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糜蛋白去除褥疮创口分泌物、促进愈合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32例患者的52处褥疮,所有创口均伴继发性感染。随机将26处褥疮列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26处褥疮采用糜蛋白进行清创,比较2种方法去除坏死组织、脓液的效果。结果研究组创口脓液清除效果较对照组好,对照组清创后有12例脓液减少一半以上,而研究组有23例脓液减少一半以上。经统计学处理,2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糜蛋白清除褥疮坏死组织和分泌物迅速、彻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褥疮 糜蛋白酶 清创术
  • 简介:[目的]探讨10%西甲硅油联合糜蛋白配制成胃镜消泡剂做术前预处理后的祛泡效果.[方法]将300例无痛胃镜检查病人随机分为西甲硅油+糜蛋白组和西甲硅油组.检查前20min,西甲硅油+糜蛋白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27mL+西甲硅油3mL+糜蛋白200U的稀释溶液30mL口服;西甲硅油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27mL+西甲硅油3mL的稀释溶液30mL口服.比较两组病人胃镜检查视野清晰度、检查时间、医生满意度、麻醉药用量,对两组胃镜检查消泡剂的祛泡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西甲硅油+糜蛋白组胃镜检查视野清晰度、医生满意度高于西甲硅油组(P〈0.01),胃镜检查时间短于西甲硅油组(P〈0.01),麻醉药用量低于西甲硅油组(P〈0.01).[结论]西甲硅油联合糜蛋白作为无痛胃镜检查消泡剂比单独使用西甲硅油祛泡效果更好,能够缩短胃镜检查时间,提高医生满意度,减少麻醉药用量,降低麻醉风险.

  • 标签: 无痛胃镜检查 西甲硅油 糜蛋白酶 祛泡效果
  • 简介:庆大霉素是氨基甙类药,具有广谱抗菌能力,与糜蛋白配伍使用既不致糜蛋白失柜,又可促使局部炎症组织直接吸收,增加局部炎症组织抗菌,去腐,生肌的能力,从而得到极佳的疗效。

  • 标签: 庆大霉素 糜蛋白酶 局部炎症 迁延不愈 消炎 无瘢痕增生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胃镜检查前口服链霉蛋白对检查清晰度的影响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选择行超声胃镜检查的患者200例,按预约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内镜检查前15~30min给予常规口服二甲硅油散,观察组患者在检查前15~30min给予口服链霉蛋白及二甲硅油散。比较两组患者超声胃镜检查时胃镜下视野清晰度、胃镜操作时间及患者恶心呕吐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超声胃镜检查时视野清晰度、患者恶心呕吐程度、超声胃镜检查时间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超声胃镜检查时视野清晰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恶心呕吐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超声胃镜检查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超声胃镜检查前应用链霉蛋白霉可以去除胃黏液和泡沫,提高超声内镜的视野清晰度,缩短检查时间和提高患者舒适度。

  • 标签: 链霉蛋白酶 超声胃镜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灌肠对尿毒症并发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效果更佳。结论中药灌肠可提高尿毒症并发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尿毒症 脑梗死 中药 灌肠
  • 简介:【摘要】1例庞贝病替代治疗患儿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用药护理,庞贝病患儿使用的药物阿糖苷α需严格按照药品使用规定规范配置,用药过程中要求持续心电监测,输液器及连接装置要求严格避光,按照规定及医嘱调节药液输注的时间;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输液期间及输液后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以防出现超敏反应;针对患儿情况指导家属予患儿功能锻炼,促进患儿运动、语言及思维功能的发育;做好心理护理及随访管理,为患儿及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及护理延伸服务。

  • 标签: 糖原贮积病Ⅱ型 酶替代疗法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中免疫球蛋白G(IgG)、IgA、IgM水平在肝衰竭诊断中的影响,并通过对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的50例肝衰竭患者进行分析。收集了临床特征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数据,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gG、IgA和IgM水平与肝衰竭的严重程度呈现一定的关联。高或低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可能与肝脏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异常有关。血清免疫球蛋白作为辅助诊断指标具备潜力,但仍需进一步大样本量、长期随访等研究来验证其准确性和可行性。本研究结果对于提高肝衰竭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血清免疫球蛋白 肝衰竭 免疫球蛋白G IgG 免疫球蛋白A IgA 免疫球蛋白M IgM肝功能 免疫异常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粪便中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联合检测诊断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性和价值。方法 筛选60例确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纳入时间为2020年1月-2022年1月。采集全部受检者粪便标本,通过血红蛋白、转铁蛋白及二者联合检测方法分析不同检测方法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效果。结果 6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检测后,血红蛋白、转铁蛋白分别检出其中38例、40例,检出率分别为63.33%、66.67%,两种检验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联合检测检出其中52例,检出率为86.67%,检出率相较于血红蛋白、转铁蛋白单一检验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粪便检验 血红蛋白 转铁蛋白 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粪便中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联合检测诊断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性和价值。方法 筛选60例确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纳入时间为2020年1月-2022年1月。采集全部受检者粪便标本,通过血红蛋白、转铁蛋白及二者联合检测方法分析不同检测方法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效果。结果 6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检测后,血红蛋白、转铁蛋白分别检出其中38例、40例,检出率分别为63.33%、66.67%,两种检验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联合检测检出其中52例,检出率为86.67%,检出率相较于血红蛋白、转铁蛋白单一检验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粪便检验 血红蛋白 转铁蛋白 消化道出血
  • 简介:目的调查护士组织承诺现状,探讨提升护士组织承诺的对策,为护理管理者制订相关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护士组织承诺问卷对潍坊市某三级甲等医院323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组织承诺(4.16±0.55)分,总体处于高水平;护士的年龄、月总收入及护士级别是组织承诺的影响因素(P<0.01或P<0.05)。结论护士组织承诺总体处于高水平;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31-40岁、月总收入低及高级别护士的关注,采取有效措施,持续提升护士组织承诺水平。

  • 标签: 护士 组织承诺 离职倾向
  • 简介:护理临床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佳途径,教学查房是常用的临床教学手段。带教教师对教学查房的合理组织与安排,能提高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弥补课堂理论教学的局限和不足,增进教学效果。根据护理教学查房的类型与形式,带教老师在查房中发挥其组织、教育,咨询和护理的作用。教学查房的效果评价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技能是否掌握;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教学活动时间安排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满意程度。

  • 标签: 护理 教学查房 护理教育
  • 简介:[摘要] 糖原贮积病Ⅱ型( GSD Ⅱ)也称为酸性α-葡糖苷缺乏症,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进展性溶酶体贮积病,由于酸性α-葡糖苷 (GAA)基因突变,溶酶体内GAA活性缺乏或显著降低,糖原不能被降解而沉积在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等细胞的溶酶体内,导致溶酶体肿胀、细胞破坏及脏器功能损害。本文就目前收治的首例GSD Ⅱ患儿应用阿糖苷α替代治疗的护理进行总结。

  • 标签: [] 糖原贮积病Ⅱ型 阿糖苷酶α 酶替代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寻找一种更好的诊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药物。方法:选取我院 2016.1~2020.1期间共计 200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其中实验组( 100例)选择使用 VDPAP诊疗方式;对照组( 100例)使用常规 VDPL诊疗方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客观有效率为 95.00%,对照组为 93.0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实验组住院时间、用药次数相较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 P< 0.05)。结论:培门冬可在后续动态监测之后逐步作为左旋门冬酰胺酶的替代品投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中。

  • 标签: 培门冬酶 左旋门冬酰胺酶 治疗效果 造血功能
  • 简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腰部椎间盘退变或外伤造成纤维破坏,髓核组织突出,压迫神经根,导致患侧下肢放射性疼痛和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临床上一般采用手术切除或保守治疗.……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 胶原酶溶解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了解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干预内容与要点。方法:选取8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神经内科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溶栓治疗针对性护理。结果:接受常规神经内科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阿替普用药相关不良事件中皮下组织淤血、黏膜出血、消化道出血、泌尿系出血以及总发生率数据分别为2(4.88%)、1(2.44%)、1(2.44%)、1(2.44%)、12.20%,接受溶栓治疗针对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对应数据分别为1(2.44%)、1(2.44%)、0(-)、0(-)、4.88%。结论:溶栓治疗重点监护以及稳定期尽早康复锻炼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接受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的院内护理要点。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性脑梗死高龄患者阿替普静脉溶栓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本文主要从我院在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且接受阿替普静脉溶栓疗法的100例急性脑梗死高龄患者进行实验研究,并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实施优化护理方法,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统计显示,试验组患者出现脑实质点状出血、皮下淤血、血尿、牙龈与鼻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几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者比较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优化护理措施运用到急性脑梗死高龄患者接受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中,可以有效减少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切实加快患者病情康复进程,对维护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具有显著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龄 急性脑梗死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应用阿替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计60例,分组方式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可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实施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实施阿替普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P<0.05)。②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前,两组对比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经相应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NIHS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更低,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阿替普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突出,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建议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 标签: 阿替普酶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功能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