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8 个结果
  • 简介:人工终止妊娠术包括药物流产、手术流产两大类,药物流产也称药物抗早孕,是用非手术措施终止早孕的方法,目前效果肯定、安全高效的药物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完全流产率可达95%~98%。手术流产是指妊娠14周以内,因疾病、防止先天性畸形儿出生、遗传病及非意愿妊娠等原因而采用人工终止妊娠的手术,分为负压吸引术和钳刮术。

  • 标签: 人工流产 服务现状 问题 对策
  • 简介:如今,中医护理和中医学都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门新的学科。虽然,中医护理在目前已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是,从最近几年的中医护理状况来看,其中却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护理人员的辨证施护能力还不够好,所以要从根本上提高中医护理的质量。

  • 标签: 中医护理 问题 对策
  • 简介:目的:通过调查农村留守儿童的喂养行为状况,探索留守儿童喂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干预措施,为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喂养行为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及问卷调查的方法,抽取谷城庙滩镇5个村的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留守儿童喂养行为存在严重不足,喂养知识缺乏。结论:农村留守儿童的喂养状况不容乐观,应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喂养行为指导,提高喂养决策人的科学育儿水平,合理利用资源进行科学喂养指导及健康教育。

  • 标签: 留守儿童 喂养行为 调查
  • 简介:麻风病是麻栗坡的主要地方病之一,流行年代较为久远,麻栗坡的麻风病防治工作始于60年代初,经历了人身隔离、单一药物治疗、联合化疗和社会综合防治三个阶段,1964—1990年期间在防疫站内设立皮防科开展麻风病防治工作,将发现的病人集中在下金厂乡白泥坝麻风村进行隔离治疗,1990年10月正式成立了麻栗坡皮肤病防治站,

  • 标签: 社会综合防治 麻风病 成果评价 单一药物治疗 联合化疗 隔离治疗
  • 简介:孕产期保健是指从怀孕开始到产后42天对孕妇、产妇和胎儿、新生儿所进行的系统检查、监护和保健指导及分娩处理等。一个妇女从妊娠开始,经过40周至婴儿娩出的过程中,无论是孕产妇、胎儿及新生儿都可能遇到一些有害因素,因而造成孕产妇疾病或胎婴儿异常,严重者可导致孕产妇或围产儿死亡。

  • 标签: 孕产妇保健 管理模式 农村 孕产期保健 围产儿死亡 分娩处理
  • 简介: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和对围产儿死亡率的影响,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北京市延庆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分娩的病历资料,分析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的各项相关数据和围产儿死亡率的关系。结果1剖宫产率逐年下降[2012年剖宫产率(39.03%)与2008年(53.94%)相比,P〈0.05];2剖宫产指征中以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率通过医护人员的努力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而下降,随着剖宫产率的下降,产程异常为指征的剖宫产比例增加;3围产儿死亡率趋于稳定,并未随着剖宫产率的下降而升高,2012年围产儿死亡率(3.17‰)与2008年(2.9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P〉0.05)。结论提高助产技术及加强孕期宣教,可进一步降低剖宫产率。

  • 标签: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征 围产儿死亡率
  • 简介:我国每年约有600万~800万左右的人工流产,占世界人工流产数量的1/4,没有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是造成这种现状的首要因素。2013年对全国30个省296家医院的调查显示,人工流产者中,竟然有44.4%的妇女没有采取任何避孕措施。更令人担沈的是,产后1年内人工流产数量占同期人工流产总数的10.76%,其中81.50%为高危流产,未采取任何避孕的妇女竟然高达56.1%。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提醒我们,我国人工流产形势严峻,对育龄妇女身心健康的影响不容乐观。

  • 标签: 产后避孕 现状 挑战
  • 简介:出生缺陷也称先天异常或先天缺陷,是指婴儿出生前,在母亲的子宫内发生的发育异常,而非分娩损伤所致的个体形态、结构等方面的异常。包括先天性畸形、遗传代谢性缺陷、先天性残疾(盲、聋、哑)、免疫性疾病、智力低下等,可以发生在消化道、心血管、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和肢体等各器官系统。现今,出生缺陷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卫生课题。在我国,出生缺陷不但是造成儿童残疾的重要原因,也日渐成为婴儿死亡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出生缺陷 疾病筛查 婴儿死亡 先天异常 分娩损伤 儿童残疾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0~6岁农村儿童智力发育的现状。方法:随机对1124名0~6岁农村儿童进行入户调查,采用丹佛发育筛查量表(DDST)对应人能、细动作应物能、言语能、运动能四个能区逐项测试,对结果异常或者可疑者询问母亲文化程度及孕期情况、儿童身体状况及受教育方式。结果:1124例接受调查儿童中,116例(10.32%)DDST测试异常,确证智力低下(MR)7例(0.623%)。其中,1~6月儿童1例(0.8%),-12月16例(13.79%),-2岁25例(21.55%),-3岁22例(18.97%),-4岁21例(18.10%),-5岁18例(15.79%),-6岁13例(11.21%)。曾患新生儿疾病42例(36.21%)、早产18例(15.52%)、低体重15例(12.93%)、营养性疾病13例(12.21%)、神经系统疾病9例(7.76%)、外伤17例(14.66%)、先天性疾病2例(1.72%)。母亲文化程度:高中32例(27.59%)、初中72例(62.07%)、小学12例(10.34%)。孕期情况:母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或其他疾病23例(19.83%)、怀孕早期患病(感冒或其他情况)服药史16例(13.79%),有妊娠反应但无明显其他异常77例(66.38%)。托幼及学龄前教育40例(34.48%)、教育缺失76例(65.52%)。结论:DDST筛查能早期发现0~6岁儿童智力发育障碍,以便早期针对性干预,从而减少儿童精神发育迟滞的发生。

  • 标签: 丹佛发育筛查量表 农村儿童 早期智力发育
  • 简介:乳腺癌手术历史悠久,学者们经过10多个世纪的探索,直到19世纪后期美国JohnsHopkins医院的WilliamSHalsted创立了乳腺癌根治术,对乳腺癌的外科治疗首次提出了系统的理论,并规范了手术方法。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切除术
  • 简介:目的:通过对我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生殖健康检查以及随访服务,了解我区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妇女健康水平,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进一步深化提供依据。方法:对我区已参加生殖健康检查的已婚育龄妇女人群中随机抽取30000人,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检查30000例,患病15150人,总患病率50.5%。讨论:我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患妇科疾病仍较普遍,大部分以缺乏对生殖道感染的认识和医疗资源不足,经济困难等为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对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切实保障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水平,降低妇科病患病率,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农村已婚育龄妇女 生殖健康影响因素 干预措施
  • 简介:自1983年Friedlander将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chemotherapy,NACT)首次应用于子宫颈癌以来,已有大量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报道,因多数研究为回顾性分析,且病例数少,临床分期不均衡,化疗方案不同等,使研究结果争论颇多。本文就宫颈癌新辅助化疗近十几年的研究结果综述如下。

  • 标签: 新辅助化疗 子宫颈癌 临床应用 CHEMOTHERAPY 临床研究 临床分期
  • 简介:<正>胎儿医学的发展在国外已经有二三十年的历史,其标志为"Fetusasapatient"(胎儿也是患者),因为经典的产科是把胎儿作为母亲的一个附属物,并不是将胎儿和母亲放在同等的地位来考虑,也没有像胎儿医学那样考虑"母亲权利"的同时也要考虑"胎儿权利"。在中国,虽然已经有人开展和胎儿医学相关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很多年,但是真正让胎儿

  • 标签: 胎儿医学 胎儿权 产前诊断 欧美国家 宫内治疗 染色体异常
  • 简介:目的:了解个旧市农村已婚妇女各种生殖系统疾病患病率及其人群分布特点,为开展妇女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妇科盆腔检查、阴道和宫颈分泌物湿片显微镜检查、阴道镜检查等方法对个旧市农村已婚妇女生殖系统疾病进行检查及诊断。结果共检查农村已婚妇女15201人,检出各种生殖系统疾病患者7565人,总患病率49.77%。各种生殖系统疾病患病率前5位依次为细菌性阴道病、宫颈炎、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盆腔炎、子宫肌瘤。结论个旧市农村已婚妇女生殖系统疾病属高发水平,以感染性疾病为主。

  • 标签: 农村已婚妇女 生殖健康 患病率 调查研究
  • 简介:目的:调查与分析江苏省东台市(县级市)人体寄生虫病流行现状,为该地区人体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完善的资料和科学的依据。方法:按照《全国人体寄生虫病调查实施细则》的相关要求,在江苏省东台市4个镇分别设立调查点,每个镇的调查人数在500人以上。结果:本次共调查2238人,阳性915人,平均阳性率为40.88%,其中蛔虫406例(44.4%),蛲虫292例(31.9%),鞭虫92例(10.1%),钩虫83例(9.1%),其他42例(4.5%);男女的感染率分别为:402例(43.9%),513例(56.1%)。结论:在人体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中,应注重各地区常见疾病流行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利用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

  • 标签: 人体寄生虫病 流行现状 调查 分析
  • 简介:1969年Mashell等[1]将性早熟定义为"女孩8岁前,男孩9岁前出现任何一项或多项第二性征发育,或10岁前月经初潮".但关于第二性征开始发育的时间目前存在争议.很多人认为近年来女孩第二性征的发育时间提前,但月经初潮的时间似乎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女孩第二性征开始发育的时间因种族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Dattani等[2]调查表明,亚洲、非洲及加勒比海地区血统的女孩,其第二性征的发育较白人女孩早.美国进行的一项对17000余名女孩的调查表明,白人女孩有约15%左右在8岁前有第二性症的发育,而黑人女孩此比率高达48%,但二者的月经初潮时间无明显差异,因此,美国guidelines建议将乳房和阴毛发育的最低年龄规定为白人女孩7岁,黑人女孩6岁[3].我国目前仍沿用Tanner的标准,即8岁前第二性征发育,10岁前月经初潮,定义为性早熟.

  • 标签: 乳房发育 阴毛发育 性早熟 第二性症 雌激素类似物
  • 简介: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在自然人群中有高感染率,性活跃人群中近80%有HPV感染史,HPV持续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密切相关。目前HPV检测已公认作为未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ipicalsquamouscellsofunkownsignificance,ASCUS)分流指标,同时用于明确低度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low-gradesquamousintraepithelialleision,LSIL)治疗方式选择,高度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high-gradesquamousintraepitheliallesion,HSIL)的随访和宫颈癌复发预测指标。由于人们对于HPV过度关注,造成HPV检测频繁,多种HPV检测方法同时进行造成医疗资源浪费,给病人带来恐慌。因此如何对HPV感染患者进行规范化统一管理逐渐引起专家重视,尤其是对单纯HPV管理,合理进行HPV定量及分型检测,可以提高早期宫颈癌筛查率,降低医疗费用。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上皮内瘤变 规范化管理
  • 简介:先天性子宫畸形为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畸形类型,可导致一系列妇产科并发症:流产、早产、不孕、胎位异常、宫缩乏力及产后出血等。目前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是子宫畸形的确诊方法,子宫矫形术多通过宫腔镜来完成。对常见的子宫中隔,电切中隔后生殖预后明显改善。对一些少见的畸形类型,也有了初步的治疗经验,但需要在临床中进一步研究和总结。

  • 标签: 先天性子宫畸形 分类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