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饮水含量与龋齿和斑牙发病关系的调查。方法选取当地四个不同饮水含量地区,调查本地的常住居民,由于儿童的牙质更容易受到不同饮水含量的影响,更具有代表性,所以调查人群年龄在6-15岁。结果四个不同饮水含量地区,儿童龋齿患病率随着饮水含量的升高有下降的趋势,但是差异不显著;儿童斑牙的患病率随着饮水含量的增加有明显升高的趋势,并且差异显著。结论饮用水中含量的增加能预防龋齿的生长,但含量过高又会引发斑牙的流行,严格控制饮水中含量,保护牙齿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不同饮水氟含量 龋齿 氟斑牙 发病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比亚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对头颈部放疗的116例恶性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Ⅰ、Ⅱ、Ⅲ、Ⅳ级皮肤损伤程度反应率分别为55.2%、37.9%、6.9%、0和20.7%、48.3%、27.6%、3.4%;观察组的放疗反应明显较对照组轻,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使用比亚能有效降低头颈部放疗病人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程度,有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

  • 标签: 比亚芬 头颈部肿瘤 放射治疗 放射性皮肤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七醚在小儿耳鼻喉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间本院耳鼻喉科收治的小儿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麻醉,观察组患儿联用七醚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术中生命体征水平及术后苏醒时间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手术开始及手术结束时,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醚麻醉有助于稳定患儿的生命体征,加速术后苏醒进程,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耳鼻喉外科 小儿麻醉 七氟醚 生命体征
  • 简介:杨仕课题组团队多年来始终站在听觉研究的最前沿不断探查索与进取,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果,2016年1月8日,南杨仕明主持的“听觉损伤致聋机制及防治关键技术应用”获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孜孜不懈历经20余年,在973、863等19项国家重大重点课题支持下,在国际上首次揭示声损伤致聋的关键机理,为听觉损伤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并研发出治疗耳聋的新药,为聋人复聪带来希望;在临床研究中,

  • 标签: 听觉损伤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临床研究 课题组 声损伤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对饮水型地病病区农民生命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探讨。方法运用模糊评判法对沧县大多数村镇的饮水调查抽样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沧县水含量较高;117份8-12岁人群尿含量平均为5.8mg/L,最高为17.6mg/L,和饮水中的含量相匹配,超标2倍以上。斑牙患病人数为224人,占比为75.8%.16岁以上人群骨症患病人数为2568人,轻度占42%.据统计判断得出,沧县病区属轻中等病区.结论对高水进行降处理,是一个简单可行的适宜办法。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饮水型地氟病病 生命质量 模糊综合评价
  • 简介:目的观察奥美唑加血凝酶治疗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本院于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278例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39例、实验组13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埃索美唑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奥美唑加血凝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止血时间、平均输血量、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含量。结果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止血时间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输血量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红蛋白含量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美唑加血凝酶治疗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出血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奥美拉唑 血凝酶 呼吸衰竭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替考宁对慢阻肺合并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有效性。方法本研究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80例慢阻肺合并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为对象,均采用替考宁治疗。对比分析干预前后患者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的变化,并对其用药效果和用药副作用进行总结。结果采用t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干预后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均有所下降,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考宁对慢阻肺合并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有效性高,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替考拉宁 慢阻肺合并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 临床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埃索美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奥美唑、阿莫西林以及克拉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埃索美唑、阿莫西林以及克拉霉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缓解率、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以及溃疡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Hp根除率以及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3.18%、82.54%、85.71%,与对照组患者的90.48%、80.59%、84.1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92.06%VS7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Hp根除率、疼痛缓解率以及溃疡愈合率均较高,值得临床上广泛的推广。

  • 标签: 埃索美拉唑 奥美拉唑 十二指肠溃疡 幽门螺杆菌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