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数人认为患者免疫系统不能识别"自身"组织而启动了免疫反应。目前一些公认的自身免疫病如SLE、皮肌炎、硬皮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类风湿关节炎等也尚未明确靶抗原和自身抗体。但近年自身免疫性水疱病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其中重要成果之一是注射自身抗体到动物体内从而证实其致病作用,称为"被动转移"实验。

  • 标签: 自身抗体 动物模型 自身免疫性 被动转移 型胶原 自身免疫病
  • 简介:目的研究复方环磷腺苷乳膏对银屑病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小鼠阴道上皮和豚鼠耳部皮肤银屑病样皮损模型,观察复方环磷腺苷乳膏对上皮细胞分裂及表皮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复方环磷腺苷乳膏能明显抑制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使豚鼠银屑病样模型耳部皮肤厚度显著减少。结论复方环磷腺苷乳膏治疗银屑病可能有效。

  • 标签: 复方环磷腺苷乳膏 银屑病 动物模型 治疗
  • 简介:为了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本文首先概述了师范和中学“防艾”教育现状:有活动但相当薄弱。然后提出加强“防艾”教育活动的途径:与道德教育、学科知识教学、健康教育、防吸毒教育、家庭教育、“防艾”国情教育和当地疫情的知晓教育相结合。在“防艾”知识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操作上,提出采取学科教学内容渗透、案例教学和叙事习题等教育模式。

  • 标签: 预防艾滋病 学校教育 学校现状 “防艾”教育途径
  • 简介:尖锐湿疣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依据临床表现、病理组织检查、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免疫组化法、甲苯胺蓝试验等可确诊.治疗原则是尽可能祛除可见的疣体,减少复发.方法有冷冻、激光、电灼多功能治疗机、外科手术等物理手术疗法和表面化学腐蚀剂、表面化疗剂、抗病毒制剂、免疫制剂以及中药等药物疗法.有效的治疗可使患者获得治愈,降低感染性,减少或预防今后的危险行为以及尽力确保性伴也获得诊疗.

  • 标签: 尖锐湿疣 诊断 治疗 预防 进展
  • 简介:1尖锐湿疣的复发原因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所致。人乳头瘤病毒是-直径43~55nm环状双螺旋结构的DNA病毒,HPV病毒颗粒外面有72个壳颗粒,为20面立体对称外形,约有8000对碱基,病毒颗粒的分子量为5×106道尔顿,为一无包膜裸露型的病毒体。

  • 标签: 尖锐湿疣复发 人乳头瘤病毒 预防 病毒颗粒 DNA病毒 双螺旋结构
  • 简介:目的选择离体实验中对黑色素合成的关键酶-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有激活作用的墨旱莲(旱莲草),研究其动物致色素作用和对小鼠B16黑素瘤细胞黑素生成及相关基因[TYR、TYR相关蛋白(TRP-1/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棕色豚鼠为动物模型,用Schmorl法染色,计数含黑素的细胞;用多巴(DOPA)-氧化酶染色,计算每100个基底细胞中DOPA阳性细胞数。培养的小鼠B16黑素瘤细胞以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TT)法、氢氧化钠(NaOH)法和体外氧化DOPA反应方法分别测定细胞的增殖活性、黑素生成量及TYR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TYR及其TRP-1/2基因的表达。结果墨旱莲乙醇提取物可使豚鼠表皮基底层中含黑素颗粒细胞增多,使豚鼠表皮内DOPA阳性细胞增多(P〈0.05);具有促进小鼠B16黑素瘤细胞黑素合成及TYR活性作用(P〈0.05),对细胞TYR基因有上调作用,而对TRP-1/2mRNA的表达无明显作用。结论墨旱莲乙醇提取物具有促进黑素合成及上调酪氨酸酶基因表达的作用,对白癜风色素恢复有较好应用和开发的前景。

  • 标签: 墨旱莲 白癜风 豚鼠 小鼠B16黑素瘤细胞 黑素合成 酪氨酸酶
  • 简介:线技术美容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创美容手段,在改善面部、体部皮肤的质地和松垂老化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由于多种原因,其带来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也越来越成为医美行业关注的焦点。作者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结合相关文献就埋线美容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区别,以及各自产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和预防处理分类论述,力求给施术者提供必要的借鉴,从而提高疗效。

  • 标签: 埋线提升 面部年轻化 埋线美容 并发症
  • 简介:目的:分析妊娠合并梅毒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100例医院收诊行常规治疗措施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为观察组,再选取100例未采取治疗措施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以及围产儿预后等方面差异。结果:观察组100例患者中,2例流产、12例早产、2例死胎、84例足月产;对照组100例患者中,13例流产、42例早产、11例死胎、34例足月产,观察组妊娠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00例新生儿中,10例低体质量围产儿、4例新生儿死亡、13例先天性梅毒、6例宫内胎儿窘迫;对照组100例新生儿中,30例低体质量围产儿、24例新生儿死亡、43例先天性梅毒、22例宫内胎儿窘迫,观察组新生儿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合并梅毒严重影响了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安全,需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改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

  • 标签: 妊娠合并梅毒 临床特点 预防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增强表皮屏障功能制剂能否预防或延缓银屑病的复发。方法选取40例银屑病治愈后患者,过去几年中均在冬季发病,每次发病都累及双上肢。其中左侧上肢涂擦自制保湿剂(主要成分为凡士林、葵花籽油、维生素E、尿囊素等),2次/d,共20d;没经任何处理的另一侧上肢作为对照。分别于涂药前和涂药20d检测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指标及血液中银屑病相关免疫学指标。结果最终完成研究者32例。处理前,双前臂的角质层含水量和透皮失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处理20d后,涂擦保湿剂的前臂其角质层含水量明显升高(P=0.0002),透皮失水率则显著降低(P=0.0071);未涂擦保湿剂一侧的角质层含水量和透皮失水率无明显改变。统计皮损出现的时间指标中,有22例是有效指标,其中6例双侧皮损同时出现;5例在保湿剂处理的前臂先出现皮损;11例保湿剂处理的前臂与自身另一侧对照手臂相比,延缓或无皮损出现(占到有效样本量的50%)。处理前后患者血液TNF-α和IL-17无明显改变,而处理后血液IL-23的值上升明显(31.70%,P〈0.0001)。结论涂擦保湿剂能降低银屑病复发的风险。

  • 标签: 皮肤屏障功能 银屑病 保湿剂
  • 简介:目的:观察益母草联合卡孕栓预防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6例自然分娩产妇,按入院时间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联合组于胎儿前肩娩出后立即肌注益母草注射液40mg,术者在胎儿娩出后将卡孕栓1粒(1mg)置入直肠内(深度4cm~5cm)保留30s,待其溶解后取出手指;对照组单用卡孕栓.比较两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联合组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益母草联合卡孕栓能增强子宫收缩,缩短第三产程,促进子宫创面血窦迅速关闭,从达到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且方法简易,适合临床应用.

  • 标签: 益母草 卡孕栓 产后出血 效果观察
  • 简介:阐述了未成年人性犯罪的含义和内容,论述了不同未成年主体性犯罪的主要特点以及性犯罪的类型,分析了导致未成年人性犯罪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建议和对策。

  • 标签: 未成年 性犯罪 预防
  • 简介:目的观察人参皂甙对曲安缩松外用所致皮肤萎缩的影响。方法清洁级昆明种小鼠每天给予曲安缩松溶液(0.02g/L)外涂背部皮肤2次,同时外涂人参皂甙溶液(0.1g/L,0.2g/L),21d后处死小鼠,观察皮肤相关生化指标,并行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表皮厚度、弹�

  • 标签: 人参皂甙 外用所致 所致皮肤
  • 简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不明,可累及心脑肾等多个重要脏器,是一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的疾病。早期治疗可以明显改善预后,故合理的治疗十分重要。目前治疗以药物为基础,而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药物纷繁复杂,需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药物长期的应用会带来不良反应。本文总结了相关文献资料并就主要治疗药物的副作用及预防相关问题做一概述。

  • 标签: 红斑狼疮 系统性 药物治疗 副作用 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黄褐斑患病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黄褐斑干预策略,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例黄褐斑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日光、情绪、睡眠不足、过敏史、怀孕、月经异常、放环避孕为黄褐斑的危险因素。预防对策防晒、好心情、保证充足的睡眠、适量豆制品的摄入为黄褐斑的保护因素。

  • 标签: 黄褐斑 危险因素 分析 预防对策
  • 简介:目的:分析西安市不同人群梅毒预防知识的知晓水平,为制定梅毒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提供的方案和问卷,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通过面对面的调查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暗娼(FSM)、男男性行为人群(MSM)、流动人群、在校学生6类人群梅毒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结果:共计调查2200人,人群整体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是65.9%。在各类人群中,FSM的知晓率最高,达到86.8%,MSM的梅毒知晓率最低,只有42.8%;不同年龄组中,20~29岁年龄组的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最高,达到74.0%,60岁以上最低,为20.0%;文化程度以初中学历者知晓率最高,为69.3%,大专以上组的知晓率为67.5%,文盲组的知晓率最低,为52.0%;大部分人获取梅毒预防知识的途径是电视、宣传活动和网络。结论:西安市不同人群的梅毒知识知晓率普遍偏低,而且不同人群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之间差异较大,因此有必要根据不同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以提高人群梅毒知识知晓率,实现《中国预防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的目标。

  • 标签: 不同人群 梅毒预防知识 知晓率
  • 简介:目的观察液氮冷冻联合中药派特灵预防肛周尖锐湿疣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肛周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3组,先用液氮冷冻去除疣体,待创面愈合后:A组给予中药派特灵1:50倍稀释液局部湿敷;B组给予外涂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C组局部不做任何药物治疗。A组和B组疗程均为3个月。随访6个月,观察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结果A组复发率为13.04%,显著低于B组(38.46%)和C组(6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B组和C组复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液氮冷冻联合中药派特灵能有效降低肛周尖锐湿疣的复发率,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肛周尖锐湿疣 液氮冷冻 派特灵 复发
  • 简介:目的:探究常山县妊娠期女性生殖系统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治疗的100例生殖系统感染的妊娠期女性患者,以及同期无生殖系统感染的健康孕妇100例。对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测定其血清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以及体重指数。采集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做细菌培养,观察患者生殖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结果:文化程度较低、有分娩史、流产史、年龄≥35岁、以往有生殖系统感染、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和贫血均为妊娠期生殖系统感染的高危因素。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35岁、以往有生殖系统感染史、流产史、分娩史、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下、贫血和合并妊娠期糖尿病是患者妊娠期生殖系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生殖系统感染患者在细菌培养中,排除培养基污染情况,一共分离出89株病原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占67.42%,数量最多,肺炎链球菌占2.25%数量最少,其余分别为6.74%的肺炎克雷伯菌,6.74%的粪肠球菌,4.49%的变形菌属和3.37%的屎肠球菌。结论:妊娠期生殖系统感染的因素是复杂多变的,因此在治疗发生生殖系统感染孕妇时应当顾及到胎儿的安全,并对孕妇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

  • 标签: 女性 生殖系统感染 妊娠期 危险因素 预防对策
  • 简介:目的:探究与分析人工流产后使用外科手术用防粘连冲洗液预防宫腔粘连。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接受人工流产术的妇女,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外科手术用防粘连冲洗液盆腔灌注以预防宫腔粘连,对比两组腹痛持续时间、阴道流血时间、术后出血量、月经恢复时间及宫腔粘连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腹痛持续时间、阴道流血时间、术后月经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宫腔粘连发病率为20.00%,观察组宫腔粘连发病率为5.00%,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宫腔粘连发病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预防感染的基础上加用外科手术用防粘连冲洗液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促进改善预后,降低宫腔粘连的发病率。

  • 标签: 人工流产术 外科手术用防粘连冲洗液 宫腔粘连
  • 简介:目的:分析CO2激光祛除疣体联合胸腺五肽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尖锐湿疣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接受CO2激光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CO2激光祛除疣体治疗。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后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1月、3月、6月复发率(分别为2.56%、7.69%、10.26%)低于对照组(分别为7.69%、17.95%、2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39、4.59、4.31,P值均<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1,P>0.05)。结论:CO2激光祛除疣体联合胸腺五肽可以有效降低尖锐湿疣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且安全性良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尖锐湿疣 CO2激光 胸腺五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