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期湿疹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周期。方法对175例急性湿疹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5例患者中男81例,女94例,平均发病年龄(45.98±21.79)岁。其中首次发病者57例占32.55%,属慢性湿疹急性发作者118例占67.45%。其中19例(10.86%)认为有明显的诱发因素。有25例患者(14.28%)曾患有其他过敏性疾病。渗出物细菌培养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复方甘草酸苷的总体治疗周期与糖皮质激素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起效时间相对较慢。结论急性湿疹患者常有慢性湿疹病史,多无明显诱因,常伴随皮肤细菌感染。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急性湿疹疗效确切,患者住院时间与糖皮质激素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小,可以作为急性湿疹的治疗方法之一。

  • 标签: 急性湿疹 临床分析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并探讨人工荨麻疹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有效的抗组胺药治疗消除症状,直至停药后不再出现症状为痊愈。对56例连续入组的人工荨麻疹患者进行为期2.5年的观察和随访。结果52例完成随访,总痊愈率为46.2%,其中单纯人工荨麻疹痊愈率为44.8%,并发慢性荨麻疹患者痊愈率为55%。半数以上人工荨麻疹患者在2年内痊愈。结论人工荨麻疹预后较好,发病年龄早及治疗时间早者预后好。

  • 标签: 人工荨麻疹 预后
  • 简介:寻常痤疮是多因素综合作用所致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由于病因及临床表现的多样性,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复杂性,根据痤疮的分级选择相应的治疗药物和手段已成为共识。我科针对痤疮患者中就诊人数较多的中度痤疮采用口服多西环素、蓝光照射和外用阿达帕林凝胶的联合治疗方法,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联合疗法 痤疮
  • 简介:目的探讨嫩肤、换肤术后的面部敏感皮肤的治疗。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仅外用保湿剂,2次/d;B组:口服氯雷他定片10mg/d,外用保湿剂2次/d;C组:口服氯雷他定片10mg/d,外用吡关莫司乳膏1次/d及保湿剂2次/d;D组:口服氯雷他定片10mg/d,用马齿苋煎液局部冷敷15min,2次/d,后外用吡美莫司乳膏1次,d及保湿刺2次,d。疗程4周,进行皮损症状和体征评分。结果各症状评分均值由高向低排序为D〉C〉B〉A(P〈0.005)。A、B、C、D4组间的有效率分别为46.34%,55.81%,77.27%和91.49%(P〈0.005)。结论马齿苋冷湿敷配合吡美莫司乳膏外涂,加用抗组胺药物可以明显提高本病的治愈率。

  • 标签: 面部敏感皮肤 换肤和嫩肤术后 保湿剂 中药 吡美莫司
  • 简介:四妙丸出自清末张秉成著《成方便读》,源自朱丹溪著《丹溪心法》之二妙散(苍术、黄柏),《成方便读》加薏苡仁、牛膝为四妙丸。由苍术、黄柏、牛膝、薏苡仁组成。用于治疗肝肾不足、湿热下注所致下肢萎软无力,或足膝红肿热痛,或湿热带下,或下部湿疮,小便短黄,舌苔黄腻。

  • 标签: 四妙丸 皮肤科 临床应用
  • 简介:11例带状疱疹并发眼外肌麻痹患者均表现为眼睑及周围皮肤带状疱疹,疹后14天~2个月出现复视、斜视,持续4周~2个月。早期眼部外用、严重者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防止眼部后遗症的发生。

  • 标签: 带状疱疹 麻痹 眼外肌
  • 简介:目的:报道1例花斑癣型疣状表皮发育不良伴外阴部鲍温病,并对患者两处皮损的临床特点、病因及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将腰背部及外阴部皮损的石蜡包埋组织切片提取DNA后,使用凯普HPV37型基因分型试剂盒以及PCR扩增方法进行检测,同时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两者试验结果未能体现两处皮损相关性,推测外阴皮损不是疣状表皮发育不良发展而来,为单独起病。患者T淋巴细胞明显降低。采用ALA-光动力治疗外阴皮损,三次光疗后皮损变化不明显,予以局部肿物完整切除术后,随访半年无复发。采用维A酸治疗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皮损,治疗4个月后四肢疣状增生样皮损较前稍许变平,色素脱失斑片部分融合、边界较前模糊。结论:此病例伴发的鲍温病与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无相关性;T淋巴细胞等因素可能在疣状表皮发育不良发病机制中占有作用。

  • 标签: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 人乳头瘤病毒 鲍温病
  • 简介:慢性湿疹是一组以皮肤浸润肥厚及不同程度苔藓化为特征的异质性免疫炎症性皮肤病,临床发病率高。临床单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易出现皮肤萎缩、快速耐受及皲裂加重的现象,并且也容易反复。我们自2011年2月—2011年12月应用吡硫翁锌气雾剂(商品名:适今可)治疗慢性湿疹,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吡硫嗡锌 气雾剂 湿疹 慢性 治疗
  • 简介:目的旨在观察中药熏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中药熏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进行治疗,对照1组仅用复方甘草酸苷口服,对照2组仅用中药熏蒸治疗,中药熏蒸隔日1次,口服复方甘草酸苷50mg,3次/d,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1、2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0.00%、73.33%,治疗组有效率与对照1组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5.45和4.32,均P〈0.05)。结论中药熏蒸和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应用治疗玫瑰糠疹总有效率优于单一药物或中药熏蒸,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玫瑰糠疹 中药熏蒸 复方甘草酸苷
  • 简介:目的探讨念珠菌阴道炎患者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m,Uu)检测及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158例念珠菌阴道炎患者均取宫颈分泌物进行Uu培养及药敏试验。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B组,每组79例。A组为单纯治疗组,局部放置达克宁阴道栓1周,同时口服伊曲康唑胶囊,0.2g/次,1次/d,共1周;B组为混合治疗组:局部放置达克宁阴道栓1周,口服伊曲康唑胶囊,0.2g/次,1次/d,共1周,同时给予Uu敏感药物多西环素片口服,0.1g/次,2次/d,共1周,或者克拉霉素片口服,0.5g/次,1次/d,共1周;2组患者均在治疗结束两周后复查念珠菌及培养Uu。结果A、B组治疗前Uu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96.20%、93.67%,治疗结束2周后,Uu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20.45%和14.46%。A组与B组治疗前后Uu阳性率比较χ2分别为0.13和0.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念珠菌阴道炎合并Uu感染率高,但联合抗Uu药物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Uu培养作为念珠菌阴道炎诊疗过程中常规检测项目的临床意义不大,不推荐念珠菌阴道炎患者常规抗Uu治疗。

  • 标签: 解脲脲原体 念珠菌阴道炎 治疗 常规检测
  • 简介:一本临床医生看得懂、用得上的统计书《临床医学研究中的统计分析和图形表达实例详解》。由周登远、崔壮、焦振山主编,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出版,定价43元。本书分为预备篇、统计分析篇和统计绘图篇。预备篇介绍了统计学基本知识、统计方法的选择和如何采用EpiData或SPSS建立数据文件;统计分析篇以SPSS18中文版为介绍对象,实例解说了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生存资料和诊断试验中的统计分析,涵盖了临床医学科研中90%以上的数据分析内容;统计绘图篇则在国内首次介绍如何采用GraphPadPrism绘制出版级统计图,以统计方法为框架,以实例详解的方式,简单明了。

  • 标签: 科学出版社 统计分析 临床医生 医学研究 实例 图形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强脉冲光与Q开关Nd∶YAG激光治疗面部雀斑的临床反应。方法:将73例面部雀斑患者随机分为强脉冲光组37例和Q开关Nd∶YAG激光组36例,比较两者在治疗时间、治疗反应(灼热感)消退时间及色素沉着消退时间的情况。结果:两组在治疗时间、治疗反应(灼热感)消退时间、色素沉着消退时间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强脉冲光治疗面部雀斑费时少,患者局部反应轻,色素沉着发生率低且消退时间短,安全有效,是治疗面部雀斑的理想方法,良好的护理对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强脉冲光 Q开关ND:YAG激光 面部雀斑 临床反应及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耳穴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倒,用耳穴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26例,用消炎痛、维生素B1、维生素E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近期显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耳穴综合疗法治疗PHN见效快,疗效确切。

  • 标签: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耳穴 综合疗法
  • 简介:2011年3月—11月,笔者采用口服三蕊胶囊(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加玫芦消痤膏(贵阳舒美达制药有限公司)外用治疗寻常痤疮6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来自我站皮肤科门诊,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皮肤病学》[1]。

  • 标签: 痤疮 玫芦 消痤膏 三蕊胶囊
  • 简介:目的评价国产甲泼尼龙片(商品名:尤金)小剂量急诊用药治疗非重型药物性皮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t临床开放性试验。入选患者口服甲泼尼龙片0.5mg/(kg.d),依据病情疗程3~7d,并在用药后第4、7、14天进行症状和体征的评分。结果入组112例非重型药物性皮炎患者,治疗后第4、7、14天平均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第4天、第7天和第14天疗效达到明显缓解以上的患者分别为53.56%、88.39%和94.63%。期间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甲泼尼龙片治疗非重型药物性皮炎临床疗效较好,疗效稳定,安全性好。

  • 标签: 药物性皮炎 非重型 甲泼尼龙片
  • 简介:目的:探讨3.6%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68例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局部丘疹、结节及囊肿挑刺处理后,给予3.6%ALA-PDT治疗,每2周治疗1次,共治疗1~3次。对照组36例,皮损挑刺处理后单用红光照射,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2~6次。治疗后2、4、6周及3月后复诊进行疗效评价,并记录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6周后,治疗组痊愈18例,显效11例,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12例,总有效率为41.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月后随访,光动力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病情控制时间明显延长。结论:3.6%ALA-PDT治疗中重度痤疮临床疗效好,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痤疮 光动力 氨基酮戊酸 疗效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正常人群和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PDEs)活性,探讨PDEs活性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50例银屑病患者及60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白细胞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PDEs活性。结果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PDEs活性为(10.40±3.54)%,健康对照者为(8.60±2.2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白细胞PDEs活性与银屑病的发病可能具有相关性。

  • 标签: 银屑病 磷酸二酯酶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观察咪唑斯汀缓释片两种服药方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及控制复发的效果。方法10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8例,必要时口服咪唑斯汀,服药剂量24h不超过10mg;B组59例,连续服用咪唑斯汀,10mg/d,共观察8周。在治疗前、治疗后1、2、4、8周及停药后第3d、1周、2周对两组患者的症状和体症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总体症状控制早期B组优于A组,但随着时间推移,差距逐渐缩小,且对控制瘙痒症状差异不显著。在控制复发方面,1周后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治疗慢性荨麻疹以控制瘙瘁为主,必要时采取口服咪唑斯汀可减少用药次数、用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荨麻疹 慢性 咪唑斯汀 临床观察
  • 简介: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inicalLaboratoryandStardardsInstitute,CLSI,原名NCCLS)于2003年出版了关于产孢丝状真菌的液体培养基稀释法(微量法与多量法)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案M38一A…,规范了不包含皮肤癣菌在内的丝状真菌的药敏试验条件,如接种量、孵育周期、孵育温度、培养基配方和MIC判定标准等。

  • 标签: 产孢丝状真菌 药敏试验 方案
  • 简介:目的探讨自体疣皮下植入联合二氧化碳(CO2)激光和香菇菌多糖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将3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CO2激光,口服香菇菌多糖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体疣皮下植入,随访3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2组疗效及复发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体疣皮下植入联合CO2激光和香菇菌多糖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好、复发率低。

  • 标签: 自体疣皮下植入 二氧化碳激光 香菇菌多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