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连手术术前禁食时间对原发性肝癌(primarylivercancer,PLC,简称“肝癌”)患者术后血糖水平的影响,为临床上减少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将96例行肝癌切除术的患者根据手术开始时间分为连组和首台组,其中连组40例,首台组56例,比较两组术前禁食时间及术前、术后第1日、第3日、第5日、第7日的空腹血糖值。结果连组术前禁食时间长于首台组(P〈0.01),连组术后第3日、第5日、第7日的空腹血糖值高于首台组(P〈0.01)。结论连手术术前禁食时间延长可能是导致肝癌患者术后血糖水平升高的原因之一,临床上应重视对连手术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术前饮食指导,以减少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

  • 标签: 肝肿瘤 连台手术 高血糖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CEA和CAl9-9联合检测对胃癌根治术后复发及(或)转移诊断的实用价值。方法:57例胃癌患者,在根治术后a1~5规定的时间内分别做血CEA及CAl9-9、胃镜、腹部B超、胸片等相关检查;血清CEA及(或)CAl9-9阳性者即做胃镜及(或)肠镜、腹部B超、胸片等相关检查或胃镜及腹部B超等检查提示复发或转移者、有腹部不适、大便性状改变、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等症状即做血清CEA及CAl9-9检查。血清CEA、CAl9-9检测采用美国雅培快速酶免发光分析仪。结果:有34例被证明有复发及转移,其中CEA阳性率38.2%,CA19-9阳性率52.9%,CEA及CAl9-9合并阳性率为73.5%,单项检测阳性率与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CEA和CAl9-9联合检测可将单项检测的阳性率从50%左右提高到73.5%,联合检测与单项检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因此血清CEA及CAl9-9联合检测对胃癌术后监控、及时治疗可起重要作用,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标签: CEA CAL9-9 联合检测 胃癌 术后随访 肿瘤复发
  • 简介:目的:为比较放、化疗同步治疗与非同步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不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臆肺癌(NSCLC)患者81例,随机分为同步治疗组(42例)和非同步组(39例)。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同步组66.7%,非同步组61.5%,前者略高于后者,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达到上述有效率所用的时间前者平均69天,后者为143天,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同步组的近期疗效似优于非同步组,且前者治疗周期、住院周期缩短,更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同步治疗 化疗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 对比观察 患者 治疗周期
  • 简介:Objective:Theaimofthisprospective,single-armphaseIItrialwastoconfirmthesafetyandefficacyofneoadjuvantchemotherapy(NAC)usingoxaliplatinpluscapecitabine(CapOX)forpatientswithoperablelocallyadvancedcoloncancer(CC).Methods:Patientswithcomputedtomography-definedT4orlymphnode-positiveCCswereenrolled.Afterradiologicalstaging,patientsweretreatedwithatleast2cyclesofNACconsistingof130mg/m2oxaliplatinond1,plus1,000mg/m2capecitabinetwicedailyfor14devery3weeks,followedbysurgery,andthenwiththerestcyclesofadjuvantchemotherapy.Radiologicalresponsewasevaluatedafter2cyclesofNAC.Tumorresponse,treatmenttoxicity,andsurgicalcomplicationswererecorded.Thepathologicalresponsetotherapywasevaluatedaccordingtothetumorregressiongrade(TRG)score.Theprimaryendpointwaspathologictumorresponse.ThistrialisregisteredinClinicalTrials.gov(No:NCT02415829).Results:Forty-sevenpatientswereenrolledinthestudy.Forty-twopatientscompletedtheplannedtreatments.Thetotalradiologicalresponseratewas68%(32/47),includingcompleteandpartialresponseratesof2%(1/47)and66%(31/47),respectively.Stablediseasewasobservedin32%(15/47)andprogressivediseasewasobservedinnone.Completepathologicresponse,majorregression,andatleastmoderateregressionwereachievedin1(2%),2(4%),and29(62%)patients,respectively.Fourpatientsdevelopedgrade3treatmenttoxicities.Onepatientwithwoundinfectionoccurredafteroperation(1/47,2%).Therewasnotreatment-relateddeath.Conclusions:OurresultssuggestthatNACwithCapOXisaneffectiveandsafetreatmentoptionforpatientswithlocallyadvancedCCs.

  • 标签: 临床试验 结肠癌 患者 治疗 化疗 晚期
  • 简介:目的:探讨增生性筋膜炎(PF)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提高对增生性筋膜炎的认识,避免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增生性筋膜炎的临床情况、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PF好发于四肢及头颈部,发病年龄为32~80岁。临床表现为伴有疼痛,迅速生长浅表孤立性肿块。镜下特点为黏液样背景、增生的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间质散在分布具有诊断意义的神经节样大细胞;免疫组化梭形细胞及神经节样大细胞表达Vimentin、SMA和H-Caldesmon。结论:PF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病变,手术切除后罕见复发,不转移,其特殊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形态特征,易被误诊为恶性肿瘤。应加强对该病变的认识,避免误诊。

  • 标签: 软组织肿瘤 假肉瘤 增生性筋膜炎
  • 简介:The9thInternationalCongressonPeritonealSurfaceMalignancies,sponsoredbythePeritonealSurfaceOncologyGroupInternational(PSOGI)andorganizedbytheNetherlandsCancerInstitute,washeldinAmsterdam,theNetherlands,fromOctober9to11,2014,withover650delegatesfrom66countriesattendingthemeeting.Withthecentralthemetosummarizetheglobalprogressesinperitonealcarcinomatosis(PC)diagnosisandtreatment,todrafttheoutlineframeworkofinternational

  • 标签: 国际大会 恶性肿瘤 膜表面 合作研究项目 阿姆斯特丹 肿瘤学
  • 简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占就诊肺癌的1/3以上,近几年的多中心随机研究和荟萃分析表明化放综合治疗优于单纯放疗或单纯化疗,与手术效果相似,同步放化疗优于序贯放化疗。同步放化疗适合于一般情况好、70岁以下的患者,有严重内科疾病的患者不宜采用同步放化疗。同步放化疗中放疗规范包括正确的定位、CTV勾画等,不必进行淋巴结预防照射。其中的化疗方案包括CE、TP、DP、GP等,总化疗周期不应超过4个周期,同步放化疗前不必进行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后的巩固化疗尚存争议。多种含铂化疗方案的比较显示疗效相近,每周和每日方案比较疗效及毒性相似。培美曲塞加卡铂是可选择的新的化疗方案。同步放化疗在治疗开始进行好于诱导化疗后进行,与分子靶向药物联合是新的治疗方向。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同步放化疗
  • 简介:已证实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是一个具有多种功能的蛋白翻译后修饰的途径,参与人体内许多细胞生命活动。近年来,随着对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的研究加深,逐渐发现蛋白的泛素化调节是一个可逆过程,细胞内同时还存在一些特异的去泛素化蛋白酶进行负向调节。泛素特异性蛋白酶(USPs)是去泛素化酶家族的亚家族,作为亚家族成员之一的X染色体连锁的泛素特异肽酶9(USP9X)在多种类型的恶性肿瘤中表达异常,且与肿瘤的分期及预后相关,因此,针对USP9X的靶向治疗,将会为肿瘤开辟出一条新的路径。

  • 标签: 泛素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 泛素-蛋白酶体 肿瘤 靶向
  • 简介:目的观察鼻咽癌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radiationtherapy,IMRT)同步口服卡培他滨节拍化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118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6MXV-X线根治性调强适形放疗,实验组在进行调强放射治疗的同时,节拍性口服卡培他滨每次500mg,每日2次,疗程12个月或至疾病进展为止。观察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共有111例患者完成实验,近期疗效:实验组有效率(RR)100%,对照组有效率98.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实验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5%、92.3%和78.3%,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58.838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40.719个月;对照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7%、77.8%和50.0%,中位OS为50.126个月,中位PFS为24.962个月。两组间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时间均有统计学差异(OS:X^2=5.587,P=0.018;PFS:X^2=3.868,P=0.049)。两组治疗结束后均出现VEGF、PDGF-BB水平下降,TSP-1水平升高,且实验组变化的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两组间各指标变化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皮肤反应及口腔、口咽部黏膜反应,两组间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鼻咽癌调强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节拍化疗能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增强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能力,而并未增加毒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 标签: 调强放疗 节拍化疗 鼻咽恶性肿瘤
  • 简介:目的观察可切除低位直肠癌术前同步放疗化疗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3例可切除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前子4野盆腔照射,放疗总剂量为46Gy。200cGy/f,5f/W,并于放疗第1、4周同步亚叶酸钙200mg,静脉输注d1~d5,氟脲嘧啶500mg/m^2/d,持续静脉输注d1-d5化疗,完成放化疗后,4周手术,术后4周,辅助化疗4周期,化疗方案奥沙利铂135mg/m^2d1亚叶酸钙200mg,静脉输注d1~d5,氟脲嘧啶500mg/m^2/d,持续静脉输注d1~d5化疗。结果治疗前T1期1例,T2期5例,T3期13例,T4期4例.局部淋巴结转移23例。放化疗后TON0期1例,T1N0期4例,T2N0期2例,T2NI期3例,T3N0期2倒,T3N1期3例,T4N0期1例,T4N1期1例。放化疗后T分期下降率34.78%(8例),N分期下降率为38.13%(9例)。术后病理与术前肠镜病理一致。全组保肛11例,保肛率47.83%。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腹泻、肛周皮肤反应等。23例患者全部完成术前同步放化疗,Ⅰ、Ⅱ级毒性反应总发生率为82.61%,Ⅲ、Ⅳ级毒性反应主要是腹泻4例为17.39%。无一例因术前放化疗而停止手术或者死亡。全组手术顺利,无一例发生围手术期死亡,并发症发生率为21.73%。结论可切除低位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直肠癌 同步放化疗 疗效安全性
  • 简介:目的:用小鼠肺损伤模型模拟临床治疗,进行紫杉醇(泰素)与照射同步使用致肺损伤的研究,对其损伤模式及其机理进行初步的探索.方法:小鼠分正常对照(Control组)、单用紫杉醇(CT组)、单纯照射(RT组)、紫杉醇照射同步(CRT组)4个组,照射和用药的小鼠行全肺照射21Gy/5次/5天和周1与周4共2次腹腔注射紫杉醇30mg/kg,从实验后第1个月~第6个月观察肺泡灌洗液蛋白和细胞数变化、小鼠死亡、血性胸水、肺泡壁水肿和细胞浸润以及肺纤维化积分共6个指标的情况.结果:在紫杉醇照射同步组因肺损伤死亡小鼠(19/54)比单纯照射组(10/54)明显增多(P<0.05),死亡时间和出现胸水均提前1个月;肺泡灌洗液内蛋白含量和细胞总数除第1个月外,均比单纯照射组高,在第4个月明显(P<0.01).单纯紫杉醇组第1个月也比对照组高,而且肺泡壁肿胀与炎性细胞浸润明显,但无统计学差异.紫杉醇照射同步组的肺纤维化积分比单纯照射组明显,差别从第3个月后开始出现,而以第4个月明显,肺纤维化积分分别为5.6±0.7与3.8±0.7(P<0.05).结论:紫杉醇与照射同步使用能扩大肺组织的放射性损伤,单纯紫杉醇也可致肺组织损伤,但损伤相对较轻,与照射同用可使致死性损伤增加.

  • 标签: 放射性肺损伤 化疗性肺损伤 紫杉醇 动物实验
  • 简介:目的观察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行术前同步放化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5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20例在术前接受同步放化疗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总剂量为46~50.4Gy三维适形放疗,分为23~28次,同时接受卡培他滨或XELOX方案或FOLFOX方案化疗2个周期,再行手术。评估术前放化疗患者的手术切除率、保肛率、病理降级率和缓解率、局部复发率、放化疗毒副作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的总病理降级率为80%(16/20),其中直肠中分化腺癌、术前临床T分期(cT)、术前临床N分期(cN)的病理降级率分别为73.3%(11/15)、80%(16/20)、82.3%(14/17),术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率为20%(4/20)。手术距术前放疗结束时间隔32~112天,中位间隔49天(7周)。所有患者均达到R0切除,其中Mile's术12例,Dixon术7例,直肠前切除术1例;保肛率为40%(8/20),其中肿瘤下界距肛门〉5cm的患者保肛率为100%(4/4);肿瘤下界距肛门≤5cm的患者行超低位保肛率为25%(4/16)。中位随访34个月,所有患者未见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率为30%(6/20),其中肺转移4例,肝转移2例;4例死亡,2例带瘤生存。3例病理完全缓解(pCR)的患者术后均未接受辅助化疗,随访5年无复发和远处转移。术前放化疗后骨髓造血功能抑制(1~2级)达90%(18/20)。术后并发症中肠粘连35%(7/20)、伤口延迟愈合10%(2/20)、小肠梗阻5%(1/20)、肠瘘5%(1/20)。结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能使病理降期,提高肿瘤根治率和保肛率,降低局部复发率,并不增加近期毒副反应和手术并发症,在临床上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 标签: 直肠肿瘤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术前同步放化疗或放疗联合手术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39例宫颈癌患者分成同步放化疗组(22例)及单纯放疗组(17例),同步放化疗组每周采用顺铂25mg/m^2,静脉点滴,同时进行放疗,化疗d1开始进行放疗,单纯放射治疗组仅行单纯放疗,方法同前。结果同步放化疗组的近期有效率95.5%,单纯放疗组82.3%,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步放化疗组有较明显的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但患者经治疗后均可耐受。手术切除率从术前治疗前的33.3%提高到89.7%,且不会增加手术并发症。结论宫颈癌未前同步放化疗或放疗有效率高,副作用稍增加,但能为手术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且不会增加手术难度、并发症。

  • 标签: 宫颈癌 同步放化疗 放疗 手术 疗效 副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术前同步放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70例Ⅰb2期及Ⅱa2期宫颈癌患者行PVB或TP或TC方案化疗结合腔内后装放疗后再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观察宫颈局部肿瘤变化及同步放化疗毒副反应,分析术前同步放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7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分别为14例和45例,总有效率为84.3%。3年局部复发率为31.3%,3年远处转移率为25.4%,3年总生存率为79.1%。毒副反应发生情况,骨髓抑制30.0%(21/70),周围神经毒性10.0%(7/70),胃肠道反应80.0%(56/70),肌肉关节痛12.9%(9/70),脱发87.1%(61/70)。手术平均出血量410mL,手术平均时间160min。术后输尿管尿瘘2例,尿潴留12例,盆腔淋巴囊肿合并感染1例,均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局部晚期宫颈癌术前同步放化疗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毒副反应可耐受,不影响后续的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轻微,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宫颈癌 局部晚期 同步放化疗 后装放疗 疗效评价
  • 简介:目的:评价中成药平消胶囊与放疗同步治疗鼻咽癌疗效,探讨其增敏机制.方法:1999年1月~2004年1月将188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放疗+平消胶囊)94例,对照组(单纯放疗)94例.两组采用医用直线加速器产生X线及β线常规外照射,包括鼻咽部原发灶及颅底、颈部转移灶.原发灶DT66~70Gy,颈部转移灶DT60~76Gy(或预防照射DT50Gy).治疗组放疗前3天开始口服平消胶囊8粒,3次/日,连用至放疗结束.结果:半量疗效及全量(结束时)消失率:治疗组原发灶84.0%及93.6%,颈部转移灶80.9%及93.6%;对照组原发灶54.3%及62.8%,颈部转移灶52.1%及61.7%.半量疗效及全量消失率比原发灶提高29.8%及30.9%,转移灶提高28.7%及31.9%.结论:平消胶囊与放疗同步治疗鼻咽癌与单纯放疗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平消胶囊有放疗增敏作用.

  • 标签: 鼻咽癌 放射治疗 平消胶囊 放射增敏
  • 简介:目的探讨术前同步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68例,研究组38例患者给予多西他赛75mg/m2,第1天静滴,顺铂30mg/m2,第1-3天静滴,21天为1周期,并行同步三维适形放疗,化疗结束后2周手术。对照组患者30例直接手术。结果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完全性切除率为94.7%(36/38),对照组完全性切除率73.3%(22/3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9.5%、55.3%、42.1%和66.7%、30.0%、16.7%,研究组1、2、3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晚期食管癌术前应用多西他赛和顺铂同步放化疗可降低食管癌临床分期,提高完全性切除率,并且可提高术后1、2、3年生存率。

  • 标签: 食管癌 局部晚期 同步放化疗 外科治疗 生存率
  • 简介:直肠癌发病率逐年攀升,NCCN推荐T1或淋巴结阳性直肠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是术前5-FU联合放疗序贯TME手术。而与术前放疗联合的最佳化疗方案尚不确定。近年来,靶向治疗的疗效令世人瞩目。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抑制剂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抑制剂广泛应用于头颈部肿瘤、肺癌、胰腺癌、结直肠癌等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靶向治疗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 标签: 靶向治疗 直肠癌 同步放化疗
  • 简介: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对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103例食管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于治疗前行磁共振的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检查,测量肿瘤平均、最低ADC值和最高ADC值;并于治疗前和治疗中第2、4、6周及第8周行MR检查,根据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将患者进行疗效分组,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两组的各项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curve,ROC)分析治疗前ADC值预测疗效的诊断效能。结果:103例食管癌患者吞咽困难症状于2周后逐渐缓解,治疗8周后得到明显改善,癌灶较治疗前明显缩小;DWI图显示在治疗8周后患者的瘤体在逐渐缩小,病灶信号逐渐降低,与同步放化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有效组与无效组病灶厚度、病灶长径、化疗后平均ADC、最低ADC、最高ADC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显示以肿瘤治疗前平均ADC值预测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疗效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是80.0%、69.7%、2.64、0.29;最低ADC值预测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疗效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是75.7%、78.8%、3.57、0.31;最高ADC值ROC曲线下面积0.759,临界点取2.20×10^-3mm^2/s,其预测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疗效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是94.3%、48.5%、1.83、0.12。结论:MR扩散加权成像能够较好的预测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的治疗效果,有望为食管癌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DWI ADC ROC 食管癌 同步放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