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福州市民赵德兴(化名)有家族患癌史,父亲及姐姐均查出患有肝癌,这成了他的一个心病。前不久,赵先生听网上广告说做一次PET-CT检查,连萌芽状态的癌症都能查出,他立即赶到医院,指定要做PET-CT的全身防癌体检,但却被医生劝住了。原来,PET-CT一般不推荐给健康人作为体检项目。

  • 标签: 防癌 PET-CT 体检项目 CT检查 健康人
  • 简介:我国消化道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疾病负担重。针对消化道癌防治的各类新方法新手段是研究的热点。然而,面对有限的卫生资源与不断上涨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日益突出的矛盾,卫生经济学评价是精准、科学地选择临床诊疗手段或方式的必要因素。本文对常见卫生经济学方法及模型进行介绍,并结合消化道癌临床实践应用进行简要概述。

  • 标签: 消化系肿瘤 卫生经济学评价 治疗性研究
  • 简介: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北京肿瘤医院的后门,看到了"李嘉诚基金会全国宁养医疗服务计划北京肿瘤医院宁养院"的建筑.走进去看,具有现代化的气息的办公室宽敞明亮,医生们也都是院康复科的老熟人,他们正在做着一项在我国内地医疗界具有开拓性意义的慈善工作--为减轻晚期癌症的痛苦而斗争!

  • 标签: 肿瘤 康复 宁养服务 北京
  • 简介:临终关怀是为那些对治愈性治疗无反应的晚期患者提供积极和全面的照顾,以控制疼痛及有关症状为重点,并关注其心理、社交及精神需要,目标在于提高和改善患者和家属的生活质量。目前我国的临终关怀仍处于起步阶段,应大力加强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从而优化医疗卫生结构,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与效果。

  • 标签: 晚期癌症 临终关怀 家庭病床
  • 简介:目的探讨辅助检查温馨提示表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新入院需做术前辅助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行常规的口头宣教,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口头宣教的基础上增加了辅助检查温馨提示表的应用。比较两组患者对辅助检查的认知情况;需重新预约检查时间的发生率;医生对辅助检查宣教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辅助检查的认知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需重新预约检查时间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医生对辅助检查的满意度显著提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检查温馨提示表在患者辅助检查中的使用有助于提高患者对辅助检查的认知,增进护患间关系,降低需重新预约检查时间的发生率,使得手术能如期进行;同时也提升了医生对辅助检查宣教的满意度,增进医护之间的关系,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辅助检查 检查温馨提示表 宣教 优质护理
  • 简介:目的比较短程放疗和常规放疗对直肠癌的影响。方法收集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Ⅱ期、Ⅲ期直肠癌患者67例。按其接受术前放疗的方式不同分为短程放疗组34例,常规放疗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T分期降期、保肛率、肿瘤局部复发率、1年生存率等指标。结果常规放疗组T分期降期率和保肛率分别为(41.18%,39.40%),均高于短程放疗组(20.59%,1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放疗临床疗效优于短程放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直肠肿瘤 放射疗法 治疗结果 保肛率
  • 简介:一个小规模的研究提示,绿茶中的活性成分能够延缓前列腺癌发展。研究入选了26位前列腺癌患者,年龄41-72岁,他们计划作前列腺根治切除术。受试者每天服用4粒PolyphenonE胶囊,相当于喝12杯正常加工的绿茶。受试者服用胶囊12~73天,平均时间34-5天,在术前一天停服。

  • 标签: 前列腺癌患者 绿茶 根治切除术 活性成分 受试者 服用
  • 简介:目的探讨出院护理计划服务在行肠造口术的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接受肠造口术的结直肠癌患者9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出院护理计划服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对患者情绪状态评估,肠造口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常用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同时统计患者自我护理情况。结果出院时,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SAS评分(43.5±4.2vs.42.5±6.3,t=0.985,P〉0.05)和SDS评分(41.5±3.6vs.41.3±4.1,t=1.047,P〉0.05)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出院3个月后,试验组SAS(44.5±3.5vs.52.5±4.5,t=2.382,P〈0.05)和SDS(42.5±3.5vs.50.5±4.2,t=2.411,P〈0.05)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在入院和出院时,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得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入院时(5.5±2.8vs..5.8±1.5,t=0.639,P〉0.05);出院时(12.6±3.6vs.12.5±3.3,t=5.325,P〉0.05)],出院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3.7±3.8vs.8.5±2.5,t=9.342,P〈0.01)。出院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造口自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100%(49/49)vs.95.9%(47/49),P〈0.05;97.9%(48/49)vs.89.8%(44/49),P〈0.05],试验组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1.6%vs.63.3%,P〈0.05)。结论出院护理计划服务用于结直肠造口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使患者维持较高的健康知识水平并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

  • 标签: 肠造口 出院计划服务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肘关节骨折术后采用不同康复模式的治疗效果,提出适宜的肘关节骨折术后早期康复模式。方法在9家医院因肘关节骨折129例行手术治疗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现行骨科康复模式,观察组采用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进行术后康复。分别在术后5天、12周、24周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aguescale,VAS)、关节活动度评定,术后12周、24周进行HSS(hospitalforspecialsurgery)功能评定。结果VAS评分观察组:术后5天(3.94±2.12)分,术后12周(1.04±1.46)分,术后24周(0.38±0.76)分;对照组:术后5天(3.12±1.54)分,术后12周(1.12±1.28)分,术后24周(0.75±1.1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屈曲和伸直活动度观察组:屈曲术后5天(72.07±28.08)°,术后12周(107.55±24.11)°,术后24周(120.40±22.56)°;伸直术后5天(18.97±18.68)°,术后12周(15.59±17.51)°,术后24周(10.51±14.66)°;对照组(屈曲术后5天(68.24±28.29)°,术后12周(107.50±20.64)°,术后24周(117.82±18.66)°;伸直术后5天(17.54±25.34)°,术后12周(18.24±22.43)°,术后24周(14.27±23.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臂旋前和旋后术后5天及术后12周时观察组:旋前术后5天(51.50±30.95)°,术后12周(77.76±13.23)°;旋后术后5天(47.00±30.92)°,术后12周(77.14±15.67)°;对照组:旋前术后5天(42.22±29.67)°,术后12周(74.55±18.52)°;旋后术后5天(41.50±30.31)°,术后12周(71.98±21.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时观察组旋前(83.06±7.41)°,旋后(82.77±7.65)°,显著优于对照组旋前(78.30±14.59)°,旋后(73.56±22.67)°(P=0.035,P=0.005)。HSS评分术后12周观察组(77.00±15.06)分,对照组(68.14±19.3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HSS评分观察组�

  • 标签: 肘关节 骨折 康复 多中心研究 前瞻性研究
  • 简介:目的:总结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其对所采取治疗模式的影响。方法根据患者所处的年龄阶段(60-69岁和≥70岁)将178例接受治疗的老年乳腺癌患者分为A组(103例)和B组(75例)。分析两组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方式、疗效及不良反应等差异。结果A组进行术后辅助化疗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在60~69岁、雌性激素受体阴性及淋巴结转移阳性是术后采取辅助化疗的影响因素(P〈0.05);A组的总有效率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年龄在60-69岁的乳腺癌患者术后宜采取辅助化疗,≥70岁的乳腺癌患者可采取内分泌辅助治疗。

  • 标签: 老年患者 乳腺癌 辅助治疗 内分泌治疗
  • 简介: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遭恶性肿瘤,外科手术仍然是胃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从Bilroth医生第一例胃大部切除至今已有120年余,胃癌外科治疗从一般的胃大部切除术进入以清除淋巴结为目的的根治术;从解剖学为基础的手术走向以解剖学、肿瘤生物学及免疫学为基础的手术;从只重视手术的安全性到根治性安全性及机能性统一;从只重视切除肿瘤到以切除原发肿瘤及受侵器官,彻底清除区域淋巴结及杀灭腹腔脱落癌细胞的外科治疗;从单一的手术进入以围手术期治疗加规范化手术的新的治疗模式.

  • 标签: 外科现状 我国胃癌 现状发展趋势
  • 简介:1959年我从协和医院调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当时叫日坛医院),开始从事肿瘤治疗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当时正值"大跃进"时期,提出的豪迈口号是:"让高血压低头,肿瘤让路."当初的条件很差,只能一边起步一边摸索,想着如何能开辟新径、突破瓶颈,让更多的肿瘤患者受益.

  • 标签: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骨肉瘤 事业 协和医院 实验研究 肿瘤患者
  • 简介:外科治疗胃癌已有一百二十余年的历史,随着人类对胃癌的认识与临床实践的逐渐深入,治疗方法也在不断进步。从胃切除术到胃癌根治术,在经历了曲折、漫长的临床探索之后,胃癌的5年生存率达到40%~50%。回顾胃癌外科治疗的历史,分析不同历史阶段胃癌临床研究的主要内容,对于提高临床治疗上的认识,把握胃癌临床研究的主要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外科治疗 临床实践 临床研究 5年生存率 治疗方法
  • 简介:患者对恶性肿瘤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而医护人员又顾虑对患者告知真实病情后患者会产生或加重不良的精神心理反应或行为,害怕承担医疗风险,使得告知恶性肿瘤患者病情在中国很困难。现存的告知模式包括仅告知家属的模式、SPIKES模式和SHARE模式等。在SPIKES模式中,恶性肿瘤的告知模式由以前的隐瞒转变为直接告知,即此模式认为只有患者本人才是最终医疗决策的决定者;日本心理肿瘤医学学会设计出的SHARE模式是委婉、分步骤地告知患者真实病情,此种模式更符合东方文化。当患者高度怀疑自己患有恶性肿瘤,但是又得不到证实时,其焦虑情绪会更高;反而当患者知晓其真实病情后,会产生从恐惧与否认期变为过渡与接受期的心理变化,精神和心理极度不适的表现也会自然消退,精神压力会转换为治疗的动力,从而机体的免疫系统才能更好地发挥抗肿瘤的作用,患者才有可能充分地利用其剩余时间,维持较好的生命质量。告知肿瘤的关键是掌握对肿瘤患者的综合评估技能和告知的沟通技能。本文对国内外告知恶性肿瘤患者模式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对探讨更好的告知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恶性肿瘤 告知模式 影响因素 医学告知
  • 简介:近年来,国内外骨外科快速发展,各种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器械不断推出,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很快。然而,医务人员常常首先关心的是手术本身,对手术方法的新进展易于引起医生的兴趣,对患者的围术期管理则常按传统方法进行,使围术期管理措施改进缓慢,术后少数患者易于出现并发症或并存疾病复发或加重,致使手术后效果欠佳。

  • 标签: 矫形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 围术期管理 加速康复外科
  • 简介:随着人们对肝癌手术治疗认知的不断加深,肝癌切除术式先后经历了“盲目”肿瘤切除、楔形肝切除、规则性肝叶切除、解剖性肝段/半肝切除等多个发展阶段。在这一发展历程中,外科医生总结出肝癌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1彻底清除原发病灶;2切缘无肿瘤细胞残留乃至肝区段无微转移;3残余肝脏体积足够代偿患者生理功能;4尽可能减少术中及术后创伤。

  • 标签: 肝癌手术 肝切除 解剖性 肝脏储备功能 切除术式 肝段
  • 简介:目的观察知信行模式干预在改善肺癌患者术后疼痛及睡眠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将100例行肺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知信行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镇静及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镇静评分明显增加,疼痛评分和镇痛药量明显降低(P〈0.05)。与术前1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d的睡眠质量评分、睡眠时间评分和PSQI总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d的睡眠质量评分、睡眠时间评分、入睡时间评分和PSQI总评分较术后1d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3d的相应项目评分(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d的日间功能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知信行模式干预可有效降低肺癌患者术后疼痛,改善术后镇静和睡眠。

  • 标签: 肺肿瘤 知信行干预 术后疼痛 睡眠
  • 简介: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突触核蛋白(Synuclein)的表达模式,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半定量RT-PCR检测20例结直肠癌及其癌旁组织中α-synuclein、β—synuclein和γ-synuclein基因的mRNA水平,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结直肠癌及其癌旁组织中α-synuclein、β-synuclein和γ-synuclein蛋白的表达。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α—synucle—in、β—synuclein和γ-synucleinmRNA的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2±0.32、0.61±0.32和0.72±0.37,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0.41±0.27、0.40±0.25和0.45±0.25(P=0.034,P=0.026,P=0.007)。γ-synuclein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7.1%,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23.5%(P=0.022),而α—synuclein、β—synuclein蛋白在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α-synuclein、β—synuclein和γ-synuclein表达模式的8种组合中,任一种蛋白表达、α-synuclein或γ-synuclein、β—synucleln或γ-synuclein、α-synuclein和γ-synucle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α-synuclein、β—synuclein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关,γ-synuclein蛋白的表达与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47,P=0.048)。淋巴结转移及分期较晚者任一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及分期较早者(P=0.030,P=0.040)。结论Synucle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有增高的趋势,其中γ-synuclein对于评估结直肠癌病程的发展和转归具有潜在价值。

  • 标签: 结直肠癌 突触核蛋白 临床病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