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发单形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28例症状重、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所有患者均无器质性心脏病,24h动态心电图(Holter)确定RVOT发单形性室性早搏≥10000次/24h。采用起搏标测和激动顺序标测,前者以起搏标测诱发的QRS波与室性早搏QRS波形态完全相同为消融靶点,后者以早搏时最早心室激动点为消融靶点。其中26例起源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2例起源于右室流出道游离壁。结果消融即刻成功率92.9%(26/28),其中右室流出道间隔部92.3%(24/26),游离壁100%(2/2)。患者24h动态心电图记录消融前、后室性期前收缩分别为(16206±2030)次/24h和(100±110)次/24h,P〈0.01。随访6-20个月,1例复发,再次消融成功。结论经导管射频消融可有效治疗症状重、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单形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

  • 标签: 室性早搏 导管消融 右室流出道
  • 简介:窦性心律合并房性并行心律及发室早的动态心电图相对复杂,要想准确快速地分析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借助于心电散点图。时间散点图能显示心律失常发生的时刻及持续时间;Lorenz散点图可反映主导心律与辅加心律各自的电生理特征;差值散点图则能清楚地揭示出Lorenz散点图上重叠难辨的节律信息。这三种散点图相互补充、互为印证,全方位、多角度地刻画了窦性心律合并房性并行心律及发室早的竞争与干扰过程。掌握心电散点图这种简洁而高效的分析工具和语言,不仅有助于准确快速分析动态心电图,也为深入了解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意义打开了一扇窗口。

  • 标签: 时间散点图 LORENZ散点图 差值散点图 窦性心律 房性并行心律 频发室早
  • 简介:患者女,15岁.于食马桑果1h后突感腹部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样绞痛,同时伴头昏、口涎增多、恶心、呕吐、腹泻、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和马桑果,腹泻为水样便,无脓血,于21时就诊,以洗胃、输液、口服硫酸镁等对症处理后,恶心、呕吐、腹泻症状逐渐减轻,但次日腹痛仍不缓解,并感心前区不适,胸闷心悸.心电图示:窦律,心率79次/min,PR间期0.14s,QRS0.08s,R-R间期0.76s,QT间期0.34s,QT比率0.94.P波电压形态均正常,PP间距相差>0.12s;见提前的QRS波,形态宽大畸形,其前无P波,联律间距相等,并间插入2次窦性者之间,其前后之R-R间距与窦性R-R间距相等,其后无较长之代偿间歇,并每隔2次或4次窦性激动出现1次异常之QRS波且连续达3组以上;ST-T正常.

  • 标签: 马桑果中毒 中毒性心肌损害 插入性室早
  • 简介:目的分析胺碘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发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9月收治的发室性早搏的患者80例参与本次实验研究,将8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的基础上联合胺碘酮治疗,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发室性早搏患者采取胺碘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还能提高患者预后,改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因此采取胺碘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的效果较高,治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胺碘酮 酒石酸美托洛尔 频发室性早搏 治疗效果
  • 简介:(6)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己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不加注释直接使用,如DNA、CT等。不常用的、尚未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以及原词过长、在文中多次出现者,首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缩略语,若为外文则在圆括号内写出外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

  • 标签: 撰写要求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稿件 缩略语 DNA 外文
  • 简介:目的探讨心室流出道发室性早搏和/或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4例(13例右心室流出道发室性早搏和/或室性心动过速,1例左心室流出道发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并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体表12导联心电图QRS波特征:工导联呈rs、m、QS及R型,aVR、aVL均呈QS型,Ⅱ、Ⅲ、aVF、V5—6导联均呈单向R波型,胸前导联R波移行区常在V3、V3导联之后,V1、V2导联R高度/S高度比值常〈0.3。左心室流出道发室性早搏和/或室性心动过速的QRS波特征与右心室流出道发室性早搏和/或室性心动过速类似,但其胸前导联R波移行区常在v2导联之前,V1、V2导联(尤其V2导联)R高度/S高度比值常〉10.8。13例消融成功,手术操作时间45—156min,X线曝光时间8—28min。术后随访2—36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起源于心室流出道的发室性早搏和/或室性心动过速有其独特的心电图表现,射频消融治疗能安全、有效地根治此类心律失常。

  • 标签: 电生理学 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早搏 主动脉窦 右心室流出道 导管消融
  • 简介:患者男性,55岁。因反复胸闷、晕厥1年入院。查体:血压90/60mmHg,心率33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两肺呼吸音清晰。静息心电图(图1)示:为长Ⅱ导联,P波均位于QRS波之后ST段上,P波直立且缓慢出现,心房率为33次/分,P波、R波频率相同,除P。后见相关的畸形QRS波群外,其余P波后均元QRS相随。心电图诊断:①严重窦性心动过缓;②过缓性房室交接区逸搏心律,

  • 标签: 房室交接区逸搏心律 干扰性房室脱节 过缓性 QRS波群 等频 窦性心动过缓
  • 简介:老年人的消化功能日益减退,难以消化吸收所吃的全部食物。如果每顿饭吃得比较多,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增加心、肾的负担。但如果吃得过少,每日摄入的营养很可能不足,难以满足机体的正常消耗,出现饥饿、头晕、乏力、胃痛等不适症状。所以最好是少食多餐。每天顿饭。

  • 标签: 老年人 消化功能 消化吸收 消化不良 不适症状 少食多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操作在根管治疗中的价值。方法300例急性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根尖周脓肿患者分为两个组,其中在接受根管治疗的过程中,A组采用手操作,护士从术前、术中到术后一直参与其中,B组采用传统护理。结果通过AB两组对照充分的证明手操作在根管治疗术中扮演重要角色,是根管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 标签: 根管治疗 四手操作 护理配合
  • 简介:第一项为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的指南更新。该指南对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做了简要概述,随后对其诊断、治疗和手术及介入治疗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推荐。指南中亦包括重要的实践建议,内容涉及锻炼、妊娠和医疗保险。

  • 标签: 指南 先天性心脏病 欧洲心脏病学会 年会 治疗方 医疗保险
  • 简介:观察性研究(observationalstudy)又称非实验性研究(non—experimentalstudy),是指没有加入研究人员的任何干预(试验的或其他方面)措施,允许事件自然发展的研究过程^[1]。医学研究中有很大部分是观察性的研究,多用于评估教育项目和研究可能造成疾病或损害的危险因素,由于人的内在特点或实施条件涉及医学伦理等原因,这类研究通常不能实现随机化。因此,与随机对照试验相比,观察性研究更容易受到偏倚风险影响,发生选择性偏倚的风险大于实验性研究。

  • 标签: META分析 评价工具 随机对照试验 实验性研究 选择性偏倚 质量
  • 简介:法洛联症(TOF)在发绀型心脏病中居首位。法洛联症患儿在1岁内如不手术,死亡率可达25%,肺动脉狭窄严重者,40%可死于3岁以内,70%死于10岁以内。目前,外科手术是治疗法洛联症唯一有效的手段。随着体外循环技术的改进和手术技术的提高,手术成功率不断提高,绝大多数病例可行一期根治手术,一期根治手术也趋于小龄化。

  • 标签: 婴幼儿 法洛四联症 外科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中心分流术在治疗重症法洛联症(tetralogyofFallot,TOF)中的应用,评价其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应用Gore-Tex管(膨体聚氟乙烯人工血管)行升主动脉到主肺动脉中心分流手术的TOF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手术方法、手术结果及术后随访.结果手术死亡2例,术后3d内分别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和肺水肿,病死率9.5%(2/21).12例于术后6个月~24个月内行二期手术根治,无死亡患者.根治术中无发现Gore-Tex管堵塞者.术后动脉血氧饱和度及动脉血氧分压比术前显著改善[90.0%±4.0%比60.0%±5.05%,P<0.01;(53.4±14.1)mmHg比(42.2±8.8)mmHg,P<0.01].12例患者二期根治术时与中心分流术时比较,左心室及肺动脉发育均明显改善.结论中心分流术是改善重症法洛联症症状、体征可供选择的手术方式,是重症法洛联症根治术的一种良好的分期手术方式.

  • 标签: 法洛四联症 中心分流术 外科手术
  • 简介:成人型法乐氏联症由于心内血管畸形继发病变严重,长期缺氧,常伴有多脏器功能的损害、灌注肺、肾功能衰竭及因侧枝循环丰富而术中术后易致出血、渗血等并发症.同时由于主动脉骑跨,高位室间隔缺损,右室流出道狭窄所致右向左分流,肺血流减少,且伴有在左心室发育不发,低氧血症和红细胞继发增多所致的血液粘稠度增加.在围麻醉期间易出现缺氧发作,围手术期易出现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因此麻醉的管理难度增加.我院2000年~2004年共行7例成人法乐氏联症的手术治疗.

  • 标签: 成人型法乐氏四联症 根治术 麻醉 手术治疗 心内血管畸形
  • 简介:目的总结用单纯心内修复的方法施行法洛联症矫治的手术经验.方法2005年1月到2016年7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对275例法洛联症患者施行单纯心内修复,在充分疏通右室流出道、修补室间隔缺损后直接缝合右室切口,占同期法洛联症矫治术的28.61%.结果全组无围术期死亡.所有病例术后血流动力学较平稳,术后恢复良好,无重大并发症.结论法洛联症的矫治宜选择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对单纯漏斗部狭窄、室间隔缺损为嵴下型的病例,单纯心内修复方法可行,并有利于心功能保护及术后恢复.

  • 标签: 法洛四联症 单纯心内修复
  • 简介:《高血压》(Hypertension)在2013年4月8日发布了一项来自中国的前瞻性研究,该研究指出,对于60岁以上老人,联合测量肢血压较单纯检测单侧上臂血压更能提高对死亡率的预测准确性,同时更有利于心血管疾病预防。

  • 标签: 四肢血压 疾病预防 心血管 同时测定 高血压 死亡率
  • 简介:目的分析法洛联症(TOF)的病变特点,总结其手术治疗经验及术中所遇到的特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5月至2009年8月间实施的244例TOF手术情况,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TOF根治术236例(包括合并畸形的手术),其中根治术同时行双向格林手术、室缺补片打孔术、右室至肺动脉带瓣血管外通道术共5例,介入+根治(Hybrid)手术4例,非体外循环下体肺分流术8例。结果术后早期(30d内)死亡4例,手术死亡率1.64%。死亡原因为低心排综合征、心功能衰竭2例,灌注肺、呼吸衰竭2例。其他主要并发症30例。随访1-13个月,晚期死亡1例,死于右室-肺动脉外通道堵塞。结论准确掌握手术指征,根据不同病变采取不同术式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法洛四联症 外科手术 心肺转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