙棘 远缘杂交 产量因子 生长势
  • 简介:据报道,中国沙棘果实化学成分190多种.本文采用乙醇渗漉从沙棘果实中提取得总浸膏,经不同溶剂萃取,硅胶、聚酰胺低压柱层析等方法分离,采用各种光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分离并鉴定出7个化合物,分别为苯甲酸、对羟基苯丙酮、异鼠李素、β-谷甾醇-3-β-D-葡萄糖苷、槲皮素、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和芦丁.苯甲酸、对羟基苯丙酮、异鼠李素-3-β-D-葡萄糖苷为首次从中国沙棘果实中分离得到.

  • 标签: 中国沙棘 化学成分
  • 简介:青藏高原中国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L.subsp.sinensisRousi.)集中分布于高原东北至东南边缘地带,即从祁连山至横断山脉这一地区。中国沙棘一般适合生长在年降水量400800mm,年均温5~15℃,海拔1000-4000m山地,年降水量是影响中国沙棘分布关键因素。本文就中国沙棘在青藏高原地区资源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论述,并对考察过程中所发现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 标签: 中国沙棘 资源分布 生态保护 年降水量
  • 简介:位于黄河上游祁连山南麓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生态价位.区内海拔高度2300~3600m范围内,分布着各种类型中国沙棘林分.青海云杉+中国沙棘、白桦+中国沙棘这2种自然林分类型,适宜在海拔2700~3000m之间脑山区仿建;华北落叶松+中国沙棘、青杨+中国沙棘这2种人工混交类型,适宜在海拔2700m以下浅山区阴坡、半阴坡布设;而中国沙棘纯林及林草复合类型,在脑山区及浅山区阴坡、半阴坡,均易于人工仿建;海拔3000m以上高寒山区,属于中国沙棘林分封禁管护范围.生产实践中应仿拟中国沙棘林自然分布模式,合理布局,科学经营,从而更好地发挥各类中国沙棘林分多方面的生态经济功能.

  • 标签: 祁连山 沙棘 地理分布 组成特征 生态价位
  • 简介:摘要:中国沙棘属于阳性树种,因此有些学者将其视为群落演替过程中先锋种群,而有些学者研究表明它在自然状态下更新良好。近年来研究进一步证明,中国沙棘能够依靠克隆生长所赋予生理整合和觅养行为等特性提高环境资源利用效率以及自身繁殖和生存有效性,通过林窗更新和林缘扩散等途径维持种群稳定性和持久性。

  • 标签: 中国沙棘逃避 克隆生长 林窗更新 林缘扩散 平茬更新 稳定性维持
  • 简介:中国沙棘是毛乌素沙地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但其造林效果受到干旱缺水和风沙危害双重制约。为此,本文提出了缝植造林、丛状栽植和栽前灌水3项实用技术。结果表明,与常规穴状单株栽植以及造林前不灌水相比,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降低风蚀危害,从而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苗木生长。

  • 标签: 中国沙棘 栽植措施 成活率 生长量 毛乌素沙地
  • 简介:在黄土高原高塬沟壑区用中国沙棘、多年生香豌豆与从国外引进刺槐、绒毛白蜡和黑核桃等乔木树种进行不同类型复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幼龄期(1-4a)各种复合类型由于植物之间有益共生,特别是中国沙棘、多年生香豌豆固氮作用,可以很好地促进主栽乔木树种高、径生长及生物量积累;同时用于混交中国沙棘,自身生长量也较其纯林有所增加.适宜乔灌混交,可以实现"双赢"目标.

  • 标签: 中国沙棘 复合方式 生长量 黄土高塬沟壑区
  • 简介:中国沙棘人工林发生大面积早衰现象比较普遍。本文在广泛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总结出中国沙棘早衰现象主要成因,包括水分胁迫、病虫危害、密度制约、不合理造林设计和经营管理等,文中提出了防治中国沙棘早衰相应对策。

  • 标签: 中国沙棘 早衰 现象 成因 对策
  • 简介:中国沙棘+青海云杉和中国沙棘+华北落叶松混交林最大截留量、枯落物持水量和稳渗速度明显高于其纯林.17年生华北落叶松+中国沙棘林最大截留量较华北落叶松纯林高23.9%,枯落物持水量高26.3%,稳渗速度高2.4倍.退耕地所有中国沙棘林分最大截留量分布范围为1.43~2.02mm,较农作物高0.80~1.41mm,也高于退耕地种草、种药0.23~0.43mm;退耕还林地表形成稳定枯落物层,退耕栽植沙棘林枯落物层持水量较农作物十分明显;中国沙棘林地土壤稳渗速度较农耕地高5.5~19.5倍.退耕还林还草后,中国沙棘等人工植物群落较农作物森林水文生态功能明显得到提高.

  • 标签: 中国沙棘 森林水文 持水量 农作物 纯林 林分类型
  • 简介: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对中国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Sinensis)、俄罗斯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及其杂交子代光合特征进行测定,比较其亲本及子代差异性。结果表明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中国沙棘及俄罗斯沙棘呈"双峰"型,杂交子代呈"单峰型";全天蒸腾速率以俄罗斯沙棘最大,中国沙棘最小;胞间CO2浓度日变化规律三者相似,均在14:00达到最小值;全天气孔导度以俄罗斯沙棘最大。

  • 标签: 沙棘 杂交子代 光合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