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对护理差错原因分析,制定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方法对近7年的护理差错及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P〈0.001,有显著差异。结果差错发生率逐年下降,护理质量平均达标率达99%。结论强化护理安全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才能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 标签: 护理工作 护理差错
  • 简介: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疗侵权案件“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针对当前护理安全所面临的挑战,强化护士法律意识已非常必要,要求护理人员认真学法、知法、守法,使每一位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护理行为与病人生命的密切关系,并在工作中以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来约束自己,达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护理质量的目的。本文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对护理不安全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对策,以减少或杜绝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 标签: 护理安全 护士 法律意识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人文服务技能训练的途径,为强化护理本科生人文服务水平提供信息平台.方法采取理论授课与测评、临床示范与观摩、典型教育及角色扮演等方法强化护理本科生人文服务技能.如:以21世纪21种医院文化为导向,强化人文服务意识;以护理业务工作为结合点,优化临床带教模式及护理操作流程,提高护理人文服务技能.结果连续2届护理本科实习生(30名)中90%具备较扎实、较全面的人文服务知识和实践技能,病人对本科护生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大力渲染优秀医院文化是强化护理本科生人文服务意识的关键;优化护理技能操作流程,加大操作流程中人文分值比重,是培养21世纪实用新型高素质护理人才的有效途径.

  • 标签: 护理 教育 人文服务
  • 简介:加强病人药物过敏的护理干预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必须对护士加强药物过敏的安全教育;不断学习和认识药物过敏的深刻意义,每一种药物和给药途径均可能发生过敏反应,药物过敏试验不是判断药物过敏的唯一标准,应走出药物过敏的误区;严格遵守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把好药物过敏试验质量关;密切观察药物过敏反应,掌握药物高度过敏反应发生的时间,早期发现不典型过敏性休克的症状;熟练掌握过敏性休克的抢救规程,病人对药物过敏的相关内容应有醒目标志.

  • 标签: 病人 药物过敏 护理干预
  • 简介: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了医患纠纷中的“举证责任倒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各项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人们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越来越强。多种因素引发的医疗纠纷呈明显上升趋势,而在医疗纠纷处理中,作为举证资料的病历越来越受到医患双方的重视。新的病历书写规范,手术护理记录的内容不断增加,详细、准确、规范地记录,提出更高的要求.

  • 标签: 手术护理记录 护理记录缺陷 干预对策 “举证责任倒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病历书写规范
  • 简介: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的生活方式病,它不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而且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人类健康的无声杀手之一。本人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对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是非常有效的。

  • 标签: 疾病预防 高血压 护理干预 护理技术 生活方式
  • 简介:急性结肠假性梗阻产科术后并不多见,它具有肠梗阻的症状和体征,但无肠腔内外的梗阻,其主要特点为结肠急性广泛扩张,临床表现为术后较早出现腹胀、恶心、便秘、腹部高度膨隆,部分患者可有肛门排气和腹泻,严重者可导致肠麻痹、坏死穿孔,极易误诊。本研究分析了我院10年间收治的7例剖宫产术后并发急性结肠假性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资料,研究了本病的临床特点、发病因素,探讨早期诊断、治疗方法及预防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急性结肠假性梗阻 剖宫产术后 护理干预 术后并发 临床表现 临床资料
  • 简介:目的探讨母婴分离产妇护理管理的新模式.方法根据母婴分离后产妇特殊的身心变化,采取支持-帮助-教育的方法,即给予心理支持,早期乳房护理干预和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结果通过主动实施护理干预,可缓解产妇焦虑情绪,降低乳房肿胀发生率,提高母乳喂养率,提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对母婴分离产妇主动实施护理干预,为寻求新的护理模式提供了经验.

  • 标签: 母婴分离 产妇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ICU腹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将2004年6月~2005年5月入住本院ICU具有腹泻危险因素的144例患者列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05年6月~2006年5月入住ICU具有腹泻危险因素的152例患者列为实验组,提早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实验组腹泻发生率和腹泻平均持续时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与腹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家属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具有腹泻危险因素的危重患者提早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危重患者腹泻发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家属满意率.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ICU 腹泻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术前系统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患者的作用。方法将112例甲状腺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前进行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种护理方法对甲状腺患者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各项观察指标没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干预后的各项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其中实验组在血压、心率、焦虑及平均手术时间方面低于对照组,而在术中体位舒适性、患者满意度方面高于对照组。结论术前系统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甲状腺手术患者焦虑情绪,减少血压、心率的波动,使患者更好的适应和配合手术,有利于提高手术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甲状腺手术 焦虑
  • 简介:目的观察妇女更年期症状的不同表现,探讨更年期症状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随机挑选600名年龄在45~55岁之间的更年期妇女,平均分为2组,实验组采取建立妇科保健手册、电话互访等方式进行保健指导,激发她们希望了解更年期综合征知识的愿望,指导治疗、护理及心理调节的方法;对照组按常规对症处理。结果实验组经强化护理干预,症状基本消失及缓解者有260人,总有效率86.7%,对照组症状基本消失及缓解者为170人,总有效率56.7%,2组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建立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减轻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症状有明显效果。

  • 标签: 妇女 更年期 症状 干预
  • 简介:吞咽障碍是神经系统疾病中常见的合并症,由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吞咽障碍称之为神经源性吞咽障碍.根据易发生吞咽障碍的神经系统疾病统计,脑卒中占30%~45%,其中脑干卒中可高达67%,这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及营养的保证.因此,我科对2002年1月~10月间收治的89例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吞咽障碍的患者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及时进行了护理干预并加强了健康教育,以促进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和预防吸入性肺炎和营养不良(体重下降10%~15%或血清蛋白低于35g/L)的发生.现将护理干预报告如下.

  • 标签: 脑卒中 合并症 神经源性吞咽障碍 护理干预 神经系统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教学干预对手术室护生术前访视护理记录规范的影响。方法将术前访视记录表作为护理记录资料应用于2001级的36名护生,干预前后护生各完成护理记录10份,共计720份,带教老师对其术前访视护理记录情况进行评估、干预和总结。结果干预后护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合格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结论教学干预对护生术前访视护理记录有效,临床带教中需要强化护生的法律意识和工作责任心,提高其对护理记录重要性的认识。

  • 标签: 护生 护理记录 干预 临床教学
  • 简介:癫痫是一组以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具有突然发生、反复发作的特点,对患者的智力及生活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依靠规范的药物治疗,70%~80%患者发作可在最初5年内缓解,其中50%可完全停药一川,如果治疗不当可发展为顽固性癫痫,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得十分重要。2002年7月至2005年6月,本院对84例癫痫复发住院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进行调查、分析,并采取干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癫痫患者 服药依从性 护理干预 神经元异常放电 中枢神经系统 反复发作
  • 简介:压疮是由于局部软组织持续受压,血液动力学改变,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营养代谢障碍而发生变性坏死的病理过程。压疮常见于老年患者、长期卧床患者及重大手术后患者,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的社会,在居家养老中的压疮患病率有居高的发展趋势。在压疮患者中,年龄大于70岁者居多,家属是患者最主要的照顾者和社会支持来源,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005年6月-12月,我们针对我院老年患者家属进行了压疮相关知识调查及护理干预。现将调查结果和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 标签: 压疮 老年患者 家属认知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评价运用护理干预手段预防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择156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分组比较,其中76例为对照组,未经处理直接拔管;80例为干预组,采取多项护理干预手段后拔管.重点比较分析2组拔管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拔管反应8例,发生率10.53%,干预组拔管反应2例,发生率2.5%,干预组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手段,可有效预防拔管后血管迷走反射发生.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 血管迷走反射 护理
  • 简介:髋关节是身体承重最大的关节之一,一旦患病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全髋置换术(totalhipreplacement,THR)用人工关节替代原有的病痛关节,是重建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THR的普遍应用,一些早期并发症也引起了临床的重视,如脂肪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感染、脱位、手术刨口血肿等,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痛苦。为提高手术成功率,避免并发症,2000年2月-2004年2月,我院对212例全髋置换术患者的术前、术后髋关节功能进行系统的评估,分析了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并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术后早期并发症 髋关节病变 护理干预 患者生活质量 深静脉血栓形成 全髋置换术
  • 简介:为进一步探讨小儿遗尿症的社会、心理因素,我们采用调查问卷方式进行了调查分析,采用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配以适当的药物及中医针灸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原发性遗尿症 因素调查 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