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急诊危重症患者实施护理质量指标管理的效果。方法:2021年7月至2022年2月,选取本院收治的急诊危重症患者90例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1:1划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试验组实施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对比护理结局。结果:1)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急救用时和住院天数更短、护理质量评分更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2)试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8%,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危重症患者实施护理质量指标管理,能减少不良事件、加快恢复速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急诊 危重症 护理质量指标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在皮肤科湿敷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收治的70例皮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予以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湿敷护理,实验组采用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体系。结果:在湿敷护理的达标情况方面,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皮肤科湿敷护理中,行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体系,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湿敷护理的达标情况,改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体系 皮肤科湿敷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收治的上肢骨折手术治疗患者疼痛护理质量指标对疼痛护理中的指导作用。方法:资料收集时间2020年2月-222年2月,接诊上肢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疼痛护理质量指标进行护理指导;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评分评估,及护理评价。结果:术后6h,患者对疼痛评分测定结果基本一致(P>0.05)。但是术后12h、24h测定疼痛评估,研究组均偏低(P

  • 标签: 疼痛护理质量指标 上肢骨折 术后疼痛 指导作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敏感指标在基层医院护理质量中的应用 方法:2021年护理部给临床科室拟定护理工作目标值,每季度对各临床科室护理敏感指标目标值进行考核,并与护理质量挂钩,对发生的护理问题进行归因分析,积极调整护理措施,改善科室的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敏感指标  护理质量   提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防跌倒分级指标管理对老年病科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5月-2021年5月一年内接收的100例老年病科患者纳入研究,通过抽签方式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对参照组患者进行一般防跌倒护理,对试验组患者进行防跌倒分级指标管理,观察两组的防跌倒措施实施情况(防跌倒教育落实率、跌倒评估正确率、跌倒中高危风险评估正确率)、防跌倒知识掌握评分、实际跌倒发生率以及护理质量。结果:试验组的防跌倒教育落实率、跌倒评估正确率、跌倒中高危风险评估正确率分别为92.00%、90.00%、96.00%,均高于参照组80.00%、76.00%、78.00%,防跌倒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参照组,实际跌倒发生率10.00%低于参照组22.00%,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质量中,试验组在跌倒登记报告、跌倒预防、跌倒处理和跌倒事件反馈方面评分均高于参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病科患者进行防跌倒分级指标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跌倒发生,避免老年患者受到意外伤害。

  • 标签: 防跌倒分级指标管理 老年病科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防跌倒分级指标管理对老年病科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5月-2021年5月一年内接收的100例老年病科患者纳入研究,通过抽签方式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对参照组患者进行一般防跌倒护理,对试验组患者进行防跌倒分级指标管理,观察两组的防跌倒措施实施情况(防跌倒教育落实率、跌倒评估正确率、跌倒中高危风险评估正确率)、防跌倒知识掌握评分、实际跌倒发生率以及护理质量。结果:试验组的防跌倒教育落实率、跌倒评估正确率、跌倒中高危风险评估正确率分别为92.00%、90.00%、96.00%,均高于参照组80.00%、76.00%、78.00%,防跌倒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参照组,实际跌倒发生率10.00%低于参照组22.00%,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质量中,试验组在跌倒登记报告、跌倒预防、跌倒处理和跌倒事件反馈方面评分均高于参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病科患者进行防跌倒分级指标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跌倒发生,避免老年患者受到意外伤害。

  • 标签: 防跌倒分级指标管理 老年病科 护理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于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和神经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抽取104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取时间段在2020年1月—2021年9月期间。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基础组(实施基础护理干预模式)和康复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模式),每组52人。经过一系列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SF-36评分水平和NIHSS评分水平。结果:康复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基础组与之相比,生活质量评分较低,组间差异显著(P

  • 标签: 脑梗死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 基础护理模式 SF-36评分 NIHSS评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质量敏感指标联合阶段递进式护理在消毒供应室中对消毒供应室器械合格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消毒供应室器械700件,病例数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消毒供应室有护士5人,护理员3人,工人2人,对照组进行阶段递进式护理,实验组进行质量敏感指标联合阶段递进式护理,分析两组消毒供应室器械合格率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湿包发生率2件,感染率6例,对照组不良情况发生率高于实验组,其他各项指标实验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共10人,实验组有9人(90%)满意,患者共40人,实验组有38人(95.5%)满意,整体满意度中,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中应用质量敏感指标及阶段式递进护理方式,可有效提高器械各项指标的合格率及达标率,减少患者感染情况,有助于提高患者及护理人员使用的满意程度。

  • 标签: 质量敏感指标 阶段递进式护理 消毒供应室 合格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高龄慢阻肺患者开展全面肺功能康复护理在改善其通气指标与生活质量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运用全面肺功能康复护理。结果:护理前2组的FEV1、FVC、FEV1/FVC均较低P>0.05,护理后FEV1、FVC、FEV1/FVC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护理前2组SGRQ量表评分较高P>0.05,护理后SGRQ量表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对于高龄慢阻肺患者进行全面肺功能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其肺通气指标,并可显著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慢阻肺 高龄患者 全面肺功能康复护理 肺通气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血液标本保存时间对各生化检测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月到2022年3月在本院接受生化检测的69例受检者为调研目标,观察其血液标本在不同保存时间内,生化检测指标的表现情况。结果:在血液标本保存时间为48h范围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白蛋白、甘油三酯等指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液标本保存时间为48h范围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蛋白、总胆红素等指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蛋白随着时间的增加而提高,总胆红素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降低。结论:随着血液标本保存时间的延长,少数生化检测指标会受到一定干扰,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血液标本 保存时间 生化检测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糖和尿糖2项检验检测指标在基层医疗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4例和体检人员74例为研究对象。结果:观察组中,血糖准确度97.30%、餐后2h血糖准确度95.95%,尿糖准确度98.65%,血清三酰甘油水平准确度98.65%;观察组尿糖阴性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清三酰甘油水平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睡眠质量评分测定,检查前2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后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行血糖以及尿糖测定,准确度更高,且能够在最短时间内确定患病情况。

  • 标签: 血糖检测 尿糖检测 糖尿病 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