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孩子6个月以后可以训练爬行。把孩子放在地毯上,收拾好周围的用品,收起地上的电源插座等危险品。把孩子喜欢的玩具放在他够不着的地方,但不要太远,宝宝想要拿,往前移动就能拿到。

  • 标签: 智慧 孩子 危险品
  • 简介:宝宝为什么喜欢扔东西快1岁的宝宝都不约而同地喜欢“扔东西”,无论给他什么,他都只玩一会儿就往地上扔。捡起来递给他,他马上又会扔掉,然后再示意你捡。

  • 标签: 育儿 家庭教育 保健知识 营养学
  • 简介:病例摘要患儿,女,21个月,因“间歇性腹痛伴便血9月余”于11月入院。患儿自1岁起出现间歇性腹痛,呈发作性,表现为手抓腹部,哭吵,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不等.可白行缓解,腹痛后常伴有便血,为暗红色大便或果酱样大便。有时腹痛后不伴有血便。平均每月发作3~4次,不伴呕吐、腹泻、发热、出冷汗等.

  • 标签: 间歇性腹痛 便血 果酱样大便 病例摘要 发作性 出冷汗
  • 简介:幼儿的尊重需要幼儿在成长发育过程中,有一种强烈的尊重需要。对于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的尊重的需要或渴望。这种需要的满足与否,对幼儿积极自我的确立、和谐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年龄心智阶段的限制,幼儿内心中被尊重的渴望需求,无法像饥、渴、睡、泄等生理需求那样简单明了地表达给家人,而要通过一些具体的行为展示。对家长来说,透过孩子的行为表现,识别孩子的真实意图很重要。

  • 标签: 脾气 行为表现 发育过程 生理需求 幼儿 孩子
  • 简介:这个时期宝宝主要需要的营养9—1O个月宝宝逐渐调整为一日三奶二餐(辅食)一次水果。可以选择的食物有很多,以粮食、奶、蔬菜、鱼、肉、蛋、豆腐为主的食物混合搭配,这些食物可以提供宝宝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元素。如果此阶段宝宝体重增长过快就应该对其饮食加以控制,每天配方奶供应量不可超过1000毫升,粥也不应超过一碗(宝宝用)。

  • 标签: 营养需求 营养元素 生长发育 体重增长 食物 供应量
  • 简介:贫血的预防和治疗在人体所有的微量元素中,铁的含量最高,铁是制造血红蛋白不可缺少的原料,宝宝如果发生缺铁,就会出现造血原料的不足,就不能合成足够的血红蛋白,从而出现贫血。贫血的宝宝会出现反应低下、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易怒,烦躁、智力减退等表现。因此,一定要注意预防婴幼儿期贫血的发生,以保证大脑的正常发育。

  • 标签: 健康 注意力不集中 血红蛋白 微量元素 反应低下 记忆力差
  • 简介:生长发育标准大便宝宝基本上每天都能够按时排大便,形成了一定的规律,每天要定时给宝宝把大便,这样成功的机会也多起来。有的宝宝已经可以不用尿布了。

  • 标签: 日常护理 排大便 发育标准
  • 简介:游戏目的提高宝宝模仿力。模仿是宝宝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通过观察、模仿成人的行为动作、语言等,学习一些规则,然后融入自己的行为中。

  • 标签: 模仿 人的行为 学习
  • 简介:目的观察咳喘Ⅱ加减防治儿童缓解期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测定50例哮喘缓解期患儿血清过敏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咳喘Ⅱ加减口服(基本方为太子参、五味子、乌梅、防风、苏子、麦冬、银柴胡、甘草),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两组均治疗2个月,并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随访3个月的总疗效与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减少哮喘和呼吸道感染的发作次数,改善主要症状、体征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控制哮喘发作时的病情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咳喘Ⅱ加减对哮喘缓解期儿童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 标签: 咳喘Ⅱ号加减/治疗应用 哮喘缓解期/中医药疗法 儿童
  • 简介:目的研究Currarino综合征患者HLXB9基因突变情况.方法采用PCR、DNA直接测序的方法对6例Currarino综合征进行HLXB9突变检测,突变经双向测序证实.结果2例家族性Currarino综合征患儿中均发现1种新的杂合无义突变(c.552C〉G;p.Tyr184X),而4例散发性病例未发现异常.结论Currarino综合征与HLXB9基因相关,2例家族性病例HLXB9基因突变检出率与国外类似,4例散发性病例检出率低于报道的30%.

  • 标签: CURRARINO综合征 基因
  • 简介:第7个月是智能发育的关键时期,宝宝的行为模式发生了飞跃性变化。大运动:不需要用手支撑,可以单独坐5分钟以上。

  • 标签: 发育情况 生理 智能发育 行为模式
  • 简介: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拟于2011年6月9~12日在四川成都召开第9届全国小儿肿瘤学术会议,欢迎儿童肿瘤相关专业同道积极参与,会议纳入国家继续教学项目。会议相关事宜如下:

  • 标签: 小儿肿瘤 会议 征文通知 学术 中国抗癌协会 专业委员会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扩张性心肌病伴脂肪酸氧化代谢异常的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伴脂肪酸氧化代谢异常患儿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治疗和随访情况。结果9例扩张性心肌病伴脂肪酸氧化代谢异常患儿进入分析,男5例,女4例。病程0.5-4.5年,起病年龄11个月至18岁。9例均有乏力表现,4例合并肌肉无力,1例四肢近端肌萎缩,2例有惊厥发作,2例伴生长发育落后。9例均有不同程度肝肿大,8例肝功能异常,7例CK、CK-MB和乳酸脱氢酶增高,6例乳酸增高,2例低血糖,3例高血氨。9例超声心动图检查均可见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增高和射血分数下降。肌电图示肌源性损害2例。串联质谱检查示游离肉碱明显增高1例,减少5例,正常3例;酯酰肉碱增高7例,减少1例,正常1例。临床诊断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Ⅰ缺乏症1例,原发性肉碱缺乏症1例,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4例,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3例。9例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补充左旋肉碱、维生素及低脂肪、预防饥饿等饮食指导。随访0.5-3年,临床症状、生化指标和超声心动图表现逐渐改善。结论原因不明的心脏扩大合并多系统症状和生化指标异常者,应考虑到脂肪酸代谢异常可能,及早进行代谢病筛查,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 标签: 脂肪酸 氧化 代谢 心肌病 肉碱 酰基肉碱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非惊厥性癫持续状态(NCSE)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提高对NCSE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神经内科诊断为重症病毒性脑炎NCSE的病例。结果19例重症病毒性脑炎NCSE连续病例进入本文分析,男5例。脑炎起病年龄(7.2±3.9)岁;Glasgow评分(8.6±1.9)分;脑炎起始与NCSE起始间隔4~70(19.4±20.9)d;昏迷中癫持续状态(SEC)4例,复杂部分发作持续状态4例,不典型失神发作持续状态1例。2病因包括病毒性脑炎8例,病毒性脑炎抗癫药物调整1例;9例前驱均有惊厥,其中3例伴惊厥性癫持续状态。39例临床发现主要有口面部或肢体微小抽动、认知障碍、孤独症样行为等。4VEEG发作期主要以背景活动变慢,伴δ、θ、β、棘节律,或棘慢波持续发放为特征。54例SEC患儿予麻醉药联合多种抗癫药物治疗,发作平均持续42.8d;5例非SEC患儿予多种抗癫药物治疗,其中3例发作平均持续9d,1例抗癫药物调整所致NSEC发作持续4个月。61例自动出院失访,1例死亡,余7例随访3个月至2.5年;6例VEEG均有不同程度的发作期或发作间期脑电异常,1例正常;1例神经学功能正常,5例有不同程度认知下降伴继发性癫,1例持续植物状态伴继发性癫。结论口面部或肢体运动现象、认知及行为改变为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NCSE临床特征;发作期脑电波形变异大,棘节律可能是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NCSE的独特形式;抗癫治疗及起效时间与NCSE类型相关。

  • 标签: 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 重症病毒性脑炎 视频脑电图 儿童
  • 简介:目的总结以肾脏损害为首发症状的甲基丙二酸尿症(MMA)患儿的临床特点,为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提供经验。方法选择2008年4月至201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肾脏科以肾脏损害为首发症状的MMA患儿为研究对象。从病案中采集患儿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结果、治疗和预后结局数据。结果9例患儿进入分析,其中男5例,女4例,确诊年龄1个月至9.9岁。9例患儿均以肾脏损害为首发症状入院,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和高血压,其中2例患儿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9例患儿均无阳性家族史。9例患儿均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尿有机酸测定确诊为MMA,其中8例患儿同时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尿液检查提示6例患儿尿微量蛋白升高。1例行肾穿刺活检提示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肾外系统表现为精神、智力和发育落后、抽搐发作和贫血等。9例患儿确诊后均给予维生素B12等治疗。1例患儿合并溶血尿毒综合征并进展至多器官功能衰竭于住院期间死亡。余8例患儿经治疗尿甲基丙二酸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精神状态和肾功能均明显好转。8例患儿随访1~6个月神经系统症状均明显改善,未再发现肾脏损害。结论MMA可合并较严重肾脏损害,部分患儿以肾脏损害为首发症状,早期诊断和治疗能使病情得到及时、有效控制,并明显改善预后。

  • 标签: 甲基丙二酸尿症 肾脏损害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川崎病(KD)并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临床特点及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7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我院)收治的KD并发MAS连续病例,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KD并发MAS文献,以出院结局指标分为预后不良组(死亡或放弃治疗)和好转组,提取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探讨KD并发MAS的临床特点。结果我院9例中,均有肝、脾肿大和IVIG无反应,皮疹,趾、指端硬肿或脱屑,冠脉病变各8例,唇红皲裂7例,淋巴结肿大6例,球结膜充血和不完全KD各4例。CRP均升高,纤维蛋白原(Fib)<1.5g·L^-1和铁蛋白>1500ng·mL^-1各8例;ALT升高7例,AST升高和骨髓噬血现象阳性率各6例,甘油三酯(TG)>3.0mmol·L^-14例。2例行HLH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检测,未发现HLH相关基因(24种)突变,均有NK细胞的穿孔素蛋白表达水平降低,1例同时存在NK细胞颗粒酶B表达以及CTL细胞穿孔素表达降低。复习文献,共报告27例(包括本文9例)KD并发MAS,好转18例,预后不良9例,预后不良组仅不完全KD发生率明显高于好转组(55.6%vs5.9%,P=0.004)。结论KD患儿出现首剂IVIG治疗无反应且伴肝脾肿大、AST和/或ALT、铁蛋白明显升高时,需警惕KD并发MAS可能。未提示KD并发MAS具有遗传倾向,NK细胞中穿孔素表达水平的降低可能与KD患儿并发MAS相关。不完全KD可能是影响KD并发MAS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之一。

  • 标签: 川崎病 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 临床特点 基因 穿孔素蛋白 颗粒酶B
  • 简介:目的观察自制中药进食一颗粒对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将90例小儿厌食症患儿按挂号奇偶数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予进食一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40例予口服葡萄糖酸锌颗粒冲剂。结果观察组显效34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进食一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具有补气健脾,消食开胃的作用,疗效确切,口感较好,服用方便,易为患儿接受。

  • 标签: 厌食症/中医药疗法 进食一号颗粒/治疗应用 中草药 儿童
  • 简介:李显春主任医师认为,小儿慢性咳嗽病因复杂,常为寒热错杂,虚实交接,主要病机为风、热、痰三邪犯肺,伤肺,或阻肺致使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而发生咳嗽。饮食积滞为其重要的致病因素。李主任根据这一病机特点,总结多年临床经验,精选方药,组成止咳二方,该方在治疗上脾肺两治,突出消积导滞,清热化痰。经临床广泛应用,疗效甚佳。

  • 标签: 咳嗽/中医药疗法 止咳二号/治疗应用 李显春 名医经验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