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药物疗法在中青年单纯舒张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诊治的72例中青年单纯舒张血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实验组采用非药物干预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BMI以及腰围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BMI以及腰围等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青年单纯舒张血压患者采用非药物疗法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非药物疗法 中青年单纯舒张期高血压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健康宣教对青年舒张血压的效果。方法:60例青年舒张血压患者被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试验组(健康宣教)各30例,对比干预后相关指标。结果:干预后,试验组舒张血压恢复更好,依从性和满意度更高(均P

  • 标签: 青年 舒张期高血压 健康宣教 效果
  • 简介: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舒张压曾被认为是比收缩压更重要的脑血管病和冠心病的预测因子。国际国内流行病的研究资料表明,在东亚人群中,如果舒张压下降5mmHg可使脑卒中下降44%~50%,使冠心病危险减少27%,使终末期肾脏病发生的危险降低25%。大量研究表明,有规律的低至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 标签: 高血压病 有氧运动 舒张期 中青年 心脑血管病 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高原部队官兵代谢紊乱及舒张血压降低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高原部队官兵代谢紊乱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选取在高原4000m以上,驻守时间〉1年、按照年龄、海拔不同并在5d以内到达临潼的150名男性高原官兵,对其体检资料如身高、体质量、血压、空腹血糖(FPG)、空腹血脂等指标进行统计,并与200名平原组官兵进行对比。结果随着年龄及海拔高度的增加,三酰甘油(TG)、尿酸(UA)、血糖、脂肪肝患病率逐渐增高,但尤以体质量指数(BMI)增加(37.33%)、UA)增高(20%)和舒张压降低(26%)为甚。结论高原官兵代谢紊乱中以高尿酸、舒张血压降低检出率高,应调整饮食结构,适当减少脂肪、蛋白摄入量,增加糖类饮食和新鲜蔬菜、水果的供应,适量增加体能训练,定期体检,及早预防。

  • 标签: 高原官兵 代谢紊乱 舒张期血压降低
  • 简介:在有些高龄患者中,会出现舒张压(DBP)<60mmHg高血压患者,即低DBP的单纯收缩血压(ISH)。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DBP<70mmHg对机体是不利的,而低DBP的ISH患者常具有更多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和更多的心血管事件风险,成为老年高血压降压治疗的难点,使用硝酸酯类药物进行治疗可能是一个有益的选择。

  • 标签: 低舒张压 高血压 老年人 J形曲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中青年单纯舒张血压治疗中应用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本院心内科治疗中青年单纯舒张血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选择方式将患者分成两组,其中研究组30例、参照组30例。为参照组应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为研究组应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总有效率及舒张压、心率情况,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相比与参照组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舒张压、心率与参照组相比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用于中青年单纯舒张血压的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压、心率情况,还能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使得患者能够快速的康复。

  • 标签: 厄贝沙坦 美托洛尔 舒张期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血流向量成像的相对压成像(RPI)技术评估高血压患者在舒张不同时相的左心室内压差(IVPDs)和压力梯度(IVPGs)的变化,探讨其对不同左心室构型的高血压患者舒张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选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80例作为高血压组,根据相对室壁厚度(RWT)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分为正常构型组(NG组,62例)、向心重构组(CR组,62例)及向心肥厚组(CH组,56例);另选取同期61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集临床资料和超声心动图参数并比较四组间各参数的差异。采用RPI技术测得舒张四个时相的IVPDs和IVPGs,包括等容舒张(IR)、快速充盈(RF)、减慢充盈(SF)和心房收缩(AC)。比较四组间舒张各期IVPDs和IVPGs的差异并分析其与超声心动图参数的相关性,利用ROC曲线分析RPI参数对高血压NG组患者舒张功能减低的诊断效能。结果高血压各亚组在舒张各时相中的IVPDs和IVPGs的绝对值大于对照组(均P<0.001),其中IVPDs-IR和IVPGs-IR在四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IVPDs-IR和IVPGs-IR与舒张功能参数E/e′具有相关性(rs=-0.615、-0.605,均P<0.001)。IVPDs-IR和IVPGs-IR对NG组患者的舒张功能减低具有很好的诊断效能,截断值分别为<-0.705 mmHg(AUC=0.935,P<0.001)、<-0.130 mmHg/cm(AUC=0.926,P<0.001)。结论RPI技术可以精准评估不同构型高血压患者不同程度舒张功能变化,其参数IVPDs-IR、IVPGs-IR可作为无创性早期诊断高血压患者舒张功能减低的潜在新指标,对临床及时干预及逆转心室重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流向量成像 相对压成像 高血压 心室内压差 心室内压梯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评价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单纯收缩血压(ISH)病人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ISH78例,年龄60-80岁,随机分为银丹心脑通、左旋氨氯地平两组,另选择39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银丹心脑通组39例,在抗高血压药左旋氨氯地平片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左旋氨氯地平组39例,单用左旋氨氯地平片内服,两组均连续用药12周,并采用高频超声测定患者用药前后的反应性充血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治疗前后对血压、血脂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的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均显著下降(P<0.01与P<0.05),组间比较,SBP、DBP的下降两组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血清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银丹心脑通组治疗后明显下降(均P<0.01),而左旋氨氯地平组TC、LDL-C下降不显著(P>0.05)。治疗前,银丹心脑通组、左旋氨氯地平组经肱动脉超声测定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均P<0.01)。治疗12周,FMD值显著增大,在银丹心脑通组用药前后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左旋氨氯地平组差异亦非常显著(P<0.01),组间比较银丹心脑通组FMD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左旋氨氯地平组(P<0.01)。两组的非依赖性血管内皮舒张功能(NMD)用药前后均无显著变化(均P>0.05)。治疗期间未见银丹心脑通软胶囊严重不良反应。结论ISH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有益于ISH患者的治疗。

  • 标签: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血脂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超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在预测妊娠血压疾病中的价值。方法我们选取81名孕周小于18周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在妊娠期间监测两次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比较妊娠高血压疾病组(高血压组)和正常组FMD。结果正常组FMD1平均值为(20.9±12.70)%,高血压组FMD1平均值为(6.7±3.2)%,差异有显著性(P<0.01),正常组FMD2平均值为(25±11)%,高血压组FMD2平均值(6±4.3)%,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测量FMD1时高血压组平均孕龄为(19.65±1.42)周,测量FMD2时高血压组孕妇平均孕龄为(29.7±1.24)周,测量FMD1与罹患妊娠血压疾病的平均时间间隔为(13.8±2.9)周,测量FMD2和罹患妊娠血压疾病的平均时间间隔为(3.8±3.2)周。结论孕1821周检测FMD是在早期预测妊娠高血压疾病中有一定价值。

  • 标签: 妊娠 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年龄≥60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02例,采用心超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和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再以两者的比值将患者分为两组讨论E/Ea<15为正常组(n=134)、E/Ea≥15为功能不全组(n=68)。所有患者监测24小时血压,变异性用变异系数和标准差来表示。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血压的变异性是否与左心室舒张功能有关。结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4h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显著相关(r=0.735,P<0.05)。结论血压变异性与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呈独立相关。

  • 标签: 老年患者 高血压 血压变异性 左心室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舒张心力衰竭(DHF对)和收缩心力衰竭(SHF观)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86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43例,舒张心力衰竭患者)和对照组(43例,收缩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同一型号的型超声诊断仪进行相关检查,对最终结果进行对比和探讨。结果观察组IVS、LVPW、LAD、EF显著高于对照组,LVDd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FNS低于观察组,观察组TNF-2α为(3037±707)ng/L、IL-6为(2.41±0.81)ng/L高于观察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比,观察组患者病情更为严重、复杂,临床中更要加强对该类型患者严谨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舒张期心力衰竭 收缩期心力衰竭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老年高血压伴低舒张压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9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测得24h动态血压平均舒张压情况,将其分为BOD<70mmHg组和BOD≥70mmHg组,其中BOD<70mmHg组35例,BOD≥70mmHg组57例,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高血压舒张压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低舒张压的发生率为38.04%(35/92);BOD<70mmHg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显著高于OD≥70mmHg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老年高血压伴低舒张压患者的相关因素为年龄、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肌缺血、脑卒中和吸烟。结论老年高血压伴低舒张压患者在降压治疗时应考虑综合性因素,应及时制定针对性地措施,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

  • 标签: 高血压 低舒张压 影响因素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左室舒张功能减低(E/A<1.0)而收缩功能正常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于缬沙坦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行超声心动图、脉冲波组织多普勒成像及背向散射积分检查。结果缬沙坦治疗后E/A比值明显增高(P<0.01),E/Ea比值显著降低(P<0.01),循环周期变化幅度(CV-IBS)明显增加(P<0.01)。结论缬沙坦治疗可以改善左室舒张功能减低高血压患者的心脏功能。

  • 标签: 高血压 药物疗法 缬氨酸 心室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低舒张压收缩(ISH)的高血压患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133例低舒张压的收缩血压(SBP>140mmHg,DBP<70mmHg)患者辨证分型为血瘀证、痰浊证、气虚证、阴阳两虚证。所有患者入院时均行常规颈动脉超声检查。并对颈动脉血管内-中膜厚度和粥样斑块进行系统评估。结果临床调查显示,上述五种颈动脉病变证型患者中,血瘀证和痰浊证组患者与其他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结论低舒张压收缩血压可作为心脑血管病预后的预示,低舒张压收缩血压的多发证中,以血瘀证和痰浊证居多;血瘀证和痰浊证是低舒张压收缩血压的危险证型。

  • 标签: 中医证型 颈动脉硬化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 简介:目的:观察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中青年单纯舒张血压的疗效.方法:入选30例初发单纯舒张血压患者,年龄35~50岁,平均年龄41.1±4.5岁,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及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8周,观察血压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血压101.7±5.9mmHg,治疗后血压91.0±5.4mmHg,总有效率83.33%,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中青年单纯舒张血压效果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高血压 舒张期 IDH 左旋氨氯地平 美托洛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