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精神科开放病房护理管理难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医院精神科80例患者在开放病房的治疗情况,根据护理管理方法不同,分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对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在开放病房对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经循证护理后,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7.50%,对照组27.50%,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2.50%,高于对照组72.50%,存在差异(P<0.05)。结论  在临床精神科开放病房护理管理中,通过循证护理加强病房护理管理,不仅可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也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患者精神状态恢复,发挥积极影响。 

  • 标签: 开放病房 精神科 循证护理 护理管理
  • 简介: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到我国定居或发展,故我院对外籍人员开放型门诊应运而生。由于分诊技术水平可直接影响患者的救治效果,面对外籍人士这一特殊就诊团体,对外籍人员开放型门诊进行导诊成为门诊工作的重要环节,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门诊导诊 外籍人员 开放型 外籍人士 改革开放 救治效果
  • 简介:【摘要】疫情肆虐 ,多地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各省市、地区也出台政策限制人员流动,同时各大医院也面临收治或筛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艰巨任务。各个医院的发热门诊是医院面向社会施行排查、筛选“新冠”肺炎病人的窗口。就诊患者多为发热病人,经过检查,如果确诊为新冠肺炎的患者即送广州市指定医疗单位进行治疗,可疑密切接触病人或诊断不明确,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的病人会送急诊留区进行观察。因此制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急诊留病人的就诊流程,做好留病房的安全管理,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改进,从而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病毒的交叉传播,做好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急诊留观 就诊流程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归纳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和护理经验,为临床救治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52例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急救和护理的程度不同,将患者划分为急救护理组105例和常规护理组47例。结果:急救护理组中,完全康复76例,轻残12例,中残5例,重残2例,植物状态生存5例,死亡5例;常规护理组中,完全康复23例,轻残7例,中残6例,重残3例,植物状态生存3例,死亡5例。急救护理组的治愈率远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颅脑 开放性损伤 急救 护理
  • 简介:总结119例开放性骨折患者手术前应用改良清创消毒方法的经验。改良的术前清创消毒方法共4个步骤:(1)采用洁芙柔消毒洗手液对创面及手术区域皮肤进行清洗,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2)用3%双氧水,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创口;(3)采用聚维碘酮在创口处外涂浸润3min,外加干净纱布包扎浸润创面以利聚维碘酮与创面充分接触,再用生理盐水冲冼干净浸润的聚维碘酮;(4)用安尔碘消毒液常规消毒。相对传统的清创消毒方法,改良方法增加了洁芙柔消毒液抹洗和对创面行聚维碘酮外涂浸润。本组患者清创消毒前伤口重度污染80例,轻度污染39例;清创消毒后,重度污染33例,轻度污染86例。本组119例患者术后感染率为16.0%(19/119),低于文献报道。

  • 标签: 骨折 开放性 清创消毒 感染
  • 简介:通过分析精神病房实施开放式管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影响因素,介绍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杜绝安全隐患和医疗纠纷,确保精神病房开放式管理的安全实施,使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 标签: 精神病房 开放式管理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腔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在术后护理效果上的差异。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间,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36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8例患者。观察组患者接受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接受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治疗。研究对比了两组患者在术后治疗效果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VAS疼痛评分、美容效果NSS评分以及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方面均展现出显著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腔镜甲状腺手术的患者实施早期功能锻炼,并加强心理护理,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治疗方法的优点,提升治疗效果,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腔镜手术 开放手术 甲状腺手术 护理措施
  • 简介:目的观察开放性骨折创面的院内污染情况和感染常见细菌种类,探讨有效预防创口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6例病人39处开放性骨折创面在入院时、清创前后及术后6例感染创口用棉拭子取材,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找到创面新增细菌种类.并对感染菌株进行药敏试验;详细记录病人的治疗过程,分析造成污染和感染因素。结果本组病人人院时创面污染的细菌有11种,主要为革兰阳性球菌(69.62%)和革兰阳性杆菌(20.25%),革兰阴性细菌污染较少(10.13%);与入院时比较,清创前有14个创口创面有9种新增细菌出现,主要为人体体表的革兰阳性细菌如表皮葡萄球菌和医院内常见菌株如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表明病人创口在入院后至清创前这段时间内有新的污染,清创前新增污染细菌主要出现在从入院到清创开始之间时间较长(超过3h)的创面上;清创后有5处创口查出细菌,主要为革兰阴性细菌;6例术后感染创口中有4例的致病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均为条件致病菌,并对p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并且这4例病人的创口感染菌与入院时同一创面组织内检出的细菌不一致,表明为院内感染。结论院内污染主要发生在入院至清创前,此阶段应为护理预防的重点。

  • 标签: 开放性骨折 细菌污染 院内感染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分析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并加强术中配合,提高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本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病人36例,并通过术前准备、健康教育等方式加强术中检查。[结果]经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后,本组36例病人的手术均取得成功,无一例病人出现并发症,术后成功率为100%。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胸腰椎骨折病人入院后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并加强术中配合,不仅能够缩短手术时间,还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开放复位内固定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开放性作业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8月高职护理专业96名学生,按班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开放性作业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结束后对比两组学生的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实践操作考核成绩、课堂参与度和教育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生在理论考试、实践操作考核、课堂参与度和教育满意度上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开放性作业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对教育的满意度。

  • 标签: 开放性作业 高职内科护理 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分析了发热患者隔离留的心理问题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到本院进行隔离留的发热患者(共82例),将这些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单一组,各组均为41例,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治疗,单一组实施常规护理治疗,之后对两组的心理状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调查评估。结果:

  • 标签: 发热 隔离留观 心理问题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130例来我院接受脊柱创伤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将50例接受微创手术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将另外80例接受传统开放手术的患者归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手术出血量少,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时间短;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有效地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腰椎功能,缓解疼痛感,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 标签: 脊柱创伤 微创手术 传统开放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12月到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脊柱创伤患者进行研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0例行传统开放手术的患者为对照组,剩余患者接受微创手术,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离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少;水平移位、Coob 角、椎体高度丢失率更小;并发症仅为6.66%,较对照组的23.34%更低,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微创手术 传统开放手术 脊柱创伤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下肢开放性骨折中予以综合护理对创面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VSD治疗的下肢开放性骨折患者70例研究,双色球法分为两组,包括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综合护理)。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创面恢复效率指标、创面护理质量(创面肉芽生长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下肢开放性骨折予以VSD治疗中开展综合护理,有助于提升创面恢复效率,提高创面护理质量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应用。

  • 标签: 下肢开放性骨折 综合护理 创面护理质量 创面恢复效率
  • 简介:随着社会社会科学的发展,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观察社会、研究社会、管理社会的人越来越多,至今,社会学已成为社会科学中一门结构体系庞大、涉及众多领域、应用途径广泛的综合性学科。卫生领域也不例外,现代护理工作者必须相应地改变知识结构,充实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知识。

  • 标签: 社会学 社会因素 护理工作 护理人员 行为因素 知识结构
  • 简介:目的调查肝癌患者社会支持得分情况,以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提高其生存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1例在我科住院的肝癌患者进行调查,并对回收问卷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肝癌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得分比正常人高(P〈0.01),不同性别患者的社会支持得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单身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得分较低(P〈0.01)。结论更多的社会支持可以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肝癌 社会支持 调查
  • 简介:目的探讨西安市老年公寓老年人主观幸福感(SWB)的社会性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评量表以问卷和个别面谈的方式对西安市城区20所社会化养老机构的老年人(n-462)的SWB的社会性因素(人口特征、社会支持)进行测量。主观幸福感用MUNSH的正性因子、负性因子、幸福度总分的平均值来描述。结果影响因素中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以及经济收入、文化层次老年人的SWB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个性、抑郁情绪、社会支持的老年人SWB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老年公寓老年人的SWB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个性、抑郁情绪和社会支持。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体验,使生活在公寓的老年人不失去家庭感、生活的私密性,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是老年公寓的立足之本。

  • 标签: 主观幸福感 老年人 老年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