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对Q调整非球面切削与标准化LASIK术后视觉质量的观察来分析Q引导个性化切削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01/05等效球镜低于-12.00D的46例88眼进行非球面切削或标准化LASIK术后进行随访,按术前屈光度数将其分为A组(〈-6.00D)B组(-6.00~-12.00D)两组,对比各组非球面切削与标准化LASIK术后1mo裸眼视力、Q、夜间眩光、夜间视物质量及满意率(后3者采取问卷调查)。结果:A、B组内非球面切削与标准化LASIK术后裸眼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8,P〉0.05;t=0.62,P〉0.05);A、B组内非球面切削与标准化LASIK术后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3,P〉0.05;t=-0.372,P〉0.05);A组内非球面切削与标准化LASIK术后眩光、夜间视物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眩光:χ^2=2.397,P>0.05;夜间视物质量:χ2=1.263,P〉0.05);B组内非球面切削与标准化LASIK术后眩光、夜间视物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眩光:χ^2=10.85,P〈0.01;夜间视物质量:χ^2=10.85,P〈0.01);术后效果满意率达到98%。结论:非球面切削能明显改善-6.00D以上的术后主观视觉质量。

  • 标签: 非球面切削 视觉质量
  • 简介:目的制备左氧氟沙星热敏型耳用凝胶,并对其体外释放性能进行检测。方法制备以泊洛沙姆407为基质的左氧氟沙星热敏性耳用凝胶,根据中耳温度筛选泊洛沙姆407的最佳处方浓度,采用立式Franz扩散池模型对该制剂的体外释放性能进行研究。结果左氧氟沙星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3.0~10.5mg/L,在此浓度范围内吸光度(A)浓度(c)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即C(mg/L)=12.582A+0.2976(r=0.9986,n=6);平均回收率为100.09%,相对标准偏差(RSD)=0.61%(n=6);泊洛沙姆407在处方中的最佳浓度为17%;药物释放具有一定的控释性,释放符合零级动力学特征。结论该耳用热敏型凝胶具有较好的控释性能,且制备方法简单,用药剂量易于控制。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泊洛沙姆407 热敏型耳用凝胶 体外释放 立式扩散池法
  • 简介:目的:观察翼状胬肉术后角膜屈光改变及屈光状态趋于稳定的时间。方法:随机选择翼状胬肉切除患者46例54眼,术前、术后3,7,14,30,90d行角膜地形图检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翼状胬肉术后散光度较术前显著下降,术后3d与术后其他观察阶段相比,最陡径上的K(Ks)、散光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术后7d及以后各观察阶段之间两两比较,Ks、最平径上的K(Kf)、散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翼状胬肉术后7d角膜屈光状态基本稳定

  • 标签: 翼状胬肉 角膜地形图 角膜屈光
  • 简介: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术切口大小对矫正角膜原有散光、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4-07/2016-07接诊的白内障患者92例92眼,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6例46眼。两组均行透明角膜隧道切口白内障乳化超声术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照组为3.0mm透明角膜切口,观察组为1.8mm透明角膜切口。检测术前及术后1d,1wk,1、3mo裸眼视力、角膜散光度、基础泪液分泌(schirmerⅠtest,SⅠt)、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time,BUT),记录术后1d,1wk,1、3mo术源性散光(surgeryinducedastigmatism,SIA)。结果:两组术后1、3mo裸眼视力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3mo角膜散光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wk,1、3moSIA均不断减小,且观察组术后1d,1wk,1moSIA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wkSⅠt、BUT少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mo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wkSⅠt、BU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3m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3.0mm标准切口相比,1.8mm透明角膜切口可减少SIA,缩短角膜稳定性恢复时间。

  • 标签: 白内障 透明角膜隧道切口 同轴 术源性散光 裸眼视力
  • 简介:目的:分析眼压控制稳定的晚期青光眼术后1a内在不同血压段时视野进展情况。方法:记录晚期青光眼眼压正常患者的舒张期血压及眼压,并分别做视野检查,通过AGIS评分法判断病程的进展。结果:随访1a,各试验组平均随访眼压比较无差异;各组视野受损进展率有差异,血压偏低组视野受损进展比较快。结论:低血压是晚期青光眼病程中的危险因素之一。晚期青光眼患者如舒张期血压过低,视野有恶化趋势。

  • 标签: 青光眼 舒张期血压 视野
  • 简介:使用前准备:?洗手(之后也要洗手)。?病人摆好舒适的体位,头部需有支撑。?避免你自己病人分心。?光线充足。?

  • 标签: 眼垫 眼罩 绷带
  • 简介: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性手术的出现,使个体化切削成为可能,通过矫正人眼生理系统的高阶像差,人们期望获得超常视力及对比敏感度.但由于像差会受到衍射散射影响,同时还会随时间、泪膜厚度、瞳孔大小以及调节的变化而波动,从而影响得到无像差的视网膜成像.无像差的视网膜成像还要受到视网膜采样以及大脑神经系统识别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个体化切削不一定能产生超常视力.

  • 标签: 视力 个体化 视网膜成像 对比敏感度 泪膜 过矫
  • 简介:Massae先生(化名)是一位48岁的农民,最近到坦桑尼亚的一个三级眼科诊所就诊,主诉左眼眼痛、流脓、失明三个星期。在患病的前几天,他在当地的健康中心治疗(氯霉素滴眼液),但是症状持续加重。现在,他有大面积的角膜溃疡

  • 标签: 角膜盲 预防 治疗 康复
  • 简介:目的:使用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仪比较高度近视眼与正常人(正视眼)中央前房深度(centralanteriorchamberdepth,CACD)前房角(anteriorchamberangle,ACA)两项前房参数差异,进一步了解高度近视眼的解剖学特点。方法:收集2010-10/2011-06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正视眼82例,收集同期我院门诊与准分子激光中心就诊的高度近视眼68例,采用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仪测量CACDACA。对高度近视组与正视眼组的前房参数值进行两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参数有无差异。结果: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仪测得正常人CACD平均值为3.02±0.47mm,ACA平均值为33.26°±6.20°。高度近视眼的CACD平均值为3.24±0.38mm,ACA的平均值为39.55°±6.68°。高度近视眼与正视眼的两项前房参数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仪测量前房参数,高度近视眼与正视眼相比中央前房深度深、前房角宽。

  • 标签: 中央前房深度 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仪 前房角
  • 简介:“眼睛是心灵之窗”。眼病的防治工作历来受到党和政府以及卫生部门的关心支持。根据“1991—2000年上海市防盲初级眼保健规划”的要求,十多年来,我区的眼防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特别是在区卫生局、区民政局、区残联各街道的通力协作下,我区广大眼病防治人员本着服务社区,服务居民的宗旨,围绕着防盲治盲;社区、

  • 标签: 初级眼保健 防治工作 防盲治盲 上海市 老年人 眼病
  • 简介:眩晕是指患者感受周围环境或自身运动时产生的运动幻觉。眩晕症是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之一。Neuhauser报道眩晕症的患病率约为4.9%,发病率约为1.4%,而周围性眩晕是眩晕症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眩晕门诊中的20.5%。引起眩晕的疾病种类很多,不同疾病引起眩晕的原因是不一样的。按照病变部位的不同,眩晕可以分为周围性眩晕中枢性眩晕两大类。

  • 标签: 周围性眩晕 个性化 治疗 诊断 疾病种类 临床综合征
  • 简介:目的分析初发翼状胬肉术后患者应用于退翳明目汤治疗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例初103发翼状胬肉术后患者分组,对照组51例应用典必殊滴眼液治疗,观察组52例给予退翳明目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泪膜稳定性及术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水肿消退、角膜创面上皮修复时间及干眼症状计分均低于对照组,SchirmerBU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0%低于对照组13.89P〈0.05)-Ⅰ及%(。结论退翳明目汤能够有效提升初发翼状胬肉术后患者泪液分泌量,提升泪膜稳定性,消除干眼症状,促进创面上皮修复,降低复发率。

  • 标签: 退翳明目汤 翼状胬肉 泪膜稳定性 复发率
  • 简介:研究人工耳蜗听觉心理学中的言语听辨言语跟踪,对人工耳蜗有效性的评估听觉言语训练个分重要。本文报告2例有良好言语训练结果的语前聋青年,在植入多道程控人工耳蜗后,疗效与文献报告的语后聋相近。这项结果提示语前聋在儿童期实施有效言语训练,并坚持到成年,仍具有听系言语制约开发的作用。文中讨论了言语跟踪试验的有关问题。

  • 标签: 言语听辨 言语跟踪 耳蜗植入
  • 简介:理论支配眼及附属器的三又神经感觉支分布在三个区域:眼区、上颌区下颌区。支配眼及附属器的神经纤维主要在眼区,下睑除外。下睑由上颌区神经纤维支配。通过麻醉可以阻断感觉神经传导使痛觉消失。

  • 标签: 麻醉给药 并发症 眼部 神经纤维 感觉神经传导 附属器
  • 简介:如今,随着人们对视觉功能的认识日益增强,视觉功能检查在临床科研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在临床中,除了眼科视光学常规检查外,视觉功能的检查也非常重要。它是眼视光医师日常诊治的基本手段,主要分为常规的视觉功能临床检查基于心理物理学的实验室测量两种。两种方法各有特点,它们的适当结合分工,能使视觉功能检查更全面,更恰当地为临床及科研服务。

  • 标签: 视觉功能检查 调节 聚散 融像 心理物理学
  • 简介:甲状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身肿瘤的1,3%,占头颈部肿瘤的5.1%。病理类型分为乳头状腺癌(60%~80%)、滤泡状腺癌(20%)、髓样癌(3%-10%)及未分化癌(15%)。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腺癌滤泡状腺癌,发病率高,生长缓慢,恶性程度较低。由于基层医院在术前诊断方面的欠缺,术中往往没有冷冻病理检查,造成手术不规范,需要再次手术修正。现对我院52例需再次手术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再次手术 乳头状腺癌 滤泡状腺癌 头颈部肿瘤 恶性肿瘤
  • 简介:角膜感染如果不能很快的诊断恰当的治疗,可使角膜失去透明性而致盲。“微生物性角膜炎”、“感染性角膜炎”“化脓性角膜炎”都是指角膜的化脓性感染。在这篇文章里,我们使用“微生物性角膜炎”这一概念。这些感染的特征是角膜实质层的黄白色浸润,伴或不伴角膜上皮的缺损,常有炎性反应。(图1)微生物性角膜炎的最常见主诉如下(包括不同的严重程度):·眼红·疼痛·视物模糊·畏光·流泪这篇文章将回顾细菌性真菌性角膜炎,

  • 标签: 微生物性 角膜感染 角膜实质层 细菌性角膜溃疡 角膜上皮 结膜瓣遮盖
  • 简介:超声乳化术已经成为了目前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主要手术方式。随着超声乳化术的广泛应用,该种术式对于眼前节结构功能影响的研究也层出不穷。本文回顾了近几年来国内外这方面的相关文献,阐述了超声乳化术对眼前节结构功能的影响。

  • 标签: 超声乳化术 白内障 眼前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