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非典型脑膜瘤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收集31例手术并经病理诊断的非典型脑膜瘤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模型对其性别、年龄、肿瘤部位、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评分)、肿瘤切除程度,手术后放疗等临床特征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31例患者中,男15例,女16例,平均存活时间为123个月,3年生存率为89%,5年生存率84%,8年生存率为72%。29例大体全切的患者中平均复发时间为个71个月,中位复发时间为52个月,3年复发率30%,5年复发率为51%,8年复发率为62%。单因素分析发现手术切除程度(P=0.03)对非典型脑膜瘤的生存时间有影响,手术次数(P:0.01)和手术切除程度(P=0.001)对复发时间有影响。Cox多因素预后分析发手术切除程度(P=0.006)对生存时间有影响,肿瘤位置、手术次数、手术切除程度、术前KPS分级影响复发时间。结论手术全切是延长非典型脑膜瘤患者生存期的重要手段。

  • 标签: 非典型脑膜瘤 生存分析 手术切除 放疗
  • 简介:目的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今后的心理干预提供借鉴,方法运用量表和自编问卷,封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方面进行了测量.结果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强迫(因于分为1.98)、人际敏感(因于分为2.00)、偏执(因子分为1.84)和敌封(因于分为1.92)。通过自编问卷,我们进一步发现,学生在人际交往、意志力、情绪调控、自我认识和价值观上也存在一定偏差。结论笔者系统地探讨了形成原因,以便今后能够有针对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 标签: 中职 原因分析 心理问题 生存 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健康问题
  • 简介:目的分析影响军人生存质量的心理、行为因素。为开展心理学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生存质量测量量表简表、艾森克个性问卷及自编相关因素调查表对936名男性军人进行调查。结果军人生存质量总自评和健康自评为“好”和“很好”者分别为85.6%和87.3%。生存质量指数为70.9±8.02.与军人生存质量评分的直接因素是个体个性的神经质维度、内外向维度.以及个体的休息情况、人际关系和业余爱好。结论军人生存质量评分普遍较高;情绪不稳定,个性内向、休息时间少、人际关系紧张等是影响军人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军人 生存质量 个性特征 健康教育 人际关系 业余爱好
  • 简介:目的:了解医院不同科室护理人员所经受的道义性苦恼,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延边地区二级综合医院护理人员的状况苦恼,认知苦恼、情绪苦恼,行动蕾恼及其与一般特征的关系作了调查。将所收集的资料利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结果:护理人员经受的状况苦恼分值为(72.94±25.59)分,认知苦恼分值为(36.63±11.12)分,情绪苦恼分值为(36.0l±8.27)分,除了状况苦恼在不同科室人群间有统讨‘学差异之外,道义性苦恼与护理人员在一般特征不同的人员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在道义性状况的行动反应中,设想应付战略占76.8%,默认状况占15.9%。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注意引导护理人员正确对待来自多方的冲突,建议通过伦理决策这一道德思维模式,规范行为,为护理人员创造良好的王作环境,解决各类冲突。

  • 标签: 伦理 人性化管理
  • 简介:目的:了解护士伦理气氛认知和职业价值观的现状,探讨伦理气氛认知对职业价值观的影响。方法:采用护士伦理气氛认知量表与职业价值观量表对衡阳市2所综合性医院的598名注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伦理气氛认知总均分为(3.34±0.24)分,护士职业价值观总均分为(3.36±0.45)分。护士伦理气氛认知各个维度对其职业价值观各个维度有预测作用,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营造良好的医院伦理氛围,有助于提高护士对医院伦理气氛的认知水平,从而促使其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 标签: 护士 伦理气氛 认知 职业价值观
  • 简介:目的探讨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病人手术前后的生存质量。方法采用SF-36量表,对接受手术治疗的103例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病人SF-36中8个维度得分均降低,其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活力5个维度的降低比较明显(P〈0.05)。接受经蝶和开颅手术治疗前后,SF-36各项得分有不同程度改善,尤其是生理功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活力、情感职能(P〈0.05)。结论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病人生活质量明显降低,手术治疗可改善其生活质量。术前加强心理疏导,术后加强健康及康复指导尤为重要。

  • 标签: 垂体肿瘤 生长激素 生存质量 研究 临床护理
  • 简介:目的评估卒中后尿失禁(UI)对患者1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急性患者130例,按发病1-10d(病初)有无UI分为2组,比较2组的基线特征、1年生存率,经多因素分析了解U1的危险因素以及U1与卒中1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UI组的全前循环综合征例数和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显著高于非UI组(P=0.000),与病初UI显著相关(OR=4.52;OR=7.15);UI组41例死亡21例,非UI组89例死亡3例,1年生存率分别为48.8%和96.6%,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50.28,P=0.000);病初UI是1年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RR=21.74,P=0.000),患者年龄也与1年生存相关(RR=2.23,P=0.016)。结论病初UI是卒中患者1年生存的强力负性因素,需要加强治疗干预研究。

  • 标签: 卒中 尿失禁 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