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估自主呼吸试验(SBT)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过程作用。方法选择52例COPD机械通气撤机成功患者,分为两组:S组24例,采用SBT方式撤机拔管;NS组28例,采用逐渐降低机械通气支持水平方式撤机拔管。对比两组患者拔管时间、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48h内再插管率以及住院病死率。结果S组与NS组拔出气管插管时间120min和(300.01±65.23)min)、住ICU时间(9.50±4.20)d和(18.60±10.30)d、VAP发生率12.50%和28.57%,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48h内再插管率20.83%和21.43%、ICU病死率16.67%和17.85%,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SBT法撤机比渐减机械通气支持水平方法具有更早拔出气管插管、住ICU时间短优点,而且降低了VAP发生率。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机械通气 撤机 自主呼吸试验
  • 简介:茶碱应用于气道阻塞性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已有70余年历史,由于其频发作用和相对较低治疗作用,茶碱发达国家使用已大为减少。但是随着对COPD发病机制步研究及茶碱作用机制深入探讨,以及茶碱缓释、控释剂型开发,选择性磷酸二酯酶(PDE)抑制剂研究,使茶碱COPD治疗地位有所提高。现就茶碱作用机制及COPD治疗应用与前景综述如下。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茶碱 气道阻塞性疾病 PD治疗 磷酸二酯酶 治疗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白三稀B4(LTB4)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病机理作用.方法用ELISA法对30例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以及6例健康志愿者作尿液LTB4测定.每份尿样同时作尿肌酐浓度测定.结果对照组、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与缓解期尿液LTB4值分别为(19.84±5.65)ng/mmol、(80.01±59.73)ng/mmol和(52.21±38.64)ng/mmol,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与缓解期尿液LTB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值均<0.01.而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尿液LTB4水平又明显高于缓解期,两组结果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值<0.01.结论LTB4COPD发病机理起了重要作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白三稀B4 发病机理
  • 简介:许岗博士是我国80年代初第批赴美的学者,由于他努力,在学业等各方面均取得了成功。现任杰佛逊医学院教授。中国医生有中医和西医之别,美国医生可分为两大类,类是医学博士,英语称为DoctorofMedicine,简称为MD,另类是骨伤科医学博士(英语称DoctorofOsteopathicMedicine:简称DO)。为什么美国医生都称博士?美国医生都是大学毕业生优秀生,才能报考医

  • 标签: 医学院校 大学毕业生 医学博士生 骨伤科 家庭医生 医生执照
  • 简介:目的观察胸水ADA对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测定本院188例胸腔积液病人胸水ADA,分别按恶性胸腔积液、结核性胸腔积液、漏出性胸腔积液三组比较。结果三组之间ADA测定值两两之间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差异。尤其对结核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有较高价值。结论胸水ADA测定可作为胸腔积液个常规项目,有较大指导作用

  • 标签: 腺苷脱氨酶(ADA) 胸膜腔积液
  •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检测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包括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NC)小儿肺炎诊断实用价值。方法选取57例肺炎患儿(细菌性肺炎30例、病毒性肺炎27例)和31例健康对照儿童进行PCT、CRP、WBC和NC检测,并将三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细菌性肺炎组PCT、CRP、WBC和NC结果与病毒性肺炎组、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病毒性肺炎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CT、CRP、NC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WBC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细菌性肺炎组四项指标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性肺炎组(P〈0.01)。结论PCT对细菌性与病毒性肺炎有早期鉴别诊断价值,具有较高灵敏性和特异性。联合检测PCT、CRP、WBC、NC变化有助于鉴别患儿病原体类型。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小儿肺炎
  • 简介:目的提高CT薄层扫描诊治肺结核应用价值。方法对2007年1月~2007年8月期间我院确诊49例肺结核患者进行针对性胸部CT薄层扫描后影像学变化,讨论CT薄层扫描诊治肺结核应用。结果CT平扫未发现病变,而CT薄层扫描发现下列病变,分别为空洞28例(占57%),钙化5例(占1%),支气管闭塞2例(占0.04%),结核球内部结构3例(占0.06%),支气管扩张10例(占2%),小叶中心性病变13例(占27%),椎体破坏1例(占0.02%),粟粒影1例(占0.02%),肋骨破坏1例(占0.02%)。结论CT薄层扫描方法灵活应用对肺结核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疗效观察有着非常重要意义。

  • 标签: CT薄层扫描 肺结核患者 诊治 支气管扩张 鉴别诊断 影像学变化
  • 简介:结核性胸膜炎我国仍是呼吸系统常见种疾病,治疗上是否常规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尚有争议.我们对80例结核性胸膜炎进行了随机对照实验,以探讨肾上腺皮质激素是否有加速结核性胸膜炎吸收及预防胸膜肥厚作用.

  • 标签: 强的松 结核性胸膜炎 胸膜肥厚 治疗方法 药效
  • 简介:目的观察胸膜刷检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上价值。方法15例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穿刺术后行胸膜活检、抽取胸液、胸膜刷检分别留取组织及胸液送细胞学检查。结果恶性胸腔积液诊断阳性率分别为:胸膜刷检73.3%(11/15),胸液细胞学检查53.3%(8/15),胸膜活检33.3%(5/15)。胸膜刷检阳性率高于胸液细胞学检查及胸膜活检,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胸膜刷检恶性胸腔积液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恶性胸腔积液 胸膜刷检 诊断 细胞学检查 抽取胸液 胸膜活检
  • 简介:临床护理操作记录危重患者24h尿量及每小时尿量,我们常用尿壶(尿壶上标有刻度)来测量,但对于年龄较小患儿(如:烧伤患儿)及心脏病手术后患儿不够准确。而尿量精确测量对烧伤患儿及心脏病手术后患儿病情观察非常重要。笔者临床操作中用废弃次性注射器(20ml、50ml、100ml)来测量尿量,既准确又方便、实惠,

  • 标签: 一次性注射器 尿量测量 临床操作 烧伤患儿 危重患者 护理操作
  • 简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种经呼吸道传播急性传染病,其主要病变表现亦在肺部.SARS急性期,患者多表现为低氧血症,重症SARS患者出现呼吸窘迫症(ARDS).因此对ARDS救治是降低患者病死率关键.机械通气是治疗ARDS重要措施[1].由于SARS是种烈性呼吸道传播疾病,医护人员在为SARS患者行气管插管时容易被感染.所以对于SARS患者呼吸困难纠正,我们首选无创正压通气.我院是北京市首批SARS定点医院之,共收治了150多名确诊SARS患者.治疗我们发现,早期正确及时地使用无创正压通气能有效地纠正患者低氧血症,帮助患者渡过急性期,从而缩短病程,使大部分患者免于行有创通气,也减少了医护人员被感染危险.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急性期 低氧血症 机械通气 参数
  • 简介:目的探讨P^53、Fas、FasL原发型肺癌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38例肺癌组织Fas、FasL和P^53蛋白表达。结果肺癌组织Fas表达显著下调、P^53及FasL表达显著增加;P653与Fas低表达。FasL高表达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P^53与Fas、FasL相互作用且可能与肺癌发生、发展、转移有关。

  • 标签: 肺癌 凋亡 癌基因 免疫组化
  • 简介: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该病属于祖国医学“哮证”、“喘证”范畴。近年来,中医药支气管哮喘治疗上特色越来越受到重视,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以下是近几年中医外治法支气管哮喘治疗临床研究概述。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中医外治法 临床研究 治疗 气道上皮细胞 慢性炎症性疾病
  • 简介:目的:研究环介导等温扩增法不同临床样本结核病诊断价值。方法使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法检测肺泡灌洗液、局部穿刺液、腹水和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特异性基因IS1081,并与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比较。结果在荷菌量较高肺泡灌洗液和局部穿刺液,环介导等温扩增法敏感性比实时荧光定量PCR低(80%vs92%);荷菌量极低腹水和脑脊液,环介导等温扩增法敏感性比实时荧光定量PCR高(34.6%vs15.4%),但特异性略有下降(80%vs93.3%);综合计算所有样本敏感性,环介导等温扩增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无显著差别(56.9%vs52.9%)。结论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用于结核病诊断。

  • 标签: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 荧光实时定量PCR 结核病
  • 简介:目的探讨人非小细胞肺癌nm23表达水平与肺癌转移及预后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146例人非小细胞肺癌nm23表达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肺癌nm23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肺组织和正常肺组织(P<0.05),肺癌nm23表达水平与肺癌细胞分化程度,是否存在转移有密切关系(P<0.05),癌旁组织与正常肺组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m23非小细胞肺癌起转移抑制基因作用,它们表达水平降低可能是肺癌转移重要原因.

  • 标签: 肺癌 NM23 转移 预后
  • 简介:目的观察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微卡)复治性肺结核治疗疗效。方法将146例痰抗酸杆菌(AFB)阳性复治肺结核患者分成微卡治疗组(n:90)和对照组(n=56)疗程各6个月,前者采用复治化疗方案加用微卡治疗,后者仪用复治方案治疗。结果疗程结束时微卡治疗组和对照组痰阴转率分别为85.56%(77/90)、67.86%(38/56),差异有显著性(P〈0.05)。微卡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1.11%(73/90)、44.64%(25/5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微卡能改善难治性肺结核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有助于痰菌阴转和病灶吸收,可作为复治性肺结核化疗辅助药物。

  • 标签: 结核 免疫治疗 母牛分枝杆菌 耐多药
  • 简介:目的探讨鼻胃管和鼻肠管两种肠内营养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作用分析,从而选择副作用较少种进行推广,以提高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方法选取ICU病房患者38例,并随机分为鼻胃管组与鼻肠管组,均为19例患者。两组均进行肠内营养插管,并给予相同营养剂,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肠内营养变化、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两种肠内营养方式不良反应比较,以及入住ICU病房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结果进行两种肠内营养方式治疗后,患者肠内营养指数均有明显改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鼻胃管组为63.16%,鼻肠管组为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胃管组不良反应产生较多,鼻肠管组不良反应产生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胃管组ICU入住时间(12.1±1.8)d,机械通气时间(9.1±1.9)d,鼻肠管组ICU入住时间(7.8±1.2)d,机械通气时间和(5.3±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较鼻胃管低,相应不良反应及入住ICU病房和机械通气时间也较少,所以机械通气时行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防治作用要优于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鼻肠管 鼻胃管 肠内营养
  • 简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组具有造血干细胞异质性克隆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报道有增多趋势。由于自身病变所致免疫和造血功能受抑,广谱抗生素、激素及化疗药物广泛应用,肺部霉菌感染病例大大增加。2007年3月~2009年3月,我科运用护理程序通过临床观察和有关检查,使16例MDS患者及时发现肺部霉菌感染诊断并得以康复,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肺部霉菌感染 护理程序 感染患者 MDS 应用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究氧自由基COPD患者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COPD患者120例纳入观察组,并选取同期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血液氧自由基检测。结果观察组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氧化酶(GSH-PX)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测定上述氧自由基指标对疾病的确诊、判定病情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氧自由基 COPD 超氧化物歧化酶 脂质过氧化物 谷胱甘肽氧化酶
  • 简介:目的对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孤立性肺结节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单发孤立性肺结节患者60例,均给予多层螺旋CT动态扫描,对动态扫描增强后CT值改变情况、多层螺旋CT动态扫描与病理学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恶性结节增强扫描后其CT值增高明显,显著高于良性结节,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选择增强扫描后CT值改变≥20HU诊断为恶性结节,〈20HU诊断为良性结节,对CT增强扫描和病理学诊断孤立性结节诊断结果进行比较,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χ2=1.40,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良恶性结节诊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以协助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CT 动态扫描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