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9 个结果
  • 简介: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基础研究及临床治疗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维生D对肿瘤细胞的抑制和促进凋亡的作用早被发现。而维生D受体(vitaminDreceptor,VDR)除介导维生D的生物学作用以外,其基因碱基点突变导致的VDR蛋白质表达水平、功能以及细胞内外被修饰因素相互作用的改变,使肿瘤的易感性得以产生。VDR基因的这种结构变异(variant)或称多态性(polymorphism)将改变维生D的正常作用路径从而影响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本文就此综述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情况。

  • 标签: 维生素D受体 乳腺癌 RECEPTOR VDR基因 肿瘤细胞 生物学作用
  • 简介:我们通常食用的酱油,含有非常高的天然抗氧化成分。它可有效清除人体内的致癌物质,效果比维生C和E高十几倍。因为酱油可不断地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而维生C、E在清除一定量的自由基后就会失去效能。每滴酱油在一分钟内清除的自由基介于47~147单位,超过红酒十几倍。并且,酱油中的抗氧化天然成分,还可延缓人体衰老。

  • 标签: 维生素C 酱油 抗衰老 抗氧化成分 天然成分 自由基
  • 简介:与年龄相关的白内障,是世界范围内导致失明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而通过外科手术治疗是目前惟一的选择。但美国塔夫斯大学人类营养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通过服用特定种类的维生,白内障的预防是可能的。

  • 标签: 白内障 维生素 生长 延缓 外科手术治疗 世界范围内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城区正常育龄妇女25-羟维生D[25-hydroxyvitaminD,25(OH)D]水平及胰岛抵抗状态,并分析两者的关系。方法于2010年12月1—20日北京妇产医院招募北京市城区23~30岁健康未育妇女17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其空腹血25(OH)D及甲状旁腺(parathyroidhormone,PTH)、糖代谢相关指标(空腹血糖、胰岛和糖化血红蛋白)及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及血酯水平。结果①170例妇女平均25(OH)D水平为(27.28±6.64)nmol/L,其中25(OH)D缺乏和不足者169例(99.4%),25(OH)D适宜者1例(0.6%)。②25(OH)D缺乏组PTH[(178.27±78.65)ng/L]与25(OH)D不足组[(172.89±78.52)n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PTH均高于正常水平;血清25(OH)D与PTH无线性关系(r=-0.061,P〉0.05)。③血清25(OH)D与血钙、磷、碱性磷酸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指数、胰岛及胰岛抵抗指数无相关性(P〉0.05)。④170例未育妇女存在胰岛抵抗者30例(17.6%),其25(OH)D水平[(24.22±5.44)nmol/L]与无胰岛抵抗组[(27.93±6.71)n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北京城区冬季健康育龄妇女普遍存在维生D缺乏;其低维生D水平可能与胰岛抵抗增加有关,并可能成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维生素D 胰岛素抵抗 甲状旁腺素 25-羟维生素D
  • 简介:维生K缺乏症,是由于维生k的摄入和吸收不足,或因肝功能障碍不能利用维生k合成凝血酶原所致,发生在1~3个月,婴儿的维生k缺乏症称之为晚发性维生k缺乏症,我院从2004年~2009年共收治18例晚发性维生k缺乏症,现总结如下:

  • 标签: 晚发 维生素K缺乏/诊断 治疗 预防
  • 简介:目的探究1,25-二羟基维生D3和微量元素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的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之间在本院妇产科产检的254名GDM妊娠女性纳入GDM组,同时选取437名健康妊娠女性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对象在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Ca、Fe、Zn、Cu、Mg、Gr含量及1,25-二羟基维生D3水平。结果GDM组孕前体重和孕前BM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年龄,身高未见统计学差异;组内比较:两组对象孕中期及晚期Fe、Zn、Cu含量低于孕早期(P<0.05),GDM组1,25-二羟基维生D3随着孕期增加水平降低(P<0.05),而两组Ca、Mg、Gr含量随孕期增加无变化。组间比较:GDM组孕中期及晚期Fe、Zn及1,25-二羟基维生D3水平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孕妇而血铜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Ca、Mg、Gr含量无差异,两组对象孕早期微量元素含量及1,25-二羟基维生D3水平无差异。结论妊娠期健康女性体内铁锌铜含量随孕期增加而降低,而GDM妊娠女性体内铁锌含量随孕期增加下降尤为显著,此外GDM组维生D水平随孕期增加而降低。

  • 标签: 1 25-二羟基维生素D3 微量元素 妊娠期糖尿病
  • 简介:目的:探讨16例晚发性维生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其中10例伴有低血钙)的诊治方法。方法:观察其临床表现、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头部CT或MRI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组治愈14例.2例自动出院。结论:低血钙惊厥可诱发或加剧维生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在治疗时应给予补充钙剂。

  • 标签: 低血钙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 颅内出血
  • 简介: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儿科临床常见下呼吸道疾病,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也逐年趋小。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较多,营养不良,维生D缺乏性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及低出生体重儿更易发生本病。常见的病原体为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鉴于婴幼儿患肺炎时痰不易咳出,肺部体征消失缓慢疗程较长,为缩短肺炎疗程有效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我院应用维生K。小剂量654—2辅助治疗小儿肺炎160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小儿支气管肺炎 维生素K1 急性肺炎 疗效观察 辅佐治疗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 简介:目的:观察白带丸、维生E乳配合中药洗液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2月门诊收76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其中观察组给予白带丸、维生E乳配合中药洗剂,对照组给予甲硝唑片、白带丸口服,10天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治疗率100%,对照组治疗率76.3%。结论:白带丸、维生E乳配合中药洗剂治疗老年性阴道炎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洗剂 老年性阴道炎 白带丸 维生素E乳
  • 简介:目的:观察阿昔洛韦伍用维生B12治疗水痘疗效。方法:我院自2008年10月至今采用阿昔洛韦伍用维生B12治疗水痘34例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水痘患儿中有28人(82.35%)于4~6日治愈,而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未加用维生B12一般需7~12天治愈。结论:阿昔洛韦伍用维生B12治疗水痘疗效更好,值得推广。

  • 标签: 阿昔洛韦 维生素B12 水痘
  • 简介:精神和情绪对于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长期压抑、沮丧等不良情绪会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神经内分泌递质分泌失调,尤其是儿茶酚胺类激素(肾上腺、去甲肾上腺)分泌增多。过多的儿茶酚胺类激素除能诱发心血管疾病外,还能导致乳腺癌、卵巢癌、鼻咽癌等许多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乳腺癌作为女性发病之首的恶性肿瘤,尽管预后相对较好,但一部分患者最终还是因复发、转移而危及生命。乳腺癌患者术后由于担心肿瘤复发,往往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变化,这些不良情绪导致的肾上腺激素分泌紊乱对乳腺癌患者预后有不利影响。

  • 标签: 肾上腺素受体 乳腺癌患者 癌相关性 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不良情绪 去甲肾上腺素
  • 简介:雌激素是一种促进细胞有丝分裂的甾体激素,是女性生殖系统发育和功能维持的重要因素,此外在机体多种生理过程中均有重要作用。雌激素功能失常能够引发乳腺、子宫、心脏等多种疾病,特别是与内分泌相关的癌症。雌激素的多种生理效应通过的两种经典雌激素受体α和β传导(estrogenreceptorαandβ),核受体命名委员会(nuclearreceptorsnomenclaturecommittee,NRNC)1999年命名为NR3A1和NR3A2,这两种受体均是核受体超家族(nuclearmoeptorsuperfamily,NRs)的成员。

  • 标签: 雌激素受体α 相关受体 信号途径 孤儿受体 receptor 细胞有丝分裂
  • 简介:目的研究大麻受体2(cannabinoidreceptor2,CB2)在人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内浸润T细胞亚群,包括FOXP3+T、CD4+T、CD8+T细胞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德州市中医院病理科保存的人体手术切除标本90例,纳入30例正常人宫颈组织为对照A组、30例人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Ⅱ~Ⅲ级组织为对照B组、30例人子宫颈癌组织为观察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real-time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检测CB2在各组中表达情况,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观察组组织内浸润FOXP3+、CD4+T、CD8+T细胞数目。结果CB2蛋白及mRNA在3组中均有表达,且在观察组中表达最高、对照B组中次之、对照A组中表达量最低,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B2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与组织内浸润的CD8+T呈负相关(P〈0.05)。结论CB2在人子宫颈癌组织内存在高表达现象,且与组织内浸润CD8+T细胞数量减少有一定相关性。

  • 标签: 大麻素受体2 子宫颈癌 FOXP 3+T细胞 CD 4+T细胞
  • 简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的发生率为4%~7%,明显增加新生儿在围生期的死亡率(4~6倍)[1]。目前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近年来,胰岛或胰岛样生长因子(IGF)及其受体(IGF-R)分泌和功能的失调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2]。胰岛样生长因子在细胞的分化、增殖、个体的生长发育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 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通路异常 胎盘组织 信号 发病机理
  • 简介: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主要表现为痛经、不孕、盆腔包块。有学者推测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和缩宫受体(oxytocinreceptor,OTR)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起作用,并与痛经有密切关系。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中NGF、OTR的表达,以探讨二者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与疼痛之间的关系,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神经生长因子 缩宫素受体 疼痛 receptor 正常子宫内膜
  • 简介:目的构建人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hERRα)逆转录病毒载体.方法用EcoRⅠ和BamHⅠ双酶切pSG-hERRα质粒和pLXSN空白质粒,采用凝胶DNA回收方法回收纯化hERRα片段,用T4连接酶进行连接反应,构建成PLXSN-neo-hERRα重组体.结果经pCR、酶切鉴定、测序等对重组体进行鉴定,证实构建的重组体方向、序列正确.结论已成功构建hERRα逆转录病毒载体,为研究hERRα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 标签: 人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 逆转录病毒载体 构建 鉴定 基因重组
  • 简介:目的应用短发夹RNA(shorthairpinRNA,shRNA)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胰岛样生长因子1型受体(typeIinsulin—likegrowthfactorreceptor,IGF-1R)的表达,探讨IGF~1R对乳腺癌体外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方法构建携带有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IGF-1RshRNA质粒载体,脂质体介导转染MDAMB-231细胞,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检测转染效率,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体外迁移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细胞增殖实验结果的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多元方差分析,RT—PCR定量结果和迁移实验结果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成功构建IGF-1RshRNA质粒载体,转染效率为55%~60%。IGF-1RshRNA转染MDA—MB-231细胞后,MDA—MB-231细胞IGF-1R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细胞体外增殖和迁移能力受到显著抑制(P均〈O.05)。结论IGF-1RshRNA表达质粒可以有效抑制MDA—MB-231细胞IGF-1R的表达,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的体外增殖和迁移能力。

  • 标签: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型受体 乳腺肿瘤 短发夹RNA RNA干扰
  • 简介: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亚型α和βmRNA及蛋白的异常表达在子宫内膜增生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检测18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47例子宫内膜增生组织中ERα和ERβ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①正常子宫内膜组ERβmRNA的平均表达水平低于子宫内膜增生组(P<0.01);②ERαmRNA和蛋白在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低于单纯型和复合型增生组织(P<0.05),ERβmRNA和蛋白在这三种类型的子宫内膜增生组织间没有差异.结论ERβmRNA的异常表达在子宫内膜增生发病中起重要作用,ERαmRNA和蛋白表达的下降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发生有关.

  • 标签: 子宫内膜增生 RNA 蛋白 异常表达 ERΒ 雌激素受体亚型
  • 简介:类固醇激素通过与包括ER、PR、AR、GR在内的类固醇受体结合而表现出生物学活性,在调控生长发育和多种生理机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激素结合前,类固醇受体与辅阻遏因子结合以抑制目的基因的活性;与激素结合后,类固醇受体与辅阻遏因子解离并募集辅活化因子而获得翻译活性。所以,类固醇受体辅活化因子(steroidreceptorcoactivator,SRC)家族在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类固醇受体 活化因子 家族 乳腺癌 ACTIVATOR receptor
  • 简介:乳腺癌已成为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占妇女恶性肿瘤第一位,且有逐年上升趋势。乳腺癌的远处转移缩短了无病生存期,增加了病死率,也是目前临床上的治疗难点。而肿瘤的侵袭与转移是一个主动过程,与白细胞迁移有许多相似之处,由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严密调控。

  • 标签: 趋化因子 受体 乳腺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