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药品名称】通用名称:氨碘肽注射英文名称:AmiotideInfection汉语拼音:AndiantaiZhusheye【成份】本品有效成份为有机碘和谷氨酸、胱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赖氨酸等十八种氨基酸、多肽、核苷酸和多种微量元素等。本品辅料为:聚山梨酯-80。

  • 标签: 谷氨酸 有机碘 注射液 多肽 聚山梨酯-80 有效成份
  • 简介:目的:评价新型硅胶(RS一次性使用泪道引流管)治疗泪小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3-01/2015-10来我院就诊的47例47眼泪小断裂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在泪小断裂吻合术中,新型硅胶从上、下泪小点“U”形置入,在泪道中保留3mo。拔后,观察泪道通畅率、是否伴有泪溢和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泪小吻合成功,新型硅胶顺利植入。未发生硅胶相关的并发症,如眼部刺激、泪小点外翻和撕裂、过早脱落等。治愈41例(87%),泪道冲洗通畅,无泪溢。部分治愈4例(9%),患眼轻微泪溢,但泪道冲洗通畅。失败2例(4%),患眼泪溢,泪道冲洗不畅。结论:在泪小断裂吻合术中,新型硅胶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的置入物,其操作过程简单,易于掌握,术者学习曲线短。

  • 标签: 泪小管断裂 硅胶管 双泪小管置入
  • 简介:泪道阻塞是眼科门诊常见病之一,常见症状有溢泪、溢脓等,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该病过去有挂线、泪道探通、泪道激光成形术、泪囊鼻腔吻合术、泪囊摘除术等方法,各有优缺点。我院自2011年1月起采用鼻内镜下Crawford治疗泪道阻塞患者,取得了初步治疗效果。

  • 标签: 泪道阻塞 置管治疗 鼻内镜下 临床分析 泪道激光成形术 泪囊鼻腔吻合术
  • 简介:目的评价玻璃酸钠眼对角膜异物剔除术后促进角膜伤口愈合的作用。方法将我院角膜异物患者共17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行角膜剔除术后观察组使用玻璃酸钠眼和盐酸左氧氟沙星眼滴眼,对照组使用盐酸左眼氟沙星眼滴眼,观察两组在治疗后一周角膜恢复情况。结果治疗一周后两组的疗效比较,观察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效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玻璃酸钠能加快角膜异物剔除术后角膜创面的愈合。

  • 标签: 角膜异物 角膜修复 玻璃酸钠
  • 简介:目的观察外伤性上下泪小同时断裂行环形置吻合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8例(18只眼)外伤性上下泪小同时断裂的患者在手术显微镜下寻找断端进行环形置吻合术.结果18例(18只眼)成功实施环形置吻合术,术后3个月拔除留置的硅胶,15例泪道冲洗通畅无泪溢,占83.33%;3例冲洗通而不畅,无明显或轻度泪溢,占16.67%.结论对外伤性上下泪小同时断裂的患者行环形置吻合术,同时恢复了上下泪小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效果良好,方法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环形置管 泪小管 断裂
  • 简介:受内分泌学家采用酒精介入疗法治疗复发性甲状腺囊肿的启发,我们采用穿刺抽注入无水酒精的方法治疗耳廓假囊肿3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8例,男31例,女7例,年龄18-56岁,平均35岁。35例为单耳,3例为双耳。囊肿均位于耳廓外侧面三角窝、舟状窝内。34例为初诊,4例为曾行过单纯穿刺抽后复发。34例抽出淡黄色清亮液体,4例复发者抽出暗红色液体。囊肿最大者约1.5cm×2.0cm×2.0cm,最小

  • 标签: 穿刺抽液 无水酒精 耳廓假囊肿 治疗方法
  • 简介:<正>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retinalveinocclusionBRVO)是一种常见的多因性视网膜血管病。治疗难度较大,多见于中、老年人。常伴有全身性血管病,尤其是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高粘度等,也是致盲率较高的一类视网膜病变。本文应用灵光注射联合复方丹参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42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复方丹参 注射液 血塞通 动脉硬化 治疗时间
  • 简介:目的通过对照法评价观察氨碘肽注射(舒视明)治疗不同疾病引起玻璃体混浊的临床效果。方法氨碘肽注射组肌肉注射治疗玻璃体混浊158例(169例只眼)普罗碘胺注射肌肉注射治疗玻璃体混浊113例(126只眼)均为qd注射30d为一疗程,各二疗程。结果氨碘肽注射组总有效率67.5%,普罗碘胺注射组总有效率41.3%。结论氨碘肽治疗玻璃体混浊的临床效果主要依赖于该药的主要成分1来源于猪眼睛2含有大量的谷氨酸,胱氨酸,甘氨酸,天氡胺酸,赖氨酸等十多种基本非常接近人眼需要的氨基酸,起着改善眼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效的促进玻璃体混浊吸收,组织修复有效提高眼的光学通路,改善有限视力.

  • 标签: 氨碘肽 普罗碘胺 有效 依赖
  • 简介:目的:用过碘酸雪夫氏(PeriodicAcid-Schiff,PAS)染色法比较4%多聚甲醛固定、4%戊二醛固定和Davidson固定固定豚鼠眼球的固定效果,筛选最佳眼球固定和固定时间。方法:取正常豚鼠眼球分6组,每组5只,I组眼球放入4%多聚甲醛固定固定24h、域组眼球放入4%戊二醛固定固定24h;Ⅲ~V组眼球放入Davidson固定分别固定3、6、24h;遇组眼球在Davidson固定中固定3h后转移到10%中性甲醛中再固定48h。常规制片、PAS染色、显微镜观察,比较不同固定方法对组织的固定效果。结果:Davidson固定固定3h的固定效果最为理想,Davidson固定固定3h后转移到10%中性甲醛再固定48h的固定效果与Davidson固定固定3h的固定效果接近,这两组固定固定的眼球切片均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视网膜各层细胞排列整齐。结论:Davidson固定对豚鼠眼球的固定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种固定,豚鼠眼球用Davidson固定固定后,可将其转移到中性甲醛中长期保存,其固定效果不受影响。

  • 标签: 固定液 眼球 PAS染色 Davidson固定液
  • 简介:目的探讨并分析针对眼肌麻痹疾病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统计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有眼肌麻痹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实验组30例,针对该组患者使用复方樟柳碱注射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针对该组患者采用传统治疗方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其疗效差异,经人院前检查,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比、眼科疾病史、遗传眼科疾病史均无明显差异,对比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最终治疗结果差异明显,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7/3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3.3%(19/30),组间对比结果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眼肌麻痹疾病使用复方樟柳碱注射进行治疗的效果相比较使用传统治疗方法更好,不仅可以有效的治愈疾病,同时改善患者的眼部血液循环,补充眼部肌肉所需营养,降低疾病复发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 眼肌麻痹 疗效
  • 简介: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探讨显微镜下手术吻合泪小断裂的临床疗效。在手术显微镜下应用四环素可的松眼膏从上泪小挤入来找出泪小断端,以硬膜外麻醉作为支撑插入泪小腔,对断端进行显微手术吻合。术后随访12~36个月,36例中有29例愈合良好,泪道通畅;3例通而不畅;另4例则完全不通。总有效率达88.89%采用显微手术结合硬膜外麻醉作支撑物,同时术中应用眼膏治疗下泪小断裂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泪小管 创伤 显微手术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外伤性泪小断裂的手术方法、手术重点及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显微镜直视下吻合手术对76例外伤性泪小断裂患者进行治疗,取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对其一般资料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6例中68例冲洗泪道通畅,无溢泪,治愈率89.5%;8例冲洗泪道通而不畅,有轻度流泪,好转率10.5%。76例全部一次手术成功,有效率100%。结论外伤性泪小断裂应及时手术,避免造成终生溢泪,影响患者的生活。

  • 标签: 外伤性泪小管断裂 手术方法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泪小断裂吻合的有效方便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08年间收治的30例泪小断裂患者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显微镜下直接找到或经上泪小逆行寻找到泪小鼻侧断端并以一次性硬膜外麻醉导管作为泪小支撑物的手术有效率达86.67%。结论本文报道的手术方法是一种简单、方便、有效的泪小断裂吻合术式,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泪小管 吻合术 硬膜外麻醉 导管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43例(43眼),其中男6例,女37例,年龄45~71岁。泪小点膜闭伴泪小阻塞5例,泪总管阻塞者3例,鼻泪管阻塞者35例。均为门诊患者。自制义:用直径2mm空心软质塑料作义管材料,长度约15cm,一端在酒精灯上加热封闭并用剪刀修剪成带有尖端的盲端,利于进入泪小。距盲端40mm范围内用烧热的1mm注射器针头在软管侧壁制作多个侧孔。

  • 标签: 自制义管 泪道阻塞 临床观察 泪小管阻塞 治疗 泪小点膜闭
  • 简介:干眼(Dryeye)是由于泪液生成不足或泪液蒸发过强并致泪膜不稳定引起眼表病变而产生眼部一系列不适症状.泪液生成不足型干眼病是由于泪液生成功能紊乱或泪液由泪腺排人结膜囊受阻所致.通过阻止泪液的排泄而增加眼表泪液从而减轻干眼症状.本文以不可吸收性泪小栓子栓塞干眼患者泪小后,观察干眼症状的减轻,客观检查进行比较,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来观察泪小栓子治疗干眼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泪小管栓塞 治疗 干眼 并发症 抗生素
  • 简介:目的:分析总结2.5g/L马来酸噻吗洛尔眼(timolol)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后屈光回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准分子中心2007—08/2008—08接受LASIK手术病例1400例2650眼,随访0.5a以上,发生屈光回退者有53例66眼,按手术时间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使用2.5g/L马来酸噻吗洛尔眼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1g/L玻璃酸钠眼进行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wk,治疗结束后将试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视力提高行数)。结果:试验组视力提高-1~4(平均1.45±1.09)行,对照组视力提高.2~2(平均0.61±0.86)行,行成组t检验显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00,P〈0.05)。结论:马来酸噻吗洛尔眼2.5g/L对LASIK术后屈光回退具有显著疗效。

  • 标签: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屈光回退 噻吗洛尔滴眼液
  • 简介:目的应用新型泪道引流管治疗泪小断裂,恢复泪道引流通路.方法对30例泪小断裂患者使用新型泪道引流管作为支撑行泪小吻合术,将引流的两端探子分别从上、下泪点插入泪道,通过泪管断端经过鼻泪管至下鼻道开口处,在鼻腔内窥镜直视下,用镊子触及并取出探子于鼻腔外,在探子与硅胶交界处剪断硅胶,两端硅胶在鼻腔内打结留置于鼻腔.术后3月或0.5a拔.并与以往用硬膜外麻醉做支架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30例患者均于植后3~7d内症状消失,29例拔后达到治愈标准,无泪管豁开、下睑外翻或泪点外翻等并发症.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以硬膜外麻醉作支架吻合组.结论新型泪道引流管作为泪小断裂吻合支撑,伤口愈合快,成功率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泪道引流管 治疗 泪小管断裂 硅胶管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