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朱女士55岁。半年前身体消瘦、乏力,自以为是更年期反应。单位体检时发现空腹血糖9.2mmol/L,去医院复查后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医生嘱咐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并用胰岛素治疗,早、晚饭前注射诺和灵30R。经治疗,血糖下降到正常,但越来越胖,身高1.52米,体重却从50公斤增加到55公斤。

  • 标签: 医生 胰岛素治疗 诺和灵30R 空腹血糖 2型糖尿病 身体消瘦
  • 简介:张大爷75岁,左膝关节疼痛一年余,诊断为老年骨关节病,由于活动受限身体发胖。后来查血糖增高,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住院治疗3周,血糖控制良好出院。回家后每日服瑞易宁1片,二甲双胍缓释片1片。医生嘱咐要常测血糖,以便调整药物。可张大爷不会测血糖,就用尿糖试纸测尿糖来代替。

  • 标签: 医生 二甲双胍缓释片 老年骨关节病 血糖增高 尿糖试纸 膝关节疼痛
  • 简介:代谢综合征,顾名思义就是指由于代谢异常而引起的一种综合症,曾被称为“X综合征、致命四重奏、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我国现每8个成年人中就至少有1人患有代谢综合症,由于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紊乱4种疾病经常互相组合,“狼狈为奸”,已成为现代都市人群的“死亡四重奏”,故对此症要高度重视。治疗上一方面要保持科学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不仅仅要控制血糖来治疗,药物的选择还必须兼顾到解决肥胖、血脂紊乱、高血压等问题。

  • 标签: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代谢综合症 医生 血脂紊乱 代谢综合征 代谢异常
  • 简介:李先生今年58岁,是一家大型公司的经理。他的身高175厘米,体重为68千克。于5年前单位组织体检时,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开始服用二甲双胍0.5克,一日三次。因工作忙,不能坚持服药,生活也不规律,血糖控制不好。空腹血糖10.7mmol/L,早餐后2小时血糖13.8mmol/L,午餐后2小时血糖16.9mmol/L。

  • 标签: 餐后2小时血糖 医生 2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 血糖控制 空腹血糖
  • 简介:“后悔死了!一开始没当回事,就觉得是老花眼。哪能想到这糖尿病眼病这么严重啊!这才几年,眼睛就看不见啦。”瞎了左眼的张大爷除了悔恨还有一份担忧,“我这以后的日子该咋过呢?想都不敢想啊!”张大爷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

  • 标签: 糖尿病眼病 老花眼 老年人 治疗方法
  • 简介:为协助政府建立和完善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改善贫困地区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促进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和卫生队伍建设,2008年3月31日上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简称“中国红基会”)联合北京协和医学院培训中心举办的“红十字天使计划——第三期乡村医生培训班”,在京举行了开班仪式。出席仪式的领导有“中国红基会”常务副理事长汤声闻、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汝鹏、

  • 标签: 乡村医生 培训班 农村合作医疗体系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医疗卫生条件 卫生队伍建设
  • 简介:目的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糖尿病患者干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大兴区、西城区和海淀区2013—2014年签订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书,选择200例糖尿病患者为试验组和未签订协议的200例患者对照组。由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对其中观察组按照协议要求进行体检,健康知识宣传、宣教,随访,发放健康处方,家访等一系列干预活动,并在1年后观察血压、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值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重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家庭医生式服务2型糖尿病随访管理,管理组患者血压(BG)、空腹血糖(FPG)、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低密度值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体重指数(BMI),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对影响患者血糖控制的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TG与TC过高是影响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危险因素,血压过高对血糖控制具有促进作用(P〈0.05)。结论家庭医生式服务项目能够有效控制和减少糖尿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与病死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管理方法。

  • 标签: 家庭医生式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团队 干预活动 2型糖尿病 糖尿病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胸外科患者并发糖尿病的科学护理方法,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胸外科合并糖尿病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34%,对照组的为55.1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胸外科患者并发糖料病的临床治疗中有重要的作用,医护人员要多方面做好相关临床护理工作,探索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胸外科 糖尿病 临床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探讨糖尿病足外科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治疗方案进行总结优化,以提高糖尿病足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到该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6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时,治疗组患者进行外科综合治疗,包括创面处理、血糖控制、感染的防治等,对照组进行常规外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手术创口Ⅰ期愈合率等。结果治疗组的患者治愈率为87.09%,对照组为治愈率为64.52%,结果表明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外,治疗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比对照组愈合时间短,手术创口Ⅰ期愈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优势。结论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手术创口Ⅰ期愈合率比较结果来看,治疗组伤口愈合快、愈合率高,整体疗效比对照组更好,应用外科综合治疗法治疗糖尿病足,比单独使用外科治疗效果好,推荐临床使用外科综合治疗法治疗糖尿病足。

  • 标签: 糖尿病足 外科综合治疗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外科手术类疾病合并糖尿病的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对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所收治的55例合并糖尿病的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临床采用有效控制血糖、积极预防并发症,适当心理疏导和饮食指导等措施,为患者行个性化的护理方案。结果55例患者中1例并发感染,经积极治疗与处理后痊愈出院。结论外科护士掌握有关糖尿病的知识,工作中与外科手术护理相互配合,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后积极药物与饮食治疗、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可以预防与降低手术的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外科手术 糖尿病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进行腹部外科手术的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及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的74例进行腹部外科手术的糖尿病患者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血糖值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血糖值、伤口愈合时间以及患者住院时间等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切口感染1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3例,泌尿系统感染2例,切口难以愈合1例,呼吸道感染1例,实验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5.4%)明显低于对照组(1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进行腹部外科手术过程中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手术效果,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腹部外科手术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研究胰岛素泵治疗腹部外科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选该院自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收诊的50例腹部外科糖尿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比组,每组各25例,其中治疗组患者使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对比组患者使用较为常规的胰岛素皮下注射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腹部外科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前、后,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几率、胰岛素用量的调整、血糖达标天数、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两组腹部外科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后,血糖都有所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部外科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几率、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的天数、糖化血红蛋白要比对比组腹部外科糖尿病患者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腹部外科糖尿病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既安全又有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胰岛素泵 治疗 腹部外科 糖尿病 应用
  • 简介:选择2016年2月到2018年3月82例神经外科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平分为对照组施以早期肠内营养及常规护理,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施以整体护理。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血红蛋白、血糖水平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及整体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颅脑损伤 糖尿病昏迷 早期肠内营养 整体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