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为了促进全国结核病监测工作进一步发展,逐步形成全国结核病疫情监测网,1991年卫生部卫生防疫司又确定了河南、江西、山西、陕西、吉林、安徽、贵州、天津8个省、直辖市16个县、区为全国结核病疫情监测点。1992年4月9日~16日在卫生部结核病控制中心举办了结核病监测培训班。上述省、直辖市及16个监测点负责同志45人参加了培训班。中心负责人就结核病监测目的、

  • 标签: 结核病监测 疫情监测 卫生部 卫生防疫 直辖市 监测点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应用肝素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38例中31例症状明显缓解,2例症状缓解,5例症状缓解不明显,总有效率达86.9%。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是一组可随时危及生命临床综合症,及时有效治疗不仅可以缓解临床症状最大可能保存心肌细胞,防止疾病恶化;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药物治疗 不稳定性心绞痛 心肌酶 低分子肝素钠 硝酸甘油 肝素
  • 简介:目的建立慢性胰腺炎(CP)局灶性肿块病变性质预测模型,分析其主要预测因子。方法收集上海市7家三级甲等医院1998年7月至2007年4月收治CP局灶性肿块病变性质不明患者121例,经病理(97例)或随访(24例)判断肿块性质,分为胰腺癌组和CP组。通过查阅病历等方式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既往疾病史、初诊时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应用χ^检验、t检验等方法进行单因素分析。选择单因素分析中P≤0.25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建立病变性质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计算各因素OR值及95%可信限。结果121例患者最终确诊为胰腺癌21例,CP100例。腹部压痛、直接胆红素、CA19-9和CEA是肿块病变性质独立预测因子,它们OR值分别为5.691、1.011、1.003、1.019;95%可信限分别为1.468,22.070、1.001,1.021、1.001,1.005和0.988,1.051;P值分别为0.012、0.030、0.003和0.23。结论本研究Logistic回归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CP局灶性肿块病变性质,可能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胰腺炎 慢性 胰腺肿瘤 诊断 鉴别 LOGISTIC回归
  • 简介: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是一种特殊类型慢性胰腺炎(CP),占CP10%-36%。目前认为CP是一种癌前病变,它可以进展为胰腺癌。因此,早期、正确鉴别诊断可以为肿瘤患者提供手术机会或使良性患者避免不必要手术痛苦。然而,迄今尚无敏感度、特异度均高鉴别肿块病变性质方法。本研究在以往研究基础上。建立肿块术前病变性质预测评分系统,提供给临床工作者参考。

  • 标签: 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 病变性质 评分系统 术前 局灶性 肿瘤患者
  • 简介:一、研究背景与目的至2000年,中国大众媒介发展概况如下:广播电台304座,人口覆盖率为92.47%:电视台为354座,人口覆盖率为93.65%;出版报纸2007种,杂志8725种。

  • 标签: 四川 媒介 使用 定性研究 结核病 流行病学
  • 简介:近年来,结核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明显回升,中国是WHO认定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据WHO估计:全世界近四分之一结核病例发生在中国。2000

  • 标签: 年龄 农村 结核病 可及性关系 定性研究 诊断
  • 简介: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治疗效果以及对心电图影响。方法按照全国统编教材《内科学》第五版关于不稳定性心绞痛标准入选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病人心绞痛症状变化及心电图变化。结果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具有较好疗效,对心电图也有一定改善作用,无严重不良反应,两组在症状改善及心电图方面均有显著差异。

  • 标签: 葛根素注射液 治疗 不稳定性心绞痛 心电图 冠心病
  • 简介: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three—dimensionalechocardiography,RT-3DE)技术在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评价中应用价值。方法将65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根据造影检查所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组。应用RT-3DE技术获取患者左心室容积-时间曲线(volume—timecurve,VTC),观察整体及各节段VTC形态,计算舒张早期峰值充盈率(peakfillingrate,PFR)、平均充盈率(meanfillingrate,MFR)、1,3充盈分数(I/3fillingfraction,1/3FF)等参数,比较组间差异,选择有效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结果RT-3DE所测左心室容积、射血分数、峰值射血率(peakejectionrate,PER)及MFR在各组患者中无明显差异。PFR、1/3FF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逐渐降低.冠状动脉明显狭窄者与造影结果正常者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FR、1/3FF与E/E’比值及NT—proBNP浓度均呈负相关,1/3FF相关性优于PFR(与E/E’比值,r=-0.751.P〈0.01;与NT—proBNP浓度,r=0.612,P〈0.01)。以1/3FF判断无显著冠状动脉狭窄(即狭窄程度〈70%)曲线下面积为0.772(P=0.001).95%置信区间为0.633—0.911。1/3FF≥36.75%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0%敏感性为73%,特异性为76%。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pro—B—typenatriureticpeptide,NT—proBNP)。结论RT-3DE可定性、定量反映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变化,1/3FF可在一定程度上检测此类患者初期出现以舒张早期心肌弛缓异常为主轻度舒张功能受损。

  • 标签: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左心室舒张功能 冠状动脉狭窄 容积-时间曲线
  • 简介:<正>西藏,地域辽阔、美丽富饶,是一块全球最高又带神奇色彩土地。就在这块土地上,曾出现过多少次反抗侵略、反对压迫英雄业绩,涌现过像格萨尔、元丹贡布等多少个英雄人物和科学工作者,也因此而流传着多

  • 标签: 西藏 结核病防治 曙光 科学工作者 格萨尔 英雄人物
  • 简介:在因为其他原因做腹部CT扫描时意外发现肾上腺肿块发生率大约为1%。这些肿块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及假性肿块。其中原发性肿块又可分为有内分泌功能和无内分泌功能两类;继发性肿块又可分为肿瘤(包括临近组织肿瘤和转移性肿瘤)和感染性疾病(如包虫病、隐球菌病);假性肿块实际上可以是肾、乳腺、脾、胃、肝脏、淋巴结或血管。按标准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发现有2%~12%意外发现肾上腺肿块是属于能分泌皮质醇高功能腺瘤。在临床上未怀疑到有肾上腺肿块病人中,分泌

  • 标签: 高功能腺瘤 隐球菌病 转移性肿瘤 包虫病 肾上腺皮质癌 肾上腺皮质腺瘤
  • 简介:目的探讨超重和肥胖对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影响.方法对2000年山东省青岛港务局1900份职工体检资料进行分析(40~54岁),观察在不同体重指数(BMI)和腰臀围比值(WHR)的人群中平均血浆CRP水平和异常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血浆CRP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CRP与超重和肥胖关系.结果随着BMI增加,人群血浆CRP水平和异常率呈显著增加(P<0.001),体重正常组(BMI<24kg/m2)血浆CRP水平和异常率分别为(2.37±2.21)mg/L和26.7%,超重(BMI24~27.9kg/m2)和肥胖(BMI≥28kg/m2)血浆CRP水平和异常率分别为(3.04±2.338)mg/L、39.4%和(3.98±2.59)mg/L、56.0%.影响血浆CRP水平因素有:甘油三酯、BMI、性别、WHR和吸烟.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排除其它危险因素后CRP水平仍是超重(OR=1.2,95%可信区间1.114~1.210,P<0.001)及肥胖(OR=1.3,95%可信区间1.187~1.332,P<0.001)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浆CRP水平与超重和肥胖密切相关.

  • 标签: C反应蛋白 体重指数 超重 肥胖
  • 简介:急性中毒诊断通过体检、采集病史以及有时候对无意识病人通过排除其他病因而作出诊断(表1)。然后与之有关确定毒物性质、摄入量、摄入途径(吞入、注入、吸入或皮肤吸收)以及接触毒物时间,以便预测未来发展,评估其风险。

  • 标签: 急性中毒 诊断方法 锥体束征 皮肤水疱 毒理学调查 血液检查
  • 简介:癫痫治疗目的是预防发作而无副作用,并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发作(尤其是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是危险。癫痫患者有突发意外死亡危险性(难治性癫痫1/200/年),但是治疗可停止发作,减少这种危险性。在英国,除非预料到有高度复发危险性,单次无原因发作通常是不给予治疗。如果存在诱因就应当避免,因为这样可能足以防止复发。

  • 标签: 癫痫 奥卡西平 丙戊酸钠 吸氧疗法
  • 简介:在任何中毒病例,首先要对呼吸损害以及是否需要处理做出评估。食物、呕吐物、分泌物、义齿都要从病人口腔和咽部清除,避免舌回缩。如果是昏迷病人,咽喉反射消失,应置人导气管最好是气管内插管。病人应置头低左侧位,以减少胃内容物吸人肺内危险。

  • 标签: 中毒 呼吸系统 循环功能 血浆扩张剂 洗胃疗法 活性炭
  • 简介:背痛在工业化国家会影响60%~80%的人口。大部分背痛(90%)可在6周内缓解。对于多数积微和优化止痛患者,常规使用简单止痛剂就足够了。本文将叙述如何鉴别严重脊柱病理学背痛危险信号(红旗).如何评估慢性病标志(黄旗),以及何时转诊专科医师和进一步检查。

  • 标签: 背痛 强直性脊柱炎 腰神经根病
  • 简介:当我们认为我们对存在于地球上致病微生物已经足够了解时候,大自然再次提醒了我们认识肤浅。在过去20年里,一种新型反转录病毒HIV起源于非洲大陆丛林之中,感染并导致了世界各地上百万人类死亡。而且,最近新发现一些微生物也和为数众多疾病存在着联系(表1)。是否还存在其他尚未被发现引起人类发病病原微生物呢?很多疾病都有其可疑微生物病因(表2)。

  • 标签: 病因学 致病原 流行病学 组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