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国产硝苯地平控释片的临床应用概况。方法: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国产与进口硝苯地平控释片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学等进行评价、分析。结果与结论:国产硝苯地平控释片目前已普遍应用于临床,国产与进口硝苯地平控释片疗效、安全性相仿,但从药物经济学分析,应用国产硝苯地平控释片可以大大节省医疗开支。

  • 标签: 国产硝苯地平控释片 临床应用 评价
  • 简介: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尼卡地平治疗高血压急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尼卡地平”、“高血压急症”为检索词,计算机检索PubMed、ISI、EMbase光盘数据库、CBMdisc、CNKI、VIP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纳入尼卡地平用于治疗高血压急症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Meta分析方法,运用RevMan5.0软件对符合条件的纳入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合计101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尼卡地平在降低收缩压(systolicbloodpressure,SBP)与舒张压(diastolicbloodpressure,DBP)这两方面的效果均好于硝普钠[MD=0.63,95%CI(0.25,1.01),P=0.001;MD=0.35。95%CI(0.15,0.56),P=0.0007],而与乌拉地尔、拉贝洛尔、酚妥拉明、硝酸甘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尼卡地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硝普钠[OR=0.55,95%CI(0.38,0.8),P=0.002],与拉贝洛尔、乌拉地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尼卡地平治疗高血压急症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尼卡地平 高血压急症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尼群地平(nitrendipine)缓释片的制备,以及考察其缓释片的体外释放行为。方法:制备尼群地平-聚维酮(PVP)固体分散体,将此固体分散体与羟丙甲纤维素(HPMC)制成亲水凝胶骨架缓释片,并对PVP用量、HPMC用量和释放介质等影响体外释药行为的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HPMC与PVP用量及其释放介质对药物释放行为影响显著,通过调节处方用量比例获得满意的释放效果,其体外释药过程符合零级药动学方程。结论:该法制备的尼群地平缓释片,其体外释药平稳、累积释放率高。

  • 标签: 尼群地平 缓释片 固体分散体
  • 简介:目的观察贝那普利与非洛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贝那普利组32例,给予贝那普利10nag,1次/d,联合治疗组32例,在贝那普利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非洛地平5mg,1次/d,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检测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并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差异。结果治疗4周后2组血压均下降,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降压幅度高于贝那普利组,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贝那普利与非洛地平联合应用降压疗效更好。

  • 标签: 高血压 糖尿病 贝那普利 非洛地平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用贝那普利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0例,将其平均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1次L/d;试验组给予贝那普利10mg,1次/d,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1次/d。8周后观察两组预后。结果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头痛、水肿反应,但这些不良反应不影响疗效。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能收到很好的疗效,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贝那普利 预后 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艾滋病患者应用一线抗病毒治疗方案失败后更换二线抗病毒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一线治疗组54例和一线抗病毒治疗方案失败治疗的艾滋病患者56例(二线治疗组),二线治疗组采用二线抗病毒治疗方案拉米夫定(3TC)+替诺夫韦(TDF)+克力之(LPV/r)。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结果二线治疗组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中位数为97个/μl,治疗6个月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中位数为244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线治疗组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中位数为96个/μl,治疗6个月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中位数为89个/μ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线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患者病毒载量都得到了抑制(病毒载量〈400拷贝/ml),病毒学抑制率为100%;一线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患者病毒载量没有得到抑制(病毒载量3600拷贝/ml)。结论二线抗病毒治疗方案发挥了很好的疗效,取得良好病毒学及免疫学的应答。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抗病毒药 拉米夫定
  • 简介:目的观察香菇多糖(LNT)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GEM)+顺铂(DDP)方案(GP方案)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经组织学和/或细胞学确诊的初治晚期NSCLC患者7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GP方案)和观察组(LNT联合GP方案)。对照组应用GEM1000mg/㎡,d1、d8;DDP25mg/㎡,d1~d3;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香菇多糖注射剂1mg,每周2次静脉滴注。21天为1周期。完成2~4周期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35例患者中,获PR13例,SD19例,PD3例,RR为37.1%(13/35),DCR为91.4%(32/35),中位治疗至疾病进展生存时间(TTP)为6.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MST)为12.3个月,1年生存率为45.7%(16/35);对照组36例患者中,获PR13例,SD18例,PD5例;RR为36.1%(13/36),DCR为86.1%(31/36),TTP为6.5个月,MST为11.6个月,1年生存率为41.7%(15/3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PS改善率:观察组为77.1%(27/35),对照组为38.9%(1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反应和脱发。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Ⅲ~Ⅳ度粒细胞减少发生率(14.3%/36.1%)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度恶心呕吐发生率(11.4%/19.4%)亦有一定程度降低(P>0.05)。结论香菇多糖注射剂联合GP方案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增效减毒作用,可作为化疗的重要辅助用药。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香菇多糖 吉西他滨 顺铂 化学治疗
  • 简介: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thyroidcarcinoma,DTC)预后良好,但仍有约3.8%的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PTC)和16.4%的滤泡状甲状腺癌(follicularthyroidcarcinoma,FTC)在初诊时就已发生远处转移。初诊后已治愈的PTC和FTC患者在其后的随访过程中,又有5.8%发生远处转移。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随访过程 甲状腺球蛋白 ^131I carcinoma 转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