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强化护理干预对骨肿瘤化疗病人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接受化疗治疗的110例骨肿瘤病人,在征得病人和(或)家属知情同意下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及接受强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各55例。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躯体疼痛、总健康、生命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健康)得分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骨髓抑制、口腔黏膜炎、肝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肌肉关节痛、过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骨肿瘤化疗病人强化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骨肿瘤 强化护理干预 化疗 不良反应 生活质量
  • 简介: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2015年我国直肠癌发病率为367.3/10万,是第五位恶性肿瘤,且发病率逐年增高。直肠癌根据肿瘤与肛门的距离分为高位、中位以及低位三种。

  • 标签: 肠造口术 家庭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健康教育对行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近视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行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近视患者90例,以2015年10月-2016年3月收治的45例为观察组,接受强化护理健康教育;以2015年3-9月收治的45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用药依从性和视觉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用药依从性和视觉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护理健康教育应用于行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近视患者中,能够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增强患者的视觉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近视患者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强化护理健康教育 用药依从性 视觉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多学科联合诊治下护理干预在肝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40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多学科联合诊治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3d血清学指标[C反应蛋白(CR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前白蛋白(PA)以及总胆红素(TBIL)]、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与输血量)、术后恢复情况(肛门排气时间、引流时间、进食时间、术后3d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各时间段疼痛(VA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d,观察组患者CRP,AL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TBIL、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与输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引流时间、进食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d下床活动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医疗费用、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肝癌患者围手术期给予多学科联合诊治下的护理干预,可促进肝功能恢复,缓解术后疼痛,降低各种并发症风险,优化患者预后。

  • 标签: 多学科联合诊治 肝癌 围手术期 护理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对慢性心衰患者实施改善睡眠质量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慢性心衰非危重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慢性心衰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改善睡眠质量护理干预。记录2组入眠时间、起夜次数、睡眠时间,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结果2组护理干预前入眠时间、起夜次数、睡眠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入眠时间低于对照组,起夜次数少于对照组,睡眠时间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护理干预前PSQI各项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均较护理干预前有所改善,且护理干预后观察组PSQI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心衰患者给予相关睡眠质量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和睡眠质量,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利于患者尽快康复。

  • 标签: 慢性心衰 睡眠质量 睡眠护理 睡眠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胆总管结石患者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将12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7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患者焦虑、抑郁及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48、72h血清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和抑郁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生理及心理应激反应。

  • 标签: 舒适护理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胆总管结石 应激反应
  • 简介:目的:探究创伤性脑脊液漏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我院因颅底骨折并发脑脊液漏行保守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脱水药物的使用时间、抗生素的使用时间、脑脊液漏停止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脱水药物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脑髓液漏停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得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脑脊液漏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其临床恢复,改善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适合推广应用。

  • 标签: 创伤 脑脊液漏 综合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综合护理千预应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血液科2015年9月-2017年2月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2),干预组(n=26),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分析2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护理满意度96.15%高于对照组(77.27%)(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7.70%)低于对照组(18.19%)(P〈0.05)。结论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应用综合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综合护理
  • 简介:目的通过对儿童重症监护室检出多重耐药菌进行分析,探讨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PICU病房收治及转入的患儿1401例,运用无菌原则留取的血、尿、便、痰液以及其他分泌物进行培养及药敏实验,按照国际标准化定义筛选出多重耐药菌,并采取相应防控措施,根据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一般资料、菌种分布及采集部位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儿童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特点。结果分离出致病菌共360株,其中为多重耐药菌的有113株(31.39%),除去考虑污染及非感染菌株,具有感染性的多重耐药菌共46株(12.78%)。检测出碳青霉烯类敏感-产ESBLs的大肠杆菌13株(28.26%),碳青霉烯类敏感-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10株(21.74%),耐碳青霉烯类的肺炎克雷伯菌5株(10.87%),耐碳青霉烯类的鲍曼不动杆菌7株(15.2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糖球菌5株(10.87%),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4株(8.7%),PDR-铜绿假单胞菌及耐碳青霉烯类的肠杆菌科细菌均2株(4.35%),主要分布在呼吸道、血液及尿中。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影响患儿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所以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对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有着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护理干预 手卫生
  • 简介: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为拓展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护理干预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历单双号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病情监测、营养干预、用药指导等患者脑动脉瘤介入治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神经功能恢复良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控制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并发症发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标签: 脑动脉瘤 介入治疗 循证护理 并发症 神经功能
  • 简介:依据中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特点和需求,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构建并应用中老年肺结核患者延续护理方案。经过6个月的延续护理干预,21例中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转归、护理结局、服药依从性均有好转。措施的局限性为缺少与社区的联系、缺少对高龄患者个性化干预

  • 标签: 结核 奥马哈系统 延续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延续性家庭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帕金森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延续性家庭护理。分析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思维能力、自理水平和病理性症状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对于帕金森症者,实施延续性家庭护理方案,能够缓解患者的病理性症状,提升其思维能力和生活自理水平,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延续性家庭护理 帕金森症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产科分娩存在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盆底功能康复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力(手测阴道横断面肌力、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疲劳指数、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压、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疲劳指数)以及其分级情况,并观察两组产妇尿失禁、盆腔脱垂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力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试验组手测阴道横断面肌力、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疲劳指数、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压、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疲劳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盆底肌力分级3级及以上产妇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尿失禁发生率、盆腔脱垂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可改善产后妇女的盆底功能,对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具有良好效果。

  • 标签: 护理干预 产后妇女 盆底功能 康复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耳鸣耳聋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7年6月于医院诊治的126例耳鸣耳聋患者,根据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59例和研究组6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经过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及满意度进行评定,其中患者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进行评定;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标(PSQI)进行评价。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模式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标中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方面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耳聋耳鸣患者,能够显著改善其睡眠质量,提高其生活质量,对临床治疗效果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耳聋耳鸣 生活质量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脑卒中患者136例,按照随机化原则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后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随访6个月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6个月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脑卒中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促进危重症产妇泌乳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危重症产妇438例,分为观察组221例和对照组21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营养支持、早期康复锻炼、乳房按摩、穴位按摩、乳头刺激模拟哺乳以及心理干预等集束化护理促进泌乳.结果采取集束化护理后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危重症产妇采用集束化护理可有效促进母乳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率。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危重症 产妇 泌乳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行动学理念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56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行动学理念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创面引流量、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创伤应激反应、出院时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基于行动学理念的护理干预,能改善术后胃肠功能,减轻创伤应激反应,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泌尿外科 行动学理念 护理干预 并发症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门诊妊娠糖尿病孕产妇预后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产科门诊行血糖筛查确诊为妊娠糖尿病的孕产妇80例为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另随机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产科门诊行血糖筛查确诊为妊娠糖尿病的孕产妇80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母婴结局。结果:两组孕产妇干预前血糖值及焦虑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有效降低,与干预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研究组孕产妇手术准备时间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孕产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门诊妊娠糖尿病孕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孕产妇血糖水平,缓解其焦虑状态,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准备时间,提高孕产妇满意度,还可有效降低新生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

  • 标签: 妊娠糖尿病 综合护理干预 妊娠结局
  • 简介:目的探讨ICU新入职专科护士预见性护理干预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根据ICU专科护士培训需求制订培训计划及实施细则,比较实施预见性护理前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意外事件的发生率。结果经过3个月的培训,10名新入职专科护士预见性护理能力、专科理论及专科技能均较培训前明显提高(P〈0.05);实施预见性护理前后患者的并发症及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将预见性护理培训应用到科室新入职专科护士培训中,可以降低护理意外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护理工作安全、有效进行,提高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

  • 标签: 新入职专科护士 预见性护理干预 危重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失禁相关性皮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7月在本院住院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31例患儿为对照组,2015年8月~2017年11月在本院住院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30例患儿为干预组。对照组按传统护理方法,术后采用常规护理,采用37℃~39℃温生理盐水清洗大小便后用绵柔纸巾轻轻擦干,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并外涂氧化锌软膏保护。干预组从手术前强化家长的健康教育,引起家属对患儿术后预防肛周失禁性皮炎重视,主动参与患儿术后护理和掌握正确的臀部护理技术。术后改用泌尿造口袋及玩具气球收集大小便的方法,采用冲洗加电吹风吹干局部皮肤的方式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同时外涂赛肤润液体敷料保护肛周皮肤,预防肛周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结果干预组肛周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有效降低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减轻患儿痛苦,可提高患儿舒适度,同时缩短住院天数,减轻护士工作量及患儿家庭经济负担。

  • 标签: 失禁相关性皮炎 先天性巨结肠 皮肤护理 围手术期