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染色法(SP法),检测62例宫颈癌I、II期患者癌组织中骨桥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结果:骨桥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宫颈鳞癌I、II期中均为高表达,表达率分别为77.4%和69.4%,其表达与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OPN与MMP-9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478)。结论:骨桥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与肿瘤的浸润及侵袭转移有关。

  • 标签: 骨桥蛋白(OPN)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 宫颈癌
  • 简介:背景与目的:实验证明MMP-9与IL-17可促进各种肿瘤细胞增殖及侵袭发展,但有关MMP-9与IL-17是否共同参与了垂体腺瘤的发生、尤其是否与侵袭性有关,国内外尚无相关报道。本研究通过检测MMP-9和IL-17在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二者与垂体腺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75例人垂体腺瘤组织,应用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IL-17、MMP-9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MP-9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强阳性及总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7%和91.7%.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17-4%和57.7%fP〈0.05);IL-17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强阳性及总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5%和81.7%,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17.7%和50.97%fP〈0.05)。RT—PCR显示侵袭性垂体腺瘤组IL—17、MMP-9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结论:IL-17、MMP-9的高表达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并且共同促进垂体腺瘤侵袭性生长,二者可作为垂体腺瘤侵袭性的有效指标。

  • 标签: 垂体腺瘤 侵袭性 基质金属蛋白酶
  • 简介:背景与目的:肿瘤干细胞在胶质瘤复发中的作用备受关注,然而其获得侵袭力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课题旨在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一9MMP9)、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l33蛋白在复发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4例脑胶质瘤患者原发、复发两次手术组织标本及15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MMP9、CDl3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正常脑组织标本中未检测到MMP9、CD133蛋白表达。24例脑胶质瘤患者两次手术标本中.CDl33和MMP-9蛋白表达强度均随着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增加而增高(氏0.01)。胶质瘤原发、复发两次手术组织标本中CDl33和MMP9蛋白表达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SL(P〈0.05):复发胶质瘤病理级别有增高趋势(P〈0.01)。CDl33和MMP-9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MMP9、CDl33蛋白的表达与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可能在脑胶质瘤的复发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 标签: 脑胶质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9 CD133蛋白 肿瘤干细胞
  • 简介:目的:观察国产虫草素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MMP-9,TIMP-1及TIMP-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r法观察不同浓度的虫草素溶液(0,1,2,4mg/ml)对Hela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人MMP-9/TIMP-1ELISA试剂盒及RT—PCR技术检测经不同浓度虫草素溶液(0,1,2,4mg/ml)处理后不同时间点(12,24,48h)Hela细胞MMP-9/TIMP-1及TIMP-1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国产虫草素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Hela细胞生长。不同浓度虫草素处理不同时问的Hela细胞分泌MMP-9呈轻度剂量依赖抑制方式,但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可上调TIMP-1及其mRNA的表达,且呈明显剂量依赖方式,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尤其在24hTIMP-1mRNA的表达及蛋白分泌达最高峰。结论:国产虫草素可以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可以通过上调TIMP—1mRNA及蛋白的表达发挥潜在的抗肿瘤细胞侵润转移的作用,为国产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临床研发及应用提供实验室依据。

  • 标签: 虫草素 细胞增殖 侵润转移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HELA细胞
  • 简介:目的利用液相芯片分析技术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filtrativeductalcarcinoma,IDC)、良性乳腺纤维瘤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液相芯片分析技术对30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83例乳腺良性纤维瘤患者及40例正常人血清中VEGF、MMP-9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118例IDC患者手术治疗前后VEGF和MMP-9浓度变化。结果血清中VEGF和MMP-9的表达水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分别为(152.76±150.28)pg/ml和(945.09±749.43)ng/ml;乳腺纤维瘤患者为(29.86±16.10)pg/ml和(563.59±183.29)ng/ml;正常人表达量为(52.45±51.39)pg/ml和(267.33±215.60)ng/ml;IDC患者显著高于乳腺纤维瘤患者和正常人(均P〈0.05)。乳腺癌患者血清中VEGF、MMP-9表达水平与年龄无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原发灶大小及淋巴结转移相关(均P〈0.01)。118例IDC患者术后复查血清VEGF、MMP-9表达量分别(135.26±131.20)pg/ml和(680.36±551.77)ng/ml,与术前相比,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利用液相芯片分析技术定量分析血清中VEGF和MMP-9可成为乳腺癌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有效指标之一。

  • 标签: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液相芯片分析技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9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CEA和CAl9-9联合检测对胃癌根治术后复发及(或)转移诊断的实用价值。方法:57例胃癌患者,在根治术后a1~5规定的时间内分别做血CEA及CAl9-9、胃镜、腹部B超、胸片等相关检查;血清CEA及(或)CAl9-9阳性者即做胃镜及(或)肠镜、腹部B超、胸片等相关检查或胃镜及腹部B超等检查提示复发或转移者、有腹部不适、大便性状改变、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等症状即做血清CEA及CAl9-9检查。血清CEA、CAl9-9检测采用美国雅培快速酶免发光分析仪。结果:有34例被证明有复发及转移,其中CEA阳性率38.2%,CA19-9阳性率52.9%,CEA及CAl9-9合并阳性率为73.5%,单项检测阳性率与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CEA和CAl9-9联合检测可将单项检测的阳性率从50%左右提高到73.5%,联合检测与单项检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因此血清CEA及CAl9-9联合检测对胃癌术后监控、及时治疗可起重要作用,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标签: CEA CAL9-9 联合检测 胃癌 术后随访 肿瘤复发
  • 简介:目的观察生长抑素对大鼠移植性肝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生长抑素抑制大鼠移植性肝癌生长的机理。方法制作大鼠移植性肝癌的动物模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11),治疗组(n=8)。治疗组腹腔注射善宁每天100μg/kg,分2次注射,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0d后心脏采血0.5ml,后处死大鼠,大鼠血液室温下4h,待其凝固,离心(3000转/min)10min,分离血清放入-80℃冰箱保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VEGF,原位杂交法检测瘤组织VEGF、MMP表达。结果治疗组血清VEGF值低于对照组,瘤组织VEGFmRNA、MMP-1mRNA在对照组、治疗组中均有阳性表达,而治疗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生长抑素抑制血清VEGF,转移相关基因VEGF、MMP-1表达降低,可能是生长抑素抑制大鼠移植性肝癌生长的机理之一。

  • 标签: 生长抑素 大鼠 移植性肝癌 VEGF MMP 肝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8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MP-2,COX-2的表达。结果MMP2及COX-2的阳性率分别为31.25%、41.25%。MMP-2及COX-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无相关性。MMP2和COX-2的阳性表达之间无相关性。结论MMP2及COX-2参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然而它们也许并不能作为重要的预后指标。

  • 标签: 肺肿瘤 MMP-2 COX-2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背景淋巴转移是胃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是一种淋巴管生成因子,在肿瘤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能水解细胞外基质,其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目的探讨VEGF-D、MMP-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淋巴结转移和预后之间的关系。

  • 标签: VEGF-D MMP-7 胃癌组织 预后 肿瘤淋巴结转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目的了解环氧化酶-2(CO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及相互关系。方法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癌旁组织COX-2和MMP-2的表达采用SP免疫组化分析。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COX-2和MMP-2的阳性表达率为81.7%(49/60)和73.3%(44/60),20例癌旁正常滤泡上皮COX-2和MMP-2阳性表达率为5.0%(1/20)和25.0%(5/20),两者阳性表达率均以甲状腺乳头状癌中为高(P<0.01)。COX-2和MMP-2在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P<0.01)。COX-2阳性表达强度与MMP-2的阳性表达强度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结论COX-2和MMP-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密切相关,两者的高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提示COX-2和MMP-2可作为临床诊断的指标和化学治疗的靶点。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COX-2 MMP-2 基质金属蛋白酶-2 环氧化酶-2 基因表达
  • 简介:目的:探讨增生性筋膜炎(PF)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提高对增生性筋膜炎的认识,避免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增生性筋膜炎的临床情况、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PF好发于四肢及头颈部,发病年龄为32~80岁。临床表现为伴有疼痛,迅速生长浅表孤立性肿块。镜下特点为黏液样背景、增生的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间质散在分布具有诊断意义的神经节样大细胞;免疫组化梭形细胞及神经节样大细胞表达Vimentin、SMA和H-Caldesmon。结论:PF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病变,手术切除后罕见复发,不转移,其特殊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形态特征,易被误诊为恶性肿瘤。应加强对该病变的认识,避免误诊。

  • 标签: 软组织肿瘤 假肉瘤 增生性筋膜炎
  • 简介:The9thInternationalCongressonPeritonealSurfaceMalignancies,sponsoredbythePeritonealSurfaceOncologyGroupInternational(PSOGI)andorganizedbytheNetherlandsCancerInstitute,washeldinAmsterdam,theNetherlands,fromOctober9to11,2014,withover650delegatesfrom66countriesattendingthemeeting.Withthecentralthemetosummarizetheglobalprogressesinperitonealcarcinomatosis(PC)diagnosisandtreatment,todrafttheoutlineframeworkofinternational

  • 标签: 国际大会 恶性肿瘤 膜表面 合作研究项目 阿姆斯特丹 肿瘤学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在正常贲门黏膜与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7例贲门癌组织及25例正常贲门黏膜组织中nm23-H1和MMP-2的表达.结果贲门癌组nm23-H1与MM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4.6%(14/57)和73.7%(42/57),均明显区别于正常贲门黏膜组织的92.0%(23/25)和20.0%(5/25)(P均〈0.05);nm23-H1的阳性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呈显著相关(P均〈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MMP-2的阳性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相关(P均〈0.05),与年龄、性别无关(P均〉0.05).结论nm23-H1低表达和MMP-2高表达与贲门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转移、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判定贲门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 标签: NM23-H1表达 MMP-2表达 贲门癌组织 正常贲门黏膜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探讨胃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l)基因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对40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进行抗人MMP-2单克隆抗体和Tiaml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手术切缘区正常组织各区域MMP-2和Tiaml蛋白表达,并分析二者之间及二者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MMP-2和Tiaml蛋白表达在癌组织与手术切缘区正常组织、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癌旁组织与正常手术切缘区组织之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癌组织中MMP-2和Tiaml蛋白表达在患者性别、年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及远处转移、临床TNM分期均呈正相关;且两种蛋白表达彼此间具有相关性,即同时表达阳性的胃癌病例具有更为恶性的生物学特征。结论MMP-2和Tiaml在胃癌的发生和侵袭转移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检测MMP-2和Tiaml的表达有望成为判断胃癌病变发展、预测肿瘤转移潜能的客观指标。

  • 标签: 胃癌 基因表达 基质金属蛋白酶-2 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 胃癌生物学行为
  • 简介:综述MMP-13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探讨MMP-13促进乳腺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发现MMP-13通过促进肿瘤血管新生、活化细胞生长因子及降解细胞外基质等方式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发展。MMP-13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预后密切相关,以其作为新的治疗靶点的实验研究正在进行中。MMP-13在不同分期乳腺癌中均有表达,临床试验证明MMP-13的表达增加与乳腺癌患者临床预后相关,但其表达及作用机制不尽相同。因此,开发新型高效的MMP-13抑制剂,靶向阻断其作用,有望为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MMP-13 乳腺癌 预后 靶向治疗
  • 简介:已证实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是一个具有多种功能的蛋白翻译后修饰的途径,参与人体内许多细胞生命活动。近年来,随着对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的研究加深,逐渐发现蛋白的泛素化调节是一个可逆过程,细胞内同时还存在一些特异的去泛素化蛋白酶进行负向调节。泛素特异性蛋白酶(USPs)是去泛素化酶家族的亚家族,作为亚家族成员之一的X染色体连锁的泛素特异肽酶9(USP9X)在多种类型的恶性肿瘤中表达异常,且与肿瘤的分期及预后相关,因此,针对USP9X的靶向治疗,将会为肿瘤开辟出一条新的路径。

  • 标签: 泛素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 泛素-蛋白酶体 肿瘤 靶向
  • 简介:目的检测MMP-13和Galectin-3在骨性关节炎滑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二者在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关节镜获取42例骨性关节炎滑膜标本,同时选择12例非正常死亡及外伤性截肢的健康青年的滑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检测MMP-13及Galectin-3在骨性关节炎滑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病理观察显示骨性关节炎滑膜细胞增生,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甚至形成淋巴滤泡,同时微血管增生,管壁增厚。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骨性关节炎滑膜组织中,MMP-13蛋白主要表达于滑膜衬里层细胞、炎细胞、巨噬细胞样组织细胞以及少许血管内皮细胞。在正常滑膜组织中,MMP-13蛋白则主要表达于滑膜衬里层细胞。二者的阳性细胞率分别为0.387±0.042和0.053±0.019,前者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Galectin-3蛋白在骨性关节炎组中的阳性表达主要分布于滑膜衬里层细胞及滑膜下层少许炎细胞中。Galectin-3蛋白在骨性关节炎组和对照组的阳性细胞率分别为0.267±0.044和0.046±0.021。前者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后者fP〈0.05)。MMP-13和Galectin-3在骨性关节炎滑膜中表达与患者年龄及性别无关(P〉0.05),而与骨性关节炎X线片临床分期有关,MMP-3与Galectin-3在滑膜中的表达均随着骨性关节炎X线片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增强(P〈0.05)。结论MMP-13蛋白和Galectin-3蛋白在骨性关节炎滑膜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滑膜组织,随X线片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增强,表明二者参与骨性关节炎滑膜的病理过程,对滑膜炎起相互促进作用,临床检测滑膜组织中MMP-13蛋白和Galectin-3蛋白的表达有助于指导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及病情的评估。

  • 标签: 骨关节炎 滑膜 基质金属蛋白酶13 半乳糖凝集素3
  • 简介:目的:探讨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398对肺癌H460细胞增殖及其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embranetype1-matrixmetalloproteinase,MT1-MMP)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免疫荧光法检测MT1-MMP蛋白质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活性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的浓度。结果:NS398可抑制H460细胞的增殖及MT1-MMP蛋白质的表达,减少H460细胞培养液中活性型MMP-2的含量,并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NS398可能通过抑制肺癌细胞MT1-MMP表达及MMP-2的激活而抑制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

  • 标签: 氮-2 环己氧-4 硝基苯-甲基磺胺 人肺癌细胞H460 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 基质金属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一2(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2,TIMP-2)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52例连续性的胃癌患者作为病例组.254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部分变性条件下检测所有基因型,用Shesis软件对各基因进行单倍型分析。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方法测定胃癌组织中MMP-2和TIMP-2的表达水平。结果病例组MMP-2—1306C/T基因CC、CT、TF分布的频率分别为80.2%(202/252)、19.0%(48/252)、0.8%(2/252),对照组分别为68.1%(173/254)、28.2%(71/254)、3.9%(10/25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6,P=0.003);携带C等位基因(CC+CT)的患者发生胃癌的风险是携带TT基因型的1.845倍(OR=1.845,95%CI:1.231—2.767)。病例组TIMP-2—303G/A基因GG、AG、AA分布的频率分别为57.1%(144/252)、38.9%(98/252)、4.0%(10/252),对照组分别为52.0%(132/254)、35.0%(89/254)、13.0%(33/25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5,P=0.001);携带G等位基因(GG+GA)的患者发生胃癌的风险是携带AA基因型的1.232倍(OR=1.232,95%CI:0.868~1.750)。病例组TIMP-2—418G/C基因GG、GC、CC分布的频率分别为56.7%(143/252)、34.1%(86/252)、9.1%(23/252),对照组分别为68.1%(173/254)、28.3%(72/254)、3.5%(9/25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87,P=0.037);携带G等位基因(GG+GC)的患者发生胃癌的风险是携带cc基因型的0.666倍(OR=0.666,95%CI:0.463~0.959)。TIMP-2—303G/A在未突破浆膜层组GG、AG、AA基因型分布与突破浆膜层组中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

  • 标签: 胃癌 MMP-2 TIMP-2 基因多态性 蛋白水平
  • 简介:目的检测结直肠癌患者中CDK8与MMP-7蛋白及mRNA的表达,分析其相关性及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RT-PCR法检测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CDK8、MMP-7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差异性表达,同时分析肿瘤组织中CDK8与MMP-7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CDK8、MMP-7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P<0.05),肿瘤组织中CDK8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与MMP-7表达呈正相关(P<0.05).CDK8蛋白表达与肿瘤浸润程度、Duke分期、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P>0.05).MMP-7表达量与肿瘤浸润程度、Duke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分化程度及远处转移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CDK8是癌基因,可上调MMP-7蛋白表达,促进肿瘤浸润、侵袭转移,高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 标签: 结直肠癌 CDK8 MM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