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神经胶质是发病率最高的一类肿瘤.具有恶性程度高、病情发展快、预后差及治疗后极易复发等特点。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放疗、化疗及各种联合治疗方法。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是近年来逐渐发展成熟并逐步应用于临床的新型肿瘤治疗方法,其本质是一种近距离精确放射治疗田。同传统的外放射治疗相比,放射性粒子植入具有定位精确、治疗靶点局部放射剂量高而周围正常组织受照量低、治疗时间短、可以连续照射及分次照射等优点,安全、可靠、易于防护。本研究就术中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神经胶质研究现状作一回顾。

  • 标签: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神经胶质瘤 肿瘤治疗方法 精确放射治疗 局部放射剂量 颅内肿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胶质占全部脑肿瘤的40%以上,高分化脑胶质的生物学行为是侵袭性生长,手术很难彻底清除,单纯手术疗效差,局部复发是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术后化疗可进一步杀灭残存肿瘤,降低局部复发率,延长生存期,是目前最好的辅助治疗手段。我科室自2008年8月至2009年7月收治23例脑胶质患者进行化疗联合放疗后的护理,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 标签: 脑胶质瘤 术后化疗 联合放疗 护理 局部复发率 辅助治疗手段
  • 简介:胶质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脑肿瘤。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脑胶质的发生率占肿瘤的35%-60%,死亡率高居癌症前列。而在脑胶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血脑屏障、肿瘤组织及周边水肿脑组织间隙静水压较高、用药后不良反应和药物耐药性因素降低了脑胶质治疗药物的疗效。联合用药治疗已逐渐替代单一药物治疗。最新的联合治疗方案如使用扶正平汤联合替莫唑胺,平消胶囊联合脑瘤饮,有效率可分别达到70.0%和86.4%,而对照组有效率为56.7%和70.0%,同时,死亡率和中位生存期也优于对照组,说明联合用药较单一药物治疗更有效。目前,联合药物治疗已逐渐替代单一药物治疗,本文就临床现阶段常用联合药物做一综述。

  • 标签: 脑胶质瘤 药物治疗 联合治疗 替莫唑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护理在脑胶质病房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 3 月至 2020年 10 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神经胶质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接受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8.00%显著低于对照组 20.00%(P<0.05)。结论:风险管理可降低神经胶质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神经外科胶质瘤 应用效果
  • 简介:随着全基因组和转录组测序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被发现。研究表明lncRNAs对胶质的诊断、治疗和化疗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截至目前共有20多个异常表达的lncRNAs被证实与胶质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主要阐述这些公开报道异常表达的lncRNAs,以期为胶质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价提供新的生物靶标。

  • 标签: 胶质瘤 长链非编码RNA 药理作用 生物靶标
  • 简介:摘要:脑胶质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为脑胶质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综述了脑胶质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包括免疫治疗的原理、各种免疫治疗策略及其优缺点,以及目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 标签: 脑胶质瘤 免疫治疗 研究进展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外源性C2-神经酰胺对大鼠脑胶质细胞C6活力的抑制作用以及早期凋亡诱导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C2-神经酰胺对C6细胞活力的影响;倒置荧光显微系统观察细胞形态变化;AnnexinⅤ/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对细胞早期凋亡进行定量分析.结果:C2-神经酰胺可显著抑制C6细胞的活力,IC50为2.2×10-5mol·L-1;荧光染色可见核浓染等细胞凋亡特征形态改变;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C2-神经酰胺可诱导C6细胞发生早期凋亡作用,且凋亡百分率呈时间及浓度依赖性,C2-神经酰胺2×10-5mol·L-1处理24h后平均早期凋亡率高达49.3%.结论:C2-神经酰胺主要通过诱导早期细胞凋亡对大鼠脑胶质C6细胞发挥细胞毒作用,提高神经酰胺水平有望成为肿瘤化疗的新途径.

  • 标签: C2-神经酰胺 C6 ANNEXIN Ⅴ/PI 早期凋亡
  • 简介:[摘要]:手术切除程度是影响脑胶质术后远期生存率的重要因素。传统的手术方式,即术前影像学评估联合术中手术医生的经验判断,无法保证病灶影像学完全切除。术中磁共振可以使术中病灶整体可视化,检测残余的肿瘤组织,能最大限度保证肿瘤的切除,近年来得到较多应用。笔查阅相关文献,就近年来术中磁共振成像在脑胶质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磁共振成像,术中 神经胶质瘤 神经外科手术 功能神经导航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在脑胶质患者中开展心理护理工作的价值作用。方法:将2021年8月到2022年8月期间院内的180例脑胶质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利用随机分配法划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接受不同护理后观察组整体数据信息明显比对照组更具优势,SAS评分、SDS评分更低,P

  • 标签: 脑胶质瘤 心理护理 SAS评分 SDS评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对于脑胶质围术期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后的临床效果并根据疗效进行观察并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间收治的60例脑胶质的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并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且在所有患者知情自愿的前提下,平均分为常规参照组和特定护理观察组,每组30例。采用特定的护理方法应用于脑胶质围术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以及产生的影响做出相关研究。结果:对于脑胶质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缓患者痛苦。结论:经研究表明对于脑胶质围术期患者的焦虑采用相应的护理对策后,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改善患者治疗中负性情绪具有积极作用并在一定程度缓解患者术中焦虑情绪,利于治疗的正常进行。

  • 标签: 脑胶质瘤 围术期 焦虑 护理对策
  • 简介:动脉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第一致病原因,该病病程凶险,残死率极高,被称为大脑的“定时炸弹”,但如能及时诊治。绝大多数可获得永久性治愈。针对该疾病的这一特点,1998年,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刘建民教授在国内率先开展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治疗动脉,即将可解脱弹簧圈通过微导管送至动脉,栓塞动脉,从而避免了传统的开颅手术。至今,通过这一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已成功地治疗了动脉患者1500余例,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愈后。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管重建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 蛛网膜下腔出血 第二军医大学 可解脱弹簧圈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