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对尘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5例尘肺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36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治疗性沟通。两组于入院第2天和出院前1天进行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和自我效能感量表调查。结果干预组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和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和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治疗性沟通可有效提高尘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自我效能感,并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尘肺 自我护理 自我效能
  • 简介:目的:探讨院外自我管理在痛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住院期间常规护理,实验组除住院期间常规护理外,还进行为期12个月的院外自我护理管理。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和护理后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护理各项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血尿酸、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体质量指数(BMI)含量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实验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较少(P〈0.01)。结论:痛风患者采用院外自我护理管理,护理满意度高,相关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减少,有利于促进机体恢复健康。

  • 标签: 痛风 院外自我护理 并发症
  • 简介:从护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内涵、影响因素、相关性研究以及培养研究等方面对高校护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研究进行综述,指出高校护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研究在提高护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方面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护生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 影响因素
  • 作者: 张健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究肿瘤患者PICC留置期间自我护理能力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80例留置PICC导管的肿瘤患者进行调查,对患者PICC留置期间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价,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组80例患者,PICC自我护理能力总得分为(142.6±12.8)分,处于较高水平;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居住地、导管留置时间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有关(P<0.05),其中年龄和文化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患者PICC自我护理能力。结论:肿瘤患者PICC留置期间自我护理能力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但是也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对于年龄较大、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患者,有必要加强护理干预,提高其PICC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目的]结合哮喘儿童自我管理现状,探讨适合中小型城市哮喘儿童的自我管理模式和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邵阳市中心医院就诊并确诊为儿童哮喘的7岁~17岁病人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门诊常规哮喘儿童治疗和护理方法;干预组在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接受研究者构建的哮喘儿童自我管理模式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评价哮喘儿童自我管理效果,评价指标为哮喘儿童自我管理水平和哮喘儿童生命质量,分别采用哮喘儿童自我管理量表和儿科生命质量问卷(PAQLQ)中文版进行测评。[结果]共有91例哮喘患儿完成了整个干预过程,其中干预组45例,对照组46例。结果显示,干预组在哮喘儿童自我管理量表的日常生活、疾病医学、社会心理管理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干预组PAQLQ问卷中症状、活动受限、情感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自我管理模式对哮喘儿童进行干预可提高哮喘患儿的自我管理水平,改善哮喘患儿的生命质量。

  • 标签: 哮喘 儿童 自我管理模式 生命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自我穴位按摩辅助治疗对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符合标准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指导患者对足三里、中脘、太冲进行自我穴位按摩,5min/穴,1次/d,持续4周。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积分及有效率。结果干预前,2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10.14±1.97)分,观察组(6.60±3.62)分,组内比较,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观察组治愈4例,显效17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健康指导,加用穴位按摩能明显减轻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的症状。

  • 标签: 穴位按摩 肝胃不和 消化性溃疡 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上海市三级医院临床护士跨文化护理自我效能现状及特点,为护理管理者提高跨文化护理能力提出建议,为制订跨文化护理培训课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跨文化护理自我效能量表(TSET)对上海市6所三级医院950名注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三级医院护理人员跨文化自我效能总分为594.96分±139.42分,其中认知维度183.63分±47.69分,实践维度200.12分±50.09分,情感维度211.21分±60.88分。不同宗教信仰、科室、职务护士跨文化护理自我效能实践维度、情感维度及总体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加人文课程护士跨文化护理自我效能各维度及总体得分较高(P〈0.05)。[结论]上海市三级医院临床注册护士跨文化护理自我效能总体良好。护理管理者应针对性制订科学的跨文化护理培训课程,特别是认知层面课程,提高临床护士跨文化护理能力。

  • 标签: 注册护士 跨文化护理 自我效能 三级医院
  • 简介:目的观察哮喘缓解期儿童实行自我管理的护理干预方法及对其家庭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104例学龄期哮喘缓解期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自我管理模式家庭干预。比较2组患儿临床控制情况、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情况及症状自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随访6个月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时间、治疗花费均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管理、疾病医学管理、社会心理管理评分改善情况均高于对照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评分改善情况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实行自我管理的家庭干预方法能有效提高儿童哮喘的控制情况,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降低哮喘复发率。

  • 标签: 自我管理 家庭干预 哮喘 生活质量
  • 简介:世界卫生组织(WHO)已正式公布将肿瘤纳入慢性病范畴,随着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的提高,癌症已成为可控制的慢性病,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已备受关注。自我效能是临床护理中衡量患者生活质量、情绪调节、心理社会适应的重要指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其自我效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1]。自我效能是指人对组织和实施达成特定成就目标所需行为过程、动机和认知资源能力的信念[2]。自我效能应用于癌症患者是指人患癌症后,通过评估自己关于癌症的知识、技能及信心后形成的一种战胜癌症行为能力的信念[3]。研究证明,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感可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疾病适应性、改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改变健康行为等结局变量[4,5]。近年来,护理专业性社会支持在慢性病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6,7],如何正确地将护理专业性社会支持应用于癌症患者自我效能感中,国内相关研究较少。本文将对国内外护理癌症患者自我效能感中应用护理专业性社会支持进行综述。

  • 标签: 护理专业性社会支持 肿瘤/护理 自我效能
  • 简介:目的调查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对209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11-46(29.88±8.98)分.80.9%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我感受负担。家庭月收入、年龄、照顾者健康状况、日常生活自理能力4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共解释自我感受负担总变异的21.0%。结论大部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自我感受负担,家庭月收入、年龄、照顾者健康状况、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是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

  • 标签: 老年人 心力衰竭 问卷调查 自我感受负担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微信平台对心脏移植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微信平台管理。比较2组患者出院后1周、1个月及3个月的自我管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好于对照组。结论微信平台的应用可以提高心脏移植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能力。

  • 标签: 心脏移植 微信 健康教育 自我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实习护生医护合作态度与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及相关性.[方法]选取湖南省长沙市7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实习护生404人,采用医护合作态度量表及职业自我效能感问卷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习护生医护合作态度的总分为45.30分±4.45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职业自我效能感均分为3.33分±0.55分,处于中等水平;医护合作态度总分与职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护理管理者以及护理教育者应采取措施提高实习护生的医护合作态度,进而提升其职业自我效能感.

  • 标签: 医护合作态度 职业自我效能感 实习护生 相关性 护理教育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居家自我护理行为在学龄期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59例学龄期哮喘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80例和对照组79例,干预组予以居家自我护理行为干预培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治疗30d后,干预组在日常、处理、控制与监测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每月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以及8个月住院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学龄期哮喘患儿临床予以居家自我护理行为干预培训,有利于提升其自我护理与哮喘控制水平,该法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居家自我护理行为干预 学龄期 儿童哮喘
  • 简介:[目的]了解永久性肠造口病人自我感受负担,并探讨其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对符合条件的116例永久性肠造口病人进行调查,应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病人普遍存在自我感受负担,其得分为23.55分±8.82分,与焦虑、抑郁均呈正相关(r=0.677,P=0.000;r=0.852,P=0.000)。[结论]医护人员应采取恰当的干预措施减轻病人的自我感受负担、降低焦虑抑郁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永久性肠造口 自我感受负担 焦虑 抑郁
  • 简介:目的:探讨产程早期体位干预对初产妇自我效能、分娩控制感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168例足月妊娠胎先露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孕妇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产前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产前给予早期体位干预。干预前后应用自我效能量表、分娩控制感量表对两组孕妇自我效能及分娩控制感进行评价,观察两组孕妇妊娠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效能及分娩控制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阿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产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P〈0.05),产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程早期体位干预能有效提高初产妇自我效能及分娩控制感,促进产妇自然分娩,缩短产程,减少母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提高家属满意度。

  • 标签: 早期体位干预 初产妇 自我效能 分娩控制感
  • 简介:目的了解颈椎病患者自我效能与积极度现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和患者积极度量表对98例颈椎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颈椎病患者自我效能均分为(6.30±1.56)分;积极度得分为(53.76±12.53)分,患者的自我效能与积极度呈正相关(r=0.531,P〈0.001)。结论颈椎病患者自我效能与积极度为中等水平。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自我效能的评估,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颈椎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以提高其积极度,从而达到有效的自我管理和健康促进的目的。

  • 标签: 颈椎病 自我效能 积极度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与自测健康状况,并分析两者间的关系,为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提供干预对策。方法:采用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对3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老年慢性病患者AHSMSRS总评分为(131.25±24.18)分,处于中等水平;SRHMS总评分明显低于国内常模(P〈0.01);相关分析显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与自测健康呈正相关(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健康自我管理行为和健康自我管理认知是自测健康的预测因素(P〈0.05)。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与自测健康不佳,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是慢性病患者健康状况的预测因素。

  • 标签: 老年 慢性病 健康自我管理能力 健康状况
  • 简介:目的探讨自我护理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情绪及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自我护理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及生活活动能力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干预1个月、3个月、6个月时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健康精神、情感职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护理训练能有效改善脊髓损伤患者负性情绪,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脊髓损伤 自我护理训练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36例COPD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入院后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病人按照健康教育路径实施护理.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对两组病人健康教育前后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后自我护理能力及其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4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促进得分及其健康责任、运动、压力应对、自我实现、人际支持、营养6个维度得分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能够充分调动COPD病人的积极性,可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水平.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健康教育路径 自我护理能力 健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